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中华文化最鼎盛的年代。名流千古的大改革家商鞅,吴起,百战百胜的大军事家白起,廉颇。一怒而诸侯惧的外交家苏秦,张仪。以一人之力而保全国的政治家,信陵君。还有忍辱负重,励精图治的秦孝公,齐威望。遗留的著作经久不衰,流传的典故闻名遐迩。
如此大争之世人杰辈出,在中华民族如此辉煌的一个年代,为何就不如汉唐盛世呢?
有一句词是这么说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确,你不可质疑当今英雄人物的风采不够照人。但众观整个大局而言,卫国战争胜利,党派战争胜利在战国而言,只是涛涛江海里的一缕浪花。对内是经济,政治,军事,教育,法制;对外是外交,情报,细作……如果你没准备好,你就得丢城池,就得死人。卫国战争,每隔几年的秋天都会有;党派战争,每年都会有,只是范围大小而已。
据《史记.秦本记》秦孝公传,求贤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何等气魄。于是卫人,魏相之徒鞅,入秦。自此,经20年秦从一小国,弱国一跃而凌于三东六国之上。这是如何办到的,而当今世界也同大争之世,也有强秦虎视么?
秦之强大,法治是根本。打仗了人们有底,知道如何可以建功立业。不打仗了人们还是有低,知道如何可以加官进爵。被人欺负了,人们知道哪里可以评理。欺负别人了,他们知道法网恢恢。活在一个有明确目标和明确游戏规则的国家,你无须殚心竭虑,只要依法而行即可,如此民心可聚。
秦之将相,鞅,犀首,范雎,张仪无一是本国人,当然也有蒙恬,蒙毅,司马错,王贲等世家军。而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却是土生土长的平民。你若想想,当今各国谁将法治立为根基,谁四处网罗人才,谁从普通人里挑人才,那么他恐怕就有点危险了。
秦攻赵,魏信陵君仗义想救。秦怒,攻魏,信陵军连五国之力退秦。秦使离间计,杀信陵君。
当今世界,可有谁阻止他国强大
苏秦合六国之力以扛暴秦,张仪连横以破之。当世可有谁天天喊盟友一起打架。
长平之战,白起用离间计使赵弃用廉颇,而用赵括。自此45万英魂活埋,为何白起如此了解赵国国情,就连赵括的习性他都知道?信息,细作。而当今世界有谁频频窃听他国信息。
秦军之胜离不开铁甲之师。史记曾记载了一个段子,荆轲拿着匕首刺杀秦王,秦王逗逼,三此拔剑没把出。“砖家”不解,怀疑其真实性。因为出土的勾践剑,代表那时制造工艺的巅峰,长度也不过60CM,不可能拔剑不出。直到后来兵马佣的出土,“砖家”才发现普通小兵用了90CM的长剑,而其推测结果也无非一寸长一寸强,打阵地战可以先手刺到对手。后来“砖家”又不解了,特么他是怎么搞出这么长,又不会断的剑的,太奇妙了。而接下来更奇妙的是他们发现自己的世界观被颠覆了,土佣所持的兵器,远先进与那个年代,还是大批量的,而制作者还是老熟人,吕不韦。卫国人后转国籍秦!这个不用想,当今之世定有武器先进国。
对于教育,历史早已掩埋了真相,追之不清。但是庙堂终究是国之兴衰的最重要因素。帝王的清明决定庙堂的兴衰,而庙堂乃国家运营核心。鞅在言法治之优时提了一点,不论国家君王昏庸与否,只要保全法治,庙堂就可以自己运作下去,后世若有一代明君起必然大定天下。当今天我们都在嘲讽别国竟然连国会都可以关门时,我感觉如临深渊。如果别国国会关门了,遇上了昏君,但国家还在正常运转,你不觉得恐怖吗?你要庆幸的是黑马还好不是政。而不是欢庆别国的无能。
当各国逃难者皆跑往秦国避难时,他国人心就散了。而秦国竟然还在犯人里面选将军时,他国人心慌了。若是当世一不小心真他妈有符合条件的,那得小心了。他必将想王天下。赶快从春秋大梦中醒来吧,和平从古至今都不是永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