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诗歌的含义是什么?我国古代《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心而形于言。”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诗和志和情紧密相连,诗源于情趣,情趣源于心志,“心志”也就是作者心中的理想和志向等。古代学者钟嵘在《诗品》中说:“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指出写作是由自然景物的变化,或某种生活感悟,社会现象的触动引起的。对于诗歌的含义,我国有教材表述为:“诗是以精炼、形象、具有一定节奏韵律的语言,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对于什么是诗歌,英国著名诗人雪莱说“诗即热情”,德国著名诗人席勒说:“真正美的东西,必须一方面跟自然一致,另一方面跟理想一致。”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指出:“要做一个诗人……他需要的是对于现实问题的强烈兴趣。”笔者肤浅地认为,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高度要求,从文学艺术作品传授知识、陶冶情操涵养心性和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神圣使命出发,诗歌应该是良知和善行的向导,照耀高尚道德情操和崇高理想境界的灯塔;应是真善美事物的礼赞,美丽心灵情感的抒诉……
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阶段,五彩斑斓的社会生活需要诗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诗歌,对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生活充满渴求的广大读者更需要诗歌,日升日落,春去秋来,风花雪月,琴棋书画,尽管我们的生活繁忙,但在平凡宁静中却有许多闪光的东西,无不触动写作者的灵感去摄取,去吟咏,从而满怀激情地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
二
收入这册集子的100多首诗作,笔者按照诗的内容分为四部分,写作时间前后相隔数十年,其中,写于文化革命前的有“插秧”、“梆声”、“访洪家关贺龙故里”,写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早期的有“春光素描”、“采茶曲”、“秋色赞”和“桔林秋色”,以上作品曾在湘西州《团结报》上刊发过。因此可以说,诗集中的大部分作品为近十余年间写作,而新作中的“听蛙”、“街头民间艺人”、“摆手舞”、“圣洁的水”、“小路”、“望月”、“雏趣”、“梦中江南”等30多首作品,或编入国内丛书,或在报刊上发表过。
诗集中的作品虽然经多次反复修改,但仍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对此笔者也不十分如意。“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尽管如此,但我“衣带渐宽终不悔”,仍然一如既往地热衷于文艺写作,以此作为业余爱好,用以提高阅读写作能力,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奉献微薄的力量,这也是笔者坚持写作的原因和动力所在。
三
在这册诗集出版之际,我首先要感恩党和人民,是党和人民的教育培养引导我走上了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之路,能够以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回报社会,回报人民。在此也要感恩我的父母沈企梁和禹慈英,他们从小给我讲述过古典小说中的故事,使我受到文学的启蒙教育。同时还要感谢供我读书、教育培养我多年的姐姐沈仁义姐夫吴邱庭,以及在我成长过程中付出了辛勤汗水和心血的老师、同学、同志和父老乡亲。
少年时到湘西求学,从大学毕业后又在湘西参加工作,可以说湘西是我的第二故乡。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有着独具少数民族地方特色的乡风民俗,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笔者的不少诗篇就取材于此,因此我要感恩湘西感恩桑植,感恩勤劳淳朴的湘西各族人民。
湘西州《团结报》社的老一辈编辑,对一个初学写作的学生给予扶持和培养,使我坚定了写作信心。北京《诗刊》社的晓晴老师,对我的诗作进行修改和点评,给予推荐发表,使我获益颇多。山东省“东方之光”文化中心的卜一先生,北京“新世纪之声”的编辑同志,陕西省“星辰文学丛书社”的杨洋主编,北京“和谐杯全国诗书画摄影作品大展赛”的编委们,把我的作品编入丛书,其文友之情倍感珍贵。我大学时的同学、诗人李泊龙,我的外甥女、作家文姣平对诗集的修改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桑植县荣盛内资印刷厂和长沙出版经纪人、湖南读书会张立云先生,对诗集《望月》的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谢意。
诗集中的作品和这篇后记,如有不恰当的地方,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沈安民
2013年3月于桑植县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