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信之初——烽火狼烟
你知道在古代人们都通过什么来通信吗?你知道为什么古代小说里用“狼烟四起”“烽火连天”象征着战乱吗?
说起信息传递,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我们的史料上已经有信息传递的记载。
去过北京八达岭长城的人大概都有印象,在蜿蜒曲折的长城上,每隔一段就有一个雄伟、壮丽的烽火台。你知道烽火台在古代是做什么用的吗?读完下面的故事,你就明白了。
烽火戏诸侯
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
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妃笑一场!
这首诗说的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为什么烽火可以戏诸侯呢?事情是这样的。在古代是没有电话的,当然也没有对讲机,更别说上网了。那么一旦有敌国来犯,或者哪里发生的战争,地方是如何传递信息到中央,中央又怎样发号施令给地方呢?就通过烽火台。
烽火台又称烽燧,俗称烽堠、烟墩。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是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也最古老而行之有效的土电报。如果发现敌情,便立刻发出警报:白天点燃掺有狼粪的柴草,使浓烟直上云霄;夜里则燃烧加有硫磺和硝石的干柴,使火光通明,以传递紧急军情。附近的烽火台接到信息也开始发出警报,传给下一个烽火台,如此下去信息通过烟火到达了目的。
烽火台通信的产生,主要是为了满足奴隶制国家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对通信的需要。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利用烽火台通信的方法。
本来,只有万分危急的时候才点燃的烽火。可是在周朝却有一个帝王为了买美人一笑,点燃烽火戏弄诸侯,导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结果是国破家亡,千古间留下一声悠长的叹息。故事是这样的,周幽王是一个非常残暴而腐败的君主,他有个爱妃名叫褒姒,长得非常美丽,但是就是从来不曾开颜一笑。周幽王很郁闷,这么美的美人要是笑起来可能更好看,于是就悬赏,如果谁能想办法让娘娘笑一下,有重赏。重赏之下不仅有勇士,还会有馊主意。有人就提议,可以试试烽火戏诸侯的办法。周幽王如得锦囊妙计,当天晚上带着爱妃褒姒登上城楼,命令四下点起烽火。临近的诸侯看到了烽火,还以为是西戎(当时西方的一个部族)来犯,便立即领兵匆匆赶到城下救援,结果只见灯火辉煌,鼓乐喧天。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周幽王为了取乐爱妃而干的蠢事,各路诸侯也是敢怒不敢言,只好气愤地各自收兵。
为什么过去人们用“狼烟四起”指有战乱呢?这是因为狼粪的烟是直上的,所以古代边防烽火台通信中点燃掺有狼粪的柴草以报警。所以狼烟一起,说明边疆有乱,也就是有战乱了。
2.声音通信——击鼓传声
我们知道,鼓是用兽皮蒙在框架或者容器上做成的。早在公元前3500年的古代,我国就已经有鼓了。在关于描写过去的战争的文字里我们会经常看到“擂鼓助威”这个词,以鼓舞士气。
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制作的鼓比我国古代的鼓要晚一千多年。他们的鼓和人一般高,鼓身还有图画。非洲鼓有些是用掏空的树干和大象皮做成的,敲起来特别响亮,可以传很远。如果有什么重要信息,就可以敲鼓一个部落一个部落地传下去。
3.地上通信——快马传书
自公元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从此,书信往来就更加方便了,传递信的人也逐渐由步行改为骑马,所谓的“快马鸿雁”也就是这么来的。由于路途遥远,单人匹马送信可能会耽搁很久,所以人们想出在途中休息换马的办法。于是专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驿站就产生了。飞马通信的路我们称为驿路。到秦汉时期,我国的邮驿的设置已经开始制度化、规范化。在驿路上,每隔15千米就有一个驿站,备有马夫和马匹。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虽然中国的邮驿历史长达三千多年,但留存的遗址、文物却不多。目前,邮票上的两处驿站遗址,均属明代。江苏高邮古城南门外的孟城驿是一处水马驿站。我国仅存的一座较完整的驿城——鸡鸣山驿,在河北怀来县。
说起古代的驿站,其实也就是信息传递中的人马大接力。当然,偶尔有一驴当先,飞驴传信也并不是什么意外。
4.天上的通信——飞鸟传书
大家都听说过“飞鸽传书”和“老马识途”的两个成语,事实上,经过训练的信鸽“识途”的本领远在老马之上。现代科学证明鸽子具有磁性的感知能力,所以在这种感知能力的指引下可以辨别方向,找到回家的路。而在古代,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这些,但能利用鸟类本身认识回家之路的习性,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可以把信件拴在鸽子的腿上传递信息了。信鸽传书,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2000年前,古罗马凯撒大帝征服高卢的时候,就是用信鸽传递的信息。在十字军远征的时候,阿拉伯人也曾用飞鸽传书。说起来,信鸽可是战场上最早的通信员。1870年普法战争开始,法国有一只叫“荷马”的信鸽,由于经常往返于巴黎和法国其他省城,在战争中成为战功赫赫的英雄。“二战”期间,美国一支远征军在缅甸被日军围困,和指挥部失去了联系。神奇的是,一只被指挥部发出的信鸽,飞越重重阻碍将重要军事信息带给了远征军。最后,在信鸽的帮助下,被围困军队与援兵里应外合,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那只信鸽也被授予“缅甸皇后”的尊贵称号。
此外,人们还利用其他候鸟传书,如鸿雁。在民间关于“鸿雁传书”,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唐朝大将薛平贵远征在外,妻子王宝钏苦守寒窑数十年望穿秋水。有这么一天,王宝钏在野外挖野菜时,忽然听到空中有鸿雁的叫声,不仅勾起她对征战在外的薛平贵的思念。于是,她恳求鸿雁为她带去一份问候与思念,可是荒郊野外的哪里去寻笔墨呢?聪明的王宝钏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便撕下罗裙,咬破指尖,写了一封思念夫君、盼望夫妻早日团圆的血书,让鸿雁作为信使。
5.新的发明——通信塔
如果留心一下,你会发现,很多通信工具最早都是用于军事上。如烽火台、鼓、信鸽……通信塔也不例外,它可是法国革命战争中的功臣。那么它是怎么发明的呢?18世纪,法国有个叫克劳德查佩的工程师成功地研制出一个加快信息传递速度的实用通信系统。这个通信系统是由建立在巴黎和里尔230千米间的若干个通信塔组成的。在通信塔的塔顶上竖起一根木柱,在木柱上安装一根水平横杆,人们通过使木杆转动摆成各种角度代表不同的信息。附近的信息塔用望远镜就可以看到这些信息。并依次传下去,这样在230千米的距离内仅用2分钟便可完成一次信息传递。据史料记载,这个信息系统在18世纪法国革命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曾立下赫赫战功。
6.远距离传声——电话通信
电话的发明在电报之后,较之电报,它是更高级的通信方式。我们发送一份电报之前,必须先将报文译成电码,然后再用电报机发送出去。在接收时,再将收到的电码翻译成文字。这样不仅手续麻烦,而且也不能进行及时双向信息交流。为克服电报的缺点,人们开始探索一种能直接传送人类声音的通信方式,电话就这样发明了。
早在18世纪,欧洲就开始了远距离传送声音的研究,不过收效不大。1796年,休斯曾提出了用话筒接力传送语音信息的办法。到19世纪,德国一名教师发明了最原始的电话机,利用声波原理可在短距离互相通话,但无法投入真正的使用。
前面的尝试都失败了,最后发明电话的重任落在了一个叫亚历山大?贝尔的人身上。他曾经系统地学习人的语音、发声机理和声波振动原理,在为聋哑人设计助听器的时候,突发奇想——“用电流的强弱来模拟声音大小的变化,从而用电流传送声音。”
从此,贝尔和他的助手就开始踏上设计电话的漫长而艰辛的历程。1875年6月的一天,贝尔和他的助手沃森特进行模型的最后设计和改进。在最后的测试阶段,贝尔不小心把硫酸溅到自己的腿上,他疼痛得叫了起来:“沃森先生,我需要你,快来帮我呀!”这时,沃森特正在紧闭了门窗的另一房间把耳朵贴在音箱上准备接听。没有想到,这句话通过他实验中的电话传到沃森特的耳朵里。这句极其普通的话,由于是人类第一句通过电话传送的语音,而被载入史册。这一天,也就是1875年6月2日,这一天就成了电话发明的纪念日。贝尔被后人称为“电话之父”。
电话是什么时候传到我国的呢?电话的传入,是在1881年。有一个叫皮晓浦的英籍电气技师,在上海架起一对露天电话,这就是我国的第一部电话。当时打电话很贵的,要付36文钱才可通一次电话。
7.移动通信——手机
手机,现在几乎已经是人人必备的通讯工具了。而在一开始,手机可是当之无愧的奢侈品。曾经,它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名字叫“大哥大”。你知道手机的来历吗?
也许喜欢战争片的朋友在很多电影中,看到过一些士兵在战场上背着一个笨重的方块,手里还拿着一个很大的类似电话的东西与后方或其他战线通讯,这就是无线电对讲机。无线对讲机的发明为手机制造提供了最初的灵感。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率先提出了手机的概念。第一部“手机”是马蒂?库珀研究制成的,这部电话勉强算是便携式的,它体积较大,重约1.13千克,靠电池运转,用它总共可以通话10分钟。它与真正的手机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到1983年,鲍伯?巴内特在芝加哥某体育场外,拨通了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商用手机电话。人类的通信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手机诞生了。第一部手机的型号为DynaTAC 8000X,是由摩托罗拉生产的。机身有2磅重,像个砖头,可通话时间半小时,在当时销售价格为3995美元,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哥大”的雏形,可谓手机的鼻祖。据说,这部手机耗资一亿美元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作手机的电子元件体积不断缩小,手机也逐渐向轻便小巧的方向发展,传统造型的手机也成为了古董。在如今的手机市场上再难看到砖头一样的手机了。从直板到下翻盖再到折叠,后来又出现旋盖和滑盖,现在的手机市场上,各种造型款式手机层出不穷。在功能上,手机厂家也是不断出新,从摄像到音乐影音播放,再到手机电子书、手机电视、手机上网,现在已经被广泛地接受和应用。
手机为何能远距离通话?
当今社会,几岁的孩子都有手机,可见它的发展速度之快。并且手机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风靡全球,成为现代社会上最普遍的通信工具。那么手机为什么能远距离通话,你们知道吗?
手机又叫移动电话,目前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是普及很广的通讯工具。它的工作原理是:当你用移动电话进行呼叫时,移动电话会发射无线电波,这些无线电波可被距离最近的基站接收。一旦基站接收到移动电话传来的无线电波,就会将其传输到交换台,交换台根据当前呼叫的类型将呼叫转接到另一个基站或固定电话线网络,从而实现通话。移动电话的每个基站采用全方位天线,它的服务半径约为10千米,因此要想让移动电话号码的通讯服务面积大,就必须多设基站,那样就不会出现盲区,有了通信卫星可使信号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