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接手的第二个班级,是五年级。通过原来的班主任的介绍我了解到班长陈毅是一个学习比较好,在班级中说话也很有威信的男孩子。于是,出乎自然,我也对其多了几分关注。
经过半个月的相处,我也确实发现陈毅无论什么作业都完成很好,课堂表现也不错,于是我也把一部分班级管理的小任务(诸如记录迟到,监督课前擦黑板)交给了他,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我的工作量,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对他是一种锻炼。他也很乐意接受。时间长了,也形成了我自认为的默契。
可惜,好景不长,十一放假回来,我批改作业的时候,竟然发现陈毅的作业没有动一个字。当时倒不是生气,只是觉得奇怪——为什么平时表现难么好现在突然不写作业了?问了下数学老师,数学却做了。
于是,我把他叫到了办公室。
“你看看,你的作业怎么没有写?”我指着他的练习册
他翻开看了一下“是的,我把语文书和练习册都忘在教室了,本来都是整理好了的。所以到家后没有做。但是放假期间学校又没有人。”
“那你说怎么办?”我有些生气
“我补起来。”
“什么时候给我?”
“放学之前。”他用十分诚恳的眼睛看着我,我也似乎感受到他的真诚。
当时我想了下,国庆前最后一节课正好由于换课的原因,我上了语文,或许真的是把书练习册落下了。这个年纪的男孩子有点粗心大意也正常。于是就说了几句以后注意的话就让他补了。也没有多想,结果放学之前他也真的把作业交给我了。我当时也认为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
没有想到的是。几天后我又发现他的作业没有写,这一下子让我有点生气,当时也有点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把他叫过来,批评了几句。
“你这次怎么又没有做作业?是又忘记把作业拿回家了?”
“不是的。”
“那是为什么?学生按时完成作业是本来就应该遵守的,你作为班长更要做出表率。”
他没有说话,望着我。我以为自己的批评收到了效果又接着说“我不想当着全班同学说你没有做作业,那样不光荣,你知道吗?如果班上其他同学知道了,他们会怎么想?”
“老师,其实,我不是不想做作业,是我回去要照顾我爸爸。”
(我从其他渠道了解到,陈毅是单亲家庭,从小就和爸爸在一起生活,所以相比其他人同龄人要显得成熟。)
“你要照顾你爸爸?什么意思?”我十分不理解的问了一句。他沉默了半天说。
“我爸爸前两天做事的时候把腰摔了。”
结果没想到他就掉下了眼泪,看到这样一个男孩子流泪我有点不太忍心再问下。
告诉他,你先回去,在学校的时间抓紧把作业补起来。
周末我和陈毅父亲联系好,去了一趟陈毅家,发现陈毅确实没有说谎,他的父亲确实腰伤了,只能靠在椅子上静养,所以这些天回家陈毅要帮忙做家务。考虑到他家里实际情况,没有呆太久,也没有当面说陈毅没做作业的事情。我打算周一再找陈毅谈一谈。
到了周一的中午,我和陈毅约好,在学校在办公室外的阳台上见面。(之所以选择操场,一是因为中午一点后办公室老师都在午休,第二方面封闭的环境给人精神上的压迫感,而靠在阳台上,双方避免了目光直视,减少了学生的压力有利于说出心里话)。
“你爸爸这两天腰伤好了一点没有?”
“找李医生(他们附近的医生)来按了两天,贴上了膏药,今天早上好了很多。”
“那就好,你父亲为了你好辛苦。你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知道照顾你父亲。”
他点了点头。似乎知道自己的错误,于是我接着说
“只是作业的问题,老师想和你交流下,那两次我要你补作业,你花了多长时间?”
“大概两个课间,国庆的作业多一点,我中午没有休息。”
“恩,所以你看,其实作业不多,只要抓紧时间还是可以完成的,对吗?”
“但是我回家真的没有时间。”
“老师理解你的情况,家庭作业本来是应该在家里做完,课间是用来放松的时间,但是有的时候事情多的时候也是要挤一挤自己的时间的,你想一想,这两次补作业以你的聪明也真的花不了多少时间。”
“嗯,但是您每次都是放学前才布置家庭作业。所以~~”
(这句话突然提醒了我,原来这其中也有我自己错误)
“那你这几天我上课后你到我办公室我把作业告诉你,你提前把作业做了。
“恩”
“还有,陈毅,你觉得你爸爸在工地工作为了谁?”
“我”
“所以,所以他希望看到你好好学习,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这才是他最快乐的。”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下去了。
不交作业的风波算是告一段落。来年他也凭借自己努力学习获得全班第一,并在六一得到了三好学生的称号。
我们每个老师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本能的反应就是生气批评,但是有的时候这种本能的作用收效甚微,只有用心和学生交流找出其中的原因。对其循循善诱的解释劝导,才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批判不是教育的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学生的内心世界有的时候比我们想象的复杂而多彩,但是他们的年纪又不足以把握这多彩内心,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把这多彩世界变成白纸黑字的单色条例,而是让学生在各种色彩中找到平衡。
或许,在以后的人生中这几次不交作业并没有多大影响,但通过找到不交作业背后的秘密才能让教师更好的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目标。现在我们太容易被眼泪所感动,也仅仅止于安慰,但是对与眼泪背后的故事不了解是真的很难走进学生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