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森林旅游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建筑文化还是园林文化无不反映出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中国古代建筑以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和丰富的艺术装饰享誉中外,在世界建筑史和文化艺术史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受到了各国建筑大师、艺术家和广大旅游者的高度赞赏。中国园林运用叠山、理水、动植物、建筑等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并充分运用各种构景手法来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效果。
山水文化
所谓“山水文化”,就是山山水水中蕴涵和引发的文化现象。山水是人类的安身立命之所,构成生态环境的基础,为人们提供了生活资源;山水又是人们实践的主要对象,人们在这个广阔的舞台上,从事着多方面的形形色色的活动。山水文化作为人类特有的创造,是人与自然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晶。据统计,我国大山名山主峰达779座,既有高插云天的世界屋脊,又有连绵起伏的莽莽林海,也有奇峻峭险的山岳,还有幽邃秀丽的层峦叠嶂,构成各种异彩纷呈的奇山胜景。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善自身,使自身的感觉和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我们的先人逐渐对自然界产生了审美需求,以审美态度对待山水,与之建立起审美关系。
一、中国山水文化的形成及本质
山水美是一种精神价值,是人与自然之间所建立起来的亲善而又和谐的关系的特殊体现。中国山水文化就是我们的先人在长期实践中与山水形成各种对象性关系的产物,凝聚着一代代炎黄子孙的意向、智慧、力量和情感,展示出对于真、善、美的不断追求,这宝贵的财富是自然和历史对中华民族的厚赐。
人与山水之间审美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本质上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表征。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我们的先人超越实用观点和宗教观点而以审美观点看待自然,把山水作为审美对象,这是一个长期的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周易》的一个基本观念,就是天与人是相通的,认为山川等自然现象的“象”昭示着人事,人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人们的审美意识逐渐觉醒,对山水的审美需求随之发展,这在中国山水文化形成过程中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渗透在山水文化的各个方面。
从中国山水文化的形成,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本质。简言之,山水文化是以山水为载体或为表现对象的文化。从哲学意义上说,山水文化就是人化的山水,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结晶,其中包括实用的、认知的、宗教的、审美的层面,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制约,或使山水改变面貌,或使山水人情化,孕育出多种多样的山水文化现象。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力量,他的感知的能力和掌握对象的能力,制约着他的需求和目的。他只能按照自己现实的需求和目的,选择对象不同的局部、方面、层次作为开展对象活动的客体。由于主体本身的需求、目的和对象化能力不同,指向同一客体的对象性活动就有不同的意义,建构起不同性质的对象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不断推进,人们掌握自然的能力逐步提高,人与山水的关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因此山水文化总是处于继往开来的发展之中。
二、中国山水文化的特点和形态
中国山水文化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内容和形态丰富多彩,包括以山水为载体的文化形态和以山水为表现对象的文化形态。从以山水为载体的形态来说,又可分为山文化和水文化。山没有水犹如人没有眼睛,缺乏灵性。在我国的森林旅游中,山水是合一的。
所谓山文化,就是以山为主要载体的风景名胜。在我国目前主要体现为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风景名胜。山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尚书·盘庚》中就有记载:“古我先王适于山”。远古时代,我们的先人就以山为活动场所。中国的许多名山声誉远播,都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内容。它们因所蕴涵的主要文化内容不同,而成为不同个性的名山。最著名的有五岳、佛教名山、道教名山、风景名山等等。
中国山水文化是以山水为表现对象的文化现象。这是人们从审美需求出发,以对山水的审美体验为基础而创造出来的,是人们的审美创造的结晶。这一形态的山水文化,包括山水园林、山水诗文(含书院文化)、山水绘画等。
园林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园林史上,有皇家苑囿和私家园林两大类。汉代的皇家苑囿开始模仿自然山水,反映人们对自然山水的欣赏。自汉代以后,私家园林逐渐发展起来。从此彼此参照,相互渗透,至明清发展到高峰。我国园林主要由假山、水池、花木、建筑组合而成,是一种综合艺术品,讲究诗情画意,追求意境的创造。经过长期的造园实践,形成了完善的园林艺术理论和精湛的造园技巧,使中国山水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
山水诗文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兴起以后,到了唐代进入了成熟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汗牛充栋的山水诗,从各个方面发掘和体现了中国山水之美,也扩大了风景名胜的影响。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其月照春江、情景交融的意境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开启了山水诗的新曙光。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许多名山胜水都有他留下的诗篇,令人为山川的神奇秀丽而惊叹,为山水诗创作开拓了广阔天地。杜甫对祖国山水也倾注了无限深情,他写的《望岳》、《登岳阳楼》等堪称千古绝唱。孟浩然和王维被誉为唐代山水诗派的双璧,高适和岑参则以描绘塞外风光著名。在他们的倡导和影响下,中国历代山水诗异彩纷呈,许多风景名胜区都引来了历代著名诗人的吟赏,山水诗在中国文学史上蔚为大观。与山水诗并驾齐驱,描摹山水的游记也渐渐发展起来。唐代的元结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奠定基础的当以柳宗元为代表,宋代诸名家各辟蹊径,明清山水小品绚丽多彩,一直发展到当代而历久不衰,各具时代特色的名篇佳制层出不穷。在各种形态的山水游记中,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重在抒情和议论;一类重在考察和写实。前者的特点是使山水役于人,将山水视为表情达意的手段。后一类的特点是探索山水的“真”,把对大自然的热爱体现在忠实地描述山川地貌上。《徐霞客游记》可说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发扬了郦道元《水经注》开创的传统,又吸取了陆游《入蜀记》的经验,其“志在问奇于名山大川”的精神,达到了科学和文学的完美的融合。
山水绘画是以山水为表现对象的又一重要审美创造领域。在世界上,中国是山水画出现最早的国家。魏晋南北朝时期,顾恺之、宗炳等都从事山水画创作。到了唐代,山水画更走向繁荣,出现了青绿山水、水墨山水等多种流派。历代山水画的大师们,既重视“外师造化”,又强调“中得心源”,主张采山川之灵,向大自然探求画理和画法,留下了灿烂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山水画遗产。近代以来,张大千、刘海粟等又把山水画推向了新高峰,使之具有新的时代特色。中国山水画,是绚丽的山水孕育出来的,而又使山水得到审美表现。
总之,中国山水文化以人化的山水的面貌出现,呈现出不同形态的美。它是美丽的景观和辉煌的文化的结晶,与哲学、宗教、美学、文学、建筑、雕塑、绘画、书法、音乐以及科学技术等都有密切关系,使多种文化现象融为一体。
三、中国山水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山水文化保留着历史的足迹,又是了解中国文化及其发展的特殊的窗口。中国山水文化具有多层面的价值。中国自古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说,把游历与读书相提并论。当今世界,旅游越来越普遍地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的生活内容,人们以这种活动来满足高层次的需求。我国风景名胜区遍及全国各地,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中国山水文化的研究,揭示出我国风景名胜固有的独特魅力,帮助人们真正地认识和欣赏她们的美,激发起人们强烈的感情,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游览我国风景名胜,热爱我国风景名胜。我国许多风景名胜区都保留着丰富的实物资料,生动地体现出不同时代的文化特色。发掘中国山水文化的这一层面的价值,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发扬中国山水文化中蕴涵的优秀民族传统,这是它更深的一个层面的价值。
在人与自然山水的关系上,中国山水文化体现出的一种主导的积极的精神就是:天人合一,也就是从人出发,重视人与自然山水的和谐与协调。社会在前进,文化是一个不断创造的动态系统。今天,发扬中国山水文化的优良传统,既应积极地维护原有的遗产,又需开拓新的山水文化。这就需要立足于当前的现实,从新时代的高度去理解人与山水的和谐与协调,把它视为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提升到美化人类生态环境的高度去进行研究和规划,主要在于对自然山水的科学掌握和审美掌握的结合上使中国山水文化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得到新的发展。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工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兴起,风景名胜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一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遭到破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忧虑。1994年4月16日《文汇报》上发表了万润龙的《流泪的明珠》,这篇中国风景名胜区的污染报告,以具体的事实揭示了国家许多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情况。自东北的松花江到西南的滇池,几乎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环境的污染,风景名胜的破坏,既损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又使风景名胜黯然失色。
继承与发展中国山水文化,对于总结中华民族与山水的关系的经验和教训,深化人们对中国风景名胜区的价值的认识,提高环境意识和加强保护风景名胜的自觉性有重要意义。
体现在中国山水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应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这种天人合一观,以人为自然的一部分,视自然为人的亲友,认为人与自然血肉相连,主张适应自然,能动地改造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它是我国古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主导思想,反映出保护自然的良好愿望。全球性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使人们认识到以自然为敌的危害性,因而天人合一的思想得到了人们的赏识。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国山水文化的优良传统,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也应有新时代的内容和特色。古人的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是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要着眼于个人与自然的适应和协调,有其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在那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尽管古人有保护自然的合理愿望和思想,却没有能力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局限于顺应自然的阶段。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情况也会引发出新的问题,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对风景名胜的损害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既要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同时还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我们继承发扬天人合一思想,既要强调人定胜天,又需吸取西方的征服自然的观念,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
总的说来,当代中国山水文化的建设,必须适应新的现实要求,在继承和创新中发展,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山水文化。在这个基础上,还应当充分发挥各自的独创性。
书院文化与森林旅游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文化、教育组织。唐代安史之乱以后,随着进士科地位的上升,人们日益重视读书作文,并兴起了隐居读书、习业山林寺院的风尚。受佛教禅林寺院的影响,一些有识之士在山林胜地创办了书院。由于禅林大师讲经说法,四方僧徒、信士云集于此,这些私人藏书、读书的书院逐渐演化为学者讲学授徒,士子读书求师并进行学术研究的专门教育机构,具有了学校性质。书院也成为我国森林旅游文化的一道重要景观。
一、中国古代书院的起源与发展
书院的萌芽可以追溯到汉代,与“精舍”、“精庐”有一定的继承关系。当时的出版技术水平很低,私家讲学皆由口授,因而只能将他们当作书院的前身,不能说是真正的书院。
书院这一名称始于唐代,它源于私人治学的书斋与官府整理典籍的衙门,即书院有民间和官府两大源头。民间书院源于个人的书斋,与书斋不同的是它向社会开放,成为公众的场所,儒生、道士、和尚皆可出入其中,由私密至公众,是书院从书斋中脱颖而出并走上独立发展的关键一步。书院的另一个源头是由官府设立的丽正、集贤书院,由整理图书典籍的机构脱胎而来,玄宗开元六年(公元718年)在中书省设丽正书院,后于十三年(公元725年)改称集贤书院。随着纸张的大量使用和雕版印刷术的发展,书籍越来越多,必须建造较大的院子来安置藏书,以方便读书人,于是就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书院”。
书院的大发展应该说在宋代,北宋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国力日益强盛,散居于草野之中的读书人,产生了强烈的进身要求,希望通过读书获得功名。而朝廷缺乏财力办足够多的学校来满足各地士子的要求。因此各地名儒、学者和地方官吏纷纷选址山林,兴建书院,书院在这种历史契机下兴盛起来,形成我国书院教育的第一个高潮,出现了著名的“宋初四大书院”。雕版印刷术的推广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公私藏书创造了极大的便利。各书院的支持人和地方努力经营书院,聚集图书,北宋王朝也给一些书院颁赐大量的图书。到了北宋后期,统治者为了更为直接掌握人才,十分重视科举,大力振兴学校教育,在这种背景下,书院开始冷落。
到了南宋,风气又发生转变。首先,北宋后期兴办的官学很快变成科举的附庸和政治斗争的工具,日益腐败起来;其次,学校开支全部由官方负担,而这时官府内有农民起义的忧患,外有辽、金入侵的威胁,财力实在实在是捉襟见肘,办学经费往往十分不足;再次以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在社会上日益风行,理学家们的讲学活动活跃起来,于是又出现了一个大办书院的高潮。南宋的书院实际上是讲研理学的书院,理学主要靠书院来传播。当时书院的社会地位很高,影响很大,发展十分迅速。
元朝统治者从蒙古南下中原后,出于缓和阶级矛盾,进行文化控制的需要,对书院采取了保护、提倡和加强控制的政策,使得书院一方面在数量上得到发展,遍及于全国许多地区;另一方面由于政府任命书院的教师,控制书院的招生、考试及学生的去向,政府拨学田给书院,使书院官学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许多书院甚至已经完全被纳入了地方官学系统,与路、府、州、县学校一样,成为科举的附庸,丧失了书院淡于名利、志在问学修身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