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在很多人看来,低调意味着一种安于平淡,没有什么追求的生活态度。这样的生活态度是绝对不会取得成功的。其实,低调绝对不是意味着让人没有理想,没有追求。事实上,低调处世的人往往才最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他们对自己的目标已经深思熟虑,要用最快捷的手段达到这一目的。低调处世,无疑会使他们在走向自己目标的路上减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弓越弯射得越远。真正成功的人,当他保持低调的平淡时,也肯定不同于一般庸碌之人的平庸,而是由此到达那些高调张扬的人所不能达到的巅峰位置。
谢安是晋朝人,出身名门望族,他的祖父谢衡以儒学而名满天下,官至国子祭酒。父亲谢裒,官至太常卿。谢安少年时就很有名气,东晋初年的不少名士如王导、桓彝等人都很器重他。谢安思想敏锐深刻,风度优雅,举止沉着镇定,而且能写一手漂亮的行书。谢安从不想凭借出身和名望获得高官厚禄。朝廷先征召他入司徒府,接着又任命他为佐著作郎,都被他以身体上有疾病给推辞掉了。后来,谢安干脆隐居到了会稽的东山,与王羲之、支道林、许询等人游玩于山水之间,不愿当官。当时的扬州刺史庾冰仰慕谢安,好几次命郡县官吏催逼,谢安不得已勉强应召。只过了一个多月,他又辞职回到了会稽;后来,朝廷又曾多次征召,他仍一一回绝。这引起了很多大臣的不满,纷纷上书要求永远不让谢安做官,朝廷考虑了各方面的利害关系后,没有答应。
谢万是谢安的弟弟,也很有才气,仕途通达,颇有名气,只是气度不如谢安,经常自我炫耀。公元358年,谢安的哥哥谢奕去世,谢万被任命为西中郎将,监司、豫、冀、并四州诸军事,兼任豫州刺史。然而谢万却不善统兵作战,受命北征时仍然只知自命清高,不知抚慰部将。谢安对弟弟的做法很是忧虑,对他说:“你身为元帅,应该经常和各个将领交交心,来获得他们的拥护。像你这样傲慢,怎么能够做大事呢?”谢万听了哥哥的话,召集了诸将,可是平时滔滔不绝的谢万竟连一句话都讲不出,最后干脆用手中的铁如意指着在座的将领说:“诸将都是厉害的兵。”这样傲慢的话不仅没有起到抚慰将领的作用,反而使他们更加怨恨。谢安没有办法,只好代替谢万,亲自一个个拜访诸位将领,加以抚慰,请他们尽力协助谢万,但这并未能挽救谢万失败的命运,损兵折将的谢万不久就被贬为庶人。
谢奕病死,谢万被废,使谢氏家族的权势受到了很大威胁,终于迫使谢安进入仕途。公元360年,征西大将军桓温邀请谢安担任自己帐下的司马,他接受了。这件事引起了朝野轰动,还有人嘲讽他此前不愿做官的意愿,而谢安毫不介意。桓温却十分兴奋,一次谢安去他家做客,告辞后,桓温竟然自豪地对手下人说:“你们以前见过我有这样的客人吗?”
咸安二年(公元372年),简文帝即位不到一年就死去,太子司马曜即位,是为孝武帝。桓温原以为简文帝会把皇位传给自己,大失所望,便以进京祭奠简文帝为由,率军来到建康城外,准备杀大臣以立威。他在新亭预先埋伏了兵士,下令召见谢安和王坦之。王坦之非常害怕,问谢安怎么办,谢安却神情坦然地说:“晋的存亡,就在此一行了。”王坦之只好硬着头皮与谢安一起去。他们出城来到桓温营帐,王坦之十分紧张,汗流浃背,把衣衫都沾湿了,手中的笏板也拿倒了。谢安却从容不迫,就座后神色自若地对桓温说:“我听说有道的诸侯只是设守卫在四方,您又何必在幕后埋伏士兵呢?”桓温听后很尴尬,只好下令撤除了埋伏。由于谢安的机智和镇定,桓温始终没敢对二人下手,不久就退回了姑苏,这场迫在眉睫的危机被谢安从容化解了。
公元383年,前秦苻坚率军南下,想要吞灭东晋,一统天下。建康城里一片恐慌,谢安还是那样镇定自若,以征讨大都督的身份负责军事。桓冲担心建康的安危,派三千精锐兵马前来协助保卫京师,被谢安拒绝了。谢玄也心中忐忑,临行前向谢安询问对策,谢安只答了一句:“我已经安排好了。”便绝口不谈军事。
淝水之战后,当晋军大败前秦的捷报送到谢安手中时,他正与客人下棋。他看完捷报,随手放在座位旁,不动声色地继续下棋。客人忍不住问他,他只是淡淡地说:“没什么,已经打败敌人了。”直到下完了棋,客人告辞后,谢安才抑不住心中的喜悦,进入内室,手舞足蹈起来,把木屐底的屐齿都弄断了。
谢安低调,并不是说没有自己的追求,而是一种为了达到长远目标的有效手段。这种低调的态度为他赢得了很多人的尊敬和拥护,对于他能登上高位很有帮助。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这样,采取高调张扬的态度,只能得到一些眼前的好处,而低调地长远经营,才能达到一个重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