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是古代书写中必不可缺的用品,借助于这种独创的材料,中国书画奇幻美妙的艺术意境才能得以实现。中国的墨,不仅仅是一种书写用品,它更是举世无双的文化艺术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墨的发展简史
墨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商代甲骨文已出现墨书,为石墨之迹。战国时期毛笔已普遍使用,已有相配合进行书写的墨。汉代已发现人工制造的墨的实物,其用手攥成圆形,状如馒头。到了东汉,发明了墨模,至此,中国传统的墨的制作工艺已初步具备和形成。
最早见于记载的制墨家是三国时代的韦诞,其制墨精致,被誉为“仲将之墨,一点如漆”。五代时期,制墨业获得了大的发展,以奚超和奚廷珪父子首创的松烟和胶技术“和墨”,使唐宋两代的墨已达到“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水平。南唐奚氏父子南迁歙州,专心研究造墨工艺,并世代相传,终于形成了中国制墨史上影响最大的“徽墨”。
宋代制墨的原料出现了重大突破,以桐油制成的油烟墨逐渐取代了宋代以前的松烟墨,油烟墨色泽黝黑而有光泽,墨色耐用性强,经久不褪,成为制墨的主流。此时制墨名家有潘谷、叶茂实、柴珣、高庆和、沈珪、蒲大诏等。
明清两代,中国制墨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明朝的嘉靖、隆庆、万历,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等,各朝所制的墨,至今为人珍若拱墨,视为珍宝。
明代中后期皖南地区形成了全国制墨的中心,徽墨的制造者,分为歙县派两大派系,各派又形成了自己的墨品和风度,并涌现出一大批制墨名家,如歙县派的罗小华、程君房、方于鲁、潘一驹、汪仲淹,休宁派的汪中山、程公瑜、邵格之、汪时茂、吴去尘、吴叔大、叶玄卿、汪鸿玕等。其中歙县派程君房的“玄元灵气”的漆烟制墨法、方于鲁的“九玄三极墨”均为后人推崇,其墨品精至,风度雅致。明代制墨的取材、装潢工艺也获得了发展。休宁派名家汪中山首创“集锦墨”,为当时及后世墨家仿效,至今仍兴盛不衰。休宁派制墨,以金银色装饰,华美雍容,又饰以“漆衣”。明代,油烟墨已是主流,兼有松烟、兰烟、棉烟墨等品种。
清代制墨成为集大成者,其康、乾两朝御墨选烟用料,均为上乘,其制作采用徽墨法度,格外精良。清代民间徽墨制造以“徽墨四大家”即曹素功、汪近节、汪节庵、胡开文为杰出代表,他们将墨制成既有实用性,又具有高度欣赏阶值的工艺品,使徽墨之名一直流传至今,驰誉中外。曹素功所制的“紫玉光”、“青麟髓”等皆墨中极品,当时有“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的评语。其他名家有胡星聚、吴天章、程怡甫、詹鸣岐、汪惟高等,文人自怡之流如冯溥、刘体仁、宋荦、程可则、李因笃、潘来、洪升、姜桂、金农、刘墉、俞樾等。
乾隆以后,制墨业开始出现了日渐衰微的局面。尽管朝廷贡品不绝,徽州墨家勉经营,但较诸前代,其墨技停滞,墨品呆板,水准下降。辛亥革命后,由于近代西方的影响,以及新式书写工具的传人,使得传统的制墨业一直处于低沉的状态。
刑夷造墨的故事
传说在两千多年以前,有个叫刑夷的人,他擅长写诗绘画。可当时所说的“墨”都是一些植物燃烧后的灰土。加上当时没有纸,书写的材料不是竹简,便是木板,写上去的字用不了多久,便自行消失。为此,刑夷很是苦恼,他一心想造出一种用起来方便写出的字又比较耐久的墨来。
有一天,他在河里洗手,恰巧碰到水里飘来一块黑糊糊东西,顺手捞起来一看,原来是一块尚未烧尽的松木炭,便又顺手丢进了河里。可是再一看自己那双刚刚洗干净的手,却都被染上了一道道黑颜色。他心里不由得—动:松炭既然能染色,可不可以用来写字呢?于是便赶紧追到下游,重新把那块松木炭捞了回来。
回到家里,他便立刻忙碌起来。他把那块松木捣成粉末,忙得连饭都忘了吃。
妻子见他还在捣鼓,就催着他说:“看你忙得那个样,好像拾到了宝贝似的,快把饭吃了吧!”一连催了几遍,刑夷好像刚刚清醒过来似的,他双手捧起—些黑粉末,“哗”地一下撒在妻子刚刚端来的那碗麦粥中,好端端—碗麦粥变成了黑糊糊。
妻子生气地说:“怎么啦,你疯了?”
刑夷“嘿嘿”地傻笑着说:“不要紧,这东西我有用场!”说罢,只见他拿着筷子,蘸了些黑糊糊在墙上划了几道,墙上留下了一道道深黑色的痕迹。刑夷喜不自支。
从那以后,刑夷便常用这种黑糊糊的东西写字作画。消息传开后,南北村的—些文人纷纷前来观看,无不称好。有的向他索要一些样品,有的干脆效仿着试做起来。这便是我国最原始的墨汁的来历。这种黑糊糊状的“墨汁”能够写字,而且所写字迹比较经久牢固,但携带和保存很不方便。刑夷和他的妻子又经过长时间琢磨,想了种种方法,最后终于解决了这个矛盾。他们做了—些长、圆不同的各种模子,然后把黑糊糊的墨汁浇注其中,待干后便成了各式各样的小块。写字的时候,只要用它蘸点水,在陶瓷或瓦块上磨一磨,便成了浓淡均匀的墨汁。
后来,这种方法在民间很快传开了。由墨汁变成墨丸或墨块,这是—个不小的进步。这在我们现代看来,几乎是轻而易举的事,但在几千年前,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可见,我们人类文明的步伐,每前进—步,都要付出艰辛的汗水。
最早的制墨官
墨林中的上品,当首推徽墨。它与宣纸、湖笔、端砚名列文房四宝之冠。那么,徽墨是什么时候、由什么人发明制造出来的呢?这里面有—个传说。
在距今一千多年以前,也就是五代时候,河北易州(今易县)有个出名的老墨工,名叫奚超,在老伴和大儿子相继在连年战乱中死去之后,带领小儿子奚廷珪背井离乡,逃奔南方,谋求生路。他们父子经过长途跋涉,辗转来到安徽歙州(宋朝时改为徽州)。他们看到黄山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满山都是适于造墨的松树,加之清澈见底的新安江水,两岸山清水秀,土壤肥沃。便决定在此安家。不久,父子二人又重操旧业,办起了一个小墨铺,自产自销,日子过得挺不错。
日子稍微好了一点,奚超把小儿子奚廷珪送到新安学馆念了几年书。几年之后,奚廷珪便又回到乡里,帮助父亲制墨,照顾买卖生意。奚廷珪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几年功夫,不但把父兄辈的老墨工的制墨经验和技艺全部学到手,而且还想出了不少新点子,在原料和工艺上都超出人家一筹,所以奚家的墨铺越办越兴旺,在歙州、新安—带逐渐有了名气。
当时的新安、歙州—带,属南唐管辖。南唐的国君就是文学史上那位大名鼎鼎的词人李煜——李后主。李后主虽身为国君却不大喜欢过问政事,整天舞文弄墨,填词绘画。因此,他对好的笔、墨、纸、砚视为珍宝,目嗜好收藏。奚家父子所造的墨,不久便被一些好事的大臣送给了皇上。李后主一{式之后果然是好墨。从此便下令,每年拿出—大批银两送给奚氏父子,让他们专门为皇上制造上好精墨,供李后主专用。
由于有了官府的支持,加上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奚廷珪以他的出类拔萃的制墨技艺,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墨源的开发和对传统制墨工艺的改进。经过多次试验,他发现桐油烟(桐树结有果实,取其果实,可榨出油,燃烧此油,刮取燃烧后的烟料,即为桐油烟)远远胜过松烟,是制墨的上等原料。他又把捣成薄片的金、铜等金属屑掺到墨团里,用这种墨写出来的字,墨迹金光闪闪,又永不褪色。他还把麝香、冰片等贵重香料加入其中,使墨锭芳香长存,不蛀不腐。
在墨的造型上,他也做了很大改进。他聘请一些能工巧匠,为其雕刻了各种形制和图案的精巧墨模。从而使他造的墨具有了光泽如漆,芬芳无比,造型精美等特点。
这一天,地方官把奚廷珪造好的一盒精墨献给李后主。皇帝打开一看,眼睛为之一亮,他把墨锭拿在手中,仔细品玩,爱不释手。并立即召集宠信的文人近臣来公众评墨。
当一名内侍在砚台上滴好了水,轻轻拿墨来研磨时,一股沁心脾的幽香由淡变浓,弥漫整个屋宇,人们精神为之一爽。
研好墨后,李后主亲自试墨,他拿笔在手,轻轻蘸墨,只觉墨汁润泽,不胶不涩;挥笔写字,墨落纸上,乌黑透亮,闪着点点金光,而且不浸不涸。随后,李后主又令—个文人画了—幅山水画,只见那画浓淡分明,远山近水,层峦叠嶂,意境深远,大可人意。
李后主当下大惊,传下旨令,立即把奚廷珪召进宫来,封他为宫府的制墨官。同时,为了表示皇上对他的宠信,决定赐给他国姓(即皇帝本人的姓),改奚为李。从此以后,奚廷珪便改叫李廷珪。
李廷珪出任制墨官后,一方面继续在原料、配方、工艺等方面,对传统的制墨方法进行改进;另—方面,在歙州—带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
据一些史籍记载,李廷珪墨的主要原料是:松烟1斤,珍珠3两,玉屑、龙脑各1两,和以生漆,捣10万杵乃成。可见其用料的讲究和制作的精细。而且李廷珪墨经久耐用。当时,吏部尚书徐铉购得李墨一锭,每天平均要写5000字,用了10年才用完。
到了宋朝,也就是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歙州改为徽州,领属歙县、休宁、祁门、婺源、绩溪、黟县等6个县。自此以后,由于李廷珪墨产于徽州,代代相沿,后人便把他简称为“徽墨”了。然而正宗的徽墨,当然是李氏父子及其后人所造的墨。李廷珪的儿子李承宴及其后人,承袭了李氏父子的制墨家法,并保持了李墨的崇高声誉。到了宋代,一度曾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说法。当时有位著名的墨工潘谷,有—次他来到秦观(秦少游)家,看到半块李廷珪墨,当即拜倒在地,连声赞叹道:此乃天下至宝!可见李氏父子所造之墨影响所及。
天开文运创墨业
徽墨的制作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徽州府志》记载,徽墨创始于唐末,易州(今河北)著名墨工奚超因战乱,带着儿子廷珪南逃到歙州,由于此地多松树,又有清泉可供制墨,便定居下来,重操制墨旧业。不久,他制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佳墨,被南唐后主李煜视为珍宝,遂令奚廷珪为“墨务官”,并赐姓李,奚氏一家从此变为李姓。李墨顿时名扬天下,时有“千金易得,李墨难求”之说。在这种风气的激荡下,各朝制墨高手纷纷涌现,推动了徽州墨业的发展。到了清代,徽墨制作出现四大名家,即曹素功、汪节庵、汪近圣和胡开文。胡开文墨店作为后起之秀,善于把握时机,在商业竞争中逐渐领先,名列清代四大墨家之首。
胡开文旧居位于休宁县海阳镇齐宁街育才巷内,占地面积五千多平方米,是一座由大厅、客厅、花厅、八合院、四个四合院、五个大三间以及帐房、厨房等组成的建筑群,内有128个门洞相互连接。
房屋前后还有花园式的庭院,现已毁坏过半。胡开文是绩溪人,旧居却座落休宁县城;其本名胡天柱鲜为人知,却以开文名世。欲解其中之谜,不能不说到其创业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