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科学家们采用转基因技术培育转基因动物取得了很大成功。早在1981年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和德国的两位科学家成功地完成了哺乳动物的基因移植;美国一个科学研究小组首次把产生血红蛋白分子的兔子基因插入到老鼠体内,结果有46只老鼠生下了后代,其中5只小鼠红细胞里含有兔子的血红蛋白;特别是1983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布恩斯特和华盛顿大学的帕尔米特从大鼠体中取出了大鼠生长素基因,用基因重组的方法把这一基因注入小鼠的受精卵内,他们一共注入了170个受精的小鼠卵细胞,然后再把这些卵细胞移植到雌性小鼠子宫内孕育,结果出生了21只小鼠,其中7只小鼠长得比一般小鼠大一倍。经分析,这7只小鼠体内的生长素比一般小鼠高800倍,其中1只老鼠还能把移植的基因传给后代。“超级鼠”培育的成功,虽然没什么实际应用价值,但说明人类可以通过遗传操作对动物进行重大改造,从而创造出高大的牲畜或奇异的动物。
“超级鼠”的问世,激发了人们把大型动物的生长基因引入小型动物体内,培育一些巨型动物品种的欲望。于是人们相继开展了猪、兔、鸡、羊、牛等的转基因研究,而且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例如,澳大利亚培育出一种转基因的“超级猪”,体形大,生长快,瘦肉率提高10%~15%;还有一种带牛基因的猪,个头大,长得快。我国科学家利用动物精子作生长素基因载体,也就是对精细胞经过外部处理,让它吸附外源DNA,再进行受精,这样可以把外源基因带入受精卵细胞中而获得表达。采用这种新技术已培育出转基因鱼、转基因鸡和转基因猪。目前转基因猪交配已产生后代。我国转基因鱼的研究水平已居世界领先地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首次运用显微注射方法,成功地将人的生长素基因导入了鲫鱼受精卵里并且得到了表达。以后,他们又获得了生长特别快的转基因泥鳅,其中个别泥鳅生长速度比一般鱼快3~4倍。继我国之后,世界上又有20多个实验室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1988年美国科学家将红鳟鱼的生长素基因导入鲤鱼受精卵,发育成的转基因鲤鱼比一般鲤鱼生长速度快近20%。近年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又把人的生长素基因转入鲤鱼受精卵,经检测,孵化出的小鱼中50%在血液中含有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培育出的转基因鱼生长速度快,有一条在9个月后比对照组的鱼重15千克。
目前,我国育成的转基因鱼有红鲤鱼、普通鲫鱼、银鱼、白鲫和红鳟鱼等,转基因鱼一般比非转基因鱼生长速度快10%~15%,现在已传到了第5代。
目前,人们利用转基因技术,已将许多来源不同的外源基因(如生长素基因、绵羊乳蛋白基因等)导入到许多动物(如小鼠、大鼠、猪、牛等体内),成功地培育了数万只转基因小鼠和家畜。虽然有的转基因动物还存在某些缺陷或问题,如常得病或表现不育甚至死亡等,但这些研究工作的应用前景十分诱人,人们幻想的“大象猪”的诞生已为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