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习用土葬。新石器时代墓葬多为长方形或方形竖穴式土坑墓,地面无标志。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中曾发现不少巨大的墓穴,有的距地表深达10余米,并有大量奴隶殉葬和车、马等随葬。周代陵墓集中在陕西省西安和河南省洛阳附近,尚未发现确切地点。战国时期陵墓开始形成巨大坟丘,设有固定陵区。秦始皇陵在陕西临潼县,规模巨大,封土很高,围绕陵丘设内外二城及享殿、石刻、陪葬墓等。据记载,地下寝宫装饰华丽,随葬各种奇珍异宝,其建筑规模对后世陵墓影响很大。汉代帝王陵墓多于陵侧建城邑,称为陵邑。唐代是中国陵墓建筑史上一个高潮,有的陵墓因山而筑,气势雄伟。由于帝王谒陵的需要,在陵园内设立了祭享殿堂,称为上宫;同时陵外设置斋戒、驻跸用的下宫。陵区内置陪葬墓,安葬诸王、公主、嫔妃,乃至宰相、功臣、大将、命官。陵山前排列石人、石兽、阙楼等。北宋除徽、钦二帝被金所虏,囚死漠北外,七代帝陵都集中在河南省巩义市,规模小于唐陵。南宋建都临安,仍拟还都汴梁,故帝王灵柩暂厝绍兴,称攒宫。元代帝王死后,葬于漠北起辇谷,按蒙古族习俗,平地埋葬,不设陵丘及地面建筑,因此至今陵址难寻。明代是中国陵墓建筑史上另一高峰。明代太祖孝陵(明孝陵)在江苏省南京市,其余各帝陵在北京昌平县天寿山,总称明十三陵。各陵都背山而建,在地面按轴线布置宝顶、方城、明楼、石五供、棂星门、祾恩殿、祾恩门等一组建筑,在整个陵区前设置总神道,建石象生、碑亭、大红门、石牌坊等,造成肃穆庄严的气氛。清代陵墓,前期的永陵在辽宁新宾,福陵、昭陵在沈阳,其余陵墓建于河北遵化和易县,分别称为清东陵和清西陵。建筑布局和形制因袭明陵,建筑的雕饰风格更为华丽。
中国帝陵是建筑、雕刻、绘画、自然环境融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其布局可概括为3种形式:
①以陵山为主体的布局方式。以秦始皇陵为代表。其封土为覆斗状,周围建城垣,背衬骊山,轮廓简洁,气象巍峨,创造出纪念性气氛。②以神道贯串全局的轴线布局方式。这种布局重点强调正面神道。如唐代高宗乾陵,以山峰为陵山主体,前面布置阙门、石象生、碑刻、华表等组成神道。神道前再建阙楼。借神道上起伏、开合的空间变化,衬托陵墓建筑的宏伟气魄。③建筑群组的布局方式。明清的陵墓都是选择群山环绕的封闭性环境作为陵区,将各帝陵协调地布置在一处。在神道上增设牌坊、大红门、碑亭等,建筑与环境密切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庄严肃穆的环境。
中国古代人崇信人死之后,在阴间仍然过着类似阳间的生活,对待死者应该“事死如事生”,因而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筑和随葬生活用品均应仿照世间。文献记载,秦汉时代陵区内设殿堂收藏已故帝王的衣冠、用具,置宫人献食,犹如生时状况。秦始皇陵地下寝宫内“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并用金银珍宝雕刻鸟兽树木,完全是人间世界的写照。陵东已发掘出兵马俑坑3处,坑中兵马俑密布,完全是一队万马奔腾的军阵缩影。唐代陵园布局仿长安城,四面出门,门外立双阙。神路两侧布石人、石兽、石柱、番酋像等。
陵墓墓室使用木、砖、石三种材料。因时代不同结构形式有变化。大型木椁墓室是殷代开始一直到西汉时期墓室的特点。早期为井傒式结构,即用大木纵横交搭构成。到西汉时又出现用大木枋密排构成的“黄肠题凑”形式,形成木构墓室的高潮,汉代一些王墓即属此制。砖筑墓室是墓室结构的重要形式,反映出早期砖结构技术的发展水平。砖筑墓室分为空心砖砌筑和型砖砌筑两类。空心砖墓室始于战国末期,型砖墓室约始于西汉中期,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应用渐广。墓室顶部结构有几种形式:方形墓室顶部为叠涩或拱券,长方形墓室顶部为筒拱等。例如南京南唐李昪钦陵墓室的前、中二室为砖砌墓室。石筑墓室多采用拱券结构,五代时期的前蜀王建墓的墓室是由多道半圆形拱券组成。宋陵墓室虽然是由石料构成,但顶部是由木梁承重,为木石混合结构。明清陵墓墓室全部用高级石料砌筑的拱券,与无梁殿相似。数室相互贯通,形成一组华丽的地下宫殿。
民间节庆与森林旅游
一、民间节庆
民间节庆指民间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节日和专门活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地方民俗特色,也有着极强的参与性,可以被我们旅游业所用,是极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中国56个民族从古到今约有节日1700多个,其中少数民族民间节日就有1200多个,汉族节日约500多个。中国节日数量之大,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这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民族成分有密切关系。
传统节日,指岁时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特点,其中影响较大的、至今仍广泛流传的主要节日,分别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除了传统的岁时节日外,还产生了许多适应现代生活需要,或是在某种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一些纪念日或社会公共活动日。民间节庆参与者众多,广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每一个节庆都是一次民俗文化的盛宴,因而节庆总是颇受旅游者关注的旅游资源。
二、少数民族节庆
文化是与环境相对应的,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环境不同文化也就各异。在不断地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各少数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节庆文化就是其中的经典形态。丰富多彩极具浓郁民族风情特色的民族节日,是吸引游客观赏和参与的一项大有潜力的旅游资源。如中国云南、四川两省彝、白、佤、布朗、纳西、阿昌等民族,都有欢度火把节的传统;此外,还有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白族的三月街,青海、甘肃、宁夏等省区民间的花儿会,苗族的牯脏节、瑶族的盘王节等。节日期间观者如潮,游者如织,既是民族文化的盛宴;又是旅游者的精神大餐。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节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10月17日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根据此公约我们可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及的内容概括为: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无形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礼仪、节日庆典;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由此可见,节庆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节庆的本质规定性是它的文化性,不同民族的民间节庆是以其文化属性来区分的,节庆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区分另一个民族的文化身份标识。节庆本身就极具文化旅游价值,如贴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签就犹如镀了一层金,多了一块金字招牌。因而一些地方政府,在抓“申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抓经济”思想的指导下,总是尽其所能,挖掘整理甚至捆绑包装独具地域特色的民间节庆,以之申遗。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国家级或者是世界性的,就等于多了一个经济增长点。
四、民间节庆的开发与保护
民间节庆作为文化的产物是历史性的,与特定环境下的文化生态相适应。20世纪中期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斯图尔德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文化生态学主张把文化放到整个环境中去考察它的形成、发展以及变化过程,这里的环境不仅指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还包括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文化生态学强调文化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其独特性,随着环境的变化文化将由旧形态向新形态转变。文化通过适应环境而产生多样性。物质性的自然生态与意识性的社会、人文生态共同构建了文化的母体,文化在这里产生又在这里发展、变化直至灭亡。文化生态是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文化在特定的时空里与文化生态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动态中寻求平衡。文化生态系统失衡,文化将面临生存危机。由于文化生态的破坏和变迁,许多旧有的民间节庆逐步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这是历史的必然,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在民间已经消亡了的民间节庆,却以星火燎原之势,漫燃开来。民间节庆的复活,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一是有些节庆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尚未破坏,之前的“消亡”是由于政治的“干扰”,人为蓄意的破坏;二是地方精英出于保护地方文化的需要而进行的不懈努力;三是地方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选择了一条“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复兴模式。
民间节庆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节庆,是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民族地区各地方政府都意识到了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的重要,都把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纳入到议事日程,纷纷借助“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平台保存传统民族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所谓的经济唱戏唱的就是旅游经济的戏,文化搭台搭的就是传统民族文化的台,其实就是重新认识传统民族文化,整合利用传统民族文化资源。旅游是新兴的可持续发展产业,被称为“无烟产业”,它成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支柱产业。如在我国,云南丽江的东巴文化旅游以及湖南省凤凰县的苗族、土家族文化旅游,都已经成为各自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受发展经济强烈愿望的驱动,地方政府甚至是民族社区居民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在旅游市场上分得一份蛋糕,往往会自觉有意识地复兴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这种文化语境下,包括民间节庆在内的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也就是必然的了。地方政府的重视,有利于节庆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南岭各瑶族县(湘、粤、桂三省区交界的10个瑶族县)每年在10月16日盘王生日这一天都会举办瑶族文化节,由各县轮流承办。1990年开始由南岭各瑶族县轮办的南岭瑶族文化艺术节至今已第十届了,在传承和宣传保护瑶族文化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人们就保护、开发、利用包括民间节庆在内的传统文化早已经达成了共识,但在具体方式上,各方意见并不统一,不少学者对地方政府打着经济的“幌子”兴文化复兴之名的做法颇有微词,在他们看来复兴变异了的传统文化,不是真正的保护,在文化生态情景下的原生态保护,才是真正的保护。这种为了保护而保护的主张,漠视了文化主体的发展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护。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开发更好地发展,把保护与发展结合起来,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才是真正科学的保护模式。现阶段,包括节庆在内的传统文化保护实践模式多种多样,但真正为受众普遍接受、行之有效的并不多,还有待于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探讨。
附会与森林旅游
一、附会的含义
附会,顾名思义,就是把本来没有的人和事说成有,把本来没有联系的人和事赋予人的情感变成现实的存在。附会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文化现象古已有之,融合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因素,是旅游资源再生产的一种途径,运用得好可以提升旅游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附会具有旅游文化的传统和特色,是一种值得重视的文化现象。
二、附会的形式
(一)因形似而附会
1概念:这是人们在改造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对于自然界中的诸多现象以人类自己来作比较,将多情的人生色彩涂抹在那无情的形似物上,从而创造出动人的传说。
2载体:主要是山、石等自然物。
3举例:少林初祖达摩洞;海南毛公山;云南阿诗玛。阿诗玛是彝族支系撒尼人古老的叙事史诗中的女主人公,是民间至善、至美女性的典型。美丽倔强的阿诗玛因拒嫁恶霸热布巴拉的儿子,被恶霸放出洪水冲走,变成了巨大的石峰。
4目的:深层次折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观、爱情伦理观和人生观。
(二)因音近而附会
1概念:一音多字是中国文字学的普遍现象,在中国的山水名称之中,有的名称与名人及人们欣然向往的美好事物读音相近或相同,于是人们就将这些有形的山水移情到现实生活中的名人和美好事物身上。
2载体:主要体现为山、石、水等。
3举例。
①桂林伏波岩,《广西通志》卷九十四载:水回流曰伏,是山屹立水中,漓水至此四旋乃去,故名。汉代有一个叫马援的良将,人称“伏波将军”。据史载,马援将军征交趾(今越南),未至桂林地,后人却牵强附会将“波”与“伏波”联系在一起,因而有了桂林伏波岩之名。
②大姑山,小姑山,澎郎矶。
大姑山、小姑山原来称大孤山、小孤山,这两座山在江水中耸然独立,江侧石矶为澎浪矶。现附会为大姑山、小姑山、彭郎矶。
苏轼在《李思训〈长江绝岛图〉》中以调侃的语气写下了“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峨峨两烟鬓,晓镜开新妆,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4目的:体现人们的审美意识,凸显自然景观的审美内涵。
(三)因弘道而附会
1概念:在宗教文化中,传教士为争取士大夫和广大民众信徒而编出的菩萨显灵、惩恶扬善之类的故事。
2载体:自然景观,如山、水(一般是蕴含在对景点的深层介绍之中)等。
3举例:
①骊山温泉:传说秦始皇称帝时,曾经对一位美丽的神女调戏,神女生气后吐唾液于其脸上,后来,秦始皇的脸生了疮,奇痒难耐,求恕于神女,经神女指点,取温泉水洗,才得以治愈。
②麻姑仙境:在衡山天柱峰下的峡谷中,因我国古代第一个女道士——魏华存的侍女麻姑而得名,据说麻姑经常上山采药,并开辟了一个宽广数里的草药花圃,香气弥漫山冈,后其居住过的地方被人修建,形成今天的麻姑仙境。
③桥山龙驭(黄帝——鼎湖龙):在西安以北150公里的桥山黄帝陵。据说,黄帝采了首山的铜,在荆山下的湖边铸了一只大鼎,鼎刚铸成,有天龙下界垂下胡须来接黄帝上天,黄帝跨上龙背,有70多个臣子和宫女也爬了上去,天龙要上升了,还有一些小臣上不去,都紧紧地抓住龙须,把龙须都拔落了,桥山龙驭故而得名。
4目的:宗教徒为了弘扬本教的教义与教规。
(四)因误解空间而附会
1概念:由于中国的风景名胜并非是根据确凿的记录开发,历史记载不准,导致空间上的误解,最终达到移花接木的旅游开发效果。
2载体:古战场遗址、名人生活场所、名建筑、名山等。
3举例:
①东坡赤壁:因苏东坡的《赤壁赋》而闻名,原来东坡所写的赤壁并非三国作战的赤壁,而是长江边上的一个叫赤鼻矾的地方。这一方面是音近而附会,另一方面因为空间的误解而误会。
②南山:海南有一个南山,衡阳有座衡山,我们经常讲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一般的说法是这里的南山是南岳衡山,而海南的南山作为佛教南传之地,也有人把这里作为寿比南山的南山。
4目的:以名人、名山提高旅游景点的社会声誉。
(五)因名人而附会
1概念:历史名人是一种稀缺的资源,人类向往进步和文明,往往利用名人足迹所至,史载不详而加以杜撰附会旅游景点。
2载体:名人。
3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