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95900000001

第1章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学会适应有利交谈

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交往的小范围,在这个小范围中,彼此间的交流比较默契,随便,很容易产生相互间的昵称。这种昵称也就是通常说的暗语。

使用昵称给人一种归属感,也能增进彼此间情感的交流,再者,圈子外的人也不容易介入。正因如此,它才被得到普遍的使用。

然而,它也不是没有缺点的,当你还在圈外时,心里就会产生“为什么不让我走进他们之中”的想法。朋友,其实你应该懂得“忍耐”的含义,只有耐心地走过被“漠视”的阶段,圈内人才会让你融进他们的欢乐之中。这种高度的适应性,才是你与人融洽交往的法宝。

应该说,惯用语和流行语使用得好,也会增进你与别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使用这种语言的好坏程度,则是由你的处世经验来决定的。根据我们观察,一般来说30岁以上的男性,大部分操作起惯用语来都比较熟练,而涉世之初的青年男女则差了一大截,尤其是女孩。

在当今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愿意走进社会,融人时代的洪流之中。

那么,只有抱着努力使自己适应社会需要的观念,接受任何对自己有所帮助的新事物,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站稳脚跟。

讲求工作实效是今天的时代特色,这种公事性的惯用语不但有节省时间的长处,说不定还能带来工作上的效率。因此,学会使用公事性的惯用语是很有益处的。年轻人不太适应使用惯用语,但双流行语则往往使用得比较好。他们能够在不长的时间里就从电影、电视、收音机……等传播渠道中,将其学会并发挥得淋漓尽致,使流行语在社会的各个阶层流传开来。

确切地说,无论是谁使用流行语,都能或多或少地增加谈话的融洽气氛。因为这种语言能够使双方的思想更易沟通,亦可增强会话中的轻松感和节奏感,没有人会不喜欢。

总之一句话,听人说话本是一种享受,但如果说者的表达能力不够,反而会给听者带来厌恶感。

因此,若想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善言人,你就应该具备很好的适应性,使自己的语言紧跟时代前进的脚步,用这一法宝去融洽你的人际关系。

多与陌生人交谈

和不认识的人说话,是训练自己语言能力的一种好方法。

也许你会感到好笑:“我又不认识他,怎么和他说得上话?”正是因为不认识,才能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

比如,你在火车上,想与邻座的乘客交谈,这当然是一件不好开口的事情。因为你不知道他会在什么地方下车,也不了解他是否善谈;更不知道他是否愿意与你交谈。

那么,当你冒昧地开口后,他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情……这些都是你必须在问话前就要考虑到的。

所以,和陌生人交谈确实是一门大学问。

虽然和陌生人交谈很不容易,但是我们还是应该主动地与陌生人交谈。可万事开头难哪,怎样才能让他对你的话题感兴趣呢?我想,你可用“很冒失的问一句,你去哪里?”来打开话题,或者是以自我介绍的方式导出话题;也可以从当时的情景中寻找话题,比如:“这叫什么河?真美!您以前经过这里吗?”

其实,沿途经过的名胜古迹,山水风光等,就是旅途中最好的交谈内容。

当然,你也完全可以从其它的“话题’中寻找交谈的资料。

在车上与邻座的陌生人交谈,所面对的只是一个人,与担任主持人,每天都必须与众多的陌生人交谈相比,就要容易得多。

对于一个口齿不伶俐的人来说,干主持简直就是痴心妄想。所以,主持人的工作才显得那么显赫,才令许多人既羡慕而又没有勇气大胆应聘。其实,“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只要你有志于主持人,并肯潜下心来钻研,那么,说不定什么时候,原本不怎么能言会道的你就成为一个合格的主持人了。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若想达到合格的标准,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要有随机应变的灵敏性;要有幽默、风趣的说话技巧;要有掌握会议时间的控制方法;要有维持会场秩序的能力;要有安排会议程序筹备所需资料,准备必需器材,决定开会场地的能力;还要有对会议的进行程序,所必须做成记录的能力。

除此以外,身为主持人,还应该懂得主持工作常用的术语。如开场白、致词、发言、结束语、答谢词等等。

你肯定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吧?若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主持人,绝不是仅仅知道这些文字上的理论就行的,而是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加勤奋,理论加实践的反复磨炼,并在多方面的知识领域里进游,一而再、再而三地从中得到感悟并升华成为自己的主持风格,就像著名主持人赵忠祥、白岩松等,观众们看他们的主持既感到是一种享受,又能从中受到启迪,只有达到了这样的程度,才能算是成功的主持人。

当然,做主持人只是少数人的事,我只是以此来激发你与陌生人交谈的勇气。因为在生活里,用与陌生人交谈来锻炼我们的语言能力,确实是很有作用的。

学会“自听”与“自问”

在日常生活中,我敢断定你经常有说错话而又不自知的时候,因为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时常遇到的问题。比如说:叫错很熟悉的人的名字,想要拿榔头却又说成了拿剪刀……不消说,这是“说话不经大脑”犯的错。

因此我建议,为了尽量避免这类错误的发生,你在听他人说话的同时也听听自己说话。

运用“自听法”的好处很多,能够听出自己的话题是否循序渐进;能够听出自己说话是否偏离了话题;能够听出言语是否冗长罗嚷;能够听出所表述的内容是否符合听者的兴趣;能够听出自己的言谈是否太深奥;能够听出话旨是否清晰;能够听出是否有遗漏话题之处;还能够听出是否忘记了强调话题的重点。

有了这么多的“能够”,我想,你总该因为它的作用而决定适用它了。

一个“会说话”的人,仅仅掌握“自听法”还不够,还应该掌握“自问”的招式。

人是有七情六欲的,高兴时喜形于色,悲哀时垂头丧气,这是正常人的本性。

然而,得意不可忘形,忧伤也别颓废,“发乎情,止于礼”才可使自己的情绪控制得不落人笑柄。而运用自问法,就是控制情绪的最佳方式。

当你紧张时,问问自己:“我的脚是否在颤抖?”

当你生气时,问问自己:“我的脸是否很愤怒?”

当你慌张时,问问自己:“我有没有不自然的表情?”

当你不顺心时,问问自己:“我是否很消沉?很没精神?”

当你快乐时,问问自己:“我是否在与人同乐?有没有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当你做出了成绩时,问问自己:“我是否有些得意忘形?”

常用这种自问法来约束自己的语言,相信你与他人之间的交往就会更融洽,你将获得良好的人缘关系。

看他的反应

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你的话题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能让听者愉快地接受,这个结论你只有从听者的反应状况中才能得知。

然而,我们以何种标准来判断听者的反应如何呢?我可以提示你几种判断的方法。

假若听者的反应是下面几点,那么,就表示你的话题颇有吸引力,可以引起听者共鸣。

(1)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听你说话;

(2)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参与讨论;

(3)不少听者在做记录;

(4)开“小会”的现象很少;

(5)听者的面部表情很满意。

相反,若是听者的态度是以下几点的话,你就有必要反省了。

(1)听者的神情游离;

(2)你的话题无人响应或提出问题讨论;

(3)听者席上窃窃私语的人很多;

(4)有人不停地看表,露出烦躁的神情。

(5)对你的发言听者毫无反应。

如果你遇到以上的场面,除了能以幽默的笑料调节气氛,转换话题外,别无他法。如无此特长,那就结束你的话题,免得耽误大家的时间。

除了上面所说的,还有一个问题你不能忽视,就是在普通的场合说话时,往往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干扰,比如电话响了,汽车开过来了、工厂的机器声或其他如音乐声等,这些干扰笑话出其不意地令你防不胜防,把你正谈在兴头上的话题打断。

当遇到这种情况时,你怎么处理呢?

我觉得应该这样来处理:当听者的注意力被外来的事物分散时,如果听者不多,问题自然不大,如果听者是一个群体,那你就得挠头皮了。此时,你只有中断说话,静观事态的发展后再提高音量继续话题;要不,你就在话题中适当掺杂轻松的笑料,借此方式,再将话题引回到你要说的正题中来。

例如:你在说话的时候,因警车的警笛声引起骚动,此时,你不妨也很在意地说:“好像是抓到小偷了,听声音像是从我家方向开过来的……老天保佑,但愿我家没遭劫……”然后你可继续说:“好啦,别去猜那小偷盗了什么,我们言归正传……”

若是你熟练地掌握了这样的说话技巧,那么,什么样的骚动你又不能轻易地平息它呢?

总之,话是说给别人听的,你说的话别人不愿听,等于没说,你说的话别人听了以后没什么反应,也等于没说。

把独特风格亮出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学识、见解、兴趣等,将这些表现于外的行为归纳起来,就是其特有的风格。因此有的人风趣、有的人沉默,有的人积极,有的人悲观……

然而,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道理很简单,我们活着是为什么?为了追求生命的意义,发展自己的抱负。

因此,就应在生命的轨迹中嵌进属于自己的履历,而不为他人的意志而左右。当然,若是属于善意的批评,我们就应虚心地接受并改正。一个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无论环境怎么改变,展示自己的特有风格仍是可以保持的。

比如说话,有的人喜欢平铺直叙,依序排列;有的人喜欢将结论与话题要点公开后,再详叙情节;而有的人说起话来却会像叙述侦探小说一样,把人物、时间、地点……用故弄玄虚的方式先透露某一部分,然后或插叙或倒叙地加以细说。这些方式相比,当然是最后一种更能打动人心,最能发挥传递的效用。当然,如若场合不当,说不定还不如前面的方式来得实在。

许多动作一经成为习惯,或许就失去了原有的新鲜感与趣味性,说话也是如此,即使再吸引人的话题,若是反反复复地不改语气亦不增减内容,就像放唱片那样一遍又一遍重来,说者即使说得口干舌苦,听者的反应如何我们也不难想象,肯定好不到哪里士。

所以,如何灵活地运用原本的话题加以创造与发挥,但仍旧保持原来话题的新鲜感和趣味性,这是说话艺术中的较高的技巧。

你若能依据话题的主旨随时变更话题的角度,却又保持了话题的原意,那么,你的说话就能摆脱公式化,程式化的约束,听者也觉得常听而不厌了。

人们在说话的时候,常常会运用一点夸张的手法。

“夸张”属于修辞学的一种,为了使语言更为生动、更富美感,所以这种方法经常被人们采用。古人常说“鹤发童颜”,就是一个夸张的显例。

夸张留给听者的印象是深刻的,它可以使听者产生意外的联想,除此以外,夸张还是一种比较自由的表达方式。

“夸张”虽然是夸大其词,但并不是全无依据。比如:

◆数字夸张法——

当你领了1850元工资,可能会说:“我的工资不过2000来块……”

当你打了好几个电话才找到人时,往往会说:“你跑到哪里去了?我打了几十次电话你都不在……”

◆物质特征夸张法——

当你受挫时,往往会说:“真是倒霉透了!”

描述女孩苗条时:“这女孩的杨柳腰……”

描述他人很高兴时,往往会说:“你瞧,他乐得像个疯子似的……”

◆内容夸张法——

如商业广告“只要青春不要‘痘’。”

电影宣传广告“未成年人不宜观看”等,借此宣传电影的恐怖或神秘感。

虽然夸张的用法很广泛,也能够使听者接受,但在运用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分寸,否则弄巧成拙,就会失去夸张的本意。

关键时刻停三秒

我们在平常说话的时候,遇到转换语气,换段,或是话题内容中具有起承转合的时候,应该适时地稍作停顿。停顿的时间约为一个深呼吸,大概是三秒钟吧。

“停顿”是一种说话的技巧,无论是演说、主持、谈话。聊天……都需要适当的停顿。

因为这样能使段落分明,不致使听者混淆话题,起到缓和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使话题的本意更趋稳定。恰似文章中使用的标点符号,若是失去了它,由于文句的不间断,读者产生急促感或是“不知所云”便是可想而知的了。

人的喜怒哀乐不仅容易形之于色,往往会从声音里表露出来。我们若想达到使话题感人的境界,就不妨在说话时利用停顿的方式,将语句拉长并变换语气,以达到预期效果。

当然,我这里说的停顿并不仅仅限于声音的停顿,如果能将动作配合于停顿之中,停顿才会更加自然。比如:

在语言停顿时作一个深深叹息;在谈到关键处眼睛认真地盯着对方;低头闭目或是聊天沉思等,皆是配合停顿的好方式。

并不是说除了以上的方式外,再也没有其它的停顿方式,在一段长时间的说话过程中,停顿的方式是可以多种多样的。点支香烟、喝口水、呷口酒,翻翻资料,摘下眼镜……等等等等,它们与说话的停顿相互配合,使话题产生更加吸引人的效果。

除此以外,下面的几个方式你不妨借鉴运用:

(1)质询听众。

如“各位朋友,刚才我说的这件事情,你们是否也有同感呢?”“小朋友们,想不想听我讲故事?”

(2)借助休息。

若是时间允许,你可以说:“天气太冷,我们不妨到室外晒晒太阳,活动一下……”而你自己则可借此机会,为下面的话题作好充分准备。

(3)利用商讨。

比如:“××先生,我想请您就这件事情谈谈高见……”

总之,无论采用哪种停顿方式,只要能够使你的谈话或演说意旨更清晰,段落更分明,话题更加吸引人,就达到了停顿的目的。

用书本知识活跃交谈气氛

当你看到这个标题时,或许心里会有些奇怪:“读书与说话怎么会扯在一起?这不是牵强附会吗?”实际上,读书与说活之间的连接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换言之,若是你只会说、会听,而不能从书中获得知识,吸取经验,那么,你的言论必定缺乏丰富的内容。到了别人认为你的话题空洞乏味时,你就很糟糕了。

因此我想再一次强调,读书与说话确实密不可分。平时多读书,用书本知识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在平时的会话中活跃你的谈话方式,对方对你的谈话也就会百听不厌了。

下面我向你介绍一下读书的妙用:

通过读书,我们可以丰富知识,增长见识,提高文化素质。反复地阅读和复习,能够将所学知识铭记在心。

书本的知识面涉及很广,历史、文学、时间、空间……内容确实丰富多样。因此,可以确切地说,书本是知识与话源的基石。再说,文字具有理论上的构造性,交谈具有内容上的可塑性,两性交融,可使人的思想更加趋于合理性。

我们还必须看到,谈话与听话是相对的,也就是说,两者俱有同等的重要性。对于“双方面的沟通”,我认为文字的交流(写=读),以及声音的交流(谈话=听话),都有相等的价值。

总而言之,多读书、读好书,用书本知识充实自己的话源,使自己的综合素质跃上一个较高的层次,才能达到“会听、会想、会说”的高度,从而使自己的会话语言有一个较大的进步。

用真诚敲开他的心扉

人与人的性格各不相同,有的时候,我们很热情地与人交谈,对方却持一种戒备心理。

碰到这种情况时,你只有设法消除对方的戒备心理,交谈才能顺利进行。

然而,要达到消除对方戒备心理的目的,你的谈话方式就一定要做到使对方容易接受才行。

若想对方向你说出自己的真心话,首先肯定要诱导他解除心理武装。解除心理武装的方式很多,在对方说话时适当加以附和也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方式能够顺应对方的语气进行对话,使她不好意思再拒绝你,并且轻松地与你交谈。

有的时候,你急不可待地想要探得对方的心声,她反倒采取生硬的态度加以防患。倒不如通过点头,随声附和或微笑倾听等方式,使她觉得你完全接受了她的话,那样一来,她心里又有点不好受了,觉得你不必要完全依附她的意愿,渐渐地,她就完全听从你的劝告了。

不过,有时候并不能随你所愿,任你如何附和,对方依旧守口如瓶。这时,你只有毫不犹豫地从对方身上打开决口,才有可能收到意外的效果。如饰物、领带等体现对方个性和喜好的物品,往往是寻找话题的好引子,比较容易引得对方与你交谈。

再者,若想打破沉默,你还可从对方无意中做出的动作为话题,运用得当,往往可以打破僵局。

如果对方是位女性,端举杯时翘起小指,你就可以说:“哟,我想你肯定学过文艺,端杯都用兰花指,真好看。”你把她无意识的小动作观察得这么仔细,她就会认为你很关心她,于是,戒备心理也就自然地慢慢消失了。

对于那些硬是不愿开口的顽固派,你自然要主动地想些办法,引起他的好奇心,使他开口说话。

听一位记者说,有一次,他听说一家企业快倒闭了,于是找到该公司的宣传科长进行采访。但是这位科长什么消息也不肯透露,表现出很深的敌意,因此,当时的场面很是尴尬。那位记者想抽烟,又不知烟放在哪儿了,于是他就搜寻衬衫口袋,裤子口袋,最后没办法,又去摸外套口袋。这位科长觉得很奇怪,便担心地问:“你怎么了?”当他说明情况后,科长拿出自己的烟来给他抽。从这时起,他们开始了交谈,记者也因此获得了很多宝贵资料。

当然,这位记者能够如此轻易地得到许多宝贵资料纯属巧合,不过,有时故意地做些动作,倒是消除对方戒备的一种方法。

促使对方敞开心扉的具体方法是:

倾听对方谈话时,稍微向前移动身躯,以示对她的关心。

对方说话时,不时点头,做出表示赞同的神情。

同时,你要始终保持面带微笑,让他感觉到你的亲切感。

对于沉默不语者。想办法以他的物品或动作为话题,撬开他的嘴巴。除此以外,你还可以利用能够引起对方好奇的话题,使他乐意与你交谈。

找准共同点

据说,要做一个规劝者,最有资格的是具有同样经历的人。我想大概也是如此,因为伙伴意识可能削弱戒备心理,由此而创造出虚心听取意见的氛围。

我们与初次见面的人交谈时常常会问:“你是哪里人?”“你在哪个单位工作?”“你从哪个学校毕业?”等等,实际上,这就是在寻找自己与对方交谈的共同点。

比如,当你知道了对方的出生地后,就可以说:“那个地方我曾经去过。”这样一来,对方马上就可能产生一种亲切感,他与你在心理上的距离也会大大缩短。

我猜想你肯定有过这样的体会,就是当你知道对方和自己是同乡或是校友,即使是初次见面,也会像一见如故般地感到很熟悉,并能轻松愉快地与之交谈。

更有趣的是,如果以对方身边的第三者为话题,那么,谈兴就会更浓。

我有一位从事房地产的朋友,每当交谈不顺利时,他就会巧妙地将话题转向对方的家庭或孩子等。有一次,我以保证人的身份出席他的商品房洽谈会,对方是我的校友。

我的校友在洽谈会上的表情非常严肃。

这时,从事房地产的朋友说:“令郎现在念小学三年级了吧?”听到这句话,我那位校友的表情立刻变得和蔼起来。他笑着回答:“你知道得很清楚啊!小家伙可调皮了。”你看,我的这位从事房地产的朋友,就是通过与我的校友有着血肉之亲的孩子作为话题,成功地完成了在洽谈之前的“情感交流”。

据说曾经在罗斯福总统手下担任新政总长的吉姆·法雷,每当他与人初次见面时,总会问及对方的姓名、家庭、职业或是政见,并将这些牢记在心中。这样一来,即使过去了很长时间,当再次见面时,他也能清楚地叫出对方的名字,并且询问其家庭的近况。这种方法使他获得了很好的人缘。

此外,为了与对方在心理上建立起共同的平衡感,让对方了解自己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

我有一个朋友,在参加人大代表选举时,一般选民都认为他是一个知识分子,平时对人态度冷淡,因而对他有一种排斥心理。

有关部门知道这种情况后,便把宣传的重心放在他曾经毫不犹豫地跳进河里救出两个落水儿童的事情上,这一来,选民对他产生了强烈的亲切感,结果他以最高票数当选。

从以上的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与人交谈的时候,最好在进入主题之前谈一些与之无关的事情,例如彼此的经历,爱好或是家庭情况,以此来增加彼此间的相互了解。就像做按摩一样,使双方的内心都感到舒服,当开初的排斥心理转换成亲切感后,对于你和别人的交谈就很有利了。

称名道姓出奇效

双方交谈能否顺利进行,交谈的内容是很重要的。然而,也不能忽视交谈时的措词,时刻使用表示对对方关心的词语,也是促进情感交流的一种好方法。

据说,当罗斯福总统的专用轿车被送到白宫时,总统要求连造车的工人也要介绍给他。

在总统与前来参观的人们兴高采烈地寒暄之际,这位生性腼腆的造车工人却一直默默地站在一旁。

最后,当人们要离开时,罗斯福来到这位工人身边,亲切地叫着他的名字,并和他握手致谢。

自然,那位工人非常感动。

这件事情也立即流传开来。我想,假如当时罗斯福总统仅仅是握手致谢、而叫不出他的名字,这件事情大概就不会流传这么久了。

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自己的姓名,当别人以亲切的口吻称呼自己的名字时,心里会有一种非常温馨的感觉。

如果是在交谈中,肯定会收到特别的效果。并且被称呼的次数越多,心里就会越高兴,越发产生对对方的好感。

由此可见,亲切地称呼对方的名字,是打开对方心扉的一把钥匙。

所以你不妨试一试,在与别人交谈的时候,多在说话当中加进对方的名字。比如说:“××您也是这样吗?”“就像××您说的。”等等。或是频繁地使用第二人称的单数,用以称呼对方,也能产生亲切感的效果。

我有一位朋友,他在美国居住的时候曾经住院治病。他说每一次查房医生都是这样问他:“今天我们的情况如何?”这话令他感到非常有安全感。

如果医生用:“你今天情况怎么样?”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因此,这位医生以“我们”代替“你”,使独身一人在异国他乡生病的朋友丝毫不觉得孤独无助,似乎医生在和他共同与疾病作斗争一样。

说他爱听的话

有的时候,我们说的话语很有可能会伤害对方的感情,若遇到这种情况,直呼其名就有可能给你带来麻烦。因而,就要使用一些听起来比较抽象一点的字眼。

比如,用“谁都会犯这种错误”来代替“你弄错了”用“人人都会变老”来代替“你也已经老了”等等。

还有,以大人、小孩、男人、女人、年轻人、老年人等一般性的称呼来代替对方的名字,对方也会理解为自己只是其中的一份子,并非专指自己。

这样一来,反感就不会增大,戒备心也会逐渐消失,交谈起来就方便多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听的语言,每当听到自己喜欢的语言时,心里头就会感到如沐春风般的温暖。就像北方人喜欢北方语言,上海人听到上海方言便倍感温馨一样。

而对于爱玩麻将的人来说,如果你用掺杂着麻将术语的话与之说笑,肯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前面我曾与你说到过流行语,其实,流行语也是在某一时期内的通用语言。

尤其在年龄不同或环境不同者的对话中,流行语具有类似“特效药”的作用。

在某城市的某个中学曾经有人作过一个调查,他们将一份流行语表发给各位老师,让老师们写出各流行语的用处。结果发现,懂得流行语越多的老师越能受到学生的欢迎。

由此可见,要说服对自己怀有戒备心理的人,使用他自己喜欢的语言去叩开他的心扉,确实是必不可少的武器。

多问自己“这样说可以吗”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打招呼与自我介绍来抓住人际交往的契机,此法是非常有效的。但是,把日常会话说出水平来,则要能促使谈话向深度进展。

日常会话的目标并不一定非得在理论上吹毛求疵,或是直接解决有关会话内容的本身。

我们日常与人交谈主要是享受对话的乐趣,谋求彼此心灵的交流,同时,会话也具有放松心情的意味。

既然会活有这么多的功能,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让它充分发挥,以通过聊天闲谈等方式来加深彼此间的了解,让这种功能为我们服务呢?

透过会活,我们还能谋求一种气氛转换,并能适时地表现自我。因此,为了达到融洽人际关系的目的,磨炼你的会话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向你介绍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会活并不是仅由特定的人唱独角戏,它是双方交换的共同作业。因此,无论是会话的哪一方,都应该明白会话的真正话意。

(2)在会话的时候,有些人总是显得不耐烦,使会话不能进人活跃的气氛。这种情况多半是因为没有回应的话题所造成的。再者,自己若是对这次的会话不感兴趣,自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假如“话材”丰富,回应就能进人最佳状态。

一般来说,人们皆有自我表现的本能,因此,一旦有说话的机会,就很自然地想开口说话。如果能有来有往的一呼一应、会话气氛就更活跃,参与者的心情也更加愉悦欢欣。

充实“话材”的先决条件,在于接触话题事物的时候,不要失去新鲜的惊奇,并维持精神的年轻。假如对新鲜的话题不感兴趣,那就是精神的老化了。

(3)有的人凡事都喜欢插嘴,并自认为是个说话高手,其实这完全是错误的理解。

你想,一个人总是向别人唠叨一些老朽得发霉,且毫无意义的话,谁听起来都嫌烦不愿听,那不等于是自说自听吗?因此,会话的重点在于要有一个说话者与听者共通的话题交谈,而不应该像一个杂学博士那样逢人就想说教。

(4)有的人总喜欢在别人说话的时候泼冷水,或是“鸡蛋里面挑骨头”似的故意找碴,这样做百分之百违反了会话的规律。

在与人会话的时候,我们应该常常自问:“这样说可以吗?”否则的话,你以为压下对方自己就能独占会话的上风,但是别人不买账,把你的话当耳边风岂不是枉然?

再说,如果你老是在说话时逞能,人们势必对你“敬而远之”,到了那种地步你还有什么意思呢?即使你想与人聊天,别人也不愿奉陪,如同舞会中的“面壁之花”,这便是自作自受了。

同类推荐
  • 富脑袋,穷脑袋

    富脑袋,穷脑袋

    本书以真实故事,记录了有钱人的成功历程和经营方法,提示了他们改变命运走向成功的秘诀。内容包括:像富人一样思考——要改变命运先改变观念赚钱一定有诀窍——有钱人的致富手段致富的加速器——像有钱人那样去理财成就一生的资本——富人的行动方式等。
  • 为自己工作

    为自己工作

    本书从员工的心态出发,真实、真情地写出了员工与企业、员工与老板、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多种交织关系。在服从、执行、学习、感恩等诸多方面让员工与老板共同分享书中内容的营养。
  • 读《冰鉴》学生活

    读《冰鉴》学生活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即从阐述他的《冰鉴》的丰富内涵出发,系统地阐述曾国藩《冰鉴》的思想,向广大读者展示曾国藩的人生谋略,以及他对世态人情的看法。尤其是曾国藩的识人用人心得,对于今天而言依然具有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相信这本书会受到读者的青睐。
  • 激励人生的每一分钟

    激励人生的每一分钟

    你想成为一名金领吗?一切真正美好的东西都是从斗争和牺牲中获得的,而金领也要以同样的方法来获取。为什么对金领来说,拥有财富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而对我们来说,永远是一个梦?金领的学识、品德、精神、作风,都不是不可以学到手的,甚至是可以超过的。目前,白领与蓝领的界线在逐步缩小,一个更高的阶层——金领阶层已经形成。为什么不抓住这个机会去开拓自己的事业生涯呢?
  • 你想赢吗

    你想赢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的诗句为我们编织了一个巅峰的梦想。想赢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虽然很多人不愿说出口,但却在内心里不断地告诉自己,赢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
热门推荐
  • 天纹魔印

    天纹魔印

    我叫莫尘,自从我刚出生那天我就开始了不同寻常的道路
  • 都市异战者

    都市异战者

    岁末年的一个夏天,位于平和县阳屲山的一个偏僻山庄,方圆几十里,就只有一个几十户人的村庄——仙林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逆乱仙穹

    逆乱仙穹

    自古仙魔不两立,魔道修士叶言,却随长辈加入了仙道宗派!饱受宗派弟子倾轧,境况本就恶劣,却遭好友背叛,修为跌落,从内门弟子沦落为外门弟子,形势越发严峻。天地间灵气浑浊,浩瀚仙穹也被禁封,是谁在背后施加诅咒。仙穹已变牢笼,囚禁生灵,我辈修士誓要逆流而上,冲破仙穹!
  • 洪荒之天使纪元

    洪荒之天使纪元

    这是主角在洪荒制造天使大军的修真故事……
  • 三恋曲:总裁追爱记

    三恋曲:总裁追爱记

    在一次阴差阳错的跑到一场宴会上,结果她的生活开始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失去了所有记忆,爱上了那个男人,夺走她的心后,又狠心抛弃她,而另一个男人对她好,只是因为她有利用价值,唯一对她好的男人却不能在一起,在这场致命阴谋下,她会如何选择?
  • 玺不缘刑不灭

    玺不缘刑不灭

    她慢慢转身,离开这一切,决心淡云流水度此生他权倾一方,骤然闯入她的眼眸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洗净铅华后,能否执手
  • 我的抖音能预知未来

    我的抖音能预知未来

    打开抖音,却意外刷到女朋友跟了别人,退出抖音,却发现我的抖音跟别人的不一样了......也不要脸的建了个交流群,欢迎加入书友交流群,群聊号码:641951901
  • 迷之塔罗

    迷之塔罗

    传说在这个世界上有22张塔罗牌,他们分别有自己的主人。主人分别管着每一个系别:黑暗系、战争系、光明系、王者系、圣灵系、智慧系、魔法系。他们原本好好的在塔罗世界的轮回神殿里呆着,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冰月之夜时他们的主人放松了警惕,导致他们流落人间,神祭司一怒之下将他们逐出塔罗世界,并且宣布,只要他们找到迷之塔罗牌,就立马将他们带回塔罗世界。他们的困境,他们的使命,他们能回到塔罗世界吗?答案即将揭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