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布什”号航空母舰,又名“乔治·H·W·布什”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简称为“布什”号,CVN-77是该舰的舷号。CVN-77将延续CVN-76的改进,飞行甲板没有初期设想的那样变化巨大,为CVN-78的渐改设计做铺垫。
该舰被人们称为梦中的“尼米兹”终结者,是美国“尼米兹”级航母的最后一艘舰。CVN-77的外形与同级的已造舰大不相同,突破了传统的航母形式。
2002年12月9日正式授与布什号舰名,该舰自2001年起由诺斯洛普·格拉门拥有的弗吉尼亚州新港纽斯造船厂负责建造。
该舰全长332米,船体吃水线以上大约有20层楼高,能运载将近6000名水兵和海军陆战队员。最大航速30节,满载排水量超过10万吨,最多可搭载百架战机,造价62亿美元。
“布什”号航母从建造开始到现在经过了8年,该航母于2003年铺设龙骨,2006年举行命名典礼,于在完成海试后2009年1月10日在诺福克海军基地举行了服役典礼。开始在美国海军正式服役。
诺·格公司和海军正在确定“布什”号航母第二轮海试的日程,第二轮海试业成为接收试验,可能在2月底或3月初进行。该航母目前预计2009年3月中旬交付美国海军。
2009年5月11日,美国海军从诺·格公司接收了最新一艘航母“布什”号(CVN77)。该舰终于服役了。这是美国海军和工业伙伴共同努力的结果。
“布什”号进行了实质性的设计改进并采用了若干新技术,采用了新的真空海上卫生系统、新的航空燃油分配系统,还有大量新的控制系统和管道材料。这些改进将减少该航母的全寿期费用。
命名依据
已卸任的前美国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是美国第41任总统,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海军的鱼雷轰炸机飞行员。布什在满18岁的生日当天加入了美国海军,并且在尚未年满19岁时就正式被授与任务成为真正的海军飞行员,派驻到圣哈辛托号航空母舰(CVL-30),是当时最年轻的海军飞行员之一。
他曾在1944年一场日本小笠原群岛的海战中,在父岛附近遭到日军炮火击落,但幸运地被救起。因此,布什可说是全世界第一位曾真正在航空母舰上服役过的航舰命名提名人,也是少数被提名时本人健在於世上的美国人之一。
技术革新
“乔治·布什”号航母建成之后以取代现役的“小鹰”号航空母舰(CV-63),为未来美国海军的航母积累经验,并提供一个可供实验的平台。
“尼米兹”级航母是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设计建造的,因此,美国海军在1995年决定开始设计、研制新一代航母CVX。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新世纪的战争将与以往完全不同。
为此,航母的设计也将是全新的思路,但是这将使得研制周期很长,并承担很大的风险。有鉴于此,美国海军决定将“尼米兹”级航母的最后一艘CVN-77航母作为研究、发展CVX级航母相关科技的“过渡型”航母。
CVN-77航母将保留“尼米兹”级航母的基本设计与构造(包括舰体与动力系统),但将研发并采用未来CVX级航母所应用的相关科技,经过在CVN-77航母上整合、试用和改进,再运用于CVX级航母上。
新设计的岛形建筑外形尺寸较小,且外壁向内倾斜,众多的各型雷达与通信天线,将由主动式相控阵多功能天线取代,全部实现内置化,安装于舰桥的平板内壁,使得建筑物外表整洁光滑,具有明显的隐身特征。
飞行甲板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缩短,另外CVN-77将强化信息战的能力。美国海军根据新的作战任务,借助商业上计算机网络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一种新的作战指导思想——网络中心战。
网络中心战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对部队实施统一的作战指挥。其核心就是利用网络将地理上分散的各部队、各种武器联系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实时掌握战场动态,缩短决策时间,减少决策失误,以便对敌人实施快速、精确、连续的打击。其特点就是在各部队之间、各作战平台之间高速度、大容量、远距离的实时数据交换。
由于航母得天独厚的条件,无疑将成为未来网络中心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美海军决心将CVN-77打造成网络中心战的中心。
CVN-77将设计、装备全新的指挥、通讯、计算机和控制系统(C4I),CVN-77航母以光纤缆线联结全舰16个“通讯结点”,构成一个系统与系统、装备与装备间大容量、高速度的通讯网路。
经过整合能将音频的资讯与视频的图像,以及各种侦察器材获得的数据资讯,在各个作战平台之间瞬间传递和展现。而此系统所需的硬件与软件,都将采用现成商用产品,以便能随着信息工业的硬件与软件快速发展而易于更新,及时提升航母的信息战能力。
为提高航母自身获取信息的能力,还将进一步改进现有的E-2C预警机系统。新的预警机系统将安装协同作战处理器和数据分配系统,以及重量轻、功耗小的相控阵通信天线等先进装备,强化了信息获取和信息传递的能力。
未来的航母CVN-77以及CVX等将成为一个功能强大的信息指挥中心,将以往各个分散的作战平台整合成一个分布式的探测和攻击系统,显著提高舰队的作战效能,不但使航母作战群能够攻击自海岸至内陆数千千米纵深的目标,而且还能为内陆纵深的地面部队提供空中保护。
航母研究人员经过对各型航母飞行甲板的长期比较,得知飞行甲板的布置与舰载机运作的效率关系密切。要使舰载机易于着舰和安全着舰,降落甲板应与起飞甲板平行,或两者之夹角应尽量可能小。
因为航母在进行回收舰载机时,必须逆风航行。舰载机着舰时,由于降落甲板为飞行甲板上的斜向甲板,与航母的航向存在着角度,因此舰载机降落于甲板时会受到侧风的影响。
而该角度越小,则所受侧风影响愈小,将能大幅降低舰载机着舰的难度,进而降低事故发生率。为了运作效率与配合着舰甲板和起飞甲板平行,舰艏右舷的一号升降机取消,而将二号升降机加大,设置于创新的两个小型舰桥之间;舰艉右舷的三号升降机取消,改为设置于飞行甲板前段中轴、飞机弹射器的后方;舰艉左舷的四号升降机,改为设置于飞行甲板尾端中央。
这样既可改善恶劣海况下的操作安全性,又可在靠泊码头时,提供装卸补给的宽阔通道,这些改进都能增进运作效率,减少航母的操作人员。
折流屏为飞机弹射器的必备附件,装置于弹射器的后方,系由背面布满循环冷却水管的耐高温、高强度大型平面钢板构成。
目前的折流屏具有复杂的管路和水泵系统,用以输送海水进行冷却和坚竖立、放平折流屏,不仅易于锈蚀、故障较多,而且其耐高温钢板也不能久耐华氏2300度的飞机燃气喷流,因此需要大量维修和换件作业的装备。
新的折流屏将以防护宇宙飞船重返地球的太空瓦材料制成,质轻且散热迅速(能久耐华氏2400度的喷流),不仅省免复杂的管路与水泵系统,而且维修简易。
为了减少航母上的操作人员。CVN77航母将尽可能采用自动化的操作器材和装备。以在飞行甲板上将炸弹挂载于舰载机为例,目前需要9名操作人员共同作业;未来CVN77航母将采用“仿人动作科技”原理新近研制的液压起重装备,它能遵循操作人员的手部动作而自行将弹药挂装于飞机上,只要一名操作员就可轻易地胜任目前需要9人完成的工作。
此外,在CVN77航母甲板上还研究安装开器升降机与燃油供应装置形成“核心站”的小型甲板结构,以便简化舰载机的装弹和加油程序。在舰务作业方面,例如动力系统操作,防火与灾害管制、膳食供应等,皆尽可能予以自动化,凡此种种皆力求减少航母甲板上与甲板下的操作人员。
为了大幅降低新航母的雷达截面,CVN77航母考虑将尼米兹级航母高约30米的传统舰桥,改为两个矮小的新型舰桥:一个设置于飞行甲板右舷的前段,负责与航母航行相关的作业;另一个设置于飞行甲板右舷的后段,负责舰载机起飞、着舰的相关操作。舰岛的外形将由四边形改为多边形,并大量使用复合材料,以降低航母的雷达信号特征。
舰桥顶部众多的各型雷达与通信天线,将由主动式相控阵多功能天线取代,全部实现内置化,安装于舰桥的平板内壁。这两项改进,将使CVN77航母的雷达载面大幅减少,从而使它具有“准隐匿性”。
高功能的资讯系统将会高效率地运用人力资源与强化装备自动化功能,因此也是CVN77航母与未业CVX航母的研发重点项目。
CVN77航母以光纤缆线联结全舰16个“通讯结点”,构成一个系统与系统、装备与装备间的大容量、无杂导的高可度通讯网路。经过整合能将音频的资讯与视频的图像、以及计算机的数据资讯,瞬间传递和展现。
而此系统所需的便件与软件,皆将采用现成商用产品,以便能随着着资讯工业的硬件与软件快速时步而易于更新,及时提升航母的资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