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风雨欲来,伊人眉头未舒(六)
这是个一顿特殊的晚宴,因为元开明天就要出征了。席上坐着的不仅有元开的大娘李氏和母亲白氏,还有来做客的两个李家舅舅、一位白家舅舅和姑爹姑妈。
以上说的都是席位上的长辈,除了那几位,席位上只有元开和元雪。元开虽说是元家少爷,但长幼有序,他坐不到那个首座。
“开儿,你明天就要出征了,在外打仗那么危险,想想还真有些担心呢。”李氏做了一个开场白。
“大娘也不必太过担心,我元开虽说年纪尚轻,却也是久经沙场之人,不用太过好担心。”
几位长辈都叮嘱了几句,在饭吃到一半的时候,李氏突然开口。
“开儿,你就要走了,凌家姑娘那件事我想还是现在就说清楚的好。”
“吃完饭再说也不迟的。”白氏打个哈哈,“还是先吃饭吧!说完再说。”白氏在凌雪这件事上是与李氏站在一起的,她知道一旦这件事摊开了,必定会闹的不愉快。她只是想让自己的儿子开开心心的先把这顿饭吃完。
“既然大娘提出来了,还是趁早说清楚比较好。”元开面无表情,“我元开行事从不拖泥带水。”
席上众人皆知道,一场“战争”开始了。
元雪坐在元开的旁边,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见元开与大娘争论了。
“好,那我就开门见山。我和你的舅舅姑妈决定取消你与那个凌姑娘的婚约。”
“当初这个婚约是由父亲与凌将军定的,现在大娘背着父亲做出这种事,以后让旁人怎么看待父亲?”元开义正言辞,“与人有约在先,而今背信弃义;身为一家之主,自己不在家却管不了家室,任由其乱来,男人的威仪何在?”
此话一出,众人默然。
元开姑姑元银屏经元开这么一说,心里的立场立时转变。她是元亮达的妹妹,考虑到大哥的名声,自然是不同意这样做了,只之前受李氏鼓动,一时没有想到这个方面。
“开儿说的对。”元银屏说了一句,她丈夫疑惑了一下,也附和道:“对,开儿说的有道理,有道理。”
元雪轻轻一笑,每次见到姑父和姑妈在一起时,姑父总是让着她,无条件地赞同她。她这样想着,脑袋里忽然冒出一个问题:“我什么时候才会遇到一个这样的男人?”想着不禁脸上发烫,心里直叫:“羞死了,羞死了!”
“不然。”李氏道,“旁人那么说是因为不知道其中内情,若是知道这凌家姑娘的底细,那他们不仅不会笑话老爷,还会直夸老爷家风严明。”
“其实舞刀弄剑也没什么的,现在又这么乱,还正好可以防身呢。”元开的白家舅舅白岐山说了一句公道话。虽说李氏也找过他,但他也没有明确表态说是反对这门亲事。
“妇道人家整天待在家中相夫教子就可以了,还需要防身吗。那个凌姑娘出身行伍,我看她很有可能有心继承她父亲志向,投身军营。”李氏语气柔和,“大家试想一下,若是娶了她,那,连家里都不待,整天打仗,那家还是家吗?反倒会害了开儿,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么一回事?”
这句话说到了席上几位长辈的心坎里。元银屏听到李氏的这句话,心里也暗暗同意。而这句话所说的也正是元开母亲白氏所最担心之事。
她是元开母亲,自然希望儿子开心快乐,但想到凌雪成家以后的这个后果,也在这件事上站在了李氏一边。
“这只是猜想而已,等她进入我元家后,自然会尽妻子之职。”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她随她父亲,也不会是一个安分守己之人。”
“大娘的说法未免太过武断。”元开剑眉扬起的角度越来越大,但语气却弱了许多,“单凭一个人现在的行为就去笃定以后的事情,实在是轻率的很。”
这样的确有些武断,但却基本适用,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是没有道理。何况凌雪都快二十了,性格早已定型,李氏的判断不是没有道理。而元开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刚才最后反驳之时,自己也有些底气不足。
显然席上的所有长辈都同意李氏的这个说法,元开知道在这一点上是争不过他们了,道:“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教我,男儿大丈夫,当以信义为先!而且先贤也说过,人无信,则不立。我答应过凌将军会照顾好她女儿,怎么可以言而无信?”
“是他凌家的女儿不能尽妇道,所以这也不能怪你。”李氏牢牢抓住本性难移这点。
“还未进家门,怎么能胡乱污蔑人家?”元开有些无奈,“都说过了,仅凭推测,不能胡乱说话。凌姑娘现在看来,是有些任侠之气,但进了元家之后,肯定会相夫教子,做一个合格的妻子。”元开说完自己也郁闷了,怎么又回到这个话题上了,而这个话题自己又辩不过大娘,真是又气又急。
“那大娘的意思呢?是一定要取消这个婚约?”
“对!”
“还是那句话,我不同意。”元开说完直接去找冯安儿去了。
“安儿,有一件事你得替师兄我出个主意。”
“师兄跟我还要这么客气吗!”冯安儿浅浅一笑,清秀的脸上两个小小的酒窝显现出来,“是凌姑娘那件事吧?”
“你怎么知道?”元开问道,问完又笑道,“是我多此一问了,师妹的隐蔽之术已经尽得秋月明师父真传,高明得很,哪像我,学都学不好。”
“师兄是不想取消这个婚约?”冯安儿看着元开点点头,然后目光流转,凝视着元开的眼睛,“其实安儿倒是想让师兄取消这个婚约。”
元开看到冯安儿那眼神之后,马上转移目光,没有说话。
在这样的正常情况下,把元开换做是任何一个人都会问这是为什么的,但是元开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