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从录取通知书说起
在《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的开篇,有一个很显眼的题目———哈佛为什么选中了她,刘亦婷的家长认为,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已经对这个问题作了最直接、最准确、最全面的回答。
亲爱的刘小姐:
我很高兴地通知你,哈佛大学招生与经济资助委员会已经投票,赞成在2003年级为你提供一个名额。对你的这一杰出成就,请接受我个人的祝贺。今年,有18000名以上的学生申请我校的1650个名额。面对众多富有才华、素质极高的申请者和相对较少的名额,哈佛招生委员会极为仔细地选择了那些表现出非凡的学业、课外活动和个人的实力的候选人。委员会相信,由于你不寻常的优秀素质和综合能力,你将会在就读哈佛期间和毕业后做出重要的贡献。
我极其希望,你能到剑桥(注:哈佛大学所在地)加入到我们之中。
真诚的威廉菲茨西蒙斯
招生与经济资助办公室主任
看着这份录取通知书,我不由想起另一位被美国大学激烈抢夺的“天才”。这个“天才”是国内一所著名大学物理系的本科生,他在大二至大四两年时间里发表了10篇学术论文,其中8篇是SCI论文(注:SCI中文名为“科学引文索引”,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所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的研究成果)。
接下来的事情不难想象,这个“天才”接连收到来自斯坦福、普林斯顿、康奈尔、宾夕法尼亚等美国名校的录取通知书……
斯坦福、普林斯顿是与哈佛齐名的美国名校,我猜想在他们的录取通知书上,也一定不会缺少诸如“优秀”、“实力非凡”、“素质全面”这样的评语。不过眼下,让我浮想联翩的不仅仅是这些评语,而是随后发生的一些事情。
这个“天才”一出现便引起了著名学术打假人士方舟子的注意。因为学界人士都知道,在短短两年内完成8篇SCI论文,不要说对于一个本科生,就是对一个大学教授来说也是了不起的成就。更何况,这位“天才”在学校一没导师、二没实验室,他的办公室就是简陋的学生宿舍……
方舟子在查证了有关资料后指出:这个“天才”的导师就是他的父亲、北京某著名大学物理系的教授。检索到的6篇由这个“天才”署名的SCI论文,通讯作者全是他的父亲。按照学界惯例,学术论文的通讯作者就是“首要研究者”,也就是课题领导人。而“天才”在申请美国的大学时,并没有说明其论文通讯作者就是他父亲。因此方舟子认定其中必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
对这场争执究竟谁是谁非我兴趣不大,我所关心的是美国大学招生委员会在这个问题上呈现出的愚蠢的失误。
这件事其实并不复杂,只有两种可能的情况,第一种可能是,“天才”的父亲为他亲自捉刀发表论文,使他有足够的研究背景打动美国大学的招生委员会;第二种可能是,他自己写作了这些论文,他确实是天才。
方舟子的思考方法其实已并不复杂,就是对那些惊人的说法、“特异的现象”不轻信,要看是否有确凿的证据,以理性对待之。而美国大学招生委员会的失误就在于,他们对第一种可能性根本就不加质疑,亦不做任何调查———即便是举手之劳的调查,而是草率地认可了第二种可能性,忙不迭地给“天才”送来了录取通知书和高额奖学金。
这件事情提醒我们,美国大学的招生制度存在着显而易见的漏洞。
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写在哈佛等美国大学录取通知书上的“不寻常的优秀素质和综合能力”等等溢美之辞完全有可能是一种常规性的套话。我认为用这些常规性的套话作为证据来断定刘亦婷具有了“不寻常的优秀素质和综合能力”是非常不严肃的态度,是非科学的思维,是容易给读者带来误导的。
可是,我能想像出,刘亦婷的家长在“哈佛”这两个字面前已经丧失了理性。在他们心目中,这张录取通知书堪比皇帝颁发的圣旨。而写在这张录取通知书上的几句溢美之辞便有如圣上的金口玉言,是绝对真理。
可实际上呢,根据我对美国大学招生制度的了解,我认为哈佛大学招生委员会根本就不是什么金口玉言的皇上,仅是一些有点权力的办事员而已。他们也会如寻常的官僚那样犯粗心大意、玩忽职守的错误,因此,他们给刘亦婷这个有一定能力和才华平凡的学生戴上“具有不寻常的优秀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高帽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过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我们国家的众多读者包括许多教育工作者,跟刘亦婷的家长一样,看到“哈佛”这两个金灿灿的大字便丧失了理性判断的能力,不仅对录取通知书上的溢美之辞不加怀疑的照单全收,而且也将“刘亦婷”这3个字,镶上了耀眼的金边。刘亦婷就此成了为国人所津津乐道的具有“不寻常的优秀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完美典型。
正当婷儿为究竟选择哪所大学而四处征求意见的时候,社会上的人们却在反复琢磨,哈佛大学看重的“不寻常的优秀素质和综合能力”究竟指的是什么?刘亦婷身上的“优秀素质和综合能力”又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成都商报》为刘亦婷开通的4部热线一下午就接到了近千个电话,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渴望从刘亦婷和我们这儿取得教子成才的“真经”。
读者来信也从全国各地雪片似的飞来。
(引自《哈佛女孩刘亦婷》增订本第9页)
可以看出,国人对于哈佛的崇拜已经到了迷信的程度。而对哈佛的这种迷信又转移到了刘亦婷以及刘亦婷的父母身上。
当年,我也是众多迷信者中的一员。哈佛大学曾经是我的一个梦,在我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所名校在美国200余年的历史中,培养出7位总统,而与哈佛有关的诺贝尔奖得主亦有41位之多。在这样炫目的光环之下,相信没有几个人会保持清醒的头脑。然而,随着我对美国大学及其录取制度了解的深入,一切仰慕、崇拜、迷信都随之烟消云散。
近几年,由于研究教育并撰写留学考试书籍的缘故,我结识了不下百位被美国大学录取的留学生。他们中间便有许多就读于诸如哈佛、MIT、普林斯顿、耶鲁这样的常春藤名校。在与这些留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对美国大学的各种录取规则有了详尽的了解,亦发现了很多先前根本无从想像,也无从发现的东西。
当一切水落石出,我对哈佛的迷信与崇拜逐渐消失,而与此同时,刘亦婷身上的五彩光环也逐渐消散,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更加真实的刘亦婷。
§§§第2节蜀中无大将,亦婷当先锋
哈佛有句名言:哈佛的学生在哈佛学到的知识80%来自于他们的同学。除了哈佛,美国很多大学都推崇多元化。他们希望通过多元化的学生构成,促成同学间互相学习,开阔视界。关于多元化,哈佛前校长陆登庭讲过这样一段话:“哈佛很重视学生的多元化,因此在录取时也会考虑到学生背景的多元性,比如他们是来自美国、非洲国家或中国等,哈佛希望学生能够从他们的同学身上学习不同的文化。正是这种地域的多元化,为哈佛的学生培养提供了不同的经验。而且这些学生吃、住均在学校,相互间有一个较深的接触机会,实际上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正是这种措施,吸引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来到哈佛学习。”
正是在多元化的办学思路下,哈佛等大学每年都会给中国内地一定的奖学金名额,以鼓励内地的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虽然给本科生的奖学金名额少之又少,但基本能够保证每年给一到两个。根据最近几年的情况,一些美国名校在中国内地每年给高中生发放奖学金的数目如下:
Harvard(哈佛):1-2个
Princeton(普林斯顿):1-2个
Yale(耶鲁):8个
Dartmouth(达特茅茨):1-2个
Duke(杜克):4个
Cornell(康奈尔):1个
Columbia(哥伦比亚):1-2个
(数据来源:www.cuus.org)
所以说,跟刘亦婷竞争的绝非那些“早就在摩拳擦掌的美国优秀中学生”,而是多数还处在懵懂无知状态下的中国内地的中学生。说他们懵懂无知是因为,1998年的时候,国内高中生到海外留学刚刚兴起,但他们大多是自费就读于英联邦国家,拿奖学金到美国读书这种事大家想都没有想过。而刘亦婷却在从事美中教育交流的拉瑞先生口中先于他人了解到了这个至关重要的信息,并在拉瑞先生的指引下在高中时便走上了留学之路。这正是刘亦婷的机遇或者说运气所在,刘亦婷要做的,就是要把这个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抓住。
不过刘亦婷的家长似乎“不知道”这个事实,在《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中,刘亦婷的家长不无自豪地写道:“拉瑞只推荐婷儿申请名牌大学,而名牌大学即使在美国,也是供不应求的。竞争的主要对手将是那些早就在摩拳擦掌的美国优秀中学生。”
既然刘亦婷仅仅是与中国学生竞争,且许多优秀中国学生还处在蒙昧状态,那么在中国当时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刘亦婷的脱颖而出便有“蜀中无大将,亦婷当先锋”的味道了。不过,她的直线思维的家长却并不认为自己孩子的成功来自幸运与偶然,他们认为自己的女儿就如同成都起飞的波音747,会按照精心设计的航线,精确而准时地降落在美国。
可是我知道,刘亦婷降落美国,不过是一出颇具黑色幽默色彩的好戏而已。
§§§第3节漏洞和潜规则(1)
美国大学招生制度的漏洞和潜规则
为了把刘亦婷如何进入哈佛这件事给大家讲明白,我先来介绍一下美国大学的招生制度。说实话,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完美的大学招生制度。比如看似公正、高效的美国大学招生制度,实际上也是漏洞百出,只要你有耐心、恒心,加上精心策划和包装,即使是顶级“废物”,也有机会堂而皇之地走入哈佛之类的大学。一些熟悉这些规则的人对此可谓心知肚明。新东方学校的徐小平教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过这样一番话:
我们每年把很多人送到海外留学,不仅有哈佛的,还有耶鲁、普林斯顿,这说明什么,只能说明我们的留学申请做得成功。前一段时间,一个家长找我,他的儿子根本没有希望考上国内的大学,在高中的学习成绩也很差,素质教育完全谈不上,因为这个学生的家长太忙于自己的事业,根本无暇顾及儿子的教育。我让他把孩子找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英语补习好,现在也拿到奖学金,到一所世界名校读本科去了。
(引自2004年6月3日《中国青年报》:《“教育模特”给谁施了魔法》)
他的话并不夸张,我经常看到一些素质很差的中学生跑到美国名校去读书了。前一阵子有个话题特别火,就是关于“留学垃圾”的。在美国许多常春藤名校里,便不乏这样的“留学垃圾”。很多中国内地去的留学生反映,这些“留学垃圾”生活奢靡,素质低劣,给中国留学生的形象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一些“留学专家”眼中,看似严谨、高效的美国大学招生制度,漏洞简直比筛子孔还多。举一个最极端的例子吧。一般人以为,能够拿到美国大学奖学金的都是一些高素质的精英分子,可“留学专家”们对这个说法只能置之一笑。因为他们可以轻松地为这个学生操作一份奖学金。比如,让这个学生拿出一笔钱来,在美国大学捐一个奖学金,然后这个奖学金指定交给这个学生,他就可以堂而皇之拿着这笔奖学金骗过签证官到美国读书去了。
我们总说中国的高考制度有多少不足之处,可实际上,如果把美国那套录取制度搬到中国来,就目前来讲,非常不合时宜。因为中国目前的国情决定了,这些洋玩意儿一到中国就会立刻失效。
美国大学录取制度跟中国区别很大,下面以研究生录取制度为例概要介绍一下。
进入美国大学,要有一些必要的申请材料。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标准化考试。读一般的研究生院要考GRE,读MBA要考GMAT,读法学院要考LSAT,除此之外,还有考查你语言熟练程度的TOEFL。
§§§第二部分:两三封与你有密切关系的推荐人的推荐信。
§§§第三部分:本科时的学习成绩,有一个量化的标准,简称为GPA。
§§§第四部分:个人陈述,谈你的研究兴趣和申请大学的目的等等。
§§§第五部分:研究背景,包括论文、工作经验、研究经验等等。
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这些申请要求来详解一下,美国大学招生制度究竟有那些不足之处。
GRE、TOEFL考试
GRE考试是中国学生拿到奖学金的重要条件之一。但这个考试存在着许多不足。很多人戏称GRE考试就是个体力活,并不能考查出一个人的实际智力水平和研究能力。这两年,ETS(注:ETS是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的简称,建立于1947年。它的主要工作大体上有三类:出题、测试和评分。由ETS主编的试题包括美国大学入学的学习能力测试SAT、管理专业研究生录取的GMAT测试、研究生资格考试GRE和作为外语的英语测试TOEFL等。)对GRE考试做了较大规模的改革,比如废除了原来的逻辑测试而改为逻辑写作。这使GRE的权威性有所提升。
与GRE考试比起来,TOEFL考试更是一个可笑的东西。它能考查你的多种能力———记忆力,耐力,考试技巧,但就是考查不出你的语言交际能力来。
关于TOEFL,中国人已经研究出了汗牛充栋的技巧,花一到两个月的时间考个630、640的分数已经见怪不怪。
虽然这些考生的成绩高得令人咋舌,可到了美国后其语言交际能力却鲜有人能过关,还要花大气力补课。很多美国教授就觉得不理解,“你那么好的TOEFL和GRE,怎么说也说不了,写也写不了?”这样的情况多了,他们就怀疑成绩的真实性,怀疑写推荐信的教授的信誉,进而怀疑所有的中国学生,包括那些非常优秀的学生。实际上,一些院系在招生时已经把中国学生单独列出来,在录取时拿中国学生与中国学生相比。
大家知道,刘亦婷的TOEFL考了640的高分。但她在美国读书时还是遇到了语言交流的问题。
刘亦婷坦率地承认,从国内念完高中的学生直接来到哈佛,英文还是比较困难的。“我是中学才开始学英文的。”她说,“到高中的时候,你可以把英文说得对,但是要说得好,说得自然,用美国人的习惯方式来表达,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刘亦婷所说的用美国人的习惯方式来表达,实际上不仅仅是掌握大量的英文词汇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熟悉美国的文化背景。如果你不熟悉美国学生喜欢的歌星、球星、影星以及大片和畅销书中使用的精彩语言,在人家聊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你只有坐在一边瞪着眼睛旁听的份儿了。美国学者将这个阶段定义为“文化休克”。
(引自2004年01月28日《羊城晚报》)
§§§第4节漏洞和潜规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