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
今天的孩子难教育,这是个世界性的问题。
难在哪里呢?有人说知识不足,有人说方法不当,这些都是对的,但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对今天的孩子缺乏了解。有些父母也许不服气:知子莫如父母,我们天天看着自己的孩子,难道还不了解他(她)?
让咱们来看一些事实吧。
住进高楼里的孩子孤独感增强了,父母们于心不忍,建议孩子外出跑跑跳跳,孩子却回答:“没劲!”鼓动孩子找邻居伙伴玩玩,孩子竟说:“不愿意”。
如今的孩子特别喜欢看卡通(漫画)。有位干部是儿童图书奖的评委,抱回家许多获奖图书。可儿子毫无兴趣,却用零花钱买回近百本卡通,忘了吃饭,忘了功课,忘了睡觉,看得开怀大笑、浑身乱抖。父母困惑不已,要过卡通书细看了半天,居然看不明白:这是什么鬼东西,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可问题是孩子一看就懂,一懂就迷,您是大人怎么就看不懂呢?
正如读书一样,世界上的书浩如烟海,最难读的是子女这部无字之书。做父母的,要透过子女的内心世界,读懂他们的每一天,每一年,也就是说,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我在主编《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时,就是以此确定的办刊格言:“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我想,这两句话也可以视为给父母们的赠言。不过,若想真正的尊重孩子和了解孩子并不容易。
复杂的对象,简单的教育,正是教育困难的重要原因。如果以简单的教育对待复杂的对象,也必然导致教育无效或失败。所谓复杂,是说今日孩子接受了复杂的大量信息,由于难以消化、难以适应而产生了复杂心态,甚至模糊了与成人的界限;所谓简单,是指今日教育出现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倾向,教育似乎只剩下升学考试如此简单的问题。
如果,以前是孩子不了解大人,大人很神秘,今天则倒了过来,是大人不了解孩子,孩子很神秘。
那么,怎样了解孩子呢?具体说来,要多陪孩子玩一玩,要耐心听孩子讲话,要与老师保持经常的联系,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作为跨世纪的一代孩子,既有良好的机遇,也有众多的麻烦。例如,心理障碍增多等等。因此,为了孩子有一个光明的前途,为了家庭长久的幸福,再也不能漠视对孩子的了解与尊重了,否则,我们将遭受无情的惩罚!
蹲下来看儿童的世界。
《中国青年报》著名记者陆小娅曾发现一个问题,女儿很聪明、活泼,但最不爱逛商店,每次带她去商店,她总是哭着闹着死活不愿意进去。
这位母亲十分不能理解:商店里有琳琅满目的商品,孩子应该喜欢才对,为什么孩子不愿意逛商场呢?
后来她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原委。
一次,女儿的鞋带开了,她蹲下来,给女儿系好鞋带。当她蹲下来和她的孩子蹲成一样高的时候,就在那一时刻她突然发现眼前一片腿的“森林”,就是说站在孩子的那个高度根本看不到商品。看到的都是拥挤的、摆来摆去的人的两条腿,所以说她有一种压抑感,有一种单调的感觉,她终于理解了孩子不愿意逛商场的原因。
儿童教育工作者经常提出的一个建议,就是说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你要蹲成和孩子一样高的高度,这个时候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也就会更加了解孩子。
江苏的陆永芬老师写过这样一篇文章:
开学初,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订阅相关报刊。任杰高兴地一连串报出了许多报刊杂志的名字。我不解地问:“订这么多,看得完吗?”
“看得完呀!”
“你有没有想过订这么多得花多少钱?你的爸爸、妈妈能同意吗?”
“已经同意了!”
回到办公室,仔细看看任杰的订单,我还是有点忐忑不安:这么多的钱,父母知道了会同意吗?孩子不懂事,老师不能也不懂事吧。于是我拿起笔来帮他划掉了两种杂志。我想,老师的良苦用心孩子是会理解的。
一个月后孩子订阅的报刊来了,孩子们高兴地领回自己的书刊。任杰过来了,诧异地问道:“老师,我的书是不是还没有到齐呢?怎么还少两套?”“噢,那两套书老师帮你删掉了,这么多书你一时也看不完。如果真的想看书,老师以后也可以借给你。”我自觉这样的回答天衣无缝,孩子一定会接受的。可是讲台上孩子涨红的脸让我明白这回我错了,豆大的泪珠滑过他的脸颊。“老师,您不能这样做,您知道为了订阅这些书,我用了一年的时间来努力。每一次当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时候,爸爸、妈妈总会奖励我,让我订阅一份报刊。你知道为了能够订阅这些报刊我花费了多少心血吗?”望着眼前的他,我无言以对。
第二天我就收到了孩子写给我的日记,在办公室里我将它读给其他班主任听,大家都深有感触。是啊,时代在变,我们的教育对象也在变。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我们只有真正地了解他们,才不会在工作中造成不必要的失误。
这位老师反思自己的失误,其实也是在告诫我们成年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成年人往往是站在自己的高度,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言行,而忽略了孩子们所处的位置与高度。要知道,成年人的世界与孩子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成年人看到有个孩子蹲在路边聚精会神地看蚂蚁,很好奇:小朋友,你在干什么呀?孩子回答说:在听蚂蚁唱歌呢。大人更奇怪了:蚂蚁怎么会唱歌呀?孩子一脸不高兴了:你不蹲下来听,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呀?
是呀,在孩子眼里,蹲下来,是多么简单呀。对于大人,的确是应当学习蹲下来去体会孩子眼中的世界了。
当代少年儿童是非常独特的一代,而城市里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物质生活方面,今天的孩子享受着中国历史上较为稳定而宽裕的生活,他们的父母却从动荡而艰辛的生活中走来,如今还有的父母正在经历着下岗;在文化背景方面,今天的孩子们生活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而父母们却绝大多数成长在计划经济时代,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使父母和子女拥有不同的价值观,彼此看问题的方式存在很大不同;另外,父母们生活在一个多子女时代,谁在家庭中的地位都不显要,而今天许多孩子则为独生子女,个个金贵。这种生活经历、文化背景、家庭地位的巨大差异,决定了两代人在价值观和审美观等方面的差异,也给教育带来了空前的困难。
因此,成熟的父母,应当是善于了解孩子,善于与孩子沟通的父母,即善于发现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当孩子做出大人不能够了解的事情时,父母不应当马上训斥或者质问,而是平心静气地蹲下来,站在孩子的位置与角度,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与感受。
怎样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与孩子更好的交流呢?我的教育建议是:
先提高自己的素质。父母朋友可以多听一些教育讲座,多看一些家教书刊,多学习一些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只有具备了知识基础,父母才可能了解您的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具有的心理特点,也才真正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地去和孩子交流,真正了解您的孩子。
换位思考。父母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看待问题,对待孩子的时候也是这样,往往以自己的看法代替孩子的看法,因而造成不必要的错误。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试着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孩子的话,我会怎么样呢?
注意孩子的细节。不要忽略关于孩子言行的细节。所谓言必有原,行必有因,抓住各种良机,学会在小事中理解孩子。比如孩子哭或闹,不听大人的话,可能都需要您耐心地了解其中的原因。
别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
有一次,我到北京某区少年宫参加一个大型的活动,大概有两千多孩子。
两点半开会,队鼓齐鸣,彩旗飘飘,很热闹。到了三点钟,主持人宣布:“全体起立!向著名的故事爷爷――孙敬修老爷爷默哀三分钟!”因为当日下午三点钟是向孙敬修爷爷遗体告别的时间,孙爷爷担任过该区校外辅导员,所以插入了悼念的仪式。
所有的孩子开始默哀,但默哀时间不到一分钟,队伍中开始有孩子笑起来了。这边笑,那边也笑,大家就笑成一片。主持人在上面有点不自然了:默哀,笑多不严肃多不尊重啊!
但底下的笑声仍没有止住。主持人忍无可忍:“同学们,孙敬修爷爷给我们讲了一辈子的故事。现在他离开我们了,我们有的学生居然还笑,一点没有同情心!”
这句话说得很厉害,孩子不敢笑了,憋着,不过一会儿又憋不住了,又笑起来了。默哀三分钟搞得会场真是有点不伦不类。活动终于完了,主持人对我说:“哎呀!孙老师您看看,现在的孩子一点同情心都没有。”我说:“恕我直言,这不是孩子没有同情心,是你们今天这个安排有问题。如果要让孩子由快乐的心情转到肃穆的、悲伤的心情,你们需要给他提供一个条件。你两点半搞得那么热闹,三点钟就默哀。孩子们的心情转换不过来,没给他们这个转换条件,他们笑是正常的,不笑才不正常呢!”
教育是一门科学,特别要讲究它的方式、方法。你要是注意到这个规律性,摸着了规律,教育就特别有效。为什么学校组织扫墓活动,效果一般比较好?因为他们准备得很充分,先讲烈士的故事,又扎花圈,又戴白花,然后排队向陵园走去或者开车去。这时孩子已经酝酿得很充分,结果孩子一到烈士陵园,一说到烈士一说到默哀,一讲他们的英雄故事,好多孩子就流泪,你哭了我也哭了,很受教育。为什么?这就是教育的科学性!就是说你掌握了儿童的心理特点,你前面给他一个铺垫,让他在一种肃穆的气氛里细细地去想烈士的英勇无畏,他们壮烈牺牲,他们和我们之间的关系,孩子就会自然地进入到这个特定环境中去。
为什么孩子会在默哀时发笑?因为教育没有考虑孩子的特点,这就是教育的失败。而更不应该的是,不能因为我们没有了解孩子的特点,就武断地认为孩子存在这个缺点,那个缺点。因为孩子的心态是容易快乐的,当他们面对严肃而又不了解的某些场面时就容易发笑,所以我们一定要读懂孩子的心,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才能找到教育孩子的好办法。
还有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有一个中国的小女孩,因为她的爸爸妈妈在德国工作,她就跟着爸爸妈妈到德国去了,在德国的一所小学上学。没想到班里有一个德国的男孩突然有一天在班上宣布说:他爱上中国这个小女孩了。
这一天小女孩生病了,没来上课,德国的这个小男孩很难过,上着课就哭了。老师体谅他的心情,让他先回家了。回到家里以后,妈妈看到他不开心的样子,问他:“你怎么了?”他说:“我很难受,我很想那个中国的小女孩,我爱她,而且我还要和她结婚。”
这位妈妈听了以后呢,不但没有恼怒,她反而笑了:“是吗?你喜欢上一个中国的小女孩,很好啊,你要和她结婚,也很好啊。可是你知道吗?如果要结婚的话你得买房子啊,你得买汽车啊,德国人结婚这些肯定都要有的。可你现在能挣钱吗?不挣钱的话,你能买吗?”
“我不能买。”儿子轻轻地回答。
“所以啊,你要想将来能娶她,你得好好学习,等你有了很多本领了,能够挣很多钱了,你才可以向她求婚。”妈妈耐心地对孩子说。
小男孩一听有道理:“对呀,现在真是什么也没有,我要好好学习呀。”小男孩的心情一下子就变得平静了,又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了。
我觉得德国这个妈妈真是懂儿子的心,很了解孩子的特点。她站在儿子的角度上,用儿子能理解的道理说服了他。最成功的一点是妈妈没有指责儿子早恋不好,因为她懂得儿子的爱与成年人是不同的,必须用儿童的方式解决儿童的问题。
孩子的天性决定了他爱模仿。就比如在幼儿园里有一些幼儿出现拥抱、亲热的举动,许多老师与父母十分担心:这可怎么办呀?其实,它是一种外在的模仿。由于情感的张扬和媒体的发达,幼儿从电视或生活中看到很多成人的亲热举动后,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模仿。这是一种儿童模仿行为,具有游戏的性质,不具有我们成人所担心的思想、道德问题。所以说我们不要把孩子的特点当成一种缺点,不要惊慌失措,而是要用适当的方式加以引导。
这就是在儿童的教育当中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许多父母教育孩子很下工夫,却很苦恼。因为批评孩子很多,孩子还是改不过来。譬如,孩子总犯错误,父母批评时,孩子信誓旦旦:再也不犯错误了!可没过两天,又犯错误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是他的特点,他怎么能改得过来呢?不要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我的教育建议是:
父母要有眼力去发现孩子的特点。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孩子们之间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父母要有眼力去发现孩子的特点。作家张恨水小的时候特爱读小说、写小说,但考试成绩一塌糊涂。为此他的父亲很生气,还多次教训过他。幸亏是《小说月报》的主编和北京《新闻报》的副刊主编给张恨水提供了机遇,才使他一举成名。所以,建议父母们多学做伯乐,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可爱之处。并利用他的优点引导他,把他所有优秀的品质发挥出来,帮助他完成人生的自我超越。
当孩子只要做出一点努力,我们就要给予及时的、具体的鼓励。有的父母虽然知道孩子们有什么特点,但其内心却不把孩子的与众不同之处当成“特点”或“优点”,而当成“缺点”。当您不能承认、接受孩子的特点时,孩子就无法从您那里得到鼓励、赞赏和帮助,相反还很有可能被压制、批评、挖苦。其实,一点点鼓励与赞赏,就可能成为孩子成长的星星之火,孩子就可能从1到2,从2到3,慢慢地孩子身上的优点就会多起来,这就是教育孩子的一个重要方法。
透过现象看本质。
北京有一所小学给学生加了营养餐,每天第二节课下课后就安排孩子们喝豆浆,吃点东西。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的确是一件好事。因为许多孩子早餐吃得不是太好,再说上了两节课也饿了,豆浆一来,孩子们高兴地嚷嚷着:“喝豆浆喽!”都往那儿跑。
北京的孩子爱喝豆浆,屋里乱哄哄的。负责分发豆浆的老师皱着眉头,但是很快发现有一个小女孩从来不去抢豆浆,总是在座位上安心地看书,静静地等着一点都不着急。
老师想,这个孩子是想到雷锋了吗?如此先人后己太了不起了!老师感动之下就想来表扬这个女生,便先了解一下她是怎么想的。这个小女孩非常诚实,说:老师,这个豆浆其实不必去抢。因为豆浆是上面的稀底下的稠,剩下的喝着更有味道。
老师一听,惊讶得一时说不出话来,她怎么也没想到孩子是这样想的。
我有时候把这个故事说给一些老师们、父母们,和他们一起谈论起这些问题,请他们一定要注意,其实有时候你亲眼看到的现象未必都是真实的,因为你可能只看到了表面,没有看到真实的动机。
我还要为那些所谓调皮捣蛋的孩子辩护。对这样的孩子特别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千万不要去冤枉他。
我认识一个贵州的女孩,因为她得了世界儿童征文大奖,她到北京来见了我一次,和我交流了一下。她那篇文章我看了很感动。
这个女孩,家里条件很好,她是个中队长。一个农村来的小男孩和她坐同桌,那个男孩学习很一般,穿得也不太整洁,老师就让她帮一帮。那个农村的孩子在班里是一个被捉弄的对象,班里得了个奖状,孩子们对这荣誉也不是很在乎,谁都不愿意把奖状挂在墙上,就让他来挂。这个孩子把椅子叠好,爬上去挂,刚挂好,底下的孩子就摇晃椅子,他“咣当”一下跌下来,孩子们就哈哈大笑,这个中队长也笑。
这一天上音乐课,上课铃一响,这个女孩子慌神了,原来她发现自己没有带音乐书。她战战兢兢,因为她知道音乐老师特厉害,谁不带音乐课本就被轰出去!她是中队长,在众目睽睽之下出去,这不是丢死人了吗?可再去取已经来不及了,老师就要进来了。这个女孩子怎么办呢?她对那个男孩子说:“快、快,把你的课本借给我用用。”想拿人家的课本蒙混过关。那男孩子低声说:“那我怎么办呢?”那男孩子憨厚,就把课本放在两人的中间,企图蒙混过关。他还不知道,这老师上课火眼金睛啊!看得特清楚。老师说:“你们两个人是谁没带课本,站起来!”这个女孩子吓得一抖,她不敢站起来,赶快用手碰了碰那个男孩子,意思就是说,反正你也不是个好孩子,你站起来吧!你帮帮我的忙吧!这个男孩子犹豫了一下站起来了。老师就说:“你上学不带课本,你来干吗啊!”老师这么一说,男孩子的眼泪“叭”就掉下来了,那女孩子看到掉在桌子上的眼泪慢慢地浸润开来。
这男孩子回家经常干活,有一次上房顶去晒辣椒,不小心摔下来,摔死了。一个鲜活的小生命就这样消失了。这时候女孩子开始反思,开始忏悔。春天来了,她采了一束鲜花来给男孩子上坟,野花放在男孩子的坟前。她将这段经历写成一篇文章,题目是《春日,我来到你的坟前》。在文章里,她向已不在人世的小男孩忏悔:其实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是我,是我们剥夺了你的尊严。
这篇文章寄到印度参加世界儿童征文大赛,获尼赫鲁金奖。
我们做父母或老师的,在孩子的眼里是个巨人,很高大。你的地位是神圣的,你的一句话,就有可能伤害孩子的自尊,所以,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碰到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当您要处罚孩子的时候,要给孩子一个辩护的权利。我们必须给孩子一个说话的机会,这才是教育。
所以老师与父母们在看孩子做事时要特别注意他们的动机。你会发现孩子做事情是很有意思的。他有的时候会出于一种高尚的目的,做了一件很荒唐的事情,也可能是出于并不高尚的目的,做了一件漂亮的事情。这对我们做父母、做教育工作的是一个挑战,你能否注意到孩子的真实的动机呢?我的教育建议是:
要努力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看到的现象不一定是真实的,请在教育中注意透过表面看本质,看清楚事物背后的为什么,主动与孩子沟通。如果你光凭你所看到的表面现象就轻率做出判断,可能您的教育就会失败。主动一点,和孩子们多交谈,多问几个问题,只有真正了解孩子,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当孩子好心办错事,要给予理解。儿童经常犯错误,因为他们经常不是想好再做,往往是做了才想,甚至做了还没想,这是他们不成熟的一个特点。那么当孩子做好事的动机不好的时候,我们要特别地当心。因为这可能是我们成年人在某些方面误导了孩子,比方说特别是在低年级,老师表扬了一个孩子拾金不昧,结果可能在班里会一下子冒出很多人拾金不昧。为什么?因为小孩子都特别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说这个时候表扬你得有艺术,不要引起孩子们盲目地、机械地去模仿。这样的教育,才是一种真实的教育,是一种科学的教育,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让孩子学会弄虚作假,而是让孩子学会真正的做人。
倾听孩子的心灵之音。
美国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大牌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主持一个与孩子对话的节目。有一次,她测试孩子说:假如你驾驶飞机载着乘客在空中飞行,突然发现飞机有问题,出现故障,没油了,你怎么办?
这小孩直截了当地说:我就赶快跳伞,让他们在飞机上等着我,我要第一个跳伞!
坐在台下的许多观众就哈哈哈大笑起来,有的观众还笑得东倒西歪的,就觉得孩子真鬼头,一发生故障他第一个跳伞,先想到自己跳伞自己逃生。
这位主持人接着问道:然后呢?
这个小孩说:我去取汽油,我还得回来救他们。
听到这句话,这些大笑的观众们止住了笑声。他们没想到在孩子单纯的、幼稚的举动当中,包含着一颗博爱的心。
我感觉到这位主持人有一个十分可贵的地方,就是她继续倾听孩子的讲话,最终了解了孩子的真实想法。
我们有的时候会因为我们对孩子的偏见,认为孩子没有多少想法,或者认为孩子自私,或者认为孩子空想,而误解甚至冤屈了孩子。其实孩子也是人,孩子也有一个丰富的心灵,我们要特别注意倾听他们的心声。
我有一次去访问著名的社会学大师费孝通先生,他说:孩子经常听不懂大人的话,孩子懂道理是看会的,不是听会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体谅孩子的这种难处、这种特点,你对他了解得越多,体谅得越多,你的教育就越有良好的效果。
近年来,中国的中小学校园出现了大量的新童谣。其实新童谣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众所周知的沉重的学习压力,不尽人意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尚未改革到位的教育教学方法等等原因所导致的。新童谣虽然表达了孩子们不乏幽默的调侃态度,同时也在昭示着压抑的心灵和痛苦的呻吟。因为父母与老师很少走进他们的心灵,很少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只是一个劲儿地要求他们好好学习,取得优秀成绩。
在孩子的歌谣当中,厌学的歌谣是很多的。比方说:“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每天起得最早的、睡得最晚的,是我是我还是我。”“太阳当空照,骷髅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拉弦赶快跑,轰隆一声学校炸没了。”可见,新童谣一定程度上是孩子们内心的呼唤,呼唤老师和父母给予他们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爱,多一点帮助。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陈会昌教授读了《新校园童谣》认为,校园童谣是校园亚文化或亚亚文化,禁是根本禁不住的。从精神分析学的理论来说,这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防御,借此使紧张的心理得到缓释和放松。这是精神分析学的一个重要原理。自我防御机制有时可能是消极的,但对于有心理问题的人,不失为一种摆脱心理紧张的有效方法。著名儿童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高洪波先生认为,《新校园童谣》展现了当代少年儿童校园生活很独特的一面,表明他们幽默乐观、心灵健康,善于观察和表达。他甚至认为,那些因生活和学习压力而走上绝路的孩子,如果喜欢传唱或创作童谣,或许会避免悲剧发生。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不仅刊登了《新校园童谣》,而且开辟《童谣大家谈》专栏,并陆续推荐一些充满童真童趣、益心益智的新童谣,其目的是用高雅健康的童谣取代低级粗俗的童谣。我们还组织有关专家,深入研究新童谣现象,竭力为广大少年儿童创造一个美好的成长环境。
我要特别说明,作为21世纪的父母与教师,应提高承受能力,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正确对待孩子与童谣的关系。孩子传唱一些对父母或老师不满的童谣,并不是坏孩子行为,也不会因此学坏,而只是在找乐中宣泄或缓解压力和烦恼。如果我们善待孩子,与他们一起分析新童谣,也许会促进两代人的交流。对孩子尤其要有一颗博大的爱心,这爱首先表现为理解。
那么理解就请先从倾听做起吧。
我最喜欢的童谣是青岛家乡诗人刘饶民先生的《大海的歌》:“大海大海我问你/你为什么这样蓝/大海唱着来回答/我的怀里抱着天/大海大海我问你/你为什么这样咸/大海唱着来回答/因为渔人流了汗。”这是我生命的歌谣,一直激励着我向前奋进。
我希望父母们乐于倾听孩子以后,也能发现孩子心中的童谣,陪伴孩子健康地成长!我的教育建议:
倾听是一种爱。有的时候,对孩子要听话听音。其实成年人的偏见是很多的,他们觉得孩子没有什么思维,孩子很简单,孩子很幼稚,孩子不懂事,其实未必。没有倾听就难以发现。有的时候,孩子表达的只言片语都是真实的、可贵的信息。我们要学会翻译,学会继续去问。比方这个时候你可以温柔地拥抱着孩子,问他:是吗?怎么回事啊?让孩子用平静的心情把事实断断续续地说出来,这个时候你才能得到重要的信息,才能做出恰当的判断。所以说我觉得倾听是一种爱,倾听的艺术就是教育的艺术。
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认真倾听孩子的每一句话。在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的角色往往是个主动的角色。因而父母有的时候很容易进入一个误区,就是一见到孩子,特别是碰到孩子发生什么问题的时候,父母就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话特别多。在父母看来,孩子要多说,多批评,才会有进步。其实,这样的看法与做法未必是明智的,为什么呢?因为你可能太急于表达,却忽略了孩子的反应。孩子可能根本没有听懂你的话,或者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你的教训完全没有发挥作用,反而还可能恶化了你们的亲子关系。
孩子越小越愿意倾诉,父母应充满耐心与兴趣地倾听,因为这是代际沟通的黄金时期。为什么会有许多父母抱怨孩子越大越不愿意和他们交流。其实部分原因是源于孩子在小的时候倾诉的意愿没有得到您完全的重视,因而渐渐地孩子也就不愿意和您交流了。其实,孩子年纪越小,越是代际沟通的黄金时期。如果坚持下去,孩子即便大了,也会习惯于与您交流。
当孩子有安全感或信任感时,才会向其信任的成年人诉说心灵的秘密。因此,父母应无条件地爱孩子,忧其所忧,乐其所乐。这样,才有可能经常倾听到孩子的心灵之音,而这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和谐的教育离不开沟通。
家庭教育不可能不涉及学校教育。做父母的会发现,自己的权威性怎么没有老师强啊?孩子经常回来说这是我们老师说的,我们老师这样说的。言下之意老师的水平高得很,妈妈爸爸水平不行。孩子这种年龄很容易对老师产生崇拜。那么在教育当中,我觉得这就提出了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说父母和老师的沟通问题,家庭和学校的配合问题。没有家庭与学校的配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可能陷入困境。因为孩子回来说的话,未必都是准确的。如果你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很难教育好孩子。
当孩子遇到了他们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的时候,孩子的父母在仔细分析后,要寻求老师的帮助。上课学知识是孩子在学校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也是大多数父母非常关心的问题。当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的时候,是父母们特别注意的时候。父母大都会想各种办法,或自己辅导,或找老师咨询,寻找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方法。其中,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不失为明智之举。
在《少年儿童研究》上刊登了这样一个故事:
这是发生在孩子上六年级时的一个故事。
一天晚上,孩子把期中考试卷拿回家来。我看他愁眉苦脸的,知道一定又考“砸”了。我拿过卷子一看,果然,数学只得了23分。孩子一向对数学缺乏信心,认为自己笨,可没想到竟差到如此程度――卷上错号连篇,连起码的计算也大错特错,不要说应用题了。真令人恼火!
不管怎样,当晚我又是照例查看试卷,找出问题,逐一反复讲解。不知孩子是否懂了,他又是一个劲地答应着。最后我下了死命令:下次期末考试一定要考好!可孩子只小声说道:“语文、自然、社会可以考好,数学够戗。”我一听,气不打一处来,“啪”的一巴掌扇在他脸上:“怎么这么没出息,连点信心都没有。”
打归打,可孩子的信心在哪里呢?我一宿没合眼,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怎么办呢?明天找老师吧。
第二天,我去学校找到孩子的老师谈了昨晚的情况。老师说:“能否想法子让孩子自己证明自己‘行’呢?有个办法可以试一试。”
晚饭后,老师来了,拿着两张试卷。我把孩子叫到桌前说:“今晚要考考你。”孩子很恐慌,害怕又要栽跟头,难堪啊,尤其在老师眼前。虽说孩子很不情愿,但又不能违抗,只好坐在桌前,锁着眉头,样子很无奈。
发给孩子卷子后,他愣住了――这不是三年级数学期中试题吗?我说:“你就做吧。”孩子只用了15分钟就做完了。老师当场批卷,得了99分。只因一处“6”写得模糊不清,被扣去一分。就因这“1”分,孩子还一个劲地争辩着:“是‘6’嘛!”
我们又发下去第二张卷子。孩子一看,更乐了――竟是一年级数学期中题。抬头看了我们俩一下,惊奇地问道:“是让我做吗?”我们点了点头。孩子不假思索地做起来,书写也认真起来。只不过5分钟,孩子交卷了。一看,标准的100分。
我问:“孩子,你今晚考得为什么这么好呢?”孩子说:“以前学了,现在又熟练了,所以都会做。”老师接过来说:“对呀,孩子,既然这样,你对六年级数学,先是学会,再熟练了,不就一定能考好吗!”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也许他认识到自己不笨,还“行”。
就是由于这次“特殊考试”,孩子学习认真了,尤其对数学有了信心。又经过了两个月的学习,孩子在期末考试中数学得了80分。毕业会考时,他的数学跃居全班第三名――94分。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是老师的经验和对学生的了解使他能够想出适合学生的方法。我特别提醒父母朋友,只要孩子上学就要和老师沟通,积极地参加学校召开的父母会,在这方面我是有体会的。虽然我是个研究儿童教育多年的人,但是我女儿从上幼儿园开始,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只要有父母会,我们都认真参加。不但去而且还要认真地记录老师的话。我觉得这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你的孩子在家里就是一个,到了学校里他是群体中的一个人。我们只看到一棵树,老师看到的是一片林,老师的优势之一在于比较。要知道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有经验的老师会给予孩子很大的帮助。所以,积极地和老师取得联系是父母的责任。
当然老师确实也会有处理不当的时候。因为老师也是人,他也会犯错误,有的时候话也会说得不当,对孩子的某些事处理得不一定合适。
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这个时候做父母的就要有一个正确态度。你怎么说呢,你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说,你们老师没水平,你们老师太差。你这么一讲的话,孩子会觉得老师不行,这样会对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我觉得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沟通,不要简单地去否定,还是要引导孩子看到老师的长处,理解老师的苦心。那么这样的话呢,孩子就会觉得在家里和在学校是一样的,使孩子受到一种一致性的教育。我们讲过教育一致性,一致性实质上就是说不仅仅是家庭内部的一致性,还要有一个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甚至和社会的一致性问题。要做到积极地与孩子的老师合作,我的教育建议是:
要主动地和老师沟通。许多父母总是会这样想,去找老师的话,老师会不会认为我们打扰了她?会不会不高兴呢?其实,做任何事情,都要找到最为有效的方法。只要你和老师沟通找到合适的方法,老师是欢迎的。父母的态度要主动,联系要适时、适度。
定期和孩子的老师沟通。一个合格的父母应该知道孩子的任课老师是谁,据专家们建议父母差不多半个月左右,应该和老师有一次沟通,最长一个月要沟通一次,或者与老师见面,或者用电话、短信和邮件,一定要沟通一下。当然,联系的频率,要因孩子的情况而异。间隔太密没有必要,还会增加老师的负担;间隔太大,则失掉了经常联系。
要全面关心孩子的在校情况。有的父母只关心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这是远远不够的。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成绩,还要关心孩子在学校的思想、体育、美育、劳动、同学交往等方面的情况。只有全方面地关心孩子,才能真正地了解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