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长孙无忌):
朕今悉以事付公辈,太子仁孝,公辈所知,善辅导之。——《新唐书·长孙无忌传》
(对褚遂良):
我有天下,无忌力也。尔辅政,勿令谗毁者害之。——《旧唐书·褚遂良传》
(对李治):
无忌,遂良在,汝勿忧天下!——《新唐书·长孙无忌传》
可以说,李世民的政治遗嘱以《帝范》为主干,以两辅臣为枝叶,以李治为水份,最终,成长为一棵欣欣向荣的大树。大概,最让他惋惜的就是,这棵树最终落入他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以大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棵树并没有倒下。所以,李世民政治遗嘱的失误与否,已经并不重要了。
1、唐太宗之死
贞观二十一年正月,李世民最得意的重臣高士廉病死。李世民伤心欲死,要以千金之躯到高家吊丧。正当要起程时,房玄龄赶来竭力劝阻,李世民坚决不听。刚出了皇宫不远,大臣长孙无忌气喘吁吁地跑来,拽住李世民的马缰绳,苦劝道:“陛下刚吃完丹药,怎么可以见风,坚决不能去。”
李世民仍旧不听,要长孙无忌走他自己的路去。长孙无忌见没有办法,就撒娇起来,他躺在路上,哭着不让李世民去。李世民见一代名臣的样子实在太狼狈了,才闷闷不乐地丢转马头回宫。
而这件事告诉我们,当时,李世民服食丹药已经多年,并且身体已十分虚弱。这一年离他去世还有两年。
贞观二十二年,李世民借吐蕃兵击败了中天竺,活捉了一万多人,被解到长安。当李世民在献俘大会上知道其中有个叫那罗迩婆娑的方士时,他的命就再也不能长久了。
这位叫那罗迩婆娑的方士在中天竺时就很有名气,中天竺的上流人士都以认为他为荣,以吃了他一颗丹当作炫耀的资本。这个时候的李世民对长生不老或者没有太大的信赖,但对服食丹药可延年益寿却深信不疑。凑巧的是,这个方士只善于炼制延年益寿的丹药。
李世民吃了那罗迩婆娑的丹药后,不但未见康复,反而使病情大大加剧。丹药原本就属热,正常人吃完都会满身燥热,流汗不止,更何况是已是病入膏肓的李世民呢。
贞观二十三年三月,李世民艰难地拖着病体至显道门外,大赦天下。这个时候的长安城,一片萧疏,春天还没有来,李世民在乍暖还寒的天气下只说了几句话,就疲惫地回到了宫中。从此,他再也没有上朝理政。随即,便委托太子李治听政。他,永远地离开了他一手创建的大唐帝国的最前沿。
该年四月,李世民在众人劝说下搬到了翠微宫。这个时候,许多人,包括太子李治还抱着李世民可以复原的希望。只有李世民的身体一再提醒他自己,日子不多了。
他在这段修养,或者说是等死的日子里,竭力思索还有什么遗忘或是忽略的事没有。他最担心的就是李治,这个年轻皇帝太仁弱了。他几次叫来长孙无忌,带着一百分忧虑地对他说:“太子仁孝,你是最清楚的,一定要好生辅导他啊。”
这年五月,也就是李世民去世的前十天,他又做了一件让人惊讶万分的事。他把李治叫到身边,亲授秘计,然后又一纸诏令把最有才能的大臣李世绩贬到了叠州。后来的事情证明,这是他使用权术的一次高明的表演,也是最后一次。
三天后,大臣李靖去世。李世民已经无力悲伤,从贞观二十一年正月到贞观二十三年五月的两年多时间内,贞观重臣高士廉、马周、房玄龄等人相继去世。贞观时代的名臣至此已所剩无己。贞观时代结束了,随着这些大臣的死和李世民的大限之临。
八天后,李世民支持不住了。他只叫了李治、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三人在身边,写下遗诏,当面嘱托两人辅佐李治,定要尽心尽力。
他对褚遂良说,我有天下,全是长孙无忌的功劳。所以,你的责任就是要保证不要让小人离间了长孙无忌和太子李治的关系。
最后他对太子李治说:“无忌,遂良在,汝勿忧天下!”又让李治读了一遍写在勤政殿上的格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当李治读完最后一句时,李世民闭上眼,大唐的第一个盛世就此结束,一代最伟大的帝王从此消逝,年仅52岁。
李世民的早死大概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就是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造反事件,他辛苦地培养李承乾,想不到培养出个革命精英来。这倒并不是重要的,最为重要的是,李氏很可能后继无人。这一事件对他的打击很重,无论是作为父亲还是作为皇帝,他的心里都不好过。第二个原因是他后来服食丹药的根源,二次征辽东时,在战场受了伤,回到长安后就疾病连连。连续感冒几个月,身体状况已经开始转坏。由于他的身体总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勤奋为政的他不想这样下去,就选择了丹药,希望长寿药能解决自己所面临的困境。第三个原因就是那位中天竺的方士,这个人大概不熟悉中原人对药物的摄取量,经常对李世民的丹药加大分量,最终加速了李世民的死亡。
而他的早死和他的政治遗嘱却让大唐经历了所有朝代都没有经历过的厄运,李氏子孙也因为他的早死和他的政治遗嘱而被诛杀殆尽。
2、《帝范》:皇帝教科书
确切地说,李世民对接班人李治的培养已经完全符合权力交接前老领导对新领导的培养标准。首先,就是为太子培养一批忠实的老师兼信徒。他选用了一批元老重臣组成了一个强大的“辅佐”班子,太子太师长孙无忌,太子太傅房玄龄,太子太保萧瑀,太子詹事兼太子左卫率李绩,太子宾客褚遂良等等。但是,即使这样,李世民还是不放心。——从这一点来讲,足以证明李治确非帝王之才。
他亲自教诲李治,这种训导多半与为君之道有关,有时采取经义结合民间具体事例的方式,有时则抓住日常衣食住行等等生活琐事,但无论哪一种方式,都浸透着深刻的为君治国的哲理,其中自然也包含着李世民个人的政治经验和为君之道。
就在临去世前一年,即贞观二十二年(648)春,他亲撰《帝范》一书赐给李治,无疑,他把这本书当作是皇帝的政治教科书,希望他认真研读,以为日后即位遵循,效法。书中包括《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戒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及《崇文》共12篇,这既是他一生统治经验的系统总结,也是他留给储君李治的政治遗嘱。
他特意在《帝范后序》中指出:“此十二条者,帝王之纲,安危兴废,咸在兹焉。古人有云:非知之难,惟行之不易。行之可勉,惟终实难。”同时告诫李治必须居安思危,小心谨慎,善始善终。这大概是他对自己晚年的反省与总结。有人说,李世民在贞观前期之所以会那么努力,完全是赎罪。此说倒有些道理,但如果不是他打着“仁政”的旗子,恐怕,赎罪无法办到。《帝范》一书说白了只有两个字:君道。就是为君之道,施以仁政。
确实,《帝范》就是太宗统治生涯的全面总结,其涉及面之广,内容之详实,没有任何一个皇帝的着作可以比肩。李世民是个崇儒重道的皇帝,他虽然犯下了杀兄逼父的大罪,但在后来,他始终是高擎儒家的“仁政”理想,并把这种“仁政”理想实实在在地贯彻到具体的实践中去。正因为如此,他的政治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就了“贞观之治”,他自己也因此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贤明君王之一。
在贞观前期,李世民认真总结历代帝王的治败原因,大力推行轻摇薄赋,疏缓刑法的政策,在政治上知人善任,坚持法制,虚怀纳谏,以史为镜,取得了显着的效果,使社会经济得到复苏与进一步发展。历史上称贞观前期“风调雨顺,年登丰稔,人无水旱之弊,国无饥馑之灾”并非虚妄。
但到了贞观后期,弊端就出现了。这当然还是李世民的“功劳”。贞观十三年(639)五月,着名的谏臣魏徵就跟他说,您现在“善始而不能克终者”已经有十多处了。并且将这十多处一一罗列出来:贪求珍宝,轻用人才,不愿纳谏,亲近小人,好尚奇异,疏远人才,沉溺田猎,待下严刻,荒怠政事,劳民伤财等。魏征向来是个小题大做的人,但无风不起浪。李世民在贞观后期的“缺点”的确与他前期有天壤之别。
但毕竟,李世民是个英明的帝王,和汉武帝一样,他对于晚年自己的缺点与过失并不隐瞒,而是在给李治的遗嘱中作了无情的自我批评。并且告诉李治,千万不可学我。若学我,就要学我的优点,至于缺点万万不可学。
大概,“一个有大功的人必有大错”是一规律,或者说,是一定律。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都是这一定律的实践者。值得庆幸的是,有大过后,有的皇帝敢于承认错误,而有的则选择了一直错下去。
李世民这个人在中国历史上太特殊,首先,他杀兄夺太子之位,逼父取皇帝位,落下了臭名,但励精图治,将大唐帝国推向了我们今天仍津津乐道的盛世颠峰,又在颠峰上自得意满,险些坠入深谷。总取笑秦始皇与汉武帝相信丹药,自己却以身试法,乐此不疲,最终还死在这上面。
有人说,李世民的一生都是在危机中度过的,在秦王位时,他担心哥哥李建成成为皇帝后杀掉自己,所以,先下手为强。在做皇帝的前期,很怕别人提到他对哥哥与父亲所做的一切,出于赎罪的心理,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大唐帝国。在当皇帝的后期,他又担心李治不能担当大业,而苦苦求索苦苦训导。
他对李治未来的设计不仅仅是在铺路上,在铲路上,他也颇下苦功,因为他怕。
3、铲路行动
李世民虽然对李治进行了全面的太子教育,但由于李治忠厚温良的品质已形成,李治是否能承担严酷的政治斗争,是否能让跟随自己的大臣心甘情愿地辅助李治把贞观之治进行下去,这一切,使他对李氏王朝的未来忧心忡忡。
所以,李世民不得不尽己所能为太子李治尽可能扫平前进途中的主要障碍,而这些障碍主要有个方面:一是内部问题,一是外部安定。
在外部安定上,李世民四面出击力图扫平威胁李氏政权的边疆隐患。跟少数民族打仗,向来是唐朝的拿手绝活。贞观十八年(644年),李世民下令出击焉耆,活捉了焉耆王骑支。同年,又把高丽纳进自己的势力范围。第二年,他就开始了行动,分陆海两路攻击高丽,李世民亲自到辽东前线督战。但高丽人的坚决死守让唐军每进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后因久攻不下,温度又降,粮草供应困难,李世民只好下令退兵。贞观二十年,李世民又发兵和突厥兵分九路北征,获得了巨大胜利,铁勒诸部均表示永远服侍大唐。二十二年,李世民进行了第二次征讨高丽的战争,这是在东北;在西北,他攻击龟兹,龟兹臣服。在西南,巴蜀十三州精兵全被派出,击败了“松外诸蛮”,收降了七十余部。……
他所进行的这一系列对外战争立即立竿见影,贞观前期所创造的口粮全被用尽,大量的征兵和征收赋税与当初的“与民休息”的政策大相违背,百姓不堪负重,引起了局部的骚动不安。但这应该在李世民预料之中,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自己的接班人扫清障碍。另外,他对自己近二十年的励精图治所奠定的厚重根基很了解,一旦接班人上台,立即“与民休息”、“轻徭薄赋”,不安的国势很快就会平复。毕竟,唐帝国有这个基础。
而相比于外部安定这一障碍,内部问题可真就是李世民面临的大问题了。直接一点说,李世民所谓的内部问题就是担心李治接班后在驾御群臣。处理国政上力量不够,信心不足。
就在立李治为太子不久,他就因担心李治性格仁弱而召见长孙无忌,叹息道:“你总劝我立他,如今立了,但恐怕不能守社稷,该如何是好啊!”
尽管长孙无忌用各种各样的话让李世民相信李治必将是个优秀的统治者,但李世民始终放心不下,他最担心就是怕李治无法驾御这群追随自己多年的老臣。一个优秀的人领导的团队分子,必也是优秀的。李世民能创下千古之功业,和他身边的那群优秀臣子的辅助是分不开的。所以,他担心,这些臣子一旦遇到了一个并不如自己的领导,还肯不肯卖力,再退而求其次地说,他们还肯不肯服从。
为此,他真是颇费脑筋。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太子之位争夺后留下的隐患进行消除,稳定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的核心地位。因为长孙无忌是自己的大舅哥,他的老婆长孙皇后是个不折不扣的好人。况且,这个大舅哥曾强烈要求他立李治为太子,并且忠心可嘉。想要让日后的李治好过一点,就必须为他培养一批自己的势力,而长孙无忌就是这一势力的代表。那么,倒霉的就是另外一群人了。
这群人就是普通地主出身的朝廷重臣。此时,魏征已死,由他推荐的侯君集、杜正伦被李世民拿下,并且推倒了魏征墓碑。对曾劝立魏王李泰的岑文本等人进行彻底打压。随着他的把事做绝,一批曾经在太子之争中站错了队伍的大臣纷纷落马,出身普通地主家庭的大臣在朝廷中所剩无几。
贞观二十二年,李世民临死前,将朝廷重臣李世绩贬为叠州都督,李治提出反对意见时,他语重心长地说道:“李世绩才智有余,但你对他没有恩情,他日你成为皇帝,怎么可能服他?我现在把他贬到外地,等你上台后再把他召朝廷,但不可一步到位,慢慢升牵。如果他稍有怨言,或是对你不恭,你要立即将其诛杀,绝不可留。”
许多人读到此处,都认为李世民毒如蛇蝎,但他的初衷却是为了子孙计啊。
表面来看,李世民为李治开出了一条坦途。但李治并没有走远,事实是,贞观之治不但创造了一个盛世大唐,还制造出了无数能臣名相。李世民即使再恶毒,也不可能将朝中旧臣赶尽杀绝。况且,他当时认为的内部危机只是太子之争留下的隐患而已。
所以,当李治一登基后,马上陷入了一个十分窘迫的境地。李世民无处不在的余威在许多大臣身上得到体现,这些人在这个年轻皇帝面前,往往以长辈自居,侃侃论奏,李治稍有错处,他们就开始教育上了。特别是长孙无忌,担任宰相一职三十年,朝中大臣都畏惧他十分。而他更以顾命大臣的身份对李治进行“教育”,年轻的皇帝李治无论如何都不能跳出这个父亲不经意设置的“群臣旋涡”。
他最终选择了武则天当皇后,与此大有关系。
4、意料之外的失败
李世民的遗嘱解决是白忙活,全是因为我们后来得知的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