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升任司空的彭宣看到王莽之后,悄悄对大儿子说:"王莽神清而朗,气很足,但是眼神中带有邪狭的味道,专权后可能要坏事。我又不肯附庸他,这官不做也罢。"于是上书,称自己"昏乱遗忘,乞骸骨归乡里"。从眼神上来分析,"神清而朗",指人聪明俊逸,不会是一般的人;眼神有邪狭之色,说明为人不正,心中藏着奸诈意图。王莽可能也感觉到了彭宣看出一些什么,但抓不到把柄,恨恨地同意了他的辞官,却又不肯赏赐养老金。彭宣回乡后数年就死了。
这种通过眼神来识人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很实用的,比如一个成功的推销人员,要想在业务上游刃有余,无往而不胜,可以从如下几种眼神识别顾客的心理:
①顾客眼睛闪闪发光,通常表明对方精神焕发,是个有精力的人,对会谈很感兴趣,同时也意味着他是很难应付的人。
②顾客目光呆滞黯然,通常说明他是个没有斗志而索然寡味的人,你可以努力地挑起他的购买欲望。
③顾客目光飘忽不定,通常表示这是个三心二意或拿不定主意紧张不安的人。
④顾客目光忽明忽暗,有可能说明他是个有心机的人,很难受语言的诱惑。
⑤顾客目光炯炯有神,一般看来他是个有胆识的正直之人。
顾客有时为了压低物价,会心口不一,但是通过观察顾客的目光,推销者可以准确地揣摩顾客的心理,进而做成买卖。
心理学家珍?登布列在《推销员如何了解顾客的心理》一文中说道:"假如一个顾客眼睛向下看,而脸转向旁边,表示你被拒绝了;如果他的嘴是放松的,没有机械式的笑容,下颌向前,他可能会考虑你的提议;假如他注视你的眼睛几秒钟,嘴角乃至鼻子的部位带着浅浅的笑意,笑意轻松,而且看起来很热心,这个买卖大概就有戏了。"
一个人的眼睛往往是他灵魂的忠实解释者,而这种解释通常是无意的。
8."酒后吐真言",如何识别其真假
酒后之言有真实的部分,也有虚假的部分,因而酒后之言,不可一概不信,更不可一概全信,而要根据不同情况,加以取舍,去其虚伪,取其精实。
"酒后吐真言"是很多人了解人心的重要手段,但是在酒精的作用下,有人酒后出狂言,酒后出胡言,会把人误导。对于酒后之言,不可一概不信,更不可全信,只有正确分析,因人因时而宜,去其虚假,取其精实,才是看人的正确之方法。
酒之于人,可谓由来已久。古今中外,不管地理位置相距多么遥远,生活习惯相差多么悬殊,各个民族的人却都独立地发明了酒,而且使之与各种文化、习俗甚至政治、历史发生深刻的联系,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酒文化。
有的人甚至把饮酒和才情的发挥、文思的涌现、灵感的勃发等联系在一起。李白斗酒诗百篇;张旭喝了酒会以发蘸墨,龙飞凤舞地大书而特书;武松在景阳岗喝了十八碗酒,才打得死那吊睛白额猛虎。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除了特殊的人而外,大多数人喝多了酒,在酒精的影响下会失去常态,所以,醉汉的话是不能全信,不可深信,但又不能不信的。这就要求在听的方面,须有更多一些讲究。
首先,我们必须认真观察,仔细判别,酒后说话之人醉到了一种什么程度。事实上,醉酒的程度大体可以分成四个等级,即微醉、初醉、大醉、沉醉。
对于微醉的人,由于其理智依然十分清楚,其言谈并未受到酒精的影响,思路也清楚,所不同者,有酒助兴,神经略显亢奋而已。此时,谈话者一般表现为神采奕奕,谈锋颇健,而且思路清楚,逻辑性严密,对于一些平时少言寡语、城府较深的人来说,这时可能大异于平时。所以,可以认为这是听话、交谈的大好时机。但是,也要记住,此时说话人醉酒极轻,思想活跃,完全能够控制自己,所以不该把他所说的全都认为是"真言",要知道,说不定由于他们此时的思想活跃,反而在语言中运用了更多的技巧和隐语。因此,必要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功夫仍不可少。如果要讲开诚布公,那么,对于平日讲话较少、城府较深的人,这倒是一个与之促膝谈心、进一步窥视其内心隐秘的大好时机。
初醉者在醉酒程度上已较微醉更进一层,此时,说话人在思路上、交谈的欲望上已出现不受主观意念支配的现象,可以说,这才是"以酒遮脸"。一般情况下,这也是"酒后吐真言"的前期阶段。
正因为此,初醉者此时谈话的特点是,或者滔滔不绝,不让别人插言;或者神情激奋,表情认真;或者斩钉截铁,一言九鼎;或者态度神秘,令人莫测;或者思路灵活,大异往时;甚至语惊四座,极度坦诚。总之,此时人由于酒精作用,大脑的活动已进入亢奋状态,在较大程度上已不受日常习惯和顾虑的限制。虽然语言是清晰的,逻辑是合理的,情绪是兴奋的,态度是诚恳的,但是却已异于平时,再不受脸面、环境、关系、礼俗等的约束,可以说,他已经到了道平时所不想道,说平时所不肯言,破除隋面关系,扫除世俗障碍,照理而言,据实陈述。所以,这是千金难买的听真话的大好时机,切不可轻易放过。
人超过初醉,到了大醉就已经开始失去理智。此时,人的思维已经紊乱,意识已经模糊,判定能力已经失去,已经说不出什么有逻辑、有思想的谈话,从这种意识几近模糊的谈话中,已经很难获得说话的真实含义以及真实思想,故此也就谈不上什么真言假言了。
人进入沉醉状态时正常意识已基本消失,大多沉沉入睡,即使未曾入睡,也完全失态,即使尚能发声,也是语无伦次,彼此全不连贯的咿唔之声,既谈不上什么语言,更谈不上传达什么思想和信息了。
综上所述,微醉的人言语中有真有假,初醉、微醉才是谈话和听话的黄金时间,所谓"酒后吐真言",就是指这个时候。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听者应当集中精力,努力获取真实的信息,万勿以酒后之词无足轻重而弃之。如果说话人已进入大醉的阶段,则听者必须注意,万勿随意地把"酒后吐真言"的说法滥推到这个阶段。如果人已进入大醉、沉醉,则此时之言多不足信。
9.名分是虚假的谎言
很多时候幌子打得越大,说明越有问题。因为真正好的产品和有才能的人,是不需要用这些虚假的名分来作宣传和增添光彩的。
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你留意,就可以找出它的规律。比如很多谎言之所以能够得逞,最主要的是它们往往打着一种幌子、一种名分的招牌。贴在电线杆子上的广告,凡是打"祖传秘方"牌子的,你大可不必信它,因为它果真是祖传秘方功效奇特,便用不着这么自吹自擂。所以,牌子打得越大,就越有问题。
凡是将名衔当招牌打的,凡是把应该自然显示的效果用某种名牌或者某种名分说出来的,其实际本事和实际效果多值得怀疑。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这种名分的宣传来识破谎言。例如我们常看见电视里播放的什么晚会,主事人在介绍某位人物时,只要说他是"著名"的某某,这个人一般而言是等着晚会以后才去"著名"的。而真正著名的人物上场呢,主持人不会说他是"著名"的某某,或许会这样说:"你们看,这是谁?"
现在很多单位一级人物一大排,一级记者、一级演员、一级编剧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许多人在发表文章时,名讳之前总不忘加上几个大字:国家一级。
小张是个作家,一次到某个地方,人家请他们单位几个同事吃饭,他们这支队伍领头的要让人明白这不是一般的队伍,便在拿筷子前向主人介绍这些名人。介绍者先介绍张三:"这位是张三同志,一级作家。"接下来介绍李四:"这位,李四同志,一级记者。"然后轮到小张了:"这位是某某同志,著名作家。""著名"的摆在了"一级"之后,等于宣布:这家伙不是一级。宴席开始了,主人们挨着敬酒,轮到小张名下,主人说了许多恭维话,"久闻大名"自然是随便说的。小张也装糊涂,承认人家久闻自己的大名,但他心知肚明,自己的大名人家恐怕今天才第一次"闻",还不知"闻"清楚没有。
别人都称"一级",自己才是个"著名",还被排在后头,表面也无所谓,但肚子里多少还是有些不舒服。之后回家乡,小张便对家乡的朋友们谈感受,言辞愤愤,颇为这个"著名"耿耿于怀。心想:我在本县该是走一路风光一路的,本县无人不知本作家何许人也。一种自得,一种安慰,在家乡才能够满足。
不幸那安慰和自得才冒头,便又挨了当头一棒子。小张得了感冒,到一个镇卫生院去看病,一个朋友陪着他。朋友为他开道,医生听说他是著名人物,就没有按程序来,先开了药,然后才让他去门口缴费。医生的那张处方上没写小张的名字,只画了一个"张"字。镇卫生院,没有大医院正规,挂号收费取药在一个窗口。小张的朋友跟里面那位小姐很熟,就跟她聊了起来。小姐先拿药给小张,小张还要发票,她提起笔,看了一下处方,问:
"你叫什么名字?"
小张的朋友很吃惊:"嗨,这么著名的作家你都不知道?×××你看过吗?还有××××,都得过奖的,还……"见那位小姐一脸茫然,小张的朋友忍不住了,干脆说,"你真是,我们本地这么知名的大作家,你都不知道?"
那姑娘脸一红,显然为自己的无知而惭愧:"哦,我都不敢相信是您呢。晓得晓得。您是……"
小张接着说:"某某。"
"就是嘛,怎么会不晓得呢?久闻大名呢。"小姐说着,将小张的名字写上了发票,嘴里还在说"久闻大名"。
回到单位,那张发票却报不了,因为不是小张的名字,当初因朋友热心介绍弄得小张不好意思,接过发票不及细看就往衣袋里一塞,这时才看清,那位久闻自己大名的小姐把自己的名字写错了。绝对不是因为疏忽,而是因为她不知道这位"著名"的作家是哪路神仙。
可见,这所谓的"著名"的名分只是个幌子,既是著名,何须介绍?需介绍,何由著名?"著名"二字从介绍人嘴里出来,那说明本身就是一个谎言。
现在"一级"满天飞,只不过,一级演员不知他的拿手好戏是什么,一级作家不知写过哪些作品,一级记者最显眼的是他一把胡子,连舞台上插科打诨的都成了大师级……总之,一级人物比一级产品多。这种现象说穿了其实不值钱。一个单位就只那么几个人,而评职称是年年都要搞的,只要你在那个位子上不犯错误,等那么几年,那个"一级"总会轮到你的名下。
因此,高级别很多时候只能证明他在某个单位和领域有一些年头,至于实际本事,你还得先冷眼看他怎么整。不然,那些介绍出来的"著名"皆可以称为骗人的道具。
可见,名分是虚假的,是没有用的。如果一个人需要用名分介绍自己,就是用谎言为自己增加光彩。真正有才能的人,是不需要这些名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