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该坦克于1958年研制,1962年设计定型,1963年投产并装备使用,是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代轻型坦克。
它主要用于南方丘陵山地的装甲师团,遂行侦察、迂回、同敌方轻型装甲车辆作战等主要主要任务,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一定的火力和防护能力。
该坦克的改进型为62-1式轻型坦克,变型车有79式轻型坦克抢救车和82式军用快速推土机,均已生产和装备使用。由于这类坦克车体较轻,特别适合南方作战使用。
结构特点
该坦克的主动轮后置,车体用钢板焊接,炮塔为铸造件。驾驶员位于车前左侧,顶部有一个可升降和水平转动的铸造驾驶舱盖,驾驶舱有两个观察镜,配有红外夜视仪。车长、炮手位于战斗舱火炮左侧,装填手位于右侧。车长指挥塔上安装四个观察镜和一个指挥潜望镜。
该坦克安装一门85毫米加农炮,俯仰范围负5度至正20度,右侧有一挺7.62毫米口径的并列机枪,随火炮转动。此外,在装填手出入窗座上安装一挺12.7毫米高射机枪,驾驶员右侧安装一挺7.62毫米航向机枪。
火炮有立式滑动炮闩,驻退复进机置于其上,发射定装式榴弹、穿甲弹、微旋破甲弹和碎甲弹。
该坦克的动力装置位于车体后部。一台12150L-3水冷发动机横置,标定功率为316千瓦,标定转速为1800转/分钟。传动装置有速比为0.7的增速箱、多片式离合器、定轴式变速箱、五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在变速箱左面两侧各安装一个多片式转向离合器和侧减速器,减速比为5.1.
行动部分每侧为五个负重轮,独立扭杆式悬挂,在第一、五负重轮位置安装液压减振器,依靠车前一对球面蜗轮杆调整诱导轮位置来实现履带松紧度的调整。
装甲车体前上甲板与水平面成30度夹角,厚度35毫米,炮塔的正前方厚度为45毫米。
该坦克装有半自动灭火装置和烟幕弹发射器。
在改进型62-1坦克上装有激光测距仪,炮塔外部装有围栅,车体两侧安装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