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在6个月之前,我在《展望》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建议把《卡尔·威特:一本关于父母和家庭教育的书》这部优秀的作品翻译成英文,但我没有料到,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有机会得到资助,使我亲自来实现这个愿望。很少有一项任务能如此吸引我,因为威特牧师对儿子早期教育的论述,无疑是众多教育文献中最具启发性和实用性的。我非常欣赏这部作品,同时也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自这部作品完成以来,已经100多年过去了,它几乎完全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甚至连博学的现代教育学家也很少了解它。事实上,根据我所了解的情况,第一部英译本所依据的原版,至今仍珍藏在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内,是美国国内唯一的一本。
威特的这部作品之所以暂时被人们遗忘,主要是因为原著使用了大量极具表现力的德语词汇,降低了作品的可读性。不仅使整部著作烦琐冗长,有1000多页,而且也耗尽了读者的耐心,从而使威特的辛勤劳动所得出的教育方法的价值,得不到充分地凸显。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去掉那些多余、晦涩难懂的内容,还要尽力不遗落重要原理,以完全地理解威特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归纳出来的原则。即便没有这种“笨重”的形式和风格带来的影响,这本书也注定要被遗忘在图书馆里,因为我们还不能把这种教育方法与现成的教育理念对接起来。
威特的基本原则,即儿童的教育要从智力发展的早期抓起,与公认的教育政策产生了直接的冲突。我们传统的教育理论是把孩子的正式教育推迟到“学龄”以后。太早地教育孩子,不仅剥夺孩子快乐的童年,还给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威特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所做的实验,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仍不为教育界的大多数理论权威所认可。他们认为这个实验并不值得效仿,这只能说明这个孩子天赋的能力是个例外。
直到今天,应该让儿童的大脑处于“休耕”的状态,仍然是教育界的主流观点。特别是在公共教育体系高度发达的国家里,这种理念就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结果——教育孩子的重担都扔给了学校。直到最近几年,大家才意识到其实学校没有能力全部承担教育孩子的任务。然而,今天,除了谴责“公共教育体系正走向崩溃”外,教育者们也开始认真地问自己,是否对学校的期待太多,学校教育的种种失败是否与长期忽略孩子的学前教育有关。
近年的科学研究也似乎在证明这一种观念,即孩子的早期教育将决定他今后的一生。因为孩子在早期形成的印象最为深刻也最为持久。如果家长忽视了对孩子早期智力的开发,就可能意味着孩子会有终生的智力缺陷。事实上,尽管传统的教育学家仍然担心所谓的早期过度开发,但研究自然科学和人类天性的学者们开始大力呼吁:孩子的教育开始得越早,对孩子就越有益。作为一个卓越的研究者,华盛顿大学的T。A。威廉姆斯博士曾公布了他的一项研究成果:
有一种错误的流行观点,认为生长中的器官不应该被强制性地工作。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不工作的器官不可能健康地生长,器官发育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它们被开发的程度,甚至骨骼也会因为肌肉频繁的牵引作用而变得强劲有力。总而言之,作用力的大小是器官发育的关键所在。从芭蕾舞演员到小提琴演奏家,所有的艺术家都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受训练的。也许有人要反驳说这需要肌肉的灵活性,但这也未免太过于浅薄。因为艺术家的灵巧度并不是简单的肌肉运动的高度协调,而是大脑内部神经活动的快速反应和精确定位。经验告诉我们,在儿童早期阶段通过适当的训练,能使人发展到最佳状态。
美国著名的医学心理专家史迪恩博士提出,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的早期教育最好从2~3岁时开始。他补充道:
2~3岁是孩子形成自己兴趣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抓住机会,使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的智力发展。任何的耽搁和迟疑都可能对孩子造成不可原谅的影响。我们应当尽早地唤醒孩子对知识的热爱,这种热爱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孩子会在知识中汲取健康成长的养分,而不是把时间都浪费在毫无意义的游戏活动中。
我们总是害怕会对孩子的心灵施加压力。我们总是强调不要过早地限制孩子的智力发育。实际上这都是极大的误解。我们需要正确地引导、有效地利用他们的精力,这不是强迫。
作为一位心理医生,我从来没有遇到过因为学习过度而引起的精神疾病。事实上,一些人之所以会出现神经过敏症状,是因为忧虑烦闷、情感刺激、缺乏兴趣等引起的,而这些恰恰是我们强加给孩子的。孩子在幼年时期,我们因为担心他们的大脑受到伤害而放弃了尽早培养孩子对知识的兴趣。等孩子上学以后,我们却又要强迫他们去学习。填鸭式的教育,只是一味地灌输填充知识,最后伤害的还是孩子。
只要我们抓住孩子两三岁这个阶段,注意培养孩子对知识的兴趣,让他们的大脑得到锻炼,就像他们身体的其他器官在平时得到锻炼一样,就没有必要在以后强迫孩子学习。他们就自己会从早期的知识学习中得到快乐,同样也会从游戏和体育锻炼中得到快乐。这样的孩子往往比同龄人更强壮、更健康、更坚强,而不是一个只有动物般体格,忽视了大脑功能的野蛮人。他们的身心都将得到同步的发展,他将成为一个坚强、健康和有思想的人。
事实上,威特在100多年前就这么做了。在那个年代里,谈不上什么人类学、心理学和相关的现代科学会对威特有什么启发。在传统的教育学理论统治着整个学校教育活动的时候,这位谦逊的德国乡村牧师凭着不可思议的直觉,对自己的儿子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早期教育。当然,他的作品没有给同时代的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也不奇怪。今天,我们逐渐认识到家庭教育必须早于学校教育,而且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威特的这本书就自然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我个人始终认为,这本书为所有的父母提供了某些必要的信息和指导,是一个早期教育的范本。
可以肯定的是,这位父亲采取的教育方式其实非常简单,任何父母都完全能够做到。他的儿子作为一个成功的例子,必然会引起明智的父母们的兴趣。我将做一个简单的评述,其中包括本书的部分内容和小卡尔·威特的生平和事业发展。
就像刚才说过的,老威特是德国乡村的一位普通牧师,一生都过着极为简朴的生活。但他有着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当他看到周围的许多人把自己的生命虚耗在各种消遣活动中,许多男男女女都沉溺在声色犬马之中时,他既感到悲哀也为这种情况居然出现在理性的人类身上而感到惊讶。
“这些可怜的人,”他想,“他们都不懂得思考,都没有运用上帝赋予他们的智慧。如果他们有着智慧的头脑,就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况。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们都没有受过正确的教育。从小时候起,就没有人教他们如何去思考,应该思考什么。他们的人生之路从一开始就走错了。对此,学校和大人是应该受到责备的,但是更应该受到谴责的是他们的父母。假如他们在幼年时期,就已经培养起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起对知识的热爱,那他们今天就不至于过着这样无聊的生活。”
正是抱着这样的观点,老威特很早就制定了一个教育计划。小卡尔出生于1800年7月。这个教育计划的基本主张:孩子从小就是一个会思考的动物。从出生那一刻开始,他将第一次运用他的头脑,结合他所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东西,得出判断和评价。如果孩子从小不能形成正确的判断,因而就会在没有得到正确指导的情况下,养成一些不良习惯,成年之后就很难改掉。老威特的宏伟目标是在孩子童年具有可塑性和发展性的时候,发展孩子的理性思维,也就是“让孩子从小学会正确思考”。
当儿子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老威特就开始指着身体的不同部位和卧室里的各种用具,教他辨认并说出名称。儿子逐渐长大,他能够蹒跚着上下楼梯,跟着父亲在花园、街道和田野里散步了。这时,老威特就让他走出家门,让他能够接触到关于事物的实际效用和感官价值方面的信息。
老威特总是鼓励儿子提问题,并尽可能地用一种讨论的方式,向儿子解释问题的来龙去脉。另外,他会尽可能避免给出表面化的答复,因为他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儿子思维的全面性和对事物的分析鉴别能力。一般情况下,在同儿子散步和谈话中,与大多数家长不同的是,老威特决不刻意降低谈话的难度。在他的教育计划里,根本就不存在“儿语”这种东西。既然语言是思想的工具,老威特提出,应当尽早地教会孩子使用母语,学会正确的发音和清晰、流利地表达。按照老威特的观点,卡尔的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会字母和单词的正确发音,以及如何在不同场合正确使用。老威特尤其强调,所有与孩子说话的大人,无论是家长、照顾孩子的仆人,还是亲朋好友,都应该注意自己的发音和用语,以便给孩子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在这种强化的文化体系下,卡尔很早就表现出非凡的智力和同龄的孩子少有的对知识的兴趣。在他7岁之前,所有认识卡尔的人,都被他的聪明才智所叹服,这都要归功于他所受到的早期教育。卡尔非常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事物的理解,以及在语言运用方面的娴熟程度,都给人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小卡尔最早开始学习的外语是法语。老威特用了一种特别的方法来教他学习法语,这种方法在书中有详尽的描述。这种方法是如此成功,使得卡尔在一年之内,就能轻松地阅读法语读物了。与此同时,卡尔还开始学习意大利语和拉丁语,接下来是英语和希腊语。威特给卡尔讲述荷马史诗和色诺芬的历史著作,这大大激发了孩子对希腊语的浓厚兴趣。每一种语言的学习过程,都以卡尔的自学为主。父亲尽可能地回答卡尔提出的问题,但卡尔也始终坚持学习上的困难要靠自己去解决。除了在父亲的指导下阅读本国作家如席勒的作品之外,9岁的卡尔一边学习外语,一边大量阅读外国作家如荷马、普鲁塔克、维吉尔、西塞罗、奥西恩、费奈隆、弗洛里安等人的作品。
随着卡尔的声名远播,社会上对他父亲的尖锐批评也随之而来。人们指责老威特,说他用狂热的方法把自己的孩子变成了一台怪异的思考机器,严重地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而卡尔自己则被描述成一个可怜、瘦弱、瞪着大眼睛的怪物,人们对他表示深切的同情。事实上,卡尔是一个非常快乐、健康的孩子,他的头脑和身体一样的健康。老威特否认了批评者对他儿子的污蔑之词,也不承认自己充满野心,他并不是想在自己的儿子身上创造什么奇迹。正如他在书中所说的,他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身心健康成长,顺利地步入现实的社会生活。卡尔很早就显示出来的惊人才能,证明了实施早期家庭教育的益处。
作为一个小男孩,卡尔的学习并没有局限在语言和文学方面。为了把卡尔培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他的父亲也非常注重培养他在艺术和科学方面的兴趣。尽管老威特自己既不是艺术家也不是科学家,但是他坚定地相信,只要激发儿子对艺术和科学的兴趣,那么儿子就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充满热情地努力学习。因此,他经常带着儿子游览哈雷、莱比锡等德国的很多城市,参观当地的艺术画廊、自然历史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建筑物、矿井、商店等。在这种娱乐式的指导下,老威特让儿子在不知不觉间就学到了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等方面的知识。他总是强调要注意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事物的基本原则,以及如何全面地认识各种事物等。
除了参观和探索以外,老威特还系统地利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对儿子进行科学教育。他善于给事物披上神秘、充满吸引力的外衣,特别注意调动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解决问题。同时他还设计出一些小游戏,让卡尔熟悉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无论任何时候,他都很小心地把教学目的隐藏在其中。他是这么说的:
“如果我们告诉卡尔他一直都在学习地理学、物理学等科目,那他一定会大吃一惊的。我一直小心翼翼地尽可能不使用这些学科名词,一方面是怕吓着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不至于让他产生自满情绪。”
事实上,卡尔在9岁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大量知识,并懂得如何运用他的才智,于是老威特决定让他去大学继续学习。因此,半年之后,卡尔被莱比锡大学录取,开始了他成就辉煌的学者生涯。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正文的最后一章有详细的论述。1814年,他还没有过14周岁的生日,就已经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2年之后,年仅16岁的他又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同时被柏林大学聘为教师。
然而,卡尔没有马上到大学履职,而是在普鲁士国王等人的资助下,花费了几年的时间在国外旅行。正是在意大利旅行期间,发生了一件深刻影响卡尔未来生活的事件。他在佛罗伦萨住了一段时间,并结识了一位很有才华的女士。有一天,在与这位女士谈论意大利文学大师的时候,她半开玩笑地说:
“有一位伟大的意大利作家,我建议你关注一下他的作品。我们意大利人有时自我安慰地认为,我们理解了但丁,事实上我们没有。如果有一位外国人能够真正做到的话,我们会十分感激他。”
在这次不同寻常的谈话后,卡尔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去书店购买了一本精装版《神曲》。认真拜读之后,他又读了许多评论家为《神曲》所写的评论。他发现,这些观点大多狭隘、浅薄,有的甚至出现了明显的错误。他被这位伟大诗人的魅力所折服,于是暗自下决心,将来某一天他要掀起正确理解但丁的运动。这个誓言在5年之后变成了现实,卡尔成为当时欧洲最有影响力的但丁研究者,并用德文发表了自己的评论作品《对但丁的误解》,这被看作是19世纪最重要的文学评论之一。菲利普·H。威克曾有一篇文章,是卡尔《但丁研究》译文的引言,是这么说的:
如果我们要写一部书来记录本世纪里但丁研究的复苏,卡尔·威特一定是这个传奇故事的主角。1823年,当时他还只是个孩子,就能站出来明确反对当时的但丁研究学者。他认为这些人中没有一个人真正理解但丁的作品,并宣布他已经准备好了要给这些人好好上一课。令人吃惊的是,他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他的论文在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影响与日俱增。在经过45年不知疲倦的工作之后,他回顾自己在青年时期的努力,与后来对但丁的研究相比,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但是现在,他不再是一个年轻的异教徒和改革者,而是成为了德国、瑞士、意大利、英格兰和美国公认的但丁文学研究大家。
事实上,正如我在《展望》杂志上所发表的《卡尔·威特的故事》一文中所写,卡尔一生发表了大量的关于但丁的文章,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促进了但丁研究的不断扩大。然而对于但丁的研究,不过是他的爱好。他的一生还是以讲授和研究法律为主要工作。1821年,他回国不久就当上了布雷斯劳大学的法律专业讲师。2年之后,刚满23岁的卡尔就受聘成为全职教授。1834年,他以教授身份转到哈雷大学工作。无论是他的教学成果还是他的著作,都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他在哈雷度过了他的余生。
一些自以为是的人预言他将是不幸和短命的。然而,他幸福地生活到83岁才去世,而那些预言家们都死在了他的前面,事实有力地挫败了这些可怕的预言。即使到了老年,他的思想也十分活跃,也始终都缅怀他的父亲,正是父亲谨慎的计划,开启了他的早期教育。
尽管老威特记录下了他是如何开发卡尔的智力以及取得成就的,但就像老威特所辩称的那样,还是有不少人认为成功的关键因素不在于他的教育方法,而是在于他儿子先天的聪慧才智。可是,我们要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它可以证明威特的实验并不是唯一的特例:与他同时代的一些父母,就是在采纳他的教育方法之后,使自己的孩子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因此,从婴儿阶段就开始早期教育,并不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相反会像小卡尔·威特一样,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在智力上,都比其他孩子更出众。考虑到这种结果是如此地统一,考虑到现代心理学关于环境、习惯、暗示等对成长的影响的研究发现,考虑到学校对于实现这些目标表现得无能为力……这些都完全证明了父母对孩子进行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在老威特家庭教育的启发下,贝尔法斯特学院的数学家詹姆斯·汤姆森、杰出的政治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以及本书的英译者,哈佛大学的里昂·维纳教授等人,都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早期教育实验。看过约翰·穆勒传记的读者当中,十有八九会谴责老穆勒的教育方式,同情小穆勒的学习经历,因为许多父母仍然坚守传统的教育观念,忽视了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但是,小穆勒、卡尔·威特、劳德·凯文,以及詹姆斯·汤姆森的经历,都证明了忽视发展儿童的智力是愚蠢的做法,而这种愚蠢的做法当时正代表着众多父母的观念。今天,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重视早期的家庭教育,并成为实践中的创新者。
可能还有一种反对意见认为,智力的发展毕竟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孩子道德行为的培养更为重要。这当然是毫无疑问的。读者们可以发现,在卡尔·威特父亲的早期教育计划中,道德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是同等重要的。让我们再重申一遍,老威特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把儿子培养成为一个“学究”,他只是希望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为全面发展、身心健康、道德高尚的人。他相信,只有在儿童早期按照合理的原则对孩子的理性思维进行培养,才可以使孩子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他坚信道德发展的过程应该从生命的初期开始,他相信本质上存在某种自然规律的力量。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也证实了老威特的主张,对儿童进行早期道德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
简单来说,所有做父母的都应该了解心理决定论的这个法则:童年时代的事件和经历将决定一个人成年以后的道德行为。
总之,读者可以在书中找到许多这样的内容。老威特就想让他的儿子成为一个正直高尚的人,最后他做到了。儿子崇高的一生足以证明这种方法的成功。一位熟悉卡尔的人士是这样称赞他的:
他在哈雷居住了将近50年。他是一位深受爱戴的人,是一位声名卓著的教师和学者,是一位坚定不移的爱国者,也是一位温和的丈夫和慈爱的父亲。他逝世于1883年3月6日。他的一生是幸福而充实的。
自卡尔那个时代开始,受到老威特的启发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了早期教育尝试的父母,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只要能像老威特对待卡尔那样,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启蒙和影响,孩子们的道德能力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相信这个道理,都愿意去进行这样的尝试。
当然,我们这里并不是要求父母把时间完全花在孩子的教育上。事实上,每天只要抽出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对孩子进行正规的指导就足够了。但是,做父母的必须让家庭生活愉快和睦,注意引导孩子的兴趣和行为,这样就可以使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做父母的只需要牢记老威特所说过的一句话:“以教育为开端,以模范为终成。”
H。阿丁顿·布鲁斯
19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