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头表述:诗歌、史话、神话、传说及对文化群体具有重要意义的其他叙事的表演和公开表述。
二、表演艺术:在文化群体的节庆或礼仪活动中的表演艺术,其中包括肢体语言、音乐、戏剧、木偶、歌舞等表现形式。
三、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人一生中的各种仪式(出生、成长、结婚、离婚和殡葬等仪式),游戏和体育活动,亲族关系与亲族关系的仪式,定居模式,烹调技术,确定身份和长幼尊卑的仪式,有关四季的仪式,不同性别的社会习俗,打猎、捕鱼和收获习俗,源于地名的姓名和源于父名的姓名,丝绸文化和工艺(生产[纺织]、缝纫、染色、图案设计),木雕、纺织品,人体艺术(纹身、穿孔、人体绘画)。
四、有关自然界的知识和实践:有关大自然(如时间和空间)的观念,农业活动和知识,生态知识与实践,药典和治疗方法,宇宙观,航海知识,预言与神谕,有关大自然、海洋、火山、环境保护和实践、天文和气象的具有神秘色彩的、精神上的、预言式的、宏观宇宙的和宗教方面的信仰和实践,冶金知识,计数和计算方法,畜牧业,水产,食物的保存、制作、加工和发酵,花木艺术,纺织知识和艺术。⑿
毫无疑问,以下举例,范围与“民俗学与民俗”是在基本等同的范围。这些举例,也只有在“来自某一文化社会的全部创作”、“群体表达”、“口头相传”这些前提下,才是可以理喻和有必要的。否则,一切科学、技术、知识、文学、艺术、礼仪均收入囊中,又有什么意义和必要呢?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概念,实际上有三个层次:①广义的与物质遗产、遗址、遗迹、文物、典籍等对应的无形遗产、口头遗产、非物质遗产;②狭义的以民间文学(口头遗产之重要主体和组成)、民间文艺、民俗文化、传统的表演艺术、民间科技、民间技艺、民间知识、民间工艺等为内容的口头和非物质遗产;③以狭义的“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之精华为主体,以广义的但处于濒危的“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为补充,此二者中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代表作,列入“代表作名录”时,它们以“代表性”和“濒危性”为界定标准,要求世界级的形态和全球性的价值与意义。此中,因为“濒危性”原则,囊括了各种自为状态下的“民间文化”,非民间的传统的无形文化,人体的行为的非物质的传统的艺术如具备全球性意义和世界级价值,一旦濒危,也在“代表作名录”保护和选择范围。
注释:
①参见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第42页,中华书局1996年11月出版。
②英,威廉·汤姆斯《民俗学》,见《民俗学译丛》,中国民协民俗学部编,1982年。
③参见陶立瑶《民俗学概论》第7页,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出版。
④转引自方经生编著《民俗学概论》(1934年),另见乌丙安著《中国民俗学》第5页,辽宁大学1985出版。
⑤以上均转引自《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普查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出版。
⑥见《中芬民问文学搜集保管学术研讨会文集》第18页,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12月出版。
⑦、⑧转引自《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普查手册》第219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出版。
⑨、⑩、⑾劳里·航柯《民间文学的保护》。
⑿转引自《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普查手册》第224—225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出版。
(本文刊于《民族文化遗产》第一辑,民族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新华文摘》2005年第7期摘转)
4.21世纪中国文化的开篇力作
—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谋求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人类寄希望于新的世纪有新的机遇、新的气象和新的发展。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格局自新世纪以来,出现了全新的走势:更加复杂多变,更加充满挑战,更加牵一发而动全身。文化多样性在新世纪成为最为引人瞩目的国际话题之一。文化多样性问题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凸显出来的。文化是民族个性的表征。经济交易、政治交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把文化多样性推上了世界舞台的重要位置。人们更加趋同于这样的共识:越要世界化,越需民族化;越是经济全球化,越需文化本土化;越是现代化,越要多样化;越是科技化,越需人文化。
以2001年联合国宣布首批19个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为标志,全球性的抢救濒危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大潮已推波助澜滚滚而来。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生态受到广泛的关注,一种全新的文化保护理念扑面而来,一种全新的文化行动在全球启动。
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它与遗址、景观、古建、古物、典籍等物质的、书面的、有形的、自然的遗产一样,是人类文化的另一半。它是生态的、动态的、活态的文化,也是口头的、行为的、无形的、无意的、无为的、民间的、传承的、传统的文化。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广泛地流布于任何地域和任何民族之中,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主体文化和主流文化。21世纪是一个大转折、大变革的时代,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因这个时代的经济转型、时代转轨、生活转化、社会转变而处于全两的濒危。口头遗产、民间文化、民俗传统、乡土艺术终于在21世纪得到了全世界的珍爱,获得了全球性的声誉,可以与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记忆遗产(在中国是宫廷庙堂和“经史子集”)相提并论。但是在它获得全球认可之际,它已经到了岌岌可危,全面濒危的绝境了。抢救和保护的课题在我们未及细细品鉴它们的意蕴时就摆在世人面前。
从联合国教科文公布的首批19个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所反映的濒危情状看,主要原因和现象有:技术发展和旅游开发造成的危害,剧烈变革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带来的对传统文化的威胁,工业化及农村迁徙带来的影响,现代化、都市化、交通发展、环境污染、城市扩充、旅游业的负面影响等,非物质遗产拥有者的移民或生活条件艰苦、传承人队伍萎缩、语言消失、种族歧视、人口锐减等造成的危害,西方文化的侵入、传媒的现代化、电视的强势、传统生产的放弃、年青人的迁徙、娱乐方式的增多,传统习俗的消失,资金的匮乏,政府的忽视,艺人的老化,等等。
要解决这些珍贵遗产的生存和延续,改变其濒危态,需要方方面面的工作,会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教育、生态、人口、语言、环境等诸多政策和措施,特别要解决好现代化和传统文化、世界化与多样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快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商品化与生态文化,现代传媒与传统生活,都市文明与乡村文化,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艺人老龄化和青年无兴趣等多重矛盾和多样的关系。这显然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即这既是世界各国普遍遭遇、共同面临的考验,也是需要全球合作、全面协调、共同应对的人类文化难题。
二
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假如说中华文明以文字的出现为标志,迄今已有5千年文明史的话,那么,中国民问文化则是上迄古人类,下达今人今世,历时数十万年。在这千万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及其先祖创造了极其优秀而丰富的民间文化(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建筑、民间戏曲、民族杂技、民间曲艺、民间体育、民俗文化、民间信仰、民间科技、民间哲学、民间道德伦理、民间社会等),它们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也是世界文化中的宝贵遗产。中国民间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亮的珍珠。民间文化自人类诞生以来就与人类形影相随,一直延续并演变,形成了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文化奇观。民间文化千古流传,蕴涵深厚繁复;民间文化千姿百态,极尽文化的丰富性。中国民间文化岁月悠久,而且培育出伟大的中国古代文明。中国文明从远古到现代,基本未曾中断,中国民间文化也始终在生活于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人民之中生生不息地传承。这是一个伟大的文化奇迹,在世界文化史上绝无仅有,因而也是弥足珍贵的文化奇葩。我国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的绝大多数曾经处在相对后进的文化历史阶段,以口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为其民族文化的主体。民族多、支系多、语言种类多、文化层次多、历史阶段多、民俗形态多,中国民俗民间文化因此蔚为壮观,五彩斑斓。
中国的民间文化遗产目前也正处于一个生死存亡、急剧濒危的危险情状之中。
自有《诗经》以来,中国就有采风制度和搜集、整理民间文化的传统,五四运动中的北大歌谣运动掀起了记录民谣民俗的新文化运动,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走向民间深入民间学习民间蔚然成风,新中国以来采集民歌、研究民艺、整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史功绩卓著,改革开放以来,民俗学复兴,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十大集成志书工程的全面实施,筑起了新的文化长城。但是,我国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仍未及全面普查、史诗、叙事诗、民居、民间服饰、民间工艺、民间美术、民间语言等等尚未普查和系统整理。与此同时,“每一天都有民间文化在消失之中”。
来自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描述是这样的:
——民族民间文化损毁、消亡的现象十分严重,一些独特的语言、文字和习俗在消亡,大批具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民居建筑群遭到破坏、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人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由于依靠口传心授而长久流传,但近年来,由于掌握这些技艺的艺人年事已高,这些民间技艺往往因老艺人的离世而逐渐消亡。
——缤纷浩瀚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大多分散存留或流传于民间,但由于缺少相关的政策法规、专门人才、管理手段及经费,我国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流失情况令人触目惊心。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机构和个人通过各种渠道私下收购、倒卖盗卖民族民间文化珍品,滥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各种商业操作,使这些文化资源大量流失,使某些民族民间文化传统发生严重变异,甚至出现了一些损害民族情感和尊严的事件。
——大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实物和资料难以得到妥善保护;保护经费不足,长期以来,很少有专项的事业经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研究人员短缺,出现断层。(见2003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
如果说,以上描述是一种宏观景象的话,那么,下面还有一些微观的、个案的情状——
——在闽西珍稀罕见的缺枝木偶(也称托棍木偶)随着老艺人的逝去现正难觅踪影;
——在福州作为唐代音乐再现的《唐和曲》,随着传人的离世,因无人记录而再难以听到这“环佩之声”;
——在沿海的一些城市随着老城民居的倒塌和拆毁,体现传统能工巧匠智慧的精美建筑木雕也从眼前消失;
——闽东的精致银饰器和榕城的锡工艺品也几乎“人亡艺绝”;
——漆工艺也面临困境,产业滑坡,企业倒闭,人才流失,世界一流的漆工艺面临断代而绝的危险;
——福建雕刻闻名海内外,寿山石雕、泉州木雕、福安银雕、德化瓷塑、惠安石艺等,国企解体、私业萎缩、后继乏人;
——漳州年画10年间技艺失传,著名的南派剪纸代表福建剪纸如今已难觅传人,福建风筝、灯彩等扎制工艺迅速衰败……(以上是中国民协副主席林德冠自福建发来的濒危报告)
——广西壮族的干栏式民居,苗、瑶族的吊脚楼艺术、侗族的鼓楼建筑艺术,京族的石垒矮屋正被大一统的平顶砖屋取而代之;
——广西民族民间的织锦、服饰、印染工艺,正在濒临危境,人口达千万以上偌大族群的壮族,惟一保留壮族服饰的只有居住在广西那坡县中越边境的高山之中的“黑衣壮”;
——民族民间手工艺品消失,苗族的花釉竹节形酒具、瑶族的仙桃茶壶,京族的斗形提壶、壮族的鼎锅、彝族的餐盒等等,被塑料工艺制品和铝合金工艺制品代替,手艺和手工艺品一如在人间蒸发;
——非物质的和口碑的文化化为灰烬,师公戏本、师公唱本、摩公经本,被当作文化垃圾,弃如敝屣,化为乌有。(以上是中国民协副主席农冠品来自广西的濒危报告)
——贵州黎平县尚重镇育洞村700余户侗族,从80年代后期始至90年代,银饰、裙子、绑腿等侗族服饰,不再为青年妇女穿戴,姑娘们唱“多耶”的风俗已经没有了;
——贵州从江县高增多美德村广德寨侗族在鼓楼唱歌,只剩下几个老人唱和听了,男人都穿从外面买来的服装,不穿侗服了,类似独眼箫的乐器“格欧”也没人吹奏了;
——贵州黎平县永从乡中罗村1998年最后一位男歌师去世,因无人传续,民歌日渐消失;
——2000年11月贵州榕江县萨玛节举办侗歌比赛,大多初中姓不会唱侗歌,只好在赛前突击学唱;从江县巴沙村苗族,凡上初中的男孩,都不再保留本民族独有的发式椎髻;
——黎平县是侗族鼓楼艺术之乡,现存鼓楼328座,一些村寨想维修或新建鼓楼,却再也找不到修鼓楼的大树了,因为鼓楼纯系木结构卯榫,其大柱要50年—500年的杉木做原料;鼓楼前歌坪依传统要用鹅孵石,也因材料匮乏,改为水泥地,大失意蕴。(以上是中国民协副主席余未人来自贵州的濒危报告)
——北京有50余类民间艺术濒临消失。北京惟一一个能唱故宫萨满调的常瀛老人已经80多岁;民俗学家常人春是北京地区惟一会道教北方调法式的人,现在也已70多岁;北京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如簇球、抖空竹、夹包、踩铁环等都慢慢消逝;北京八角鼓曲调只有几个票友;一些露天表演的仪式、子弟书、岔曲、古琴、摔跤、拉洋片、庙会等民俗掌握的人少之又少。葡萄常最早出现在清朝咸丰年间,是当时北京最为叫绝的艺术品之一,慈禧太后还赐艺人常氏为“天义常”。然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期,葡萄常开始衰败,再加上“传内不传外,传女不传男”的传承习惯,葡萄常在80年代末期就不见踪影了。一门曾经盛极一时的民间艺术就此失传了。不仅葡萄常,消失的还有玉雕、铁画等。鬃人、毛猴、绢画等虽然还没有消失,但它们的生存状态也堪忧。鬃人是用胶泥、棉花、猪鬃制作而成,多以皮影戏和京剧中的人物为角色,人称“盘中好戏”;毛猴则取材于中药,以模拟人的动作和生活场景为特色,深受老百姓喜爱。鬃人曾在清末一度繁盛,到今天白大成成为鬃人惟一的继承人,而毛猴传人也就剩两三位了。(以上来自北京民协的濒危报告)
——云南少数民族基诺族,解放时只有3800人,处于刀耕火种、刻木记事时代,但有丰富的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如今村村通公路、住瓦房后,很多人不愿说本民族语,不愿穿民族服装,不愿唱本民族民歌。专家推测,基诺族的传统竹楼可能在10年内消失,服装在20年内消失,语言在50年内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