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79900000006

第6章 学习,提升乡镇干部素质的重要途径(2)

1.目标性。根据工作需要来设计自己的知识结构,这可以少走弯路而节省时间、精力。乡镇干部对应掌握的知识,一门一门地检查其有无、多寡,以便制订学习计划,不能漫无边际地摸到什么就学什么,更不能把掌握知识当作装潢。

2.整体性。各种知识必须是一个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应把所掌握的各种知识进行综合、消化,并在实际工作中,以最佳的工作能力、科学的工作方法和精湛的工作艺术,来显示其整体性功能。

3.合理性。各种知识的比例要合理,要处理好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主干知识与相关知识的关系,知识的广博性与专深性的关系,以及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4.有序性。知识的吸收、消化、运用是一个有序的发展过程,即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我们对应获取的有关知识,哪个先学,哪个后学,哪个学得深一些、专一些,哪个一般掌握,要有个科学安排。

5.动态性。人的知识体系的建立,是在不断发展中趋于定型、成熟的,要经历一个不断地自我调节的动态过程。如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工作对象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形势任务的要求等,进行合理的调节。

有的学者提出,领导干部要具有“T”形的知识结构。其知识面要广,可用“一”表示;同时要精通自己的专业,要有造诣较深的专业知识,可用“I”表示。具备“T”形知识结构的人,才有广泛的适应性。

还有的学者提出领导干部要具有“X”字形的知识结构。指掌握两类较系统、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乡镇干部既要懂管理等科学,又要掌握农业等专业知识。

但是,不论哪一种知识结构,作为一个现代领导者,既要博,又要专,不博就无法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不专就不可能胜任具体领导职务。

(第三节)乡镇干部要爱读书、善读书

“未来的文盲,就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是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告诫。方法是助人飞向理想高度的羽翼,攀登知识高峰的阶梯,是达到事业成功彼岸的舟船。

一、读书学习的三种境界

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同志不久前在中央党校讲话时指出:我国著名学者王国维论述过治学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习近平同志认为,领导干部读书学习也应该有这i种境界:

首先,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有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

其次,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

再次,要坚持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

习近平同志说,这三种境界启示我们,读书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不移的恒心,还要提高读书效率和质量,讲求读书方法和技巧,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

二、求取知识的“十要十忌”

求取知识的方法很多,古今中外,每个成功人士都有一套自己求知识的方法和途径。笔者总结“十要十忌”:

第一,要订好计划,忌信马由缰。

自学计划一般包括自学的内容、目标、进度等方面,要从自己现有的文化水平及所掌握的知识出发,并考虑客观条件,如每日、每月可挤出的自学时间等。学习要抓住重点,不能多门学科并进,更不能漫无目的。在一段时间内,有重点地集中学习一两门知识,可以获得显著的效果。

第二,要以学为乐,忌畏难怕苦。

孔子认为,读书学习同其他事务一样,“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仅仅从道理上知道它(需要),不如从感情上喜爱它;一般地喜爱,又不如把它当作一种人生的乐趣。他主张在阅读中必须首先养成好学乐学的心理和习惯。学习要有勇于攀登的精神,这样才能获得新知识。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第三,要专心致志,忌心猿意马。

读书学习只有专心致志,锲而不舍,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宋代学者张载说:“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可见,只有精诚专一,才能深明事理。古人说:“痴迷而成才”,“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只要“外物不移”,就一定有所成就。

第四,要善挤时间,忌松懈疲沓。

我国著名科学家童第周说:“一分时间一分成就……寸阴必珍,寸阴必争。”有的人规定了每天的学习定额来约束自己,有的人随身携带一本书,利用一切零碎时间阅读。雷锋的“钉子精神”,把挤时间学习说得就更形象了。

第五,要会“点金术”,忌方法不当。

学习方法科学,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童话:

一个贫穷的孩子遏着一个神奇的老人。老人用手指头对路旁的一粒小石子点了一下。它立即化成一块金子,老人把金子送给孩子,孩子却摇摇头。老人又把一块石头点化成金块送给他,孩子还是摇摇头不要。老人再顺手把对面一座山点化成金山送给他,孩子仍然摇摇头。老人生气了。责问他:金山还不要,你要什么?孩子不慌不忙地说:“我要您的指头。”老人一听笑了。

我们在学习上也十分需要这种“点金术”。如果掌握了“点金术”,学习的成绩就会很大。鲁迅先生提倡读书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脑到、手到”,就是成功的学习方法。

第六,要虚心好问,忌骄傲自满。

世界上的一切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谦虚好学而不自满。毛泽东说:“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虚的态度。”我们即使学到某些知识,也要力戒骄傲自满。

第七,要循序渐进,忌好高骛远。

循序渐进,是人们的认识发展的规律,读书学习应先学习基础知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有次序地系统地学习。前面的未学懂,就不要急于学后面的。贪多求快,就难以融会贯通,不能消化、吸收,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第八,要精读细思,忌不求甚解。

古人日:“学原于思”,意思是说,学问是从思考中得来的,有所思才有所得。“学而不思则罔”,为了把思考引向深入,可以由一点向四周辐射,也可以由四周向一点集中,还可以进行反思。习近平同志提出,在思考中发现新问题,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努力形成新的认识。他还说:“只有通过阅读获得新知识、了解新思想、树立新观念,才能提高思维的准确性、逻辑性、深刻性、敏捷性、创造性。”

第九,要学以致用,忌迷信本本。

求知是行动的开始,躬行是求知的归宿。陆游一首诗中有两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说,仅仅从书本上去求得知识是浅薄、不够的,还应当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辨别真伪,去芜存善,领会得深。在学习时要解放思想,不要做书本的奴隶,“尽信书,不如无书”,应多问几个为什么,想一想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绝对不能盲从。

第十,要持之以恒,忌浅尝辄止。

学习是长期的任务,必须有坚强的毅力和自制力,要自觉地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抑制不必要的情绪,使思想的光束集中到书本上。学习要防止“五分钟热度”。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习中要不断与自己的惰性斗争,坚持数年,定有长足的进步。战国时代的思想家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大海。”意思是,不是半步半步地积累,就不能走完千里之遥的路程;不汇聚细小的溪流,就不能成为广阔的江海。学习如果“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其结果必然是前功尽弃。

习近平同志要求党员干部“一要发扬挤劲;二要发扬钻劲;要发扬韧劲。”也就是说,学习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必须有一种学不会、学不透誓不罢休的狠劲,并且要坚持下去。

清朝学者萧伦写下了这样的名句:“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学习贵在坚持,而且要力戒一些弊端。有专家从反面提出“学风十戒”,即:戒满,满则无求;戒骄,骄则无识;戒浮,浮则不深;戒躁,躁则无得;戒急,急则不达;戒惰,惰则无进;戒粗,粗则易错;戒袭,袭则无创;戒奇,奇则常谬;戒名,名则难实。

(第四节)要重视读“无字之书”

读无字书是清初学者廖燕提出来的。他针对当时那种“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庸俗读书风气,旗帜鲜明地强调要多读“自然之书”、“社会之书”。他认为人们在阅读有字书的同时,要多读点“无字书”,这种主张又被毛泽东所看重和倡导。他认为,读无字的书,即是向社会学习,向实际学习,向群众学习,提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周恩来总理也重视读“无字书”,年青时代就撰写这样一副对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一、知识来源于“无字之书”

人的认识总是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从客观世界取得感性经验开始的,即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人们通过实践,接触某种事物,产生感性经验,认识该事物,从而获得知识。毛泽东指出,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自己头脑里所固有的,而是“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是他背井离乡,踏上“贝格尔号”,多年做环球航行考察这种实践的结晶;牛顿创立的力学体系,是他长期躬行实践,废寝忘食地做各种实验取得的成果;李时珍为编写举世闻名的巨著《本草纲目》,带着儿子和学生走遍了大江南北,翻山越岭,花了近30年时间,记下了几百万字的笔记。这本书一共记载了1892味药,每味后面都有用法和方剂,一共11096个药方。事实很清楚,他们若不参加实践,不去读“无字之书”,那么,达尔文的“进化论”、牛顿的力学体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不可能问世的。因此,乡镇干部应把社会实践当成再学习、再提高的大课堂,在深入实际中、深入群众中,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二、三人行必有我师

人总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在这方面不如自己,在另一方面可能比自己高明。因此,应虚心向一切人请教。有首《择师》诗说明了这个道理:

三人同行路,必有我师在。

择其善者行,其不善者改。

求师无高下,为学无内外。

喜师而善学,他日必成才。

诗的前四句意思是说,三个人一块走路,那其中便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对于那些缺点就改正它。第五六句是说向教师学习不要讲究教师地位的高低、年龄的大小,也不要分什么内外。诗的最后说,只要我们能够做到“喜师而善学”,那么,将来就一定能获得成功。春秋时鲁国的孔夫子,是当时一位著名学者和大教育家,多才多艺,学问渊博,但他在学习上碰到难题后,总是不耻下问,请教过做官的人,也请教过普通百姓,请教过白发苍苍的老人,甚至还问过少年。

在学习过程中,既强调个人钻研,又不能忽视同别人讨论、向别人请教。要“不耻下问”,不管是谁,只要他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上有高见,就要虚心向他学习。

三、善于总结工作经验

读书、思考、实践,最后要集中到总结上来。通过总结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以理论指导实践。在总结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是增长才干、搞好工作的基本途径。

为此,一要勇于实践,积极工作,获得亲身体验;二要亲自动手,总结经验教训;三要理论联系实际,勤于用脑,提高分析纷繁复杂事物的能力;四要不怕失败、挫折,从战胜困难中锻炼意志,同时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五要走群众路线,发挥集体智慧,弥补个人不足;六要及时改正缺点,轻装上阵,不断进取。

(第五节)善于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中庸》上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几句话是说,要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详尽细密地探究事物的原理,对自己所学的东西要谨慎思考,辨清是非,当获得了真理之后,就要坚决地去实践它。这说明“求知”是“行动”的开始,“躬行”则是“求知”的归宿。

一、大脑不单纯是存储器

死读书的人,不习惯也不会动脑思考,往往不自觉地把大脑当做了单纯装载知识的仓库。我们必须抛弃这种书呆子的学习方法,正确的方法是:

第一,融会知识。学习中不能囫囵吞枣,要领会其精神实质,这才能真正掌握,才能灵活运用。

第二,驾驭知识。不要做书本的奴隶,而要学会综合运用自己积累的知识去观察、分析、处理实际问题。

第三,超越知识。不能被所学知识框死,不能迷信本本,而应在原来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现实情况,经过思考、概括、提炼,有新的认识、新的思想、新的创见、新的发明。

古人说:“思虑熟则得事理,得事理则必成功。”学习书本知识,必须苦苦地思考才能获得真正的学问。有思考才有疑问,有疑问才会迫使我们去想办法解决。在学习中如何思考?一要有目的地思考,在学习中,把精力专注于预先确定的目标上。二要抓住实质性的问题思考,深入钻研才能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三要大胆地提出一些问题思考,不动脑子地肯定一切,获得的学习效果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四要全面地思考,不能只顾一面,忽略另一面。五要结合实际思考,客观事物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即使正确的书本知识,其中有些知识也不一定适于新的情况,这就要灵活运用,不能照搬照抄。六要反复思考,思考的次数越多,收获也就越大。

二、躬行是求知的归宿

英国哲学家培根有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但如何把我们所掌握的知识转化为推动事业前进的力量呢?回答是:实践。唐朝诗人韩愈把“不行”(行,即实践)看做读书成才的“四患”中的一患。在他的一首诗中写道: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子今四美具,实大华亦荣。

诗中提出多读(“读书患不多”)、深思(“思义患不明”)、虚心(“患足己不学”)、实践(“既学患不行”)四项基本要求,做到了就称为“四美”,反之就成了“四患”。他把躬行、实践视为读书、思义的归宿。通过实践,一方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试想,一个只读了关于游泳的书,却不下水,那又怎样学会游泳呢?一个乡镇干部的工作能力,靠抄别人现成的结论是不能奏效的,正确的态度和途径应是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并精心钻研、总结才能取得。

同类推荐
  • 茅台为什么这么牛

    茅台为什么这么牛

    如果“中国式管理”成立,茅台故事就是“中国式管理”必不可少的案例;如果“中国没有本土奢侈品“成立,茅台酒就是对“中国没有本土奢侈“的挑战;如果“营销为王”成立,茅台品牌就是对“营销为王”的伪证;如果“中国股市泡沫”成立,茅台估值就是刺破泡沫的利剑。茅台为什么?茅台凭什么?
  • HR劳动争议经典管理案例

    HR劳动争议经典管理案例

    员工关系成为HR管理的重中之重,简单有效地处理劳动争议,成为HR高级管理人员的杀手锏。本书以拿来可用、拿来就用、拿来好用的“拿来主义”为宗旨,以名企频发的典型劳动争议案例为基础,详细剖析了企业HR管理者从日常证据收集、争端处理到劳动争议的举证及参加庭审等诸多处理方案及风险规避法则,一本书教你彻底搞定劳动争议!
  • 电话销售口才

    电话销售口才

    从电话销售的初步入门为起点,按照电话销售的实际操作步骤分为十二章,由浅入深讲解散了电话销售的具体操作方法,操作技巧、提升销售能力的训练,以及辅助大量的经典销售案例。
  • 七种武器

    七种武器

    通过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物,通过“关公战秦琼”的故事,讲述企业管理中的基本道理。如果你想要马上赚钱,这本书也许帮不了你!如果你想让你的企业基业长青,永续发展,也许,你该看看这本书。趣味中,提出了令人深思的问题;古怪里,透着企业管理的哲学!
  • 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缺陷

    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缺陷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缺陷》、《中国股市运行格局演进与制度变迁》、《上市公司必须进行管制革命》等三十余篇文章。
热门推荐
  • 弥月

    弥月

    青春期的我们就如同弥月的小孩,揣着不安与好奇踏上才刚刚启程的旅途。这是一个关于青春关乎你我的成长故事。故事里有悲有欢,有散有聚,有着我们青春时期的缩影。在这里,可以感受到青春芬芳的气息;可以找到我们每个人的影子;可以缅怀那逝去的青葱岁月。如果说,青春是最绚烂精彩的篇章,那我们便是这诗篇里最为生动的主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千岁奴婢

    千岁奴婢

    她一朝穿越成了将军府二姑娘的奴婢,人家穿越都是凤傲天的命,自己却成了为奴为婢的命。惨遭府中二姑娘陷害险些见阎王,既然天不让我死,我就要搅得你们天翻地覆!府对我不忠,我就灭了这府……国对我不忠,我就颠覆这国……天对我不忠,我就搅了这天……你对我不忠,我就毁了你!你要灭了这府,我助你一臂之力。你要颠覆这国,我就收复这国。你要搅了这天,我就陪你君临天下。我不可能对你不忠,这世不会,生生世世不变。
  • 重生从乞丐开始

    重生从乞丐开始

    两世为人,让他学会了许多。当他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的时候,一切又重新开始了。剑神虽亡,但意志不灭。
  • Men of Iron

    Men of Ir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快穿之我不是你媳妇儿

    快穿之我不是你媳妇儿

    他游荡在各个位面之中,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人,可是!这都不是,让他做别人老婆的理由!( ̄へ ̄掀桌)说好的,只要你和我在一起,让我做什么我都愿意呢!
  • 当DC穿越者重生漫威

    当DC穿越者重生漫威

    三个世界,三种超级英雄,三次不同的命运。当超级英雄成为偶像的世界。当超级英雄不再坚守自我的世界。当超级英雄需要你自己扮演的世界。陈志昂,一个曾经的普通人,究竟能不能战胜心中的黑暗,找到真实的自己?或者说,能不能找到真正的……超级英雄?
  • 曼珠沙华:彼岸如血

    曼珠沙华:彼岸如血

    佛说:前世的孽,今生来偿。奈何桥头,孟婆端着热汤;三生石旁,有醒悟的灵魂在默然哭泣;忘川河中,一个个执意的灵魂正在受苦······彼岸花代表死亡的爱恋。那一地的彼岸如血,铺成了火照之路······执迷不悟的人啊,你还在等待些什么?女主黎兮诺因为失恋,不堪生活的压力,投海自杀。死后,她来到了死后世界——黄泉。在这里,人们要选择喝下醪酒或是热汤。之后,他们会投胎转世,重新做人。黎兮诺选择了等待爱人。在忘川河中,她受尽苦难,经历了许多匪夷所思的事件。最后,她才发现,原来,一切,都源于那件事······本部作品,描写了死后的世界,情节环环相扣。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内容全部为沫离殇花d原创!谢谢支持!
  • 亡灵高达的星际争霸

    亡灵高达的星际争霸

    (注意!)本书需要极大的脑洞来观看新人新书!请多关照!还有,本书的所有地方地点包括世界都是复制品,请勿较劲!作品相关可以不用看......一个机器人在战场上因为表现突出而被主人赐予了一个可以向上迈进的机会,直到战争结束了一段时间后将其招进宫殿中进行了赏赐不过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去一个世界完成试炼,不论用什么办法,只要可以完成就可以......
  • 青春纪80

    青春纪80

    《青春纪:80后新概念作家写作档案》是一本作文合集,集结了历届新概念获奖者、当下炙手可热青年作家的代表作品,展现了80后作家的写作水平,此书是对80后代表作家一次大的梳理和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