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就有想法编写此书,并且列了提纲,开始收集资料,还请著名国学大师冯其庸题写了书名。无奈琐事缠身,写写停停,直到去年五一节的时候,才一鼓作气,完成了初稿,并写好了后记,期待着早日面世。时隔一年能够出版,心中有诸多的感慨。
我第一次走进玉华宫景区,是1996年9月26日,受命调查当时的玉华宫管理处与玉华山庄纠纷一事。从此,我与玉华宫结下了不解之缘,多次领着慕名而来的同学、朋友去玉华宫景区参观,并向他们讲解玉华宫的历史和玄奘法师取经、译经的故事。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的情形:我们一行四人到达玉华宫的时候,天色将晚,秋风吹拂,松涛阵阵,浑身觉有丝丝凉意,像要穿透肌肤,而我竞着一件短袖汗衫,在市区根本没有感觉到冷。
由于时间仓促,我只在筛月湖畔、西宫背上和石王沟里稍稍停下来看了看。那松林,那一潭碧绿的湖水,让第一次走进玉华宫的我感到惊诧。我惊诧于这儿的美,实在让人陶醉。虽然现在“养在深闺人未识”,迟早会得到人们垂青的。后来的发展足以证明我的猜测。
在我写的《关于玉华山庄反映他们在经营中遇到困难的情况调查》一文中,对玉华宫景区的开发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随后,市政府在玉华宫景区召开现场会,将玉华宫景区的建设开发权限收归市上管理,专门成立玉华宫管理局,为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从而加快了玉华宫景区开发建设的步伐。
后来,我参与了1999年在铜川召开的第二届玄奘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建国以来在铜川市召开的规模最大的国际性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我有幸结识了不少著名的佛学专家。会后,我参与负责编辑会议论文集《玄奘研究》(我是该书副主编之一)一书。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渐渐地,我对玉华宫,对玄奘法师。以至于对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加之和著名佛学专家黄心川、刘培育有了一定联系,对玉华寺的建设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开始查阅有关资料,参加有关玄奘研究方面的活动,了解玄奘,认识玉华山,内心就有了诸多的感触。于是,就写了认识玄奘和玉华山的体会文章,就有了《玄奘与玉华山》这本书。
我关心玉华寺的建设,宣传玉华宫,完全是自觉、自愿的。是作为铜川市一分子,尽一份责任,其出发点是关心铜川的发展,尽卑微之力,希望铜川能够依靠自身优势,跻身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一个工作、生活在铜川的人,谁都希望铜川发展得越来越好。
玉华寺可以让铜川走向世界。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中国语言与逻辑大学校长刘培育先生的预言一定会实现。他是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汇点上,对铜川寄予厚望。著名经济学家童大林为市政府机关刊物《铜川经济社会研究》题词:“铜川,黄土高原上的一棵大树”,同样寄深情于铜川。
城市的概念与以往人们所了解的不一样。有漂亮的楼房、城郭和城池,未见得就是历史文化名城。铜川有玄奘法师这一世界在,是铜川市的荣耀。当然,铜川要成为历史文化名城。首先应该成为旅游名城。只有以创建旅游名城为龙头,增加游客总量,才能成为历史文化名城。
现在,学习、研究和宣传玄奘,探求玄奘与玉华山殊胜因缘,成了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占据了我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通过参加玄奘研讨活动,我把国内外玄奘研究的最新信息带回来,让更多的铜川人了解玄奘。同时,利用多种场合介绍玄奘与玉华山的关系,宣传玉华山,还引荐著名表演艺术家、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来玉华山祭拜玄奘。我的大学同学中有不少担任中学校长,在我的鼓动下,他们还组织老师专程来玉华山旅游,都感到不虚此行。
在编写、出版此书过程中,得到了许多朋友的关心支持。我非常崇敬的著名国学大师、红学研究专家冯其庸为本书题写了书名,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一诚长老为本书题词,著名佛学专家、玄奘研究中心主任黄心川,著名表演艺术家六小龄童先生欣然为本书作序,并多次过问出版情况。三秦出版社社长赵建黎先生与我素昧平生,看到我送来的书稿后,给予偏爱,使此书得以顺利出版。书中的照片,除部分选取网络及我拍摄的照片外。还采用了贾福义、井小溪先生提供的照片。对以上诸位的无私关怀帮助,谨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王赵民
二零一零年五月
于铜川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