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但我们每个人又都有一个各自的内心世界,这个内心世界就是每个人自己的精神和灵性得以安歇和休憩的地方,心灵后花园——这才是你最好的“蓝色地带”。
清零
你有了心灵后花园,你就可以让自己在后花园里一个人清静地处理生活中的万般繁杂,进行实实在在的清零。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要放弃自己已有的东西,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但是心里的不安分,却恰恰在给我们的人生不断进行清零。
现在有些人下岗了,被裁员了,有人似乎感到天要塌下来了。其实,这没有什么了不起。几十年的计划体制,把人们惯懒了、惯坏了、惯出了许多的惰性。当我们回到原始状态时,我们一定会感到生活是很美好的。
我们在操作计算机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程序出错或停机现象,这时,我们只要按一下复位键(即清零键)重新启动,计算机又可以恢复正常工作。
人生也是如此,当你面对繁杂纷呈的社会压力而心烦意乱,当你感到活得很累的时候,你不妨静下心来,退出“系统”,给自己“清零”。
给自己“清零”,就是一个调整心态的过程,这就要求你把一切执著、烦恼、不安、功利、世俗等等统统放下,恢复到自己本来的状态,明心见性,一切从零开始。怀着一颗平常心、平等心,眼前的困境就会一一化解,即可进退无碍、从容自在。有一个关于禅的故事,禅师弟子请教禅的奥秘,禅师并不言语,只是一味地往茶壶里倒茶。弟子急忙劝阻:“师父,请不要倒了,茶已经溢出了。”禅师才说道:“是啊!茶满了就会溢出,现在你的头脑里装得满满的,我再讲禅的道理,你还能听得进去吗?”一语道破禅机。原来,这位禅师是在给他的弟子“清零”。
给自己“清零”就是要我们舍弃自己头脑里固有知识的偏见,给自己留下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更上一层楼。
我们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清零的过程,每一个过程就是一个清零和茶满的复位。
当你进入空灵状态,当你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坦坦荡荡的时候,你的心灵就会像一片晴空、一泓清水那样纯洁,那样朴实无华,就像国画里的留白,音乐里的休止符——此时无声胜有声;给自己“清零”,退一步海阔天空,也是一种美的感受。
独处
心灵后花园是供自己独处的“地方”。在这个后花园里,第一个作用就是可以让自己独处。在独处时,你可以寂寞、可以发呆,这样可以得到全身心的放松。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把交往看做是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独处是一种能力,并非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具备的。具备这种能力并不意味着不再感到寂寞,而在于安于寂寞并使之具有生产力。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则有些寂寞,但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这时候,我们独自面对自己和上帝,开始了与自己的心灵以及与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对话。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灵魂生活都是在独处时展开的。和别人一起谈古说今,引经据典,那是闲聊和讨论;唯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来大师们的杰作之时,才会有真正的心灵感悟。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
我们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他的“自我”,一个可靠的检验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独处。当你自己一个人待着时,你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
对于独处的爱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来,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则简直是一种灾难了。
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绝对的孤独。但是,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却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世上正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最怕的就是独处,让他们和自己待一会儿,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一种酷刑。只要闲了下来,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去消遣。他们的日子表面上过得十分热闹,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极其空虚。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想方设法避免面对面看见自己。对此我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连他们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贫乏,和这样贫乏的自己待在一起是顶没有意思的,再无聊的消遣也比这有趣得多。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变得越来越贫乏,越来越没有了自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回归
在心灵的后花园里,我们才能有机会让自己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回味童年的本真。
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记得孩童时候那些单纯的快乐,记得那些简单的幸福,在你心里是否也会有属于自己童年的美好回忆?
其实,每个成年人心中都有一颗孩子般的心,忙碌的工作和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渴望像孩子那样无忧无虑地嬉戏玩耍。在很多人的回忆中,是否都会有一些熟悉的旋律能让大家忆起童年?你多久没有过儿童节了?那个多么美好的节日,曾经在这一天穿上新衣裳,收到心仪已久的小人书。是否我们都曾感慨接触得越多,看得越多,越长大,就越容易迷失掉最单纯的自己,最初的童真?
回归童真的步骤可以这样进行——
第一步:笑。懂得笑,懂得一点“低级幽默”,这是孩子们快乐常驻的秘方!
第二步:幻想连篇。对将来发生的事情,孩子们总以乐观好奇的心态去憧憬。
第三步:我选择我喜欢。孩子们自发性的行为可能让我们不解,他们不计利益,不图回报,一切全在兴趣!
第四步:就是不怕犯错。“永远不怕犯错是孩子特有的美德。”
第五步:无条件接受现实。从你内心的孩子那里,你应该学会接受,想象你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能抗拒。你只能接受,一切的厄运对你来说都是理所当然!
第六步:无止境的信任。由孩子们启示联想的,尝试以信任与接纳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至少缩小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