因为靠近公社,赵庄西北角有一个大集。集日逢二排七,五天一个。集市呈东西方向,夹于社直部门南北两排房子之间,长约二百来米。集虽不大,却包罗万象,五谷杂粮、瓜果糖蔬、鸡鹅鸭鱼、衣袜鞋帽、针头线脑等一应俱全,铁匠、鞋匠、剃头匠、缝纫匠、锢露子一溜排开。每到集日,三五里地范围的乡亲们就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各买所需。旧时不像现在商店超市遍地是,大部分的生活用品就靠集市上买,很多事情就靠集市上办,所以一个集往往从早上一直热闹到傍晚。
集市对于孩子们的诱惑是极其巨大的。不说太好的,单是那卖油条、卖火烧的就把人一个个馋成了猴。日子拮据,大人们一般是不带孩子去集市的,所谓眼不见心不馋。一群孩子就在家里眼巴眼望地等着盼着,只等大门一响就如箭而出,得到一点小东西解解馋,或者几粒糖块,或者一块糖酥,或者一个半个的苹果梨子,常常是还没等咂摸好味道就进了肚。那时人们都穷,却都穷的有志气,卖的从不掺假牟利,也不少斤短两,买的就放心无虞。但是有一次有个卖桃酥的小商贩起了贪心,不知从哪里弄了些劣质的糖酥来以次充好,被人发现后直接扭送进了派出所,游街示众,羞得跪地求饶,从此洗手不干,据说他的儿子还受了影响,差点打了光棍。如今质检部门和打假部门越来越多,假冒伪劣却日益猖狂,真是让人摸不着了头脑。
集市不仅是买卖场所,也是一个重要的信息载体。那时交通不便,家里有什么事情需要向亲戚朋友报信的,若是不急,就去集市上解决。即使找不到本人,只要是打听到有跟那人同村的,不管是你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让他捎话,保准耽误不了事。不但是同村的这样,就是邻村的,你托付他件事,也是一百个放心的。有一年德刚大叔他娘想闺女了,要德刚去叫。德刚姐姐嫁到了常庄,离赵庄三十多里地,步行一个来回需要一整天,德刚为省劲,就托付常来集上卖青菜的蒺藜沟村的那个姓窦的给捎个信,蒺藜沟离常庄三里多地,怕那人不答应,德刚特意买了他的一把芹菜套近乎,没想到那姓窦的一口就答应了。德刚拿了芹菜刚要走,却被那姓窦的一把夺下了,说:“你这人还真是不实在,不就是托我捎个信吗,还用得着转这些弯子?”边说边要回了芹菜退回了钱。德刚的小伎俩一下子被戳破,羞得支支吾吾说不成话。那时的人就是这么实在、可靠。一回生两回熟,许多人就这样一面之交之后就成了朋友。那时的朋友跟那时的物品一样,不掺假,不表面。
集市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做相亲之所。那时的人都腼腆,连相亲都觉得是件很害臊的事,一般没有直接就安排双方见面的,大都是先在大集上进行第一步,也就是男女初相。按照媒人提前定好的时间、地点,男女双方装作赶集的样子都来到集市上,媒人一般是先安排女的偷偷的相男方,若是不中意干脆就断了下面的步骤,若是有些中意就再安排男方偷偷地看女方,中意就由媒人约到一个僻静处说说话,不中意就继续各寻各的。整个过程就像搞地下工作一样,既隐秘又刺激。还有一种方式更隐蔽,就是男方或女方早就相中了对方,却不敢唐突,就让媒人安排对方“偷相”自己。“偷相”
合意正好,接下来按程序进行。即使不合意也保护了主动方的尊严,不用尴尬。对于集市相亲,德庆大叔曾专门做过详细统计: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这二十年的时间里,赵庄一共娶进媳妇137个,嫁出女儿145个,其中有269个是在大集上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