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管理制度一样,公司的组织架构也需要根据公司的特点灵活选择,所以公司老板在设计企业的组织结构时,应适合的自己的情况,切忌未加考虑就随意引用他人的方式。究竟该把企业组织设计成何种形式呢?总的来讲,有七种情况:
(1)直线型组织形式
直线型组织形式是最早、最简单的一种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把职务按垂直系统直线拍六,各级管理者对所属下级拥有直接的管理职权,组织中每一个人只能向一个直接上级报告,即“一个人,一个头儿”。这种组织形式简单,权力集中,责任分明,命令统一,联系简捷,这是它的优点,但是它的缺点也显而易见。在组织规模较大的情况下,所有的管理职能都集中由一人承担,往往由于个人的知识能力有限而感到难于应付,顾此失彼,可能会出现较多的失误。此外,部门间的协调也比较差。
(2)职能型组织形式
这种组织形式内部除了直线管理者外还相应的设立一些组织机构,分担某些职能管理的业务,这些只能机构有权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向下级下达命令和指示。下级直线管理者除了接受上级直线管理者的领导外,还必须接受上级职能机构的制度管理。这种组织形式适应现代组织技术比较复杂和制度管理分工比较细的特点,能够发挥职能机构和专业制度管理作用,从而减轻上层管理者的负担。但是它妨碍了组织必要的集中管理和统一指挥,形成多头管理,对基层来讲是上边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使之无所适从,容易造成管理的混乱。
(3)直线参谋型组织形式
直线参谋型组织形式扬弃了以上两种组织形式的有点,设置了两套系统,一套按命令统一原则的指挥系统,另一套按专业化原则的职能管理系统。直线部门及其人员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有决定权,指挥所属下级的工作,并负全部责任。而职能部门及其人员仅是直线管理者的参谋,职能对下级机构提出建议和业务指导,没有指挥和命令的权利。这种组织形式实行的是只能的高度集中化,由于管理集中,职责清楚,因此组织秩序井然,工作高效,整个组织有较大的稳定性。但问题是下级部门主动性的发挥也因此受到限制,部门间互通情报少,不能集思广益地做出决策,当职能参谋部门和直线部门直接爱你目标不一致时,容易产生矛盾,致使上级管理者的协调工作量增大,这个组织系统的适应性差,因循守旧,对新情况不能及时做出反应。
(4)直线职能参谋型组织
结合直线参谋型和职能型组织形式的优点,在坚持直线指挥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直线管理在某些特殊任务上授予某些职能部门一些权力,例如决策权、协调权和控制权等。
(5)事业部组织形式
事业部组织形式是在总公司制度管理下设立多个事业部。各事业部各自独立的产品和市场,实行独立核算,在经营管理上拥有自主性和独立性,这种组织形式集中决策,分散经营即总公司集中决策,事业部独立经营。采用这种组织形式。组织的最高层摆脱了日常管理事务,有利于集中精力做好战略决策和长远规划,提高了管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6)矩阵组织结构
矩阵组织结构是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项目、服务)划分的部门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军阵,是同一名员工既同原职能部门保持组织和业务上的联系,有参加产品或项目小组的工作的一种结构。
矩阵组织结构的优点在于:由不同背景、不同技能、不同专业知识所组成的项目人员为某个特定项目共同工作,一方面以取得专业化分工的好处,另一方面可以跨越职能部门获取他们所需的各种支持活动,资源可以再不同产品之间灵活分配;通过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和信息交流,可以有效地克服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脱节的弱点,同时易于发挥事业单位机构灵活的特点,增强职能人员直接参与项目管理的积极性,增强矩阵主观和项目人员共同组织项目实施的责任感和工作热强。
它的缺点在于:组织中的信息和权力等资源一旦不能共享项目经理和智能经历之间势必为争取有限的资源或因权力不平衡而发生矛盾,这样容易导致政策的混乱和矛盾;必须进行大量横向和纵向的协调工作,必然要耗费管理者更多的精力,并付出更多的组织成本。
(7)多维立体型组织形式
多维立体型组织结构是矩阵型和事业部制机构形式的综合发展。又称为多维组织。在矩阵制结构(即二维平面)基础上构建产品利润中心、地区利润中心和专业成本中心的三维立体结构。若再加时间维可构成四维立体结构。虽然他的细分结构比较复杂,但每个结构层面仍然是二维制结构,而且多维制结构未改变矩阵制结构的基本特征,多重领导和各部门配合,只是增加了组织系统的多重性。因而,其基础结构形式仍然是矩阵制,或者说它只是矩阵制结构的扩展形式。在这种组织结构形式下,每一系统都不能单独做出决定,而必须由三方代表,通过共同的协调才能采取行动。因此,多维立体型组织能够促使各部门从组织整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从而减少了产品、职能和地区各部门之间的矛盾。即使三者间有摩擦,也比较容易统一和协调。这种组织结构形式的最大特点是有利于形成群策群力、信息共享、共同决策的协作关系。这种组织结构形式适用于跨国公司或规模巨大的跨地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