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43000000009

第9章 与众不同的电气体发电技术

这种“电气体发电技术”非同一般,它是靠高速气流在克服静电场做功的过程中而发电的。

这种发电技术的本质,是以一定压力、温度的运动流体(气体或液体)作为能源,使低品位能(如热能、动能)转变成电能的过程。

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工作介质发生电离。一个高压电源的两个极分别接在离子发射极N和吸引极A上,发射极是一种针形金属棒,吸引极是金属环。在高压作用下,N极与A极之间产生尖端放电,并使通过的高速电介质流体(通常是燃气)部分电离。当N极是正极时,流体中的电子和负离子被吸引,负离子在N极放出电子而呈中性。正离子被排斥,流回吸引极。

但由于高速流体的带动,正离子未能被吸引极吸住,而流回集电极M,使电流等于零。集电极M上由于正离子集积而电位升高,当接有外负载时,就产生了电流。在单元体中静电场要阻止正离子向集电极M流动,而高速流体带动正离子流向集电极M,所以这时就产生了电流。

这就是高速气流克服静电场所做功而转换成电能的基本原理。目前,这种发电方式,只是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尚未进入实际试用阶段。但作为一种能量转换形式,仍是可以继续发展下去的。

率先登月的燃料电池发电技术

在1969年随同美国阿波罗飞船登上了月球的电源装置,是以其独特性能而引起世人瞩目的“燃料电池”。随后,到70年代初这种电源才逐步转为民用,并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年过去了,燃料电池发电技术在美、日等国已进入到商业化阶段,并已制成1万千瓦级的大容量电池,同时还出现了燃料电池——燃气轮机——汽轮发电机联合运转的发电厂。

所谓“燃料电池”,从原理上讲,和传统的化学电池基本相同,也是通过电化学反应把物质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所不同的是:传统电池的内部物质事先充填好,化学反应结束后,不能再供电;而燃料电池进行化学反应所用的物质是由外部不断充填的,因此,它能够源源不断地发电。这是燃料电池最显著的特征。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作为反应物的原燃料,天然气、石油、甲醇等,经过“燃料改质装置”分离出氢后,进入电池本体,另一端的空气中氧也进入电池本体,分别供给电池的电极,通过电解质使氢氧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电位差,而形成低压直流电输出。

由于燃料电池是将物质的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因此其效率较高,按理论计算可以达到90%。但实际上燃料电池在进行化学反应中还有“费功”损耗,因此,最高只能达到60%~70%。

燃料电池主要由燃料、氧化剂、电极、电解液等组成。它所使用的燃料十分广泛,例如,天然气、石油、甲醇、液氨、肼、烃、氢等。这种电池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不同的容量,主要取决于“单片电池”的数量。单片电池由正极(接空气极板)、负极(接燃料极板)和电解质容器以及上下绝缘隔板4部分组成。根据需要,把单片电池串联起来,就可得到所需电压和功率数。

这种电池的化学反应过程简单地说就是:在负极(氢极)一侧,依靠催化剂(白金电极)使氢(H2)离子化,成为易于反应的(H+)状态,这些分离出的氢离子通过电解液:例如苛性钾(KOH)等输送到正极(氧极即空气极),而被分离开的电子则经过外部电路也移到正极上,电子移动的过程就是产生电流过程,而在正极上氧分子和氢离子化合,产生水——这样一个过程就完成了产生电能的过程。

负极和正极分别由外部连续不断地供应氢(燃料)和氧(空气),这种反应连续不断地进行,在外部电路中电子也不断地流动,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电流。

说起来,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和化学反应机理虽不难懂,但真正作为系统工作,其工艺设计自然也是非常复杂的。

燃料电池所用的电解质对燃料电池的发电性能,特别是效率影响很大。

目前最多用的是磷酸质,其发电效率为40%左右。这是被划为第一代燃料电池的代表型产品。目前正在研究的新的电解质有碳酸盐,被划为第二代,即2000年前后可正式投入使用的燃料电池;还有一种以氧化锆、氢氧化钾作电解质的,被划为第三代,即21世纪才能投入使用的燃料电池。据预测,第二代和第三代电池的发电效率可达到45%~60%。燃料电池种类如表所示。

燃料电池种类表

型式磷 酸 型

(PAFC)溶融碳酸盐

(MCFC)固体电解质

(SOFC)碱性

(AFC)电 解 质磷酸碳酸盐、钾、稳定的氧化氢氧化钾电 荷 体H+CO-23O-2OH-工作温度

(℃)160~2006001000100燃料H2H2·CO

·碳化氢H2·CO

·碳化氢〖〗纯氢原 燃 料天燃气·液

化气·甲

醇·汽油天燃气·液

化气·石

油·甲醇天燃气·液

化气·石

油·甲醇纯氢实用化预测

时间1990年代2000年前后2000年以后纯氢时代发电效率

(%)35~4545~6050~6045~60冷却介质空气、水、

蒸汽空气空气氧化物O2O2O2O2工作压力

(标准气压)1~31011作为将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新型发电技术的应用,燃料电池具有许多独特优点:

一是热损耗小,发电效率高,一般可达到40%~50%,最高可望达到60%~70%,而且不受负荷变动的影响。目前,国际上火电厂的效率不超过40%,在我国的燃煤电厂效率才27%~28%。

二是低污染,燃料电池在发电过程中,既不需要锅炉、燃烧器等燃烧设备,也不需要汽轮机等高速旋转设备,因此,既不排放温室效应物质和有毒物质,也没有噪音干扰。

三是原燃料适应性强,燃料电池所用燃料可以多种多样,它都能“消化”,煤、油、气等都可以。

四是用途广,可用于宇宙航天、航空和地面动力供电,适于布置在城乡、海岛、居民区和企业内部热电负荷区。

目前,除单独采用燃料电池发电外,还多采取燃料电池-燃气轮机-汽轮发电机联合运行,组成三合一的燃料电池发电站,从而提高经济性和可靠性。所谓联合运行,就是将用于发电的原燃料先后通过燃料电池、燃气轮机和汽轮发电机的锅炉装置,实现燃料能量的系列转换,三种发电设备同时发电。当燃料电池的燃料利用率为55%时,三种发电装置的功率输出最佳比例为35%、47%、17%。这种联运形式是各国燃料电池应用的重要趋势。

另外,由于燃料电池在工作中还要产生大量热水、热蒸汽,为充分利用这些热能,目前也多采取“热电联用”,这样,能源利用率大为提高,热电综合效率最佳时可达87%。

磷酸型电池效率回顾燃料电池的发展历程,也是既古老又年轻,既坎坷又迅速。这种先进的发电技术原理,早在19世纪前半叶就由英国科学家格劳勃发明了,但由于技术和经济原因,长期未能应用于实际。到本世纪60年代,随着航天技术发展的需要,为解决其电源问题而开发应用了这种发电技术,才由美国公司研制成功,随后就首先随阿波罗登月船上了月球。与此同时,1967美国煤气公司还制订了燃料电池民用计划,开始进行研究开发。随后,日本、欧洲一些国家也参与了这项高技术的研究工作。

近20年来,美、日对燃料电池的发展都很重视。投入研究与发展经费大、进展快,效果好。

美国是发展燃料电池最快的国家,到1990年时已有23台燃料电池机组在运行,总装机容量已达11万千瓦。美国发展燃料电池的技术重点是提高燃料利用率,降低燃料电池的生产费用和发电成本,并注重多途径开发技术。

1990年初,美国贝尔实验室采用制造半导体所用的类似技术研制成功了微芯片式燃料电池,它能将混合气体(煤气)做燃料直接转化成电,每公斤煤气可发电1千瓦。这种燃料电池是由一个不到5000亿分之一米厚的可渗透煤气的氧化铝薄膜夹在两个薄铂片之间组成。其优点是重量轻,成本低,充电方便,只需更换煤气胶囊。可取代目前使用的蓄电池和便携式发电器。美国西屋公司已建成磷酸型1500千瓦级的燃料电池电站,现正建造7500千瓦级的新电站。美国还开发成功3千瓦固体燃料电池,正在研制25千瓦级固体电池。

美国能源部最近又研制成功一种陶瓷燃料电池,这种电池是将液体或气体燃料放在两块波纹状陶瓷片里面,使燃料同氧化剂直接进行化学反应获得电能,因而它可不需要一般燃料电池所需的燃料箱。它同其他燃料电池相比,释放的功率高2倍,发电效率已达55%~60%。

日本对燃料电池的开发也比较早,从1961年日本富士电机公司开始研制,到1972年制成10千瓦的碱性电池,1973年又转入磷酸型电池开发,发展也很快。80年代初,日本就将发展燃料电池列入“月光计划”,1986年起在某些地区就已推广燃料电池发电。1991年5月12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在千叶县五井发电厂成功地建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功率的磷酸型燃料电池发电装置,输出功率达11万千瓦。发电效率为41%。该燃料电池为磷酸水冷式,属第一代产品。据估算,这套燃料电池组进入实用阶段后,至少可满足5000户民用住宅的电力需求,因此,有人把它视为燃料电池步入商业化的第一步,具有较高开发价值。

1989年日本已建成200千瓦的这类电站,正着手建造4500千瓦级的电站。

第二代燃料电池是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也已进入工业试验阶段。日本已在30千瓦级水平上获得了成功。第三代燃料电池是固体电解质燃料电池,日本已在1千瓦级水平上试验成功。1991年末,日本各电力公司和城市燃气公司在大阪组成了磷酸型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研究合作社,计划在1991年底前建成功率为5000千瓦和1000千瓦的新型燃料电池,1992年,日、美又决定联合共同研制燃料电池,是以气化煤作燃料的加高压反应的类型,目标是在21世纪初,使30万千瓦级电池达到实用化。

日本政府已在实施一项长期的推进燃料电池计划,要在20世纪90年代初在商业区、医院、体育场所等部门大面积地使用燃料电池;90年代中、后期,在工业企业推广;21世纪初达到全国发电总量的13%,使燃料电池成为未来的重要新能源。目前正在筹建5000千瓦级燃料电池电站,能连续运行8000小时,动力效率为40%,混合热效率80%,预计2005年,日本将有1000万千瓦的燃料电池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90年代初,日本还开始研制一种超微型“生物燃料电池”,它的原理同以氢为燃料的电池一样,但它是以人的血液中的葡萄糖为主要燃料的。它的主要用途是为人造胰脏器官提供动力,将其埋藏于病人体内。它可产生的最高电压估计为11伏特,电流强度为01安培。

专家们预测,随着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的进一步突破,作为新型电源供应系统,到21世纪中期,有可能取代火力发电,形成强大的燃料电池发电网络,成为重要的二次能源。

开发“第五能

源”——节能

开源节流

中国有句最常用的成语:开源节流。这句极富深刻辩证哲理的名言用到解决能源问题上,可说是再贴切不过得了。

1973年发生的第一次世界性的能源危机,极大地震憾了全球,人们第一次感受到能源短缺对于各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威胁,厉行节约,尽力减少能源消耗已迫在眉睫。人们经过研究,惊奇地发现现有的耗能设备和耗能方式,竟使世界能源总量的50%~70%被白白浪费掉了!这种形势迫使人们认识到:节能,是与开发煤炭、油气、水力和核能并举以解决能源危机的根本途径。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把节能誉为“第五能源”——它可能比通常任何一种能源会更有效地“增加”能源。

当前,世界又面临新一轮能源危机,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尚未成熟。在世纪交替之际,一面抓紧开发新能源,一面厉行节约,尽可能合理使用珍贵的能源,就成了世界性的重大课题。

节能,就是指提高能源效率,即提高有效利用能量与能源总体内含的能量之比。当今世界,这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能源利用好坏的一项综合性指标,也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实用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同时又是解决一个国家能源问题的可靠途径。节能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设备的能量利用率,极力减少余热排放量。

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和预测,全球能源消费量1960年至1985年期间增长了125%;今后虽然由于多种因素,将会使能源消费量增长速度有所降低,但在1985年至2020年期间的世界能源消费量仍将增长50%~75%。而同时世界能源生产速度却远不可能同步增长,比如,在1983年时曾估计到2020年时,新能源资源将占6%,但到1990年时预测值减为15%~3%。常规能源的增长速度也不会超过20%。如此大的缺口,如何弥补?

因此,积极有效地开展节能工作,普遍采取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必将取得重大突破。据专家估计,能源需求量依靠节能可减少25%~30%。世界望学会的一位专家认为,美国在不使公众生活水平下降的情况下,可以节省目前所消耗能源的50%。日本学者认为,到2000年时,日本可以节省能源245%。我国专家也指出,如果从1980年至2000年,我国能使节能量达到95~10亿吨标准煤,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由每亿元消耗能源1034吨标准煤,下降到611吨标准煤,就能在能源上保证到2000年实现国民经济翻两番的发展目标,或者说,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真正出路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节能。

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新技术装备的不断涌现,工艺流程的不断改进,“高能耗型”产业结构必须逐步全面向“节能型”、“智能型”和“高增殖型”产业结构转变,耗能少的高技术产业应成为骨干产业,使能源消费模式更趋向科学合理,这已成为全球生产和生活在能源方面的大趋势,

经过近些年的努力,世界各国专家们已寻求开发了多种节能技术,其中包括:使用新型高技术装备改进能源消耗方式;降低生产过程的能耗,回收生产过程各阶段所释放的热能;开发多种高效实用的新型能源转变形式,以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求;采用能效高的新生产程序,尽可能使用耗能低的材料和产品;等等。令人欣慰的是这些节能技术已获得了进步,发挥了重要社会经济效益。

不烧汽油的电动汽车能风驰于世

近百年来,人们所见所用差不多都是用汽油或柴油作燃料的汽车、坦克、拖拉机、摩托车,真正能见到用蓄电池驱动的汽车,也就是工厂内、车站上运送货物的“电瓶车”,可为了开辟节能新途径,电动汽车却又要悄然复出,重新崛起。

用电力代替汽油燃料,最重要的是要有高能蓄电池,这项技术一直是电动汽车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国外对于大功率电池组的发展越来越重视,用这种能源替代化石燃料生成电能,具有重大意义,既可摆脱依赖石油作能源的困惑,又可减少环境污染,因而被视为重要出路之一。近些年来,许多国家都在抓紧研究开发这一高技术产品。最近,德国终于开发出了高人一筹的“钠-硫高能蓄电池”。这种电池是利用钠(作负极)和硫(作正极)的电化学系统,加上β—氧化铝的特殊材料构成,并采用能传导钠离子的固体陶瓷作电解质,大大提高了能量密度,最佳能量—重量比为120瓦小时/公斤,每克钠可产生117安培的电流。这种电池充8小时电后,使用2小时再测量时,蓄电容量仍有90%。也可用90分钟甚至60分钟快速充电,总寿命为1000次充放电,可保证行驶15万公里。其体积比铅电池减少一半,重量减少75%。经70辆轿车运行试验表明,最高时速可达120公里,从静态到时速50公里,只需7秒钟,每百公里耗电量平均为25千瓦时,电费5马克,而烧油汽车则需12马克。这种电池唯一不同于传统铅电池的特殊使用要求是:要在300℃~400℃下才能进行化学反应,但德国科学家已利用电子温度控制技术使温度问题得到解决。

德国RWE电力公司1991年还与英国一家公司在曼彻斯特市联合修建了一座生产钠—硫蓄电池工厂,并决定动员把“大众—高尔夫”牌75辆小轿车,改装成电动汽车,进行试验。

日本在研究高效蓄电技术方面发展也很快,和德国的进展速度不相上下。1992年1月东京电力公司宣布,他们从1991年10月开始对100千瓦级钠—硫电池进行系统化试验结果表明,这种电池充放电效率达到90%~91%的世界最高水平。这个高效大容量蓄电装置安装在川崎市变电所内,有6750个电池组成,每充电4小时,达到440千瓦时,放电可达400千瓦时。这项试验产品小型化后,就可为电动汽车提供高效动力系统。

日本国际超导产业技术研究中心1991年也开始研制小型超导蓄电装置。这种装置是利用在超低温条件下电阻为零的线圈进行蓄电。这种线圈是由多根铌钛合金线材集匝成束,并用铜材包裹。线圈直径3米,采用复曲面方式将其多重缠绕成直径约8米的圆形。专家们认为,这种超导线圈蓄电技术一旦成功,用作小型化的蓄电技术供电动汽车使用,无疑也是大有希望的途径之一。

目前,除德国、日本外,美国、加拿大、英国、瑞典等许多工业先进国家都在积极研制高能蓄电池。除钠—硫蓄电池外,还有锂、镍—镉、锌—溴、镍—铁、锌—氧等多种类型蓄电池,以抢占世界电动汽车市场。有的国家还开始使用燃料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能源,目前也在试验中。

蓄电高技术的进展,大大促进了电动汽车的崛起。这项高技术对解决化石燃料危机和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对整个工业生产、国防建设都将起到重大促进作用。因此,可以指望到90年代中期,将有大批不烧汽油的汽车奔驶于公路、市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计划1993年组建一支由80辆“生态之星”的电动面包车构成的车队,奔驰在美国和欧洲的公路上。

水煤溶合的液体燃料应运而生

烧油和烧煤的两个耗能大户是火力发电站锅炉和工业锅炉。要节能,就要从这两个大户开始。能源专家们又开发出一种新兴的液体燃料——水煤浆燃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随着经济发展,耗能量剧增,许多国家开始研究节省石油消费的途径。很快开发出来一种“煤—油混合燃料”(英文编写为“COM”),这是一种用重油和煤粉混合而成的液体,烧油锅炉不必动大手术改造就可以使用它,它可以代油30%~40%。美国首先起步,将一座电厂的12万千瓦级发电机组改烧“COM”。随后有几十个国家都相随开展过这项新技术的研究工作;日本还专门成立了“COM”燃料公司;我国一些大学、发电厂也在电站锅炉上进行过工业性实验,虽然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根本上说,这种“COM”技术仍没有脱离对石油的依赖,代油量不大,效益不高,发展推广受到很大限制。

到70年代末,能源专家们在“煤油混合”原理的启发下,开始研究“水—煤混合技术”,很快就制成了高浓度的代油燃料—水煤浆,即“CWM”。“O”、“W”,一字之差,就宣判了“煤—油燃料”的死刑,同时,也宣告了“煤—水混合燃料”的诞生。

所谓“水煤浆”,就是用70%~75%的煤粉和25%~30%的水,再加入02%~5%微量的添加剂混合而成的一种液体燃料。它是彻底不用石油的煤炭液化燃料,它将水掺入煤粉中参与燃烧。由于水中含有氢,虽起到一定的助燃作用,但也会使锅炉效率降低。可是从总体上计算,水煤浆在获取同样热量的情况下,要大大节省煤炭,热值提高很多。例如,煤炭直接燃料的利用率仅为28%左右;而近年德国研究的新一代煤炭高压加氢液化工艺,每天处理煤200吨,产轻油30吨,中油70吨,液化气20吨,煤炭转化率竟高达94%。另外,它的温室效应物质,特别是煤灰尘排放量大量减少,又可像石油一样运输和贮存,因而很受欢迎,国外有人把它誉为“6号重油”。这种新兴燃料的使用不失为一条可取的节能之路。

据考证,煤的液化技术早在20世纪20~30年代就开始发展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就曾使用液化煤代替石油用作军车燃料。战后和平时期,石油市场占了上风。但南非国家依然发展液化煤,1959年建成了第一家商业化液化煤工厂,且产量一直稳步上升,到80年代后期,其全国汽车燃料消耗量的一半,是液化煤。不过,这些都是旧技术,液化效率很低。

近10多年来,一些工业先进国家发展了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把水—煤混合燃料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美国、日本和德国发展最快,从1975年到1987年间先后建立了3套中试装置、3套工业示范装置和5套商业化装置,其中美、日各一套商业化装置已稳定运行6年以上。这些装置一般每天可处理200~600吨煤,取得很好的效果。法国、奥地利、澳大利亚、英国等国也在积极开发中。

我国自1981年开始也进行了水煤浆的开发研究工作,在添加剂筛选上已获得可喜成果,使水煤浆的浓度已达75%,稳定性也很好,保证一个半月静置中不沉淀,经1500公里长途运输后仍可直接燃烧。1986年1月,作为我国“六五”科技攻关项目通过了国家鉴定,表明水煤浆制备和燃烧技术已达到先进水平。北京造纸一厂作为第一个试用工业应用单位,经两年5次试验证明,经济效益明显。据调查,1986年时,该厂所用燃料油每吨为280元,而水煤浆每吨只需120元,18吨水煤浆就可顶替1吨杂油。一年要耗杂油22万吨,如改烧水煤浆,每年可节约燃料费103万元。

从煤炭质量来看,我国本来适于作水煤浆的高硫烟煤和褐煤很多,这些煤液化后,含硫高,往往起到对液化的反应催化作用,成为液化的良好原料。近几年又发现了陕西神木、黄陵、铜川一带的“黑金带”和“黑金三角”地区蕴藏着大量优质煤,更可为发展水煤浆提供重要原料。我国现有设计烧油的发电机组约7000万千瓦,年烧油量约1100万吨,约占我国年产油量的10%左右。如果全国能将80%的烧油锅炉用水煤浆把油顶替出来,每年可为国家换取外汇15亿美元,其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从世界看,从我国看,水煤浆技术的开发,虽仍处于中试阶段,但只要抓紧技术攻关,水煤浆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必将获得一席之地。

现代热电联产技术悄然兴起

早在100年前,美国纽约市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热电联产企业,这家企业一直经营到今天。当时的“联产企业”仅限于热能和电能的联合生产。但近15年来,随着高科技的进步,能源消费剧增,已把“热电联产”的概念发展为泛指任何两种或两种以上能源物质同时生产的“现代联产技术”了——包括同时生产热水、蒸汽、冷气、电能、机械能、空调能源等等。现代联产技术的发展,对节约能源,保证和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是节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节约能源从根本上说,就是减少能源消耗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两个方面。常为人们忽视的是在能源利用过程中,对所谓“废热”或称“余热”的利用问题。

现代联产技术,就是将发电机、配电站、热交换器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充分利用回收的热水循环使用,就可使能源利用率提高15%~30%。这种联产技术效率高、能耗低,可大量节约燃料。因而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现代联产技术几乎已在全世界所有工业发达国家不同程度地推广起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美国在发展联产技术上也是走在前面的。在世界能源危机爆发之后,美国公众深感节能的紧迫性,促使美国国会于1978年11月通过了《公用事业调控政策法案》,极力支持和推动热电联产和生产替代能源技术的发展,使联产技术在美国引起了一场电力工业革命,出现了使传统的公用事业中心发电与非公用事业发电并存的局面。简单地说,就是大型电站与非专门生产电能的民用、机关、商业、服务、工业企业、交通运输等部门进行热电联产同时存在,大、中、小相结合,“官办”与“民办”并存,并实行联网通用,这样就可以把各用电部门所产生的余热充分利用起来,加上补充一些煤、电、油、气等能源自行供热发电。这样就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了所有能量而不浪费。

美国近年来发展的一种“预装式联产机组”很受欢迎,其特点是功率小、适于快速安装,能为小型分散的用户服务,适用于需要多种能源形式的单位和部门,且初投资低、总体效率高。据1989年美国《联产技术》杂志载文估计,今后数年医院、餐馆、超级市场、民用住宅、宾馆、教育单位等将需要15900台“预装式联产机组”,以生产出热、电、冷、机械能等适合自己需要的多种能源形式。

正由于这种节能、高效、灵活、便利的现代联产技术所具有的诸多优点,引起了各国关注,除美国之外,许多欧洲国家、日本、“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近10年来已有了蓬勃发展,其联产技术也是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在我国,需用大量蒸汽热量的工业部门,用蒸汽余热发电、排汽供热,则可节煤35%~60%。1978年一些专家在沪、宁、杭一带调查结果表明,采用联产技术,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例如,常州东风印染厂用两台750千瓦的汽轮发电机组一年的发电经济效益达51万元。上海金山石化总厂的“三伦厂”使用联产技术,一年的发电收益高竟达445万元。可见装备联产发电机组,对蒸汽余热充分利用、增加发电、节约燃煤、降低成本,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效益。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瞬间操纵术:掌控你身边人的113种经验

    瞬间操纵术:掌控你身边人的113种经验

    如何打开对方心扉?如何让他人对你印象深刻?如何使他人心悦诚服地赞同自己?如何让双方情感顺着你的旨意发展?如何在不同场合将不同人物把握于掌指之间?如何让难对付之人为己所用答案尽在书中!人生就是一场心智的博弈,胜负的关键就看谁能操控人心。
  • 乡村痞少

    乡村痞少

    张少龙只是小山村里地地道道的小农民。某天,一冷一热,两大美女来到村里,成了张少龙的上司。自此之后,张少龙陷入一场感情漩涡中,与众多美女相处,他该如何取舍?内心情感的驱使,张少龙走上一条黑色之路,地下势力,暗潮涌动,危机四起,他能否站住脚跟?精彩,热血,激情,暧昧,一样不少,尽在乡村痞少。
  • 两生花双生情

    两生花双生情

    一对明星双胞胎姐妹遇见两个富家明星,会碰撞出怎样璀璨的烟火呢?
  • 管人要懂心理学

    管人要懂心理学

    管理人心是靠人格魅力还是火眼金睛?管理下属是靠情理相依还是以势相激?本书尝试从心理的角度,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对管理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提供了操作简便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在帮助管理者了解员工各种现象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的同时,使得管理工作轻松上手,游刃有余。
  • 大道消失以后之翳天传说

    大道消失以后之翳天传说

    刚刚穿越,天翳以为自己来到的是架空的异能世界……谁知道这里竟然是一个没有了大道之后的修真世界!而且,自己的金手指貌似太弱了点,是个人都比自己更像主角吧?
  • 羡仙传

    羡仙传

    缘起缘灭一梦间,熬尽红尘叹华年。白头偕老书中事,何苦凡尘觅天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关于我重生成最后一头巨龙这件事

    关于我重生成最后一头巨龙这件事

    书友群:881755912 当孙阳从龙崽好不容易摸爬打滚的成长成幼龙时却发现...这个世界居然几千年前就没有元素了???龙族也莫名其妙的不见了??搞毛啊!!说好毁天灭地的酷炫魔法呢??说好的家世显赫背后有龙呢??为毛他啥都没有啊!ps:本书更新随缘,慎入
  • 赊毒

    赊毒

    公元二三二八年,人类遭遇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浩劫,数十亿的人类因为感染上赊毒而病变,思维活跃性的发展,大脑开发程度达到百份之三十,而适应不了赊毒的人类却达到了百份之九十七,每天遭受着赊毒的侵蚀,那些获得新的能力的人,更加的不幸,他们将要面临的是漫长的星际漫游。无法回到地球与自己心爱之人相处携手。所有的感情,都伴随着大脑的进化逐渐消失殆尽,显而易见的是,智商越高的人越不愿意诞下生命,每天的死亡率是出生率的十倍,即使我们不付出行动,也会因为死亡率过高而毁灭。而真正的爱情在这个混乱的时间里,成为了可以缺少的东西,每个地方有不同的要求,会分配到合适的人选,进行生育工作。许多人早已忘记心动的感觉,漫无目的地活着迎接死亡,成为了常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