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猫生猫,狗生狗”,这些我们熟悉的遗传现象,说明生物在遗传上是很稳定的。那么,到底是什么赋予了生物体的遗传稳定性?DNA结构之谜已被破解,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打开这个神秘之窗,看个究竟了。
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每一种生物都是由或大或小的细胞群按一定结构组成的,而这些细胞最初又都是由一个细胞,即父母精卵细胞结合后的受精卵细胞繁衍来的。
反过来讲,这个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最终导致生物体的形成。细胞分裂必然涉及细胞内物质的重新分配,要想使物种不变,在上一代细胞的遗传物质分配给子一代细胞的过程中,第一,必须保证“财产”不会越分越少;第二,必须平均分配“财产”。一般“不值钱”的财产多点少点问题还不算大,遗传物质的分配绝对不能含糊!
因为遗传物质是决定性状的,而性状又是每种生物体特有的,假设遗传物质在传递过程中出错,可能会出现下面描述的情况:从一窝兔子中出来的小兔,有的一毛不长,有的毛长得拖地;有的没耳朵,有的耳朵长达l米。这样它们就没有一般兔子的特性,也就不称之为兔子了。
如何使代表遗传物质的DNA能绝对平均地分配到子代细胞中,这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而DNA双螺旋结构正好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由于双螺旋的两条双链之间严格遵循碱基配对原则,它们是互补关系,A必与T配对,C必与G配对。一条链的碱基顺序固定了,另一条链的碱基顺序也就固定了。两条链之间的互补关系,使它们都能作为“模板”复制相同的样品。
这样一来,就使DNA的严格复制成为可能,使生物的稳定遗传有了物质基础。
DNA在复制时,两条链逐渐解开,然后以自身为模板,按照A—T、C—G的配对原则,复制出一条新的互补链。这样,每一条旧链与新链共同组成一个新的具有双螺旋结构的DNA大分子,于是就有了DNA分子的两个一模一样的复制品。在生物繁殖后代的过程中,伴随着细胞分裂,DNA大分子不断进行复制,从而把全套的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保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
这就是DNA的半保留复制。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能很好地解释生物的遗传现象,被生物学家们公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发现之一。现代研究证明,沃森和克里克50年代初设想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与实际相符合的。这个结构模型的提出,不仅为人类了解生物的遗传本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由此产生了新的学科——分子生物学,使古老的生命科学返老还童,焕发出新的活力,使遗传工程等学科得以建立并迅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