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人体内脏器官的老化,实际上从30岁以后就逐渐开始,到45岁以后,日趋明显,所以延缓衰老早在中年期就应该注意。两千多年前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早已指出:40岁以后,精力就减退近一半了。在唐代活了100多岁的医学家孙思邈,在他的著作《千金方》中认为,50岁以后,一年四季都应该进补。
到了中老年,进补极为重要,原因在于:
(1)中医认为人到中老年以后,五脏六腑逐渐虚弱,功能日渐衰退。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精、气、神也不断减少。根据“虚则补之”的原则,对这种脏腑虚弱的情况,必须采用进补的方法来加以改善。虽然在现代医学的检查来看,有的中老年人并不存在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但从中医来看,并不意味着他没有脏腑虚弱,相反人到了中老年,必然会出现体力、智力以及各器官功能不如年轻之时的情况,这便是内脏虚弱的表现,所以从中医方面来看,每个老中年人都可以进补,只是由于疾病的原因,有些疾病患者在某些阶段不适宜进补。
(2)中老年人需要“扶正祛邪”。中医把人体的抗病能力称为“正气”,而将各种引起疾病的因素称为“邪气”。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最终能否痊愈,主要取决于正气的强弱。如果人体内正气强盛,在一般情况下,即使有邪气存在,也不能伤害人体而引起疾病,这叫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得了疾病以后,只要正气日益强盛,不断战胜邪气,疾病就会向痊愈的方面发展。而中老年人脏腑功能衰退,精、气、神这些生命基本物质不断减少,正气日渐虚弱,这就造成中老年体虚多病,有病难以痊愈。所以治疗中老年病与治疗青年病有所不同,更要注意扶助正气,驱除邪气,达到“安内攘外”的目的。而扶助虚弱正气的主要方法就是进补。
达到“天年”需要进补。“天年”就是人类的自然寿限,也就是如果没有疾病等外来因素的危害,人自然死亡的寿命。只有达到这样的年龄,才能称得上“寿终正寝”。那么人的“天年”应该是多少岁呢?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古人就指出人的寿命应该是100~120岁。近代的研究和大量长寿调查资料,令人信服地证明人类的正常寿命应该超过百岁,可达到110岁或更长。所以尽管现在我国的人民平均寿命已达到近69岁,但与“天年”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严格地说,现在的寿命不能称是“长寿”,反而是“早衰”。
早衰的原因是什么呢?中医认为是随着五脏六腑的老化而造成机体内部精、气、神的不断减少,在精、气、神之间,精能生气,气能生神,当然气也能生精。这里的“精”是指来自于父母遗传和来自饮食的维持生命最基本物质的总称。进补是使“精气”强盛的重要手段。
由于中老年人在生理上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在进补时,除一些与普通人相似的注意点外,还需注意以下方面:
(1)中老年进补宜经常、少量、多饮
人进入中老年后,全身功能日益衰退,所以中老年进补宜以冬令为主,四季常服。由于中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减退,进服补剂每次剂量宜小,次数宜多。如果青年人1天服2次,中老年人则可分4次服用。以人参为例,清代宫廷服法是研成人参粉,小剂量含服。这是一种适合中老年人的服法。
(2)中老年忌蛮补
中老年人不但脏腑虚弱气血不足,而且气血的运行不够通畅,所以补品不宜全部采用补药,而应当在补益药中配合使用顺气活血的药品,这样才能有益无弊。
(3)进补期间宜心情愉快
中老年人由于大脑功能减退以及社会地位、家庭状况、疾病损害等原因,有些会出现孤独、抑郁、自卑、顽固、急躁、多怒等心理改变,这对进补带来非常不利的效果。因为抑郁的心情,容易造成气滞郁结、多怒急躁,又容易引动肝火,对补药的配制造成很大困难,而且分散药力,也不利于补品的吸收,所以中老年人应努力培养乐观、开朗、豁达、慈祥的性格,在进补期间更应注意。
(4)中老年进补着重在补益脾、肾,尤以补肾为主。
补肾药物一般偏于滋腻,所以对于消化功能较差的老人,应首先调整脾胃,以利吸收。
中老年身体开始衰老变弱,需要进补,但绝不等于随便乱补,那样只会破坏身体阴阳平衡,所以,中老年人进补,必须掌握规律,依照科学,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