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条件下,遗传基因在生物体内总是准确地复制自己,适时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指挥生物体通过有性或无性的方式繁殖自身。那么,如果离了自然的正常轨道,会是怎样的情景?既然自然界一个个活生生的生灵均源自一个包含全部遗传基因的小小细胞,那么如果任意给你一个细胞,能否造出一个生物乃至一个人来?
“给我一个细胞造出一个生物,这有什么难的!本来,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单个细胞发育来的嘛!”你可能会这样说。
可是我们这里的细胞,指的可不是生物的受精卵细胞,而是成体上任意一个体细胞。
用体细胞培育完整生物,这对于植物可以,因为它们沾了细胞全能性的光,可这对于动物,特别是高等哺乳动物,通常是行不通的。为什么呢?因为它们体细胞的每一个细胞都已发育得相当成熟,功能也已高度特化了,比如在你的眼睛细胞中,除了管眼睛活动的基因是“醒”着的,其余大部分已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很难被“唤醒”。
所以,过去科学界一直认定植物体细胞有全能性,用一个细胞可能造出一棵大树;动物体细胞没有全能性,不能从单个细胞发育、分化成完整的个体。这就意味着动物必须经过精子和卵子结合发育成受精卵这个有性过程来繁殖后代。
然而,科学家们的探索精神是没有止境的,他们并不满足于上面的结论。既然细胞中有全套的生命蓝图,就一定可以想办法盖起一座大楼来。只要有合适的环境,唤醒那些“沉睡”的基因,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说不定卵细胞的细胞质可以作为合适的环境。因此,经过无数次的实验,一只无性繁殖的母羊多利来到了世间。
关于多利的出世过程,多方资料都有详尽的介绍,我们不妨简单回顾—下:科学家首先分离出一只母羊(A)的体细胞核,这个细胞核含有这只羊所有的核基因。然后将这个细胞核移植到另一只羊(B)去掉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利用微电流刺激等手段使两者融合为一体,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发育成胚胎,再将发育到一定程度的胚胎移入作为代理母亲的母羊(C)的子宫内,从而发育成健康的小羊多利。
多利的特殊性在于,它的诞生没有经过精、卵结合的有性过程,是无性繁殖的产物。由于人们用克隆来作为无性繁殖的代名词,所以多利就成了一只克隆羊。
多利的诞生也说明科学家们在操纵基因上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因为高等动物体细胞中总是处于关闭状态的多数基因被重新唤醒了,使它们重新导演了一回从胚胎到成体的个体发育过程。
多利的诞生使克隆这个词突然变得大红大紫。人们总是将其与无性繁殖、复制生物联系在一起,从多莉更多地想到了复制人类,引发了一场生命伦理大讨论。我们下面还要讲这个问题。
对于克隆这个词,生物学家们却不以为然,因为他们早就在玩克隆“游戏”了。在基因工程中,一刻也离不开克隆技术,一个DNA分子变成许多一模一样的DNA分子,这就是分子克隆。在生物界,克隆也不新奇。低等生物主要靠克隆,即无性繁殖来繁衍后代,细菌通过分裂生成新的细胞,这就是克隆过程。对于某些植物来说,克隆也比较普遍,但是对于有性繁殖的生物来讲,克隆就太少见了。因为有了受精这一过程,基因就有了组合的舞台,而这种组合的可能性是个天文数字,在正常情况下要两个人的基因完全一样几乎是不可能的,除了同卵双胞胎。
所以,虽然克隆动物只是克隆技术的一个方面,但它引起的反响最大。
克隆技术可以在许多方面造福人类。比如,通过良种家畜的克隆繁殖可以迅速扩大优良种群;在克隆的过程中可以进行转基因操作,培育克隆转基因家畜良种;通过克隆经过基因改造的动物器官,有可能代替短缺的人体器官进行器官移植;通过克隆实验,将促进人类了解生长发育的机理,特别是发现影响生长和衰老的因素。此外,克隆技术还可以为科学实验提供更适合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