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办公室如战场,有人牺牲落魄出局,有人脱颖而出百战百胜。这中间有很多办公室政治与交际大学问。只有受人喜爱得到重视才能让自己在这几十平米的小战场中发光散热当常胜将军。其实这办公室人见人爱的“法宝”就在于如何给他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如何懂得恰当称呼别人的人,让人喜欢。遇到问题讨好巴结?妥协服从?还是不卑不亢?不善言语的你如何打开你的幽默罐子?同行是冤家,同事是对手。你怎样避免成为别人的“眼中钉”,或者“假想敌”?
1 塑造自己的第一形象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称之为‘30秒文化’的世界中,充斥于电视、录相、周日增刊和绕舌杂志中的各种劝诱形象铺天盖地,这使我们一个个都成了形象分析专家。不论我们自己愿意与否,别人都会对我们的衣着、说话方式、环境布置及对同事的影响评头论足。”——埃勒瑞·萨姆森
当你第一次看到一个人时,头脑中可能瞬间就会产生一个印象,或胖,或瘦,或伶俐,或可爱。不仅通过对方的外形,他的谈吐,他的动作,甚至他的眼神都能透露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便是一个人的第一形象。我们都希望给他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那么如何塑造自己的形象呢?
塑造自己的形象,不是刻意地夸张地美化自己。
中国国民政府特使团团长的孔祥熙在1937年夏赴英国庆祝英王加冕典礼时,为了博得英国皇室的青睐,自称是圣人孔丘的嫡系后代。其实,在山东曲阜孔氏八房的孔氏家族保存2千多年的孔氏家谱中,并没有这支世系。
孔祥熙曾拉拢当时提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山东曲阜孔氏八房的孔祥榕和孔丘的车把官“衍圣公”孔德成,收买了一些孔氏家谱,为他篡改重修孔氏家谱时补上去。又把太谷县孔家的家谱改头换面,推溯到明末清初,说是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时,有一房孔氏家族搬迁到山西太谷县落户,才有他家这一支系。同时为了证实孔的身世,他经常在谈话或讲演中,夹上几句(论语)、(孟子),表示博雅。
经过他这样不择手段的美化自己的身份,在英国受到了非同寻常的礼遇。
像孔祥熙这样往脸上贴金的行为是可笑的,事情的真相总归会天下皆知,而他在大众心中的形象就会变成一个小丑。所以切记不要做这样的小丑。
但是我们无法否认的是,一个人的第一形象是相当重要的。研究表明,我们当中仍然有90%的人,是在会晤的最初几分钟内就彼此做出判断的。由于人类是一种视觉占主导的动物,因此我们对事物的印象,源于自己之所见。外表在个人印象中占50%强——种族、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肤色、形体语言、衣着和打扮,它们都作为外表的一部分起着相应的作用。另外,说话的声音和方式则占个人印象的38%,而信息或说话的内容仅占7%。适宜性、可靠性、吸引性、财产状况和社会地位——对这些因素的判断,基于一个人的“直觉”和客观观察两者的结合,这种判断时对时错。我们生活在一个被称之为“30秒文化”的世界中,充斥于电视、录相、周日增刊和绕舌杂志中的各种劝诱形象铺天盖地,这使我们一个个都成了形象分析专家。不论我们自己愿意与否,别人都会对我们的衣着、说话方式、环境布置及对同事的影响评头论足。
曾国藩招纳人才,必定是召见面试、谈话后才决定是否启用。有一次,他约了三个人在会客室等候。三人等候了许久,这时只见其中一人静坐沉思,一人来回踱步,一人则一脸不耐烦的样子。到了傍晚,曾国藩派人告诉他们三个人,可以回家等候录用的消息了。有人问曾国藩其中究竟。他说:“那个沉思的人,心情不畅,命不长矣,但为人沉稳持重;来回踱步的,气度胆识不凡,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那个不耐烦的,英勇果断,但有点心急,功成后可能会殉国。这三人现在都是军中需要的人才,可以担任不同的职务。”后来事实果然证明了这一切。
且不说我们会不会遇到像曾国藩这样的高人了,“第一印象”定生死的规律在日常生活中也比比皆是。它宛如一副有色眼镜,戴上它看人就会觉得这个人有某种不变的颜色。人一生的事业和发展往往取决于偶尔的机遇。机遇经常是稍纵即逝,好印象可使机遇之门敞开,坏印象可使机遇失之交臀。
穿什么样的衣服是让别人认真对待你的一种方法。穿什么样的衣服一定要和你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在的单位相协调。不同的公司与公司之间,正确的职业服装标准是不一样的,要根据该公司经营的种类、产品或服务的性质、公司位置、公司历史与传统等等来确定。职业服装代表着一种正式而保守的形象,男女皆宜,而女式服装比男式服装更能得到自由体现。根据美国著名的礼仪专家埃勒瑞·萨姆森的观点,穿职业装要注意以下几点:
深蓝色或深灰色的西装可以配白色或浅色内衣、小碎花衬衣、领带,或女式衬衣、围巾;
衣料和质地不要太多变化;
要穿深色鞋袜;
首饰的选择要精心;
浅妆但线条清楚;
宁取传统不取流行。
有些单位却不鼓励这种被人接受了的传统城市化着装,认为对其产品或服务太过正式,而希望其职员穿着更随意一点。什么样的服装被人接受,惟一的方法便是直接问这样一个问题:“这儿有什么着装规定吗?”或者自己观察一下,当回侦探。还有一个屡试不爽的方法,即站在电梯或什么出口处,比较一下进出人们的衣着形象,这比任何参考书都管用。如果一个单位的形象与其职员的穿着并无许多联系,那么就不存在明显的着装规定。这样的话,问题就简单了,你只需判断一下是否达到了这样一个要求:
如果你是高级职员,那就穿得体面些。职位越高,穿着始终与众不同就越显重要。如果你是一般职员,那么不要穿那些不适于工作的业余服装。你的上司不会认为没有付给你足够的工资,他们只会认为你没有购置合适的服装,由此得出你没有足够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的结论。如果你为自己工作,那也不要胡乱穿衣。穿质量过得去的衣服,让自己具有成功者的形象。
“穿着的衣服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这是一个生活态度的问题——衣服穿着必须舒服才行,不但身体感觉舒服,而且心情舒畅。”著名的服装咨询师盖伊·斯普兰萨这样说。
除了穿衣,言谈举止的修炼就非一日之功了。职场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包括身体的摆放、姿势、动作和面部表情在内的行为举止规范。如果你刚进入商业领域,那你就得花点时间尽快学会在不同的场合下,什么样的形体语言可以让人接受。自信而不自大,不过于焦虑、急切或低三下四,将显示出你的个人气质风度。埃勒瑞·萨姆森告诉我们,要做到四“要”五“不要”:
商业化的站立姿势要将双手插在口袋里,两腿略微分开;
接触到别人的视线时要友好地扬一下眉,眼睛亮一下;
与人握手要坚定而不过于热情;
要尽量不做小动作,这样看起来沉着而有分寸。
不要两腿交叉,双手抱着文件夹或公文包,像挡箭牌一样抱在胸前,这是一种高度的防卫姿态,同时看起来也粗俗不雅;
不要理理头发、抠抠指甲,或作若有所思状,这些都表示缺乏自信或感到无聊;
不要向后仰着头从鼻子底下看人,这样看起来高人一等。若你的眼镜片变焦实在糟糕,可以偶而为之;
不要触碰别人,侵入别人的领地是违反行业规矩的行为;
不要到处串门,令人生厌。
另外,在说话方面,要避免说大话,避免陈词滥调,避免喋喋不休。
知道了以上几点,与人的初次见面将会变得愉悦很多。我们不妨试一试,来塑造完美的第一形象吧。
2 恰当的称呼别人
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可见,一个社会,想要秩序井然,想要运转良好,怎么称呼别人这样的“小”事情,就是一件“大”事情。因为在称呼中,人才能确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恰当关系。如何恰当地称呼别人,这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细节,也是尊重别人的具体体现。懂得恰当称呼别人的人,才会让人喜欢。
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可见,一个社会,想要秩序井然,想要运转良好,怎么称呼别人这样的“小”事情,就是一件“大”事情。因为在称呼中,人才能确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恰当关系。如何恰当地称呼别人,这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细节,也是尊重别人的具体体现。懂得恰当称呼别人的人,才会让人喜欢。如何称呼别人,是非常有讲究的一件事。用得好,可以使对方感到亲切,给别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反之,如果称呼不得体,往往会引起对方的不快甚至恼怒,使双方的交流陷入尴尬的境地,导致交流不畅甚至中断。
近日,今年刚毕业的小王告诉我她遇到一个难题。入职前,父母给她上了一堂社会课,母亲告诉她,刚进单位资历浅,对同事要客气、尊重地称呼为“老师”,父亲更是一副过来人的样子:“当年我在工厂当学徒,就是对师傅非常恭敬!”可在同单位的师姐说法却正好相反——最好直呼其名。师姐在单位试用时,按照家长的教导,见了老同事就叫老师,年龄差不多大的就叫哥哥姐姐,反倒弄得大家都很尴尬,给经理留下的印象也是“太孩子气”。师姐说:“师傅、老师都是过时的叫法,我以前的同事之间都是叫名字的。”
不同的人给出的说法五花八门:老总、头儿、老大、同志、小姐!其实这样的难题并非只有小王一个人遇到。生活中的大部分人曾遭遇称呼烦恼。
那到底应该怎么正确的称呼同事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点来着手:
首先要考虑对方的年龄。见到长者,一定要呼尊称。比如:“老爷爷”、“老奶奶”、“老先生”、“老师傅”、“您老”等,不能随便喊:“喂”、“嗨”等,否则,会使人讨厌,甚至发生不愉快的口角。另外,还需注意,看年龄称呼人,要力求准确,否则会闹笑话。比如,看到一位二十多岁的女性就称“大嫂”,可实际上人家还没结婚,这就会使人家不高兴,不如称她“大姐”更合适。
其次,要考虑对方的职业。对不同职业的人,应该有不同的称呼。比如,对农民,应称“大爷”、“大娘”、“老乡”;对医生应称“大夫”;对教师应称“老师”;对国家干部和公职人员、对解放军和民警,最好称“同志”;对刚从海外归来的港台同胞、外籍华人,若用“同志”称呼,有可能使他们感到不习惯,而用“先生”、“太太”称呼倒会使他们感到自然亲切。
第三,要考虑对方的身份。有位大学生一次到老师家里请教问题,不巧老师不在家,他的爱人开门迎接,当时不知称呼什么为好,脱口说了声“师母”。老师的爱人感到很难为情,这位学生也意识到有些不妥,因为她也就比这学生大不了多少。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称呼“老师”,不管她是什么职业(或者不知道她从事什么职业),称呼别人“老师”都含有尊敬对方和谦逊的意思。
第四,考虑说话的场合。称呼上级和领导要区分不同的场合。在日常交往中,对领导、对上级最好不称官衔,以“老张”、“老李”相称,使人感到平等、亲切,也显得平易近人,没有官架子。明智的领导会欢迎这样的称呼的。但是,如果在正式场合,如开会、与外单位接洽、谈工作时,称领导为“王经理”、“张总”等,常常是必要的,因为这体现了工作的严肃性、领导的权威性。
第五,要考虑自己与对方的亲疏关系。在称呼别人的时候,还要考虑到自己与对方之间关系的亲疏远近。比如,和你的兄弟姐妹、同窗好友、同一车间班组的伙伴见面时,还是直呼其名更显得亲密无间,欢快自然,无拘无束,否则,见面后一本正经地冠以“同志”、“班长”之类的称呼,反而显得外道、疏远了。
在与多人同时打招呼时,更要注意亲疏远近和主次关系。一般来说以先长后幼、先上后下、先女后男、先疏后亲为宜。
在交际过程中,称呼往往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个信息。不同的称呼不仅反映了交际双方的角色身份、社会地位和亲疏程度的差异,而且表达了说话者对听话者的态度和思想感情,而听话者通过对方所选择的称呼形式可以了解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和目的。恰当的称呼能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不恰当的称呼则会造成对方的不快,为交际造成障碍。为了保证交际的正常进行,说话者要根据对方的年龄、职业、地位、身份,以及同对方的亲疏关系和谈话场合等一系列因素选择恰当的称呼。
3 职业操守,彰显人格魅力
“无论是人生还是职场中,我们都有一些信仰是应该坚持的。做事要选择为与不为,有原则,才会有作为。”
“忠诚”是企业家眼中员工应具备的最大的美德。每个企业的发展和壮大都是靠员工的忠诚来维持的,如果所有的员工对公司都不忠诚,那这个公司的结局就是破产,那些不忠诚的员工也自然会失业。
只有所有的员工对企业忠诚,才能发挥出团队力量,才能凝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推动企业走向成功。同样,一个职员,也只有具备了忠诚的品质,他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琳达长得并不好看,学历也不太高,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电脑打字员,她的打字室与老板的办公室之间只隔着一块大玻璃,老板的举止她只要愿意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但她很少向那边多看一眼,琳达每天都有打不完的材料,她知道工作认真刻苦是她惟一可以和别人一争短长的资本。她处处为公司打算,打印纸不舍得浪费一张,如果不是要紧的文件,她会把一张打印纸两面用。
一年后,公司资金运作困难,员工工资开始告急,人们纷纷跳槽,最后总经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就剩下她一个。人少了,琳达的工作量也陡然加重,除了打字,还要做些接听电话、为老板整理文件的杂活儿。有一天,琳达走进老板的办公室,直截了当地问老板:“您认为您的公司已经垮了吗?”老板很惊讶,说:“没有!”“既然没有,您就不应该这样消沉。现在的情况确实不好,可很多公司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并非只是我们一家。而且虽然您的2000万美元砸在了工程上,成了一笔死钱,可公司没有全死呀!我们不是还有一个公寓项目吗?只要好好做,这个项目就可以成为公司重振旗鼓的开始。”说完她拿出那个项目的策划文案。隔了几天,琳达被派去搞那个项目。2个月后,那片位置不算好的公寓全部先期售出,琳达为公司拿到3800万美元的支票,公司终于有了起色。
以后的4年,琳达作为公司的副总经理,帮着老板做了好几个大项目,又忙里偷闲,炒了大半年股票,为公司净赚了600万美元。
又过了4年,公司改成股份制,老板当了董事长,琳达则成了新公司第一任总经理。老板与相恋多年的女友终于结婚了,在婚礼上,新郎(老板)一定要请她为在场数百名员工讲几句话。
琳达说:“我为公司炒股赢利了,许多炒股高手问我是如何成功的,我说一要用心,二没私心。”
确实,很多人一面在为公司工作,一面在打着个人的小算盘,怎么能让公司赢利呢?世上有些道理本是相通的,比如,夫妻双方应该彼此忠诚,公司和员工也应该彼此忠诚。只有这样,家庭才能和顺,公司才能发达。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忠诚,因为它是我们的做人之本。
从琳达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忠诚的魅力,它是一个员工的优势和财富,它能换取老板的信任与坦诚,如果你有了忠诚的美德,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它会成为你巨大的财富。相反,如果你失去了忠诚,那你就失去了做人的原则,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另外,身在职场,切记要守住公司和老板的秘密。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公司的各种事情都不可以随便张扬,绝对守口如瓶。
一个不忠诚的员工即使才华横溢也不会成功,因为他无法得到老板的信任,无论是谁都不喜欢这样的人。而这同时也表明:忠于公司老板,也就是忠于自己,背叛公司、老板,也就是背叛自己,最终走向失败。
有家公司因一家对手公司业务的红火,而发愁焚心,但想不出制服对手的良策。终于,对策有了!他们想方设法寻找关系,接近对手公司的一名仓库主管,让其暗中出卖商业机密。这个主管在利益的驱使下,利令智昏,把自己公司的库存数量、货品结构、价格策略一一泄露。几经交手,商界风向大变,原先生意红火的公司,节节败退,最后元气大伤而倒闭。另一家濒临倒闭的公司,却起死回生,反败为胜。一个不忠诚的蛀虫,股掌之间就将一个公司搞垮了。老板输得稀里糊涂,蒙受了惨烈的苦痛。
无论是人生还是职场中,我们都有一些信仰是应该坚持的。做事要选择为与不为,有原则,才会有作为。
4 不卑不亢是唯一的职场方式
“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无论上司的个性或爱好如何,如果他遇到的是一位对工作挑三拣四、怕苦、怕累、马马虎虎、多做了一点分外工作就到处嚷嚷的人,肯定是不会喜欢的。恰恰相反,如果你对本职工作兢兢业业,主管临时交办的分外其他工作也认真负责地话,这样员工又有谁会不喜欢呢?”
人在职场,每天与不同的人打交道,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在与上级打交道的过程中,怎样才能给他一个好印象,得到更多的工作机会呢?讨好巴结?妥协服从?这样做恰恰是职场的两大忌讳。
所以,真正做到职场中的开爱员工,不卑不亢是唯一的方式。以下的原则不可不知道:
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无论上司的个性或爱好如何,如果他遇到的是一位对工作挑三拣四、怕苦、怕累、马马虎虎、多做了一点分外工作就到处嚷嚷的人,肯定是不会喜欢的。恰恰相反,如果你对本职工作兢兢业业,主管临时交办的分外其他工作也认真负责地话,这样员工又有谁会不喜欢呢?
用大家都喜欢的方式工作。我们做一项工作的时候,为了达到一个目的,可能会采取很多方法,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要用大家理解,喜欢,习惯的方式工作,大路可能就只变成了有限的几条。尤其是要理解上司的管理方法、对人态度。
抓住机遇。在与上司真诚相待,和睦相处的基础上,尤其要抓住有限的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与能力,出色地完成主管交办的任务。
小刘是技术部的编程人员,但他的文字功底是相当不错的,新来的主管虽然主持开发了许多大型软件,但写计划、总结之类东西却相当头痛。
一次,小刘到主管办公室请示工作,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主动请缨。当晚加班熬夜将总结写出来,第二天交给主管,主管当即喜笑颜开,相当满意。以后凡遇到写什么,小刘都会被叫到主管办公室。再以后,不用说了,主管提升后,他也被任命为该技术部的主管了。
当然,也不能不分场合和不计后果地显示,或许在某个场合董事长看到了你有这方面才能,但他可能暂不用你,而你在那个场合却让你的主管太逊色,甚至出丑的话,你以后的日子当然就不用说了,所以也要慎重。
俗话说得好:会干的不如会说的。你想仅仅凭着熟练的技能和勤恳的工作,就在职场游刃有余、出人头地,未免有些不足了。虽然能力加勤奋很重要,但会说话,却能让你工作起来更轻松,并且可能帮助你加薪、升职。
1、应答上司交代的工作:我立即去办。
冷静、迅速地做出这样的回应,会让上司直观地感觉你是一个工作讲效率、处理问题果断,并且服从领导的好下属。如果你犹豫不决,只会让上司不快,会给上司留下优柔寡断的印象,下次重要的机会可能就轮不到你了。
2、传递坏消息时:我们似乎碰到一些情况……
一笔业务出现麻烦,或市场出现危机,如果你立刻冲到上司的办公室报告这个坏消息,就算不关你的事,也会让上司怀疑你对待危机的能力,弄不好还会惹得上司的责骂,成为出气筒。
正确的方式是你可以从容不迫地说:我们似乎碰到一些情况……千万不要乱了阵脚,要让上司觉得事情并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并且感到你会与他并肩作战,解决问题。
3、体现团队精神:XX的主意真不错!
他人的创意或设计得到了上司的欣赏,虽然你心里为自己不成功的设计而难过,甚至有些妒忌,你还是要在上司的听力范围内夸夸别人:他的主意真不错。在明争暗斗的职场,善于欣赏别人,会让上司认为你本性善良,并富有团队精神,从而给你更多的信任。
4、如果你不知道某件事:让我再认真地想一想,3点前答复您好吗?
上司问了你某个与业务有关的问题,你不知道如何作答,千万不要说“不知道”。而是“让我再认真地想一想,3点前答复您好么?”不仅暂时让你解围,也让上司认为你不轻率行事,而是个三思而后行的人。当然,要记得按时给出答复。
5、请同事帮忙:这个策划没有你真不行啊!
有个策划,你一个人搞不定,得找个比较内行的人帮忙,怎么开口呢?你可以诚恳地说:这个策划没有你真不行啊!同事为了不负自己内行的形象,通常是不会拒绝的。当然,事后要记得感谢人家。
6、减轻工作量:我知道这件事很重要,我们不妨先排一排手头的工作,按重要性排出先后顺序。
首先,强调你了解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然后请求上司指示,将这项工作与其它工作一起排出先后顺序,不露痕迹地让上司知道你的工作量其实很大,如果不是非你不可,有些事就可交给其他人或延期处理。
7、面对批评:谢谢你告诉我,我会仔细考虑你的建议的。
面对批评或责难,不管自己有没有不当之处,都不要将不满写在脸上,但要让对方知道,你已接受到他的信息,不卑不亢让你看起来又自信又稳重,更值得敬重。
8、承认过失:是我一时疏忽,不过幸好……
犯错误在所难免,所以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很重要,推卸责任只会使你错上加错。不过,承认过失也有诀窍,就是不要让所有的错误都自己扛,这句话可以转移别人的注意力,淡化你的过失。
9、打破冷场的话题:我很想知道您对这件事的看法……
当你与上司相处时,有时不得不找点话题,以打破冷场。不过,这正是你赢得上司青睐的好机会,最恰当的话题就是谈一些与公司有关、上司很关心又熟悉的话题。当上司滔滔不绝地发表看法时,也会对你这样一个谦虚的听众欣赏有加。
最后,你需要记住一点办公室经常使用的语言,左边是最初的错误说法,箭头右边是正确的说法。
“你是谁?”——“您是哪一位?”
“陈经理现在不在!”——“陈经理刚刚出去。”
“有什么事吗?”——“您有什么事情需要办理吗?”
“可以的话,跟我说吧!”——“如果方便的话,请告诉我。”
“那件事,我已经知道了。”——“那件事我已经领会了。”
“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
5 适时的幽默也是一种吸引
“弗洛伊德说:‘最幽默的人,是最能适应的人。’幽默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一句幽默语言就会使双方在笑声中相互了解和愉悦,不要吝惜你的智慧,打开你的幽默罐子吧。”
跌倒了顺势翻个跟头,你可以做到么?幽默在有些时候不止是解难的万能钥匙,更是一种奇妙的魅力源泉。
林肯某次竞选众议员失败,有人问他感觉如何。他讲了一个故事:
说他在竞选晚上,走在泥滑的街上,脚下一滑,身子一歪,把别人从街上撞了出去,在明白情况之后,他对自己说:“这是滑了一下,并不是跌跤。”
有人问他,当一个像美国这样大国的总统有什么感觉?林肯说这使他想起了一个罪犯的故事。有一个人犯了罪,对他的惩罚,是让他的邻人骑着他,到城外去搭火车。他问他的邻人有什么感觉?邻人说,如果这不是一种荣誉的话,他倒宁愿走路。
林肯说:“我的确讲过许多故事,在我长期经验中,我发现一般人对以幽默作为媒介的表达,更容易受到影响。”林肯死后,记载他所说笑话的书(老亚伯的笑话)畅销多年。
林肯却决不为开玩笑而讲笑话,他的国务卿苏华德说:“林肯总统的笑话像寓言故事,其中充满着许多智慧的教育意义。”
某单位一对中年夫妇,婚后近10年双方关系一直不错。但最近在社交应酬问题上,两人发生了矛盾,谁也说服不了谁。由争吵到打骂,闹得满城风雨,面临分手的严重危机。在领导和亲朋好友的关心、劝导和说服下,两人终于心平气和地坐下来相互“交心”,但谁也不愿公开“认罪”,男方终于先开了口,说:“我们是在斗争中求团结、求生存、求发展,今天,能进入这样一个和平民主、共同协商的新阶段,是我们双方努力的结果,它来之不易啊!”可谓言简意赅,语短情长。女方也就势接过话头说:“是啊!正因为它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今天这个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夫妻两人就是在这样寓诸于在,亦庄亦谐,妙趣横生的对话中彼此沟通了思想,统一了认识,化解了矛盾,言归于好。
作家冯骥才在美国访问时,一位美国朋友带着儿子去看他。他们谈话间,那壮得像牛犊的孩子,爬上大冯的床,站在上面拼命蹦跳。如果直截了当地请他下来,势必会使其父产生歉意,也显得自己不够热情。于是,大冯便说了一句幽默的话:“请你的儿子回到地球上来吧!”那位朋友说:“好,我和他商量商量。”结果既达到了目的,又显得风趣。
弗洛伊德说:“最幽默的人,是最能适应的人。”幽默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一句幽默语言就会使双方在笑声中相互了解和愉悦,不要吝惜你的智慧,打开你的幽默罐子吧。
6 冤家宜解不宜结
即使我们实在难以去爱一个仇人和对手,但却总不能不去爱自己;我们要使仇人不能控制我们的快乐、我们的健康、我们的外表。因为要是我们的仇家知道我们对他的怨恨使我们精疲力竭,使我们疲倦而紧张不安,使我们的外表受到伤害,使我们得心脏病,甚至可能使我们短命的时候,他们不是会拍手称快吗?
不要小看办公室的故事,因为可能除了家庭之外,办公室是我们最长驻足的地方了,而同事关系也自然成为我们身边的最重要的一种关系。对于工作而言,同事关系是统一而又对立的。我们在工作的时候是需要协作的团体,但是就个人利益而言,同级的同事之间却是一种竞争关系。
“同行是冤家,同事是对手”。这被奉为同事关系的真经,让同事们成了“熟悉的陌生人”。“一个和尚担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虽然传了一代又一代,但我们仍没有从可怕的内耗中走出来。同事坐在一起时可以谈天说地、欢声笑语,可往往就在这亲密、融洽的关系中藏着密布的阴霾。也许还是在你不经意的时候,你已经成了别人的“眼中钉”,或者在别人毫无意识的情况下,他已经成了你的“假想敌”。
我们真的需要这样做么?互相仇恨互相报复是不是可以解决问题呢?结下了冤家是不是让我们心情更愉悦呢?答案很显然是否定的。有人也许会说,即使我远远的观望,都有可能成为别人的靶子……怎样才能在办公室中避免树敌呢?卡耐基认为首先要谦虚和自信。“虚怀若谷,方能容纳百川。”
对工作的自信固然重要,但必须建立在谦虚的态度上。
卡耐基认为,在执行自己的任务时,一定要有信心,但惟有建立在谦虚上的信心,才能变成卓越的信念,把你导向成功。做事失败者,大多是不够谦虚,而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固执己见、不谦让的境地。办公室的学问就像经营公司一样,如果觉得别人做的不错,就会吸取对方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对这种虚心求教的人,除非特别机密,对方都会坦白回答你的。
卡耐基常说,无论做什么事情,“虚心”很重要。当然不能迷失自己,让人牵着鼻子走。要一方面坚持“主体性”、“自主性”,一方面虚心接受人家的意见,才能走向成功的路。
在美国历史上,恐怕再没有谁比林肯受到的责难、怨恨和陷害更多了。但是林肯却从来不以他自己的好恶来批判别人。如果有待完成的任务,他也会想到他的敌人可以做得像别人一样好。如果一个以前曾经羞辱过他的人,或者是对他个人有不敬的人,但他却是某个位置的最佳人选,林肯还是会让他去担任那个职务,就像他会派他的朋友去做这件事一样……而且,他也从来没有因为某人是他的敌人,或者因为他不喜欢某个人,而解除那个人的职务。很多被林肯委任而居于高位的人,以前都曾批评或是羞辱过他——比如麦克里兰·爱德华·史丹顿和蔡斯。但林肯相信“没有人会因为他做了什么而被歌颂,或者因为他做了什么或没有做什么而被废黜。”因为所有的人都受条件、情况、环境、教育、生活习惯和遗传的影响,使他们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将来也永远是这个样子。”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卡耐基的恩怨理论则绝对是真理。他认为“即使我们实在难以去爱一个仇人和对手,但却总不能不去爱自己;我们要使仇人不能控制我们的快乐、我们的健康、我们的外表。因为要是我们的仇家知道我们对他的怨恨使我们精疲力竭,使我们疲倦而紧张不安,使我们的外表受到伤害,使我们得心脏病,甚至可能使我们短命的时候,他们不是会拍手称快吗?”
在现代社会里,协作关系越来越密切,失去同事们的合作,一叶孤舟是难以远航的。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建立良好同事关系当成一种生活中的追求,把维护良好同事关系当成一种责任,把平等作为一种义务,在与同事交往时自觉注意自己的言行,求大同存小异,充分尊重别人的兴趣和爱好,容得下别人的一些细枝末节,对同事不求全责备,我们就能与不同性格的同事平等相待。我们不妨从以下的几个方面着手:
1、胸怀宽阔,不为小事而计较。
生活中我们难免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有些人习惯贪图小便宜,还有些人可能不择手段,唯利是图……如果我们把点点滴滴的不满意都记在心上,把所有不喜欢的人的名字都挂在嘴边,那我们的生活将永无安宁了。男高音歌唱家都很壮,肩宽背阔胸腔大,存气量大,所以高音浑厚有力。但心不是胸,心宽并非胸阔。肺活量大的人,心眼儿不见得大。人心够大,胸怀够宽阔,那么就会有一个巨大的火气缓冲箱。有了这个缓冲箱,你就是有了脾气,也会存在那儿,善加利用,说不定会变成内力,令你受用无穷。对人对己都有好处。如果没有那么高的修养,普通的人,那就要三思而后发火,发火之前舌头转三百转圈,尽可能延长发作时间。争吵,针锋相对,都是无济于事的。放下是非,放下过结才是正解。
2、与人为善,从源头避免矛盾的发生。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当冲突发生时,你是否想过,你是不是也存在着过错呢?如果是你的不当行为导致了同事的误解,那么请先不要用放大镜去找对方的错误。
矛盾的产生,除了双方当事人的责任之外,恐怕很多时候会有第三个人的作用,切记不要做煽风点火的人!同事交往中,免不了要发些牢骚,说些闲话,牵扯到某某的是是非非。此时,千万不要介入,更不要为讨好谁将这些话语传递给他们。最好的做法是借故走开,耳不听为净。“是非只因多开口”,说人闲话、打小报告历来被人所不齿。人们通常把热衷于此道的男人叫做“揽事油子”,而把女人称为“长舌妇”。这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人们的痛恨。
3、所有的功劳不只属于你自己。
办公室里更多的结怨是因为待遇的不公,而待遇往往是根据绩效来评估的。所以,如果你抢了大家共同劳动的成果,毫无疑问,你就会被同事认为是最讨厌的人了。不要忘记同甘共苦,即使你认为你比其他人付出的更多。任何一个人功绩的取得,都与其他同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后的路还很长,只要赢得了同事们的心,就是赢得了更多的机会。而心胸狭隘、只顾眼前利益的人,则被同事唾弃,势必会成为众矢之的。
所以,解开你心中的怨恨,泰然处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