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育被忽视了之后,不管是因为没有机会还是没有利用好机会,自我提高或许是最后剩下的希望。在我们身边自我提高的机会很多,自我提高可以得到很多的帮助。现在有很多便宜的书和公共图书馆,我们没有理由不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源来提高我们自己的水平,增加我们的知识。
大约在50年乃至一个世纪之前,获取知识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可能是你无法想像的:书籍缺乏,并且价格昂贵,夜晚只能在蜡烛的暗淡光线下看书,工作太久而没有时间学习,为了有精力学习需要克服体力的极度疲劳。
即使在如此艰难的日子里,很多伟大的成功者照样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使我们惊叹不已。而我们想到残疾、畸形、聋哑、体弱多病、饥饿、寒冷等等这些会阻碍受教育的因素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为我们自己感到羞愧。因为这个充满机会和帮助的时代,给我们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学习机遇和自我提高的机会,而我们实在是利用得太少。
自我提高至少反映了提高自己的愿望。如果存在这种愿望,那么只要战胜了追求舒适和安逸的心理就会获得自我提高。你不能花太多时间来看小说、玩扑克、打台球、闲逛、侃大山,一分一秒的空闲时间都能派上用场。在自我提高的前进道路上有一头狮子——自我纵容,只有战胜了这个敌人,才能保证取得进步。
从一个人打发空闲时间的方式可以看出他人生的基调,看他是否已经对生活没有了热情,或者是否把生活看成一个大玩笑。在他们轻率浪费掉的傍晚和半日休假时,他们的意志正在渐渐地被消磨掉。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事实永远不会发生改变。
年轻人常常惊奇地发现,不是竞争对手前进太快,而是自己已经落后于竞争对手。但只要他们审视一下自己,就会发现他们已经停止了前进的步伐,停止了跟上时代步伐的努力,他们不再博览群书,也不再通过自学丰富自己。
对空闲时间的正确应用能使人走上卓越的位置。历史上很多人用来学习的“空闲时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空闲时间,而是他们节约出来的时间,从睡觉、吃饭、娱乐中挤出来的时间。
世上有哪个孩子比艾利弗·波瑞特的机会更少呢?16岁的时候他跟着一个铁匠当学徒,整个白天他都得在铁匠的铺子里工作,晚上点着蜡烛开始学习。他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吃饭的时候他面前也摆着一本书。工作时他的口袋里放着一本书,只要有一点儿空闲他就会拿出来看。当那些富裕的和懒惰的孩子到处闲逛、游手好闲的时候,小艾利弗正在抓住机会提高自已。他利用晚上和假期学习,他利用很多孩子都浪费了的零碎的时间来学习,因此获得了很好的教育。
他渴望知识,希望能自我提高,对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一一加以克服。一位有钱人曾经许诺要供他上哈佛大学,但是他拒绝了。他说可以自学,虽然每天他都必须在铁匠铺工作8个小时。他是一个很坚强的孩子,他像珍惜金子那样珍惜在铁匠铺里的每一刻空余时间。他相信对每一刻时间的节约很多年后一定会收到高回报,而浪费时间只会使他一事无成。想像一下,一个孩子每天白天在铁匠铺里工作,居然能抽出时间在一年内学习了七个国家的语言!
常常限制人们的不是能力不够而是缺少勤奋。很多时候雇员比他们的老板更聪明,有更好的智力。但是他们不注意提高自己的才能。他们的大脑被烟草熏得越来越迟钝,他们把钱花在打台球、看电影或者跳舞上。当他们老了以后,他们会抱怨运气不好,年轻时没有足够的机遇等等。
公司经常会重新招聘正式职员,被换掉的常常是那些年轻时认为不值得学习商业知识的人。在很多工厂、商店、办公室里,职工近乎无知的现象非常普遍。实际上,在这个充满机遇的世纪,年轻人都应该受到很好的教育。但是美国社会中的事实令人感到遗憾,我们经常看到有人从事非常低下的工作,因为他们年轻时认为不值得提高他们的能力,没有集中精力去获取大量的知识。
那些被很多人认为不值得引起注意的小事,往往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巨大障碍,使他们无法前进。
很多年轻人把他们的黄金年龄浪费在非常普通的职位上。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也没有利用一切可能的机遇去谋求更高的职位。很多人浪费了身边的很多可利用资源,年轻时他们常常毫不在乎地说“我觉得不值得去努力”,就这样耽误了美好前程。他们觉得没有必要在学校里用心学习,也不去想自己能做点什么,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
很多职员羡慕他们的老板,希望自己也能开公司当老板。但是,一旦需要比职员付出更多的劳动时,他更愿意过轻松的生活。于是,他们开始犹豫是否值得为了多挣一点儿薪水或得到更高的职位,而去经受巨大的压力、不断努力奋斗、不断学习提高自己。
很多人的问题是他们不愿意用现在的一点牺牲换取将来的成果。他们宁愿过舒服的日子,也不想把空闲时间花在自我提高上。他们有着要做大事的模糊愿望,但是很少有人有那种强烈的渴望,驱使他们牺牲现在的一点舒适,换得美好的将来。很少有人愿意做很多年的基层工作为人生的辉煌奠定基础。他们也向往成功,但是他们这种向往不足以让他们愿意付出任何努力或做出一点牺牲。
所以,很多人就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实际上,他们有能力做得更好,但是他们不愿意做必要的努力,他们更愿意使生活过得轻松和平庸,不想通过奋斗去获得更多的东西。他们不敢“玩对”他们来说完全值得的游戏。
如果一个人很希望自我提高和进步的话,他一定能找到机会获得成功的。令人感到悲哀的是,那些本来能力很强的人,因为忽视了自我提高的机会,结果沦落到和智力低下的人一样的结果。
人类最耻辱的事莫过于知道自己能力出众,却被困在低级的职位上,因为他们早期没有受到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培养和训练。如果受到正常的培养和训练,他们能够达到自己可能达到的80%~90%,但是由于无知导致他们达不到可能的25%,这是非常羞辱的事。换句话说,如果因为缺少培养和训练而在生活中没有很好地发挥才能,这是最令人痛心的事。
没有什么过错比没有准备好取得更大的事业成功而更令人悲哀的了。再没有比因为没有准备而被迫放弃好机会更痛苦的了。
生活中,很多职员、技师、雇员未得到和他们能力相称的职位,重要的是因为他们没有受过相关的教育。他们没有知识,连一封像样的信都不会写。他们讲的语言无法表现他本来很出色的能力,所以只能继续留在平庸的职位上。
自然界的每件事物都在不停地变化着,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既可能向好的方面也可能向坏的方面发展,既可能前进也可能倒退;如果我们不好好利用它们的话,我们就留不住它们。
如果我们不用的话,大自然将收回我们的大脑和肌肉。当我们停止有效的训练,停止运用我们的能力的时候,她会收回我们的技能。当我们停止锻炼的时候,同样会失去我们的力量。
一个大学毕业生在离开学校很多年后会惊奇地发现,能体现他所受教育的只有他的文凭。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早已失去,因为这些年根本就没有用过。当刚刚完成考试,一切知识在他的头脑里都很清晰的时候,他觉得这些知识会永远留在头脑里。但事实上,当他开始停止用这些知识的时候,这些知识就开始慢慢溜走,只有那些他经常运用的知识会保留下来并得到提高,其余的会渐渐流失掉。
很多的大学毕业生在毕业10年后,发现自己在大学4年里学到的东西所剩无几,因为他们这些年根本就没有用到这些知识。不知不觉中他们变得越来越虚弱。他们不断地对自己说:“我有大学文凭,我一定有某种本领,我一定能干一番事业。”但是一张大学文凭不可能为你留住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就像煤气喷嘴上的一片薄纸不可能挡住管子里的气体一样。
任何你不利用的东西都会从你身边慢慢溜走。能力不会永远留在我们身上,如果我们不利用我们的能力去做点什么的话,它就会慢慢从我们身上消失。自我提高的工具就在你的手上,开始利用它们吧。
不要抱怨自己没有上过哈佛大学,不要认为自己现在无法与哈佛大学毕业生相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提高自己。如果你的机会有限,那就多用你的能量,多多努力去争取吧。
开始的时候进步可能看起来很小,但是只要你坚持,就一定会成功。“循序渐进,积少成多”是知识积累的一般原则,只要你坚持自我提高,到时候你一定会成功的。
别为自己设限
事实上,没有人愿意平平庸庸地过一生。一般来说,我们往往会得到自己所期望的东西,所以,没有希望就没有收获。
如果你所走的每一步最终都是通向失败的,那你又怎么能有希望达到成功的目标。
成功的生活起源于你心中的理想。如果你内心的态度是与成功的生活相抵触的,那么你的一生只能是平庸与失败。行动上是一回事,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回事,那是致命的。因为每一件事都是源自于你内心的创造,人们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必定是按照事先所设想好的程序来完成的。
然而,大多数人都没有以正确的方式来面对自己的生活,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很大一部分都被中庸化了,因为他们心中的理想并不与实际的努力保持一致。也就是说,他们在做着一件事的时候,心里想的却是另外一件事。于是,他们灰心了,他们退却了,他们怀着错误的心态去追求一件事物。他们并非以一种必胜的信念来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要知道,信念是可以激发和推动人们努力的;他们也没有以一种勇往直前的决心和信心来对待自己的工作。
正如奢望财富又总是担忧过贫苦的日子,如果你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又怀疑自己的能力,这样又怎么可能成功呢?一个人在希望获得成功的同时却总是怀疑自己获得成功的能力,这样的处世哲学是不存在的,这样做只能招致失败。
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向成功看齐,向上看齐。他应该进取性地创造性地、建设性地、思考问题,当然,首先他必须以乐观的态度思考问题。
你所从事的事业的最终结果,往往取决于你开始从事它时所定的目标。如果你期望的是成为一名平凡的蓝领,那么你就将注定无法得到提升。相反,如果你干脆回过头来,坚决不沾与消极相关的任何事情,那么你就开始向成功迈进了。
一旦你对自己产生怀疑,丧失信心,你就会成为一个失败者。如果你想远离失败,那你就必须让你的思想处于一个建设性的、充满创造力的情境中。为了达到这一点,你必须有自信、乐观、创新的想法,这就好比在雕塑之前一定要有模型一样,在你能真正生活在一个新世界之前,你必须先预见这个新的世界。
有人处于这个世界的底层,有人处于次要地位,有人认为他们的机遇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所以他们认为自己再无翻身之日,但是只要他们知道逆向思维的力量,就会很容易拥有一个全新的开始。
如果你想招来好运,获得升迁,你必须先消除怀疑。只要怀疑处于你和你的理想之间,它就将阻碍你成功。你必须拥有坚定的信念。要知道,没有人能在确信自己无能的时候得到好运。“我不能”这一哲学比其他任何一种因素都要更严重地破坏你的事业。
要想成功,每个人都要向上看,而不是向下看。人要使自己往上爬,而不是趴在下面,就要拒绝怀疑自己的能力。上帝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人,所以就没有什么天意要让你身陷于痛苦和绝望的境地。
人生来就是为了成功的,问题在于我们不仅不相信无限供给的自然法则,还封闭了这一自然法则,以至于我们总是与成功无缘。哈佛大学毕业的人就是上帝钦定的成功者吗?完全不是,如果他们不注意自我提高,照样会失败。
每个人都应该扮演自己理想与抱负中的角色。如果你试图要成为一个成功者,你就必须扮演一个成功者的角色,绝不是弱小的而是生机勃勃的、果敢强悍的角色。你必须感觉到富裕,并且表现出成功,你的举止应该充满自信。你应该给人以这样一种印象:你对自己很有把握,你足够强大来扮演好你的角色而且能够演得很完美。
试想,如果一个在世的伟大演员拥有一个为他量身定做的剧本,剧中他去扮演一个在赚大钱的、充满活力的、积极上进的角色,这个角色是要凭借他的气质和仪态来驾驭的。如果这个演员在扮演该角色的过程中穿得就像一个不成功的人,以一种弓腰驼背、无精打采、漫不经心的状态走在舞台上,似乎他没有什么抱负,没有什么精力,更没有什么生活可言,似乎他也没有一种可以赚大钱或是成为一个事业成功者所必备的真正信念;如果他以一种畏缩的、躲躲闪闪的方式游走在舞台上,还没完没了地说:“现在我都不相信我还能做曾经尝试过的事情,对我来说那太难了,别人可以变得富裕或是获得成功,但我做不到,反正美好的东西不像是为我准备的。我只是一个凡人,我没有那么多经验,也没那么大自信;对我来说,认为我自己能变得富裕或是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大影响都是自欺欺人。”
这样的角色会留给观众什么印象?他会散发出一种自信吗?他会展现出一种力量与强悍吗?他会使人们认为这样一个弱者可以赚大钱,可以掌控一切能够赚大钱的条件?很显然人们都会认为这是一个失败者。如果这样的人还有想征服一切的想法,恐怕人们会笑掉大牙。
失败本身并不像失败思想那么可怕。坚信我们是失败的,而且我们应该继续失败,这种想法是致命的。这种思想态度是极具破坏性的,我们面对失败而且对失败过于妥协,以至于都不知道转过脑筋来以一种勇往直前的决心脱离失败。
如果我们能克服内心的失败,我们便能很快克服外部的失败,因为当我们的心态发生改变时,实际行动也会发生相应改变。
相反,坚持失败的思想,使自己终日被失败困扰或与产生失败的条件绑在一块儿;同时,不停地想到失败,甘于贫穷,会让我们心理变得失败。这才是最可怕的失败。
只有当我们的心理态度面向成功时,我们才能走向成功。只要我们是向着绝望的,我们就很难驶进欢乐的港湾。
一个人如果坚持以一种老是向着他的不幸与失败前进,那么他就不可能走向与之相反的方向,即实现成功。
许多人既惧怕失败又甘于让自己生活在失败中,他们让自己终日生活在失败可能到来的条件下,生活在可能没有足够东西来生存的惶恐中。
当你决定永远与失败脱离关系,你将不再与之发生关系,你将从你的衣着,你的个人仪表,你的举止、言论、行为和你的家庭中彻底抹去失败的痕迹;你将向这个世界展示你的真正气度;你将不会再经历失败;你已经使自己面向美好的事物——能力与自立——坚信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改变你的决心,那么你将会惊奇地发现,一个多么大的推动力将会向你走来,你的自信、安心与自尊会有多么大的增强!
下定决心将你所有的活力结合起来吧,既然这个世界上有给予每个人的足够的东西,那你就应该拥有属于你自己的那一份成功,而又不会伤害他人的利益,或是给他人设置障碍。你是为成功而生,为快乐而生的,你应该坚定地去实现你神圣的使命。永远向上看,这是哈佛成功者最显著的特点。
几乎没有人因学校教育而成功
据说,上帝任命了两位天使,一位去治理一个帝国,另一位去扫大街,而且他们不能互相交换职责。其实,当一个人认为上帝已经交给他一项特殊的工作时,他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他才能得到幸福。当一个人找到他梦想中的职位时还风华正茂,那么他是幸福的。但是如果他不能胜任这份梦想中的工作,那么也就没有任何一份工作他能做得让自己或别人满意了,除非他已经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不然的话,一个人天然的倾向永远不会让他停止追寻梦想,内在的天然倾向会一直萦绕着他,并驱使他行动,直到他那天赐的才能都表示满意,回归到真正适合他的港湾为止。
许多人认为法律、医学和神学是适合每个人的最好职业,这一观点是多么的荒谬啊!比一辆大马车在竞技场上奔跑的表现更荒谬。有许多年轻人因为不假思索地模仿他们卓有成就的父亲而成了没有出息的职员。美国的大学生中有百分之四十二的人是学法律的,这难道不荒谬吗?由于同样的原因,我们的社会又有多少可怜的医生和律师呢?在我们的国家,不适应自己职业的人多得数不胜数,他们尖酸、失望、讨厌工作、穷困潦倒、缺乏勇气、衣衫褴褛、毫无信誉,甚至露宿街头。
事实上,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直接得益于学校教育而取得事业成功的大学毕业生几乎没有,而毕业之后的精心准备才是事业成功的基石。在大学里老师教给的最好东西就是知道如何学习,而在他走出学校围墙的那一刻,那些不能令他完全满足的书本知识已经被停止运用了,而去寻找能够真正满足他的东西了。
要利用一切机会来提高自己
扬·林尼厄斯的父母发现他不适合做教士时,就把他送到大学去学习医学。但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颇有耐心和智慧的老师,引导他进入了适合他的的领域。这个领域是他内心的真正选择,无论疾病、灾难,还是贫穷,都不能把他从这个领域里拉出来。最后,他成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指挥家。
罗伯特·克莱武夫这个一出生就被人称为“弱智儿”的人,在学校里也是所谓的“不可救药”之人。但是,在32岁那年,他在普拉斯战役中以3000人的微弱兵力打败了敌军5万人的优势兵力,从而建立了在印度统治的基础。
塞缪尔·德鲁被邻居们看作懒惰散漫的孩子,然而,经历一次险些丧命的不幸事件和他哥去世的打击之后,他开始变得非常谨慎和勤奋,他甚至不能忍受浪费任何一点时间。他废寝忘食地读书,利用一切机会来提高和充实自己。他认为,潘恩的《理性时代》使他成为了一个作家。因为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驳倒了那些对这部作品的非议,这使他首次以一个充满智慧而又精力充沛的作家身份为众人所接受和认同。
在母亲的眼里,威灵顿曾经是个差等生。在伊顿公学时,他被同学称为笨蛋、白痴、弱智。因为他什么都不懂,所以人们认为他什么都得从头学。他没有表现出任何天赋,也没有表现出任何要参军的意愿。在他的父母和老师眼里,他那勤奋和坚毅的性格特征是对他缺陷的惟一补偿。但是,在他46岁那年,“战无不胜”的拿破仑败在了他的手下。
南北战争时期的著名将军理查德·谢里丹的母亲曾经教授他一些最基础的知识,但这仿佛没有一点儿作用。后来,母亲的离世使潜伏在谢里丹体内的天赋得以苏醒,其实这种天赋曾经在许多事件中有所表现。最终他成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最为光彩照人的杰出人物。
英国文学家哥尔德斯密斯经常在学校里遭到老师们的嘲笑。他在学校里是一个劣等生,被称为“木头脑瓜”。他曾经被拒绝进入外科医学班学习,因此不得不改学文学。哥尔德斯密斯完全不能适应一个外科医师的职责要求,但他却能写出《韦克菲尔德的牧师》或者《荒村》这样伟大的作品。当约翰逊博士发现他非常贫穷,因为债台高筑几乎要被捕入狱时,他将《韦克菲尔德的牧师》一书的手稿卖给了出版商,并偿还了哥尔德斯密斯的债务。而这部书却让哥尔德斯密斯名声鹊起。
当拜伦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获得了班级第一的成绩时,他的班主任却轻蔑地对他说:“好的,拜伦,不久后我又会看到你排名倒数第一了。”英国小说家瓦尔特·司各特爵士曾经被他的老师称为笨蛋。
发挥“潜在的”力量
知识有两种:一种是一般的知识,另一种是专业知识。一般的知识虽然广泛而且种类繁多,但是对于积累财富并没有多少用处。著名大学里的教授们拥有各种知识,但大多数的教授都没有多少钱,因为他们专精于传授知识,而不擅长于组织或利用知识。
知识本身并不能吸收财富,除非将知识加以组织和运用,并通过实际的行动计划,去达到积累财富的明确目的。数以百万计的人因误解“知识就是力量”而感到困惑,这便是由于对此事实缺乏了解的缘故。
知识就是力量,这只是说,知识是“潜在的”力量。只有将知识组织成明确的行动计划,并导向一个明确的目标时,知识才会成为真正的力量。
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不一定是具有丰富的一般知识或专门知识的人。而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却肯定是思想意识得到相当发展的人,他可以得到他所希望的任何东西或同等价值的东西,而不侵犯别人的权利。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芝加哥的一家报纸连续发表了几篇社论。在这些社论中,他们称福特为“无知的和平主义者”。福特反对这种指责,于是控告该报诽谤他的名誉。
这件诉讼案在法庭开庭时,报纸所请的律师请求辩护,而且使福特本人走上证人席,以向陪审团证明福特的无知。这位律师问了福特许多各种各样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是让福特自己来回答,福特对制造汽车也许有相当的专门知识,但就一般知识而论,他还是个无知的人。
护辩律师向福特提出了如下的许多问题:
“谁是班尼迪克亚诺德?”
“英国为了镇压1776年的叛乱,派出了多少军队到美国?”
福特在回答后面一个问题时说:“我不知道英国派兵的确切数字,但是我却知道一个事实,派出的士兵远比活着回去的多。”
到后来,福特对于回答这一类问题感到实在厌烦,在回答一个特别无礼的问题时,他倾身向前,手指着发问的律师说:
“如果我真的想回答你刚才问的这个愚蠢的问题,或者回答你所问的其他任何问题,那么让我提醒你,在我的办公桌上有一排电钮,只要按下某个电钮,我便可将我的助理人员召来。只要我想知道,他们对于我花费最大心血所建立的企业中的所有问题,都能回答。现在能否请你告诉我,既然在我的周围能提供我所需要的任何知识,难道只为了能够答复这些问题,我就应当在头脑里都塞满这些东西吗?”
这的确是一个很合乎逻辑的答复。
律师被问得哑口无言。法庭上的每个人都认为这话是出自一个有教养的人之口,而不是一个无知的人的答复。受过教育的人,知道他需要知识时从何处取得,并知道如何组织这种知识,使之成为明确的行动计划。
亨利·福特在他的“智囊团”的协助下,成为美国最富有的人士之一,他掌握了他所需的大量专门知识,而且可以应用自如。至于他自己的心里有没有这些知识,这相对来说并不重要。一般来说,你人生的主要目的和你努力从事的目标,将帮助你决定你所需要的知识。
知识一经获得,必须将其加以组织,并通过切实可行的计划用以实现既定的目标。除非将知识用于有价值的目的,否则,知识并无实际价值。
如果你在考虑多受一些学校教育,则首先要决定,你寻求所希望的知识是为了什么目的,然后要进一步知道从哪些可靠的来源能够得到这种知识。
各行各业中的成功人士,莫不是从工作上获得与他们的主要目标、事业或职业有关的专门知识。凡是误认为学校教育一完成,寻求知识的时期就已经结束的人,通常是不会成功的。事实上,学校教育只是使一个人知道如何去获得有用的知识而已。
公司选用人才的时候,最需要的是在某一个方面有专长的人选——商学院毕业的会计与统计师、各类工程师、记者、建筑师、化学帅,还有未来公司的领导者。
对于需要接受专业教育的人士,可靠与实用的方法之一,莫过于进夜校。凡是用函授方法可以进行教学的各种科目,在美国邮件所能送到的地方,都可以实行专业训练。在家中学习的优点之一,是学习计划有弹性,可以利用闲暇时间进修。在家学习的另一个优点是,如果所选的函授学校得当,则在学校所提供的多数课程中,你都可获得极为充分的咨询条件。这些对于需要专业知识的人,可能是无价之宝。无论居住在何处,你都能分享到这种好处。
不费力气和不付代价而得到的东西,通常是不被重视和珍惜的。我们的公立学校提供的条件虽然很好,但是所得到的成果却不佳,其原因也许在此。函授学校是高度组织化的事业机构。它们收费低廉,所以它们不得不要求立即付款。一名学生无论成绩好坏,学费非缴不可,所以产生一种功效,即是原来想放弃的学生,也要跟着把课程读完。
就全世界的公立学校制度而言,要以美国最为庞大。但是人类有一个奇怪的毛病,只有对付出代价的东西才会珍视。美国免费的学校和免费的公共图书馆,给人的印象不那么深。
“因为它们是免费的”,所以许多人在离开学校就业后,发现需要接受额外的训练,其原因就在于这里。雇主之所以对曾受过函授教育的雇员较为重视,这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雇主们从经验中获知,凡是有决心牺牲一部分闲暇时间而在家里自修的人,都有担任领导工作的魄力。
某些人有一种无可救药的弱点,那就是缺乏野心的人,尤其是拿固定薪水的人,如果能有计划地利用他的闲暇时间,做些自修的工作,就不会长期干些小差使。他的行动为他今后的发展扫清了许多障碍,并赢得了有能力让他踏上成功之路的人的好感。
让你的“猎枪”不再“散射”
在今天,想要成功,一个人必须把自己所有的才能都集中在一个绝不动摇的目标上,还要具有那种不成功、毋宁死的坚韧决心,坚决压制任何其他诱惑自己放弃目标的倾向。一个人就算是从事十几样他自己一知半解的生意,他也有可能会挨饿;但如果他做一样自己完全掌握了的事情,就算这个营生是最卑微的,他也能够成就自己。
格莱斯顿,拥有渊博而灵活的智慧,但他也曾经说过:“我没办法同时做两件事。”他做每一件事情都完全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哪怕是在娱乐消遣的时候也是如此。如果连格莱斯顿都需要如此集中自己的精力才能成功的话,我们这些平凡的人如果分散了自己的注意力,又怎么能取得什么伟大的成就呢?
伟大之所以闻名世界,就在于他们能够集中他们所有的注意力,忘却了他们的目标之外的一切事情,一次只射击一个目标。亚伯拉罕·林肯具有非常好的集中自己注意力的能力,他能非常准确地重复他在自己孩童时代听到的布道的全部内容。
据说,有人发明一种不让猎枪的子弹射散的方法,而且很有效。于是,一位纽约的运动员寄出了25美元购买。最后他得到了如下的一句话:“亲爱的先生,想要让枪的子弹不再散射,请你每次只装进并且射出一颗子弹。”
在世界上往往是那些只做一件事情的人能够走在前列。伟人们从来不从他们自己的专业中跨出一步,也不会让自己的个性消失。
一个只有一项才能的人,如果能专心于一个明确的目标,他就能比一个有10项才能然而却将自己的精力分散、不明白自己到底正在做什么的人获得更大的成就。世界上最弱小的生物,如果能将自己所有的力量都集中于一个地方,它也能有所作为;然而最强大的生物,若将自己的力量分散在许多地方,也许最终它什么都做不了。
一个伟大的决心是逐渐积累起来的。而且,就像一块大磁铁一样,它能吸引在生命的过程中一切与之类似的东西。
只有那些专一的人,那些观察力敏锐的人,那些有着独一无二但有非常强烈的决心的人,那些思想单纯的人,才能突破道路上的障碍,稳步前进到队伍的最前列。在从前培根能够把自己的知识扩展到世界的各个领域,现在那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过去在巴黎大学,但丁能同时与14个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争辩,并且击败了所有的人,现在这已经不可能了。那些一个人能够同时从事十几个行业并且都获得成功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德雷科·鲍克在一次哈佛大学新生欢迎仪式上表示,集中自己的精力是21世纪的主旨。
科学家们推算出,只要把50英亩土地上的阳光集中起来,就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并且足够世界上所有机器的消耗。但是,散射在地面上的太阳光永远不会点燃地面上的任何一样东西。尽管用放大镜来集中这些阳光射线,就连坚固的花岗石也会熔化,或者甚至让钻石变成气体。
很多人都拥有足够的能力,换句话说,他们的能力“射线”都是不错的,但是他们却碌碌无为,因为他们无力去把这些“射线”集中在一起,从而让所有的能量聚集到一个地方。多面手、万事通,通常都是很弱小的,因为他们没有办法让自己的才能聚集到一个点上,而这正是成功和失败之间的差距。集中在一个方向使用的某项才能要比分散使用的十项才能更有用。然而,现在似乎很流行去嘲笑那些一心一意的人。可是,事实却让嘲笑者受尽愚弄,因为那些站在世界最前列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人都是只有一个单一目标的人。
在如今这个专长的时代,如果一个人不是一心一意,没有保持一贯的态度,保持一贯的热情,那么他是不可能出名的。一个人要想在这个熙熙攘攘的星球上让别人知道他的成就,一个人要想突破现代文明中坚固的保守主义,他就必须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全部集中在一点上。一个人如果经常改变目标,不断动摇决心,在这个世纪是找不到生存的一席之地的。精神上的动摇是很多失败教训的原因。世界上有很多不成功的人,他们失败的原因都是想用空桶从枯井中打水。
歌德曾说,如果我们不可能精通使用自己的一种才能直至达到完美的时候,那么我们就不应该使用它;如果非得要去加强这种才能,那么我们通常都会发现,当这种才能的优点最后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会因为在这种无聊的事情上面浪费的时间与精力都太可惜了。一句老话说得好:“精通于一项生意的人能养活一个妻子和7个孩子,而精通于7项生意的人连他自己都难养活了。”
一心一意的人才能胜利。有着众多野心的人很少在历史的名人灵里面刻下自己的名字,因为他们没有足够持久地集中自己的力量。
成功的人都有自己的计划。他能找到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坚持到底。他做出计划,并且实行计划。他径直奔向自己的目标。每次当他前进的道路上出现了困难的时候,他不会被强迫着选择这条路;如果他不能克服这个困难的话,他就会停下来好好查看一下这个困难,并且被困难所俘虏。
持续地把自己的才能集中在一个中心目标上,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力量。反之,如果没有目标地滥用自己的才能,这样只会削弱自己的力量。一个人的思想必须种在一个明确的目标上面;否则就像一部没有平衡轮的机器一样,最终会自行散架。
这个追求集中注意力的年代,不仅仅需要受过教育的人,需要天才,更需要那些受过训练能够去完成一件事情的人。拿破仑就能够比自己手下的任何一个人更加出色地操练自己的军队。
一个人如果频繁地更换自己的工作,对任何最后的成功都是致命的。一个求职者,或是一个创业者,只有牢牢地坚持自己的目标,才有可能成功。一个年轻人在一个纺织品商店里做了五六年的生意之后,他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做食品杂货店的生意。他就将自己五六年宝贵的经验完全抛弃了,因为这些经验对于他的新工作一点帮助都没有。
于是,他就将自己生命中的大部分光阴都浪费在从这个行业换到那个行业,每一样都学一点,但是没有一样学全了,他忘记了经验对他来说远远比金钱更有价值,而且忘记了他花费的那么多年的时间来学习做生意有多么的宝贵。半途而废的生意,就算一个人拥有20种,也绝对不会给他带来好的生活,更不会带来什么能力,财富就更不用说。
有多少年轻人在达到对自己的工作非常精通的程度之前就因为一点阻碍而放弃了自己的工作转而从事别的事情!要看到自己工作里面的“刺”与看到别人工作里面的“玫瑰花”是多么的容易啊。举个例子,一个做生意的年轻人看见一个大夫坐着马车在城里面奔忙,看望自己的患者,于是他想像做医生会有轻松、理想的生活,然后想到自己今后要从事的工作里会有多少苦差事和困难。可是,他没有想到那位医生经历了多少年的枯燥、无聊的学习,用了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的时间来等待患者上门,他必须学习解剖学那枯燥的细节,还有那些纷繁复杂的药名和专有名词。
所有的成功人士他们都是终生从事一项行业,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我们在各个领域都可以看到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们从这个职业换到那个职业,从这个生意转到那个生意,——就好像只需要转动一个开关就可以完成似的,就好像他们能随时从一条轨道跑到另一条轨道上去,而且运行得还跟以前一样好:不管这两个职业所带来的挑战是不是一样,不管在别人修建的路上自己的引擎能不能像别人一样跑得又快又好。
这种浮躁,这种从一种职业换到另一种的情况,在美国人的生活中尤为明显。到最后以至于当一个年轻人在街上遇到了一个两个月不见的朋友的时候,问得最为普遍的问题就是:“你现在做什么?”这说明他已经不确定自上次见面之后对方是不是已经换了工作。有人认为,只要他们“不断的努力”,他们就能获得最终的胜利。但是事实往往不是这样。没有目标的努力就像在大海中没有罗盘的帮助却在不停地航行一样。
没有明确目标的生命肯定会被浪费在空虚和没有意义的美梦中。我们到处都能看见那些“忙碌的纨绔子弟”、“匆忙的懒人”和“没有目标的好事者”。对于一个没有目标的生命而言,治病的良方是一个健康的、明确的目标。在明确的目标面前,不满和牢骚都会消失。要是我们没有目标,满腹牢骚地去做一件事,其结果就会成为别人的笑柄;如果不是满怀着热情去做一件事,那么这件事肯定不能顺利地或者很好地完成。
一个人可能会有无穷的精力,但他不可能职业成功,因为光靠精力是不够的,精力必须集中在某些持续不变的目标上面。那些“失败的天才”和“天生的才能”失败的例子实在太常见了。的确,“一无所获的天才”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句谚语了。除非能够做出点成就,干出点成绩,否则教育和才能都是毫无价值的。这个时代不需要那些什么都会一点或者所有的方面都知道一点的人。
这个时代需要的是那些能够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保持自己的个性或特性的男性和女性,他们在工作的时候不会变得越来越狭隘,不会拘束,不会停滞不前。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代替一个能够吸引所有人的目标,教育不能代替,天分不能代替,才能不能代替,勤奋不能代替,意志力也不能代替。
没有目标的职场注定就是一个失败。如果我们不把力量和才干用于实现自己的目标,它们还能有什么用处呢?如果有一箱子工具,木匠不去用它们,那这些工具的存在又有什么价值呢?大学的教育和一颗充满智慧的脑袋,如果不被人用来实现一个明确的目标的话,就全变得一文不值。
一个没有目标的人永远也不会在世界上留下什么痕迹。他没有个性,他消失在群体之中,因为弱小、摇摆不定的他无法胜任任何工作。
德雷科·鲍克建议,职场中人,无论是做民雇员,还是自己创业,都应选择一个目标,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这个目标上;也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职业成功。
矢志才能不落空
德雷料·鲍克认为,除非你矢志要完成某事,坚持不移,不否则你的专向只能落空。埃德姆德·基恩认真执着地坚持,最终在同辈人中声名鹊起。他只是一个矮矮的黑人,而且他的声音非常刺耳,但是年轻的时候,他就下定决心在马辛格的戏剧中扮演吉尔斯·欧几里奇先生,这个角色从未有人成功扮演过。他坚持不懈地努力着,没有什么事情能使他沮丧退缩。这份努力使他的表演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如果一个人面对两件事时总是犹豫不决、不知该先做哪件,他将一事无成。而一个人,虽然很有决心,但如果他的决心总是受到持反对意见的朋友的影响——在不同观点之间摇摆不定,在不同计划之间难以取舍,像风向标一样随风转向、反复无常——那么他一定成就不了大事业。与其事事都想做成,不如停在原地,静观其变,甚至后退一步,也未尝不可。
正是因为坚持,人类才能建起壮观的金字塔、耶路撒冷华丽的圣庙、中国雄伟的万里长城;正是因为坚持,人类才能征服风雨肆虐、耸立云端的阿尔卑斯山,在茫茫的大西洋中建起一条水上公路,夷平新大陆的莽莽丛林,在那儿建立起一个个国家和民族。
坚持,能使一块大理石变成一件精美绝伦的天才作品,能使一块帆布上诞生最贴近自然的画卷,能在金属的表面上刻下精彩绝伦、难以言表的图案。
坚持,使数以百万计的纺锤转了起来,使许许多多航天飞机在空中翱翔,给成千上万的货车配置了“铁马”,使它们在城镇之间、甚至国家之间穿梭来往。
坚持使人类从自然的千姿百态中总结出许多科学知识,掌握它的规律,预测它的将来,探测它不为人知的领域,并且计算它们的距离、尺度和速度。
经过努力得到的一美分比轻易得到的一美元更为牢靠。一匹速度虽慢但坚持行走的马将胜过风驰电掣但无长劲的赛马。天才一日千里,但会焦躁、会疲惫,而有毅力者一日百里,且日日如此,必将获胜。时时刻刻都在奔跑着的马会赢得比赛的胜利,毅力坚强的人赢得荣誉。拼尽全力的一击往往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塞洛斯·W·菲尔德,一位成功创业家,当他从商界引退的时候,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而这时他却对在大西洋中铺设海底电缆这一构想发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样欧洲和美洲就能建立电报联系。塞洛斯·W·菲尔德决心倾其所有也要完成这一事业。
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建造一条从纽约到纽芬兰的圣约翰的电话线路,全长1000多英里。这其中有400多英里需要穿过一片原始森林,为此他们不得不在铺设电话线的同时修建一条穿越纽芬兰的道路。这条线路中还有140多英里要通过法国的布列塔尼,建设者们在那儿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此相同的还有铺设通过圣劳伦斯的电缆。
经过不懈的努力,塞洛斯·W·菲尔德得到了英国政府对他的公司的援助。但是在国会里,他曾经遭到了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团体的强烈反对;在参议院表决时,塞洛斯·W·菲尔德的方案仅以一票的优势获得通过。英国海军派出了驻塞瓦斯托波尔舰队的旗舰阿伽门农号来铺设电缆,而美国则由新建的护卫舰尼亚加拉号来承担这一工作。
在铺设过程中,如果没有超凡的毅力和矢志不移的决心,根本不会铺设成功,由于一次意外,已铺设了5英里长的电缆卡在了机器里,被折断了。在第二次实验中,船只驶出200英里时,电流突然消失了,人们在甲板上焦急沮丧地来回走动,似乎死期就要来临。正当菲尔德先生下令要切断电缆的时候,突然又神奇地恢复了。接下来的一个晚上,船只以每小时4英里的速度移动,而电缆以每小时6英里的速度延伸,但由于刹车过于突然,船只猛烈地倾斜了一下,电缆又被卡断了。
一个不会轻言放弃的人,即使遇到再大的打击和挫折也会坚持到底。菲尔德正是这样一个人。他重新购买了700多英里长的电缆,委托一位精通此行的专家设计一套更好的铺设电缆的机器设备。美国和英国的发明家齐心协力地工作,最后决定从大西洋中央开始铺设两段电缆。
于是两艘船开始分头工作,一艘驶往爱尔兰方面,另一艘驶往纽芬兰,每艘船都各自承担一头的铺设工作。大家希望这样能够把两个大陆连接起来。就在两艘船相距3英里时,电缆断了。人们重新连上了电缆,但是当两艘船相距80英里时,电流又消失了。电缆再次连上了,大约又铺设了200英里之后,在距阿伽门农号20英尺处,不幸电缆又断了,阿伽门农号随即返回了爱尔兰海岸。
项目负责人都感到非常沮丧,公众开始犹豫不决,投资商开始退却。如果不是菲尔德先生不屈不挠、日以继夜、废寝忘食地工作,说服众人,整个工程项目早就被放弃了。终于开始了第三次尝试,这一次成功了,整条电缆线顺利地铺设完成。几个信号在大西洋上传送了将近700多里时,电流突然中断了。
许多失败,就是因为缺乏不屈不挠的毅力。缺乏毅力,会使一个今天的百万富翁成为明日的正丐。
大家都失去了信心,只有菲尔德先生和他的一两个朋友仍然对此抱有希望。他们继续坚持工作,并且说服了人们继续投资进行试验——一条崭新的更为高级的电缆由大东部号负责铺设。大东部号慢慢地驶向大西洋,一边前进一边铺设。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直到距离纽芬兰600英里处,电缆突然折断沉入海底。几次捞起电缆的尝试都失败了,这一项目也因此停顿了将近一年。
但是菲尔德先生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继续为自己的目标努力。他组建了新公司,并制造了一条当时最为先进的电缆。1866年7月13日,试验开始了,这一次成功地向纽约传送了信息。
一个成功的人,更多的是依靠他的毅力,而不是他的力量、朋友以及周围有利的环境。天赋在努力面前颤抖,权势在勤奋面前屈服。才能是人人都希望具备的,但是毅力更是必不可少的。毅力,是征服者应有的勇气,是一种卓越超群的品德。凭借毅力,人类才得以对抗命运,改变世界,灵魂才得以拯救物质。因此,这是福音所赋予人类的力量,它在社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在职场中或是在生活方面——无论怎么强调也是不为过的。
一直坚持下去,到最后就能克服最大的困难。谁也无法阻止一个有决心的人走向成功。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将会被他当作自己向上攀登的阶梯,一步一步迈向更大的成功。拿走他所有的钱,贫穷将激励他奋勇前进。
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为自己生活奋斗过,从来没有感受过在绝境中奋斗的伤痛,那么他并不理解成功的真正含义。
坚持不懈地努力,永不休止地奋斗,战胜种种艰难险阻,这就是成就大事业需付出的代价。
●办公室人际策略办公室人际策略
巧织人际关系网
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功,15%来自子他的专业知识,85%来自于他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在成功中的比例是否如此精确,无以查证,但人际关系的确是成功的决定因素。那么,编织人际关系网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呢?
主动与人联系,是建立“关系”中最基本的原则。不要与朋友失去联络,不要等到有麻烦时才想到别人。刀只有常磨才不会生锈,朋友只有常主动联系,友谊才不会变味。“感情投资”应该是经常性的,从生意场到日常交往,都应该处处留心,善待每一个关系伙伴,从小处着眼,时时落在实处。
你可能遇到过这种尴尬:想到某人可以帮忙,本想马上找他,又想,过去有许多时候本该去看他们,结果没去,现在有求于他时才去找他,会不会太唐突了?会不会遭到拒绝?所以,你平时应尽可能与值得做朋友的人多联系,经常进行感情投资。
现代人生活忙忙碌碌,很多人都有忽视“感情投资”的毛病。一旦关系好了,就觉得没必要再去维持它了,特别是在一些细节问题上,例如该通报的信息不通报,该解释的情况不解释,结果日积月累,便会逐渐疏远。如果你连一个分离几年的朋友有没有结婚都不知道,很难认为他还是你的朋友。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建关系网时,不要盲目,否则会使你整天为应付自己找来的关系而叫苦连天。
设计“联络图”也许并不难,难的是把它的内容落到实处。首先要“识”。也就是说,对于那些与自己所求助的事情有重要关系的部门人员一定要清楚、熟悉他们的工作内容和业务范围。
其次要“识路”,也就是说,要熟悉办事儿的程序,先从哪里开始,中间有哪些环节,最后由什么部门决定,都应非常清楚,省得跑冤枉路。
要织一张好的关系网,先得筛选。把与自己的生活范围有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的人记在一个本子上,把没有什么关系的记在另一个本子上,把有用的留下,把无用的扔掉。
其次,分析自己认识的人,列出哪些人是最重要的,哪些人是比较重要的,哪些人是次要的,这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定。由此,你自然就会明白,哪些关系需要重点维系和保护,哪些只需要保持一般联系,从而决定自己的交际策略,合理安排自己的精力和时间。
最后,对关系进行分类。生活中一时有难,需要求助于人的事情往往涉及到许多方面,你需要各方面的帮助,不可能只从某一方面获得。
有了一张好的“联络图”后,聪明的人就会懂得如何保护和维护这张图,使它一直有效并不断扩大。一张合理的人际结构图,必须是能够进行自我调节的动态结构。
在实际生活中,需要调节人际结构。在实际生活中,需要调节人际结构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你的奋斗目标变了,比如弃文从商,这需要你及时调节人际结构,以便为新的目标服务。本来在A地工作的你,忽然到B地去工作,这种环境变动势必引起人际结构的变化。
朋友之交,最重要的是“信任”二字,一旦对朋友产生怀疑,也就是友谊消亡的开始。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嘲弄别人,都会给被嘲弄者在心理上造成巨大伤害。没有“口德”,经常毫不留情地嘲弄别人的人,除了要受到被嘲弄者的忌恨外,还会受到公众的唾弃,慢慢地就会变得越来越孤立。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常为了迎合某个人或某些人而把自己装扮成另一种人。比如,某些人心术不正,经常对不幸的人落井下石,人们为了不和这些人发生冲突或不得罪他们,往往会装作赞同他们的行为。虽然这样做能获得某些利益,但同时失去的则更多。任何伪装都会造成自己心理上的伤害乃至心理上的变态;迎合某些低级、庸俗或在道义上、道德上站不住脚的东西,会使你自己降低乃至损害你在公众面前的形象。
有些人在人际交往中经常要别人顺从自己,而从不考虑人家是否心甘情愿。在他们看来,所谓朋友,就是要顺从自己的意愿和要求。实际上,这种人的周围是不会有多少真朋友的。经常干涉别人的自由,对方心里肯定不痛快,这种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关系破裂。
爱是一种愉快和喜悦的感觉,这种感觉不只是发生在你所爱的人身上,而且还发生在被爱涉及的所有人身上,当然也包括你自己。爱别人和被别人爱都很幸福。爱这种感觉会使人觉得到处都充满了美和快乐。被爱的阳光照射的人会觉得自己非常坚强、宽厚,而且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愉快相处。
和别人一起做一些愉快的事情,并且多多益善。不管是干什么事情,只要使双方愉快就行。比如一起就餐、郊游、旅行、听音乐会、看电影、看戏、打球、打牌、逛街等等都可以。要设法使双方由衷地快乐相处,共享愉悦和满足。心情不愉快又不准备向朋友倾诉时,则不宜相处,以免引起误会。
要使自己变得讨人喜欢,应当尽可能地顺从别人,不要攻击别人,尤其是不要触及别人的伤疤,多说别人想听的话,尤其要多听别人想说的话。
当一个人竭尽全力使别人喜欢自己的时候,可能会降低他自身的价值。因为他的许多主观能动性无法发挥,缺乏鲜明的个性,因而无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别人很可能会这样说:“他呀,整天都是那个样子,一点也没有个性,老是急着讨好别人。”
被别人喜欢的正确方法,就是培养自己讨人喜欢的特性。换句话说,就是培养鲜明的个性,如豪放、直爽、真诚等,以吸引大批有良知的人在自己周围,而不要一味迎合。换句话说,你只需吸引能被你吸引的人,而不是每个人。
假如一个人在什么问题上都附和别人,毫无主见,或者有主见也不敢表达出来的话,就很难赢得有识之士的喜欢。所以,不能无原则地附和别人,该坚持的就要坚持,不该让步的坚决不让步。
关心别人,也是编织人际关系网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首先要学会“领会”别人的感受,而这可以先从分析自身的经历入手。一个人倘若能记得住自己的感受,通常也可以体会到别人在相同情况下的感觉。例如,当你生病的时候,你有一种孤独无助的感觉,希望有人来看望你或陪陪你。所以,当你的好朋友生病时,你会立即想到他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什么,你自然就会承担起这个任务。
假如对方愿意的话,你可以尽量多了解你的朋友、同事的感觉、经历和现在的生活。要尽量记住他们所说的话,并且尝试着体会他们的经历和感受。你越这样做,就越觉得容易体会别人的经历和感受,而且做起来也就越自然,你也会觉得自己和周围的人越来越密切了。事实证明,越是关心他人的人,就越是能够受到别人的尊敬和喜欢。
当一个人遭遇挫折或不幸时,周围的人大都会深表同情并尽可能地加以安慰。而当一个人成功时,周围的人却不愿和他在一起分享快乐,这也许是妒嫉心所引起的反应。如果一个人真的是出于妒嫉而对朋友的成功表示冷漠的话,那么他就是一个非常差劲的朋友。如果你的朋友有什么快乐的事,你就去真诚地祝贺他,以拥有这样的朋友为荣,并分享他的快乐。这将使他感到更快乐。
尽管你不是哈佛毕业生,没有广泛的人际关系,但如果你能积极地与人相处,同样可以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网。这是每一个职场中人必不可少的。
友谊的推动作用
人生在世,有几个知己是最幸福的事了。无论你家资万贯,还是身无分文,他们对你的情意会忠贞不谕,当你身处困境时,他们会倾其所有,尽力帮助你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