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非语言提示在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不能被忽视和代替的地位和作用。如能应用得当,则效果甚佳。
西方教师管理策略指出:过去,教室里有一个供教师使用的标准物件,那就是讲台上的摇铃。多年来,教师在使用非语言提示方面已有了很多创新。非语言提示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姿势以及手势等。在为自己选择课堂上使用的非语言提示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自己的爱好。事先要跟学生讲好,你的这些提示是什么意思,需要学生怎么做。
下午第二节去给一年级上国学课,时不时地提醒一下,孩子才会坐端正。但对于提示,小学生并不能完全听并作出反应。我一改语言提示为手势击掌提示。刚作出拍手动作时,学生并不能领会。有的看着我,有的不理睬,还有的在自行其是,有的学我的样子开始击掌。我说,这是让大家坐好的指令。以后听到击掌声,大家便要集中注意力并坐好。经过几个回合,大多数学生听到指令后,都能领会这一手势的意思,而变成自觉行动。后来,我又加上伸出拳头的指令,表示背诵朗读优异的团队。大家看着,心领神会,并观察我这里的一举一动,着实省事不少。以前上课时,在安排同桌互读环节,我曾训练过“一号二号”的非语言提示。比如伸出一个指头,表示一号读,二号欣赏并评价。伸出两个指头,表示二号读,并由一号评价。实践证明,非语言提示运用得当,就会有甚佳的效果。
吾曾经以为,只要是清新、整齐、科学、合理的环境氛围,就是最好的学习氛围。
故在我以前当班主任的过程中,也对教室布置的创新方面,做得保持多,而更新少。
但看到西方学生管理策略介绍的经验,我顿有所悟而渐转变此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