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射线没有终点
1
记得七岁那年,老师忽然异想天开似的组织同学们轮流上台,欣赏她出人头地的学生的相片。轮到我的时候,我午觉未醒,依稀只见老师手捧一本空荡荡的相集,面不改色地谈笑风生。
我顿时清醒了几分。
相集中央是一面镜子,在明亮的灯光下映出我懒洋洋的面容来。老师凝视着镜子,平静而沉稳的声音恍惚来自一个遥远的星球。
“她,是一个作家。”
2
此后我一帆风顺地度过了两年。如一汪池水般安静地存在着,无风,自然也波澜不惊。
三年级的时候,有一件事情让我耿耿于怀了多年。那是着名儿童作家王俊康老师的一堂习作课,以报纸上的一则真实故事起头,他讲述了一个关于一只家犬因吞食有毒狗肉救主人而英勇牺牲的故事——这也是本书中《流苏》这篇故事的原型。全班无不听得聚精会神,课后老师布置道:“你们回去后把我今天讲的故事扩写,尤其要把大英雄的形象写透彻……”
不知出于什么缘故,当时的我一听到扩写二字便顿觉一阵激动。下笔千言洋洋洒洒,不费吹灰之力便匆匆把作业交了去,满分的自信。老师显然对这次习作很是满意,讲评课上专门捧着一摞书籍作为颁奖礼。一个个再熟悉不过的同学起身走向了讲台,而我依旧安然无恙地在座位上坐着。优胜者们举着礼品,嘴角掩不住笑意。虽然那个笑容是给谁看的我不知道,或许那只是最单纯的喜形于色,然而我还是狠狠地失落了一回。我不甘心地问老师,老师只遗憾地说了一句:“你怎么能把肖像描写给忘了呢?”是啊,我怎么能把肖像描写给忘了呢?我生自己的气。
至今,我仍然很肯定这是我童年的一大伤心事,也从此埋下根苗。因书而起的遗憾,就拿书来治吧。
3
“灵感来了,别让灵感跑了。”这是我从小说到大的一句话。现在想起来,当时的我连灵感是什么都不知道,只是无来由地忽然有种写的冲动,于是大张旗鼓地说什么也要拿出笔纸来。
记得一次与父母同事的孩子出去吃饭,一时无事便和那位同龄的朋友出去玩类似“过家家”的游戏。我们以两只小雀的身份在树丛间跑来跳去,她说太阳要落山了,她要回巢睡觉了。这时我忽然振奋地说了一句:“那我就要向太阳飞去,我可以把太阳追回来。”我也不知道这是从哪儿学来的英雄主义,只记得当时很夸张地说完这句话后,便强烈地催促父母带我回家去,因为“灵感来了,别让灵感跑了”。
然后出现了我的第一篇原创童话,再过几年又改头换面成就了《放飞自己》。像是一个奇妙的旅行,一个端点自此引出一条射线,以不曾预想的速度向着一个莫测的方向无限延伸。
4
我从小就痴迷于生活中温暖的细节,薄雾中一抹米色的灯光,水盆里漂浮的白衬衣,不知名的花瓣落在书页上,些许肥皂泡沫从楼上轻盈地舞蹈下来……我借着书的眼睛看到了这一切。然而书的眼睛同时也透过一些美好的事物,看到了阴影中蒙尘的墙角。
我看过许多震撼人心的感动,这种感动与那些身边的小细节有着极大的差异,因为有了震撼人心的悲惨,逆境中的精神才赋予了值得仰视的理由。小时候看过一篇关于一对被大火几乎烧成焦炭的夫妻,在死亡边缘用歌声互相扶持的故事。可能是看这篇故事的时候年龄还太小,我的注意力全放在了惨烈的故事背景上,于是大叫起来说:“快!把这页撕了!别让我再看见它……”
当时我的反应似乎夸张得过了头。后来我又看到了那本书,看到了那空缺的一页。我在本子上写道:因为有了逆境,所以有了自己想都不敢想象的勇气。因为有了身临其境的文字渲染,所以有了真切的恐惧心理。原谅我,曾经对书的不敬。
5
五六年级的时候经常为自己写出的文字洋洋自得,那时我初露锋芒,被老师们冠上“文字华丽”、“才情惊人”等溢美之词后,暗自欢喜不已。然而一年后,当我再次翻出当年响当当的几篇“大作”时,我望着那些“像一首首哀怨的歌,又如一阕阕凄美的舞蹈”之类略显单调雷同的词句时,险些对自己没了信心。
“怎么觉得这么不堪入目?”我挥着小学时登上年级第一名宝座的那张原稿纸,愤慨地问朋友。
“这叫开窍。”朋友精练地答道,“我现在翻开初一时引以为豪的小说,也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我讶然得说不出话来。
6
射线没有终点,数学书是这样说的。
正如一次漫长的旅行,我走在不曾变更的轨道上,沿途是千变万化的风景,我不曾停歇,不能停歇,也不愿停歇。
终于有一天,我把朋友们召集起来开个小会。待她们在本子上签下名字后,我清了清嗓子,说道:“我们成立一个文学社吧,从今往后,我就是你们的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