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晋西北革命根据地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和一些老红军、老干部的回忆:我军第一二0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于1937年9月下旬开赴山西晋北管涔山地区展开于大同至太原的侧翼,开展游击战。师主力进至山西的兴县、岚县、汾阳、离石等广大地区和晋中平原,进一步在晋西北全境展开活动,并派出地方工作团随军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进而在有条件的区域组建人民政府,发动群众反恶霸捉汉奸,立足于民众之中,以吕梁山为依托建立散片的晋西北革命根据地,并组织抗日武工队、游击队,成为陕甘宁边区东面屏障和联系晋西北八分区通向太行二分区华北抗日根据地的交通枢纽。交通线示意图。1937年12月,我军一一五师也以吕梁山脉为依托向晋西南开进。
该师立即进入敌后打击南犯之敌,曾在山西孝义县兑九峪附近侧击山西省孝义西进的阎锡山部,击毁敌汽车四十余辆。阻止敌西进的同时,该师还派出地方工作队开展群众工作,征集粮款,支援前线,并发动群众参战,组建地方游击队、武工队,扩大抗日武装力量,开创了晋西南抗日根据地,成为陕甘宁边区东大门的又一屏障,同时成为联系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纽带。1940年11月成立了晋西北军区,贺龙任司令员,关向应任政委,并在绥远省的大青山组织武装,后来发展为绥蒙军区,司令员为姚吉。在1942年初正式成立晋绥军区,随之,组成了军区沿线兵站。
1942年5月中央军委在延安成立了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贺龙为司令员,这些为创建晋绥边区、扩大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1938年起,我军开展对日军交通破袭战,对其主要交通线及沿线据点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清除和有力的打击。
第一阶段:首先是平型关伏击战,我军一一五师以主力一部在代县、繁峙一带经平型关、广灵至张家口交通线上开展了破袭日军的交通线作战,先后收复代县、繁峙、广灵等县城十余座,切断了平型关以北的交通线。其次,我军一二0师七一六团设伏于雁门关,对日军向北开进的汽车五百余辆发起猛烈进攻,歼敌近千人,击毁大部分汽车;第三,我军一二九师七六九团夜袭代县杨明堡机场,毁伤敌机二十四架,沉重打击了敌空中运输,削弱了敌人空中运输能力。至此,我军歼日有生力量一万一千余人,毁敌机二十四架,击毁日汽车四百余辆,从而削弱了日军交通运输线上的战斗力。
第二阶段:巩固“战略枢纽”的根据地,为粉碎日军西犯黄河的企图,我一一五师和一二0师主力分别加强创建和巩固晋西南和晋西北两块“战略枢纽”的对日战斗。1938年3月,一一五师主力根据军委关于“巩固渡河点”的精神,取得夜袭日军重要据点的胜利,切断日军蒲县至大宁段的交通,歼日军一千一百余人,毁日军汽车七十九辆,粉碎了日军西犯黄河的企图。
同年9月中旬,为切断同蒲铁路南端和太原公路,阻止日军西渡黄河,我三四三旅分别于汾离公路和介休至灵石沿线,破袭日军交通,毙伤日军一千二百余人,缴获汽车二十一辆、百余匹马,再次粉碎日军进攻黄河河防的企图。同时,我一二0师集中主力攻击日军火车站、汽车站,炸毁桥梁、拆毁铁路,构成对太原、大同和同蒲铁路北段公路交通的攻势,随后,该师主力又星夜回师根据地,在游击队配合下,向日军发起攻击,迫使其东撤,收复了宁武、神池、岢岚、保德、河曲等七县城。
1940年2月中旬,一二0师为建成陕甘宁、晋西北和华北的“战略枢纽”,积极开展晋中平原与同蒲铁路北段的游击战争,同时加强了大青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并向绥远东部发展,取得了“反扫荡”作战胜利,扩大了晋绥根据地。这时,已拥有东起平绥铁路大同至集宁段和同蒲铁路大同至平遥段的沿线的广大村庄,包围着主要干线的县城,西至黄河,南至汾阳离石公路,北至绥远、大青山的广大地区。
这对加强陕甘宁边区与各抗日根据地特别是晋西北革命根据地不间断的交通联系,把好东大门保卫党中央指挥中枢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阶段:1940年夏,发动百团大战,是对日军交通线的总破袭战。为粉碎日军“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向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了大规模的破袭战,参战兵力迅速增至一百个团,仅晋西北的一二零师就有二十个团参战,向敌主要公路展开了大规模的破袭战,先后攻克敌晋北的康家会、阳方口等多处日军据点,切断了同蒲铁路北段与忻(县)静(乐)、汾(阳)离(石)、太(原)汾(阳)等公路。
消灭日伪军三千五百余人,破坏铁路四十余公里,公路二百七十余公里。同时对主要村庄展开“坚壁清野”,把村里老百姓的粮食、物品、牲畜都藏在野外,使日军找不到一个人、一颗粮食,吃喝不上,耳目闭塞,交通受阻。
这时,我主力部队转入外线,向日伪军的补给线、空虚城镇、铁路公路进行武装袭击,使敌处于严重的困难境地,从而迫使敌军退出我根据地。日军不甘心失败,又于12月中旬以两万余日伪军,对我晋西北的河曲、保德、兴县、岢岚、离石、方山、临县等实行全面的疯狂的“清剿”,杀人放火、奸淫妇女、抢夺财物、无恶不作。我抗日根据地军民同仇敌忾,奋起反击,对日军修通的离石、方山至临县的公路,我离石游击队配合主力部队,切断敌交通线,毁坏公路三十余公里,割电线二千余斤,使其粮食弹药无法补给。在历时三十七天的冬季反扫荡斗争中,我主力部队与游击队共歼灭日伪军二千五百余人,切断公路一百二十五公里,炸毁桥梁二十三座,将反扫荡战役失去的十一座县城,全部夺回到人民的手中,取得了反击日伪军报复性“扫荡”的胜利。
2.设立晋西北交通委员会和交通队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晋西北交通司令部,并由晋西北交通司令部、十八兵站第二办事处(驻晋西北)、中央出版发行部晋西北办事处、晋西区党委运输站、晋绥军区后勤部等单位有关负责人组成晋西北交通委员会,任务是统一领导晋西北交通运输工作,晋绥军区参谋长周士第兼任晋西北交通司令员,兼管晋西北交通委员会。同时建立了晋西北通往晋察冀边区的两条交通线:一条经山西静乐到五台山的河边村与晋察冀交通线连接;一条经山西五寨、岢岚之间,从宁武县及阳方口到长城边的胡家滩,与晋察冀交通线相连接。
为适应作战需要,总兵站设在山西兴县,并设直属兵站,下设四个兵站办事处:第一办事处在临县的碛口,第二办事处在临县的大会坪,第三办事处在临县的白文镇,第四办事处在岢岚。并在各办事处设中小分站,都有各自的运输线路,构成以兴县为中心的兵站供应运输网点。这四个办事处,对晋西北抗击日军的大扫荡,保障我晋西北供应和运输、转运伤员起了重要作用。
3.晋西北建立便衣交通队
1943年3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后勤部下设兵站部,为了打破日军蚕食山西晋中平川和对我山区的严密封锁,沟通与晋东南的交通联系,继太行交通队和太岳交通队之后,晋西北第八分区又建立了清徐和汾阳交通队,山西的清徐交通队下设两个兵站,另有两条南北交通线;山西的汾阳交通队也下设两个兵站,并与晋东南的太岳区开辟了三条交通线:一条是仁岩、下曲、马西等;一条是罗城、尽善(杏花村)、九支社、下堡等;一条是经汾阳、罗城、西马寨、下池家庄、敖坡等,这条线路最长,敌人也不大注意,如遇情况回旋余地较大。交通队主要任务是接送过往干部,交通员对当地道路情况熟悉,走自己的秘密路线,乘夜间通过。如遇重要任务有游击队、武工队护送通过,他们对延安、晋西北、晋东南的干部过往的护送保卫起了重要作用。
4.晋绥军区设总兵站
1943年9月,晋绥军区司令部决定在山西兴县设总兵站,各军分区所属兵站统一归晋绥军区总兵站领导,总兵站站长由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刘忠同志兼任。下辖七个分兵站、十五个派出机构。第一分兵站设在临县碛口,辖两个派出机构;第二分兵站设在兴县城庄,辖四个派出机构;第三分兵站设在岢岚县;第四分兵站设在五寨县,辖二个派出机构;第五分兵站设在平鲁,辖一个派出机构;第六分兵站设在右玉县;第七分兵站设在岢岚县宋家沟,辖三个派出机构。另岚县的界河口、兴县的康宁镇、滩头三个派出机构直属总兵站领导,这三条主要兵站线北线入绥蒙,东线接晋察冀,南线去太行山根据地。
1941年1月,我军对各公路沿线之敌的重点进行攻击和日军孤立据点的围困,猛烈打击了日军军事交通运输枢纽山西汾阳及其外围据点、火柴公司、火车站、飞机场等重要目标和设施。这次作战,共打击日军据点一百五十四处,歼灭日伪军二千余人,解放三千一百余村庄,扩大根据地人口四十余万,晋绥根据地得到恢复和发展。从1945年2月下旬,晋绥部队对离岚公路沿线各据点分割包围,使离岚公路一百一十公里基本被我军控制,从而我第一、三、八军分区联成了一片,并收复方山、岚县、五寨三县城,夺取了离(石)、岚(县)及五(寨)三(交)两条公路,对公路沿线各敌据点周围公路挖断五十余处,使日军运输处于瘫痪状态。
5.反攻中的交通运输斗争
晋绥边区是陕甘宁边区与敌后解放区交通要道,是与前苏联联系的国际通道,是党中央军委与晋察冀、晋冀鲁豫、太岳区过往的必经之地。晋绥军区根据党中央的要求,除继续威胁太原、归绥外,在北迄绥南的凉城、南至晋中平川三百余公里一线上收复左云、文水、离石、静乐等七座县城,清除大小据点三十余处,歼灭日伪军五千余人。将日军压缩在同蒲铁路、平绥铁路的有限区域内,解放了绥远、山西广大地区。
一是对敌交通斗争。“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号召下,我晋绥主力部队向日军主要交通要道展开攻势,各游击队、武工队、民兵配合主力攻占了北线平绥铁路以北的陶林、武川县城,并收获平绥铁路线上的重要火车站察索齐,毕克齐,绥中游击队占领了归绥市东西南侧铁路沿线诸多据点。同时,我军攻占了山西的右玉、朔县两县及其周围据点,同蒲铁路被我拦腰截断,使晋绥、晋察冀两解放区连成一片。
在南线袭击了忻县以北的重要火车站忻口镇,使敌狼狈逃窜,在晋冀鲁豫边区部队配合下,太原处于我军四面包围之中。乘日军撤退之际,其一个大队六百余人,携骡马大车六十余辆,从离石向汾阳撤退,我三五八旅七一六团于汾阳县芦家庄设伏,将日军先头部队百余名日军歼灭,缴获三十五辆大车及大批军用物资。我武工队、民兵在广大群众配合部队作战中,围困敌伪据点、破坏桥梁、路基,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队反攻作战,并开展爆破活动,使日军日夜不得安宁。
总之,抗日战争时期的交通运输,在复杂斗争的情况下,在党中央及各级政府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采取了灵活多样的运输组织形式,基本保障了抗日斗争的需要。八年抗战中,陕甘宁边区、晋绥边区和敌占区的广大群众为支持抗战交通运输,他们积极参加我方的运输队、交通队、破路队、担架队、看护队以及侦察队,为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要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简直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我军的基本经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吕梁山河运、人畜力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