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染性流产
在这一类中,有些是由细菌传染病引起的,如布鲁氏菌病、沙门氏菌病、胎儿弯曲菌病。有些是由病毒性传染病引起的,如边界病。
Ⅰ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所引起的一种人畜传染病的总称。因为家畜患病后的主要特征是流产,所以也称为传染性流产。
【病原】
病原为布鲁氏菌属,共有6个生物种,即马耳他布鲁氏菌、牛流产布鲁氏菌、猪布鲁氏菌、绵羊布鲁氏菌、犬布鲁氏菌和沙林鼠布鲁氏菌。
根据来源的不同,可将布鲁氏菌分为3型,即羊型、牛型及猪型。习惯上称马耳他布鲁氏菌为羊型,牛流产布鲁氏菌为牛型,猪布鲁氏菌为猪型。它们在形态学上及培养特征上都相似,但在毒力上则按照家畜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别。每一型细菌对其相应家畜的毒力特别强,对于其他家畜的毒性比较弱。山羊和绵羊的病原是羊型,但山羊也可受牛型和猪型的感染,绵羊也可受牛型的感染。
布鲁氏菌是很细的杆菌,两端钝圆,不能运动,不能产生芽孢和荚膜。羊型菌比牛型菌及猪型菌都小一些。
布鲁氏菌对青霉素不敏感,链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及卡那霉素均对其有抑制作用。对消毒剂的抵抗力是:
在1%石炭酸及1∶2000的升汞中经1小时死亡,在5%新鲜石灰水中经2小时死亡,在1%来苏儿、2%福尔马林中数小时灭活。在水和土壤中能够生存60~100天,在乳制品中达67天(在奶油中可活一个月)。在胎衣中可活4个月。但在100℃高温下数分钟死亡;将乳加热到65℃时,可于15分钟之内将其杀死。
【传染途径】
病羊可由粪、尿、乳、流产物、死胎或不健康的胎儿排出病菌,通过以下途径传给健康羊。
1.在自然条件下,消化道是最常见的传染途径。随着奶、饲料或饮水可以进入消化道。
2.通过未损伤的黏膜。可以通过结膜,山羊还可以通过口腔黏膜。
3.经皮肤进入机体。
4.山羊可以通过交配发生感染。
5.怀孕期最容易感染,特别是在怀孕前期感染的,常以流产为主要症状。流产出的胎儿、胎衣、羊水及胎盘都含有大量病原体。病羊的奶和尿中都含有细菌。尿可污染羊圈、褥草、牧场及饮水处而扩大传染面。羔羊在生后一个月以内抵抗力较强,以后抵抗力即减弱,尤其是4个月时。
【症状】
布鲁氏菌最易侵害胎盘和乳房,可引起流产和乳房炎。
绵羊:病羊平时没有症状,只是怀孕之后容易流产。
所感染的羊群常发生大量流产,流产率可达30%~40%,其中有7%~15%的死胎。
病羊在流产前2~3天(少数在6~8天)表现精神不振,喜卧,食欲消失,饮水增多,常由阴门排出黏液或带血的黏性分泌物,此时可能伴有体温升高。
在流产以后,常并发子宫内膜炎、关节炎及滑膜炎(主要为腕关节及跗关节)、结膜炎、角膜炎及乳房炎等等。有的病例表现体温升高和神经症状(如后肢瘫痪)。所有这些症状一般都发生在流产后的1.5个月之内。
由于流产而引起的不孕占10%~20%。
公羊感染后可能发生睾丸炎或附睾炎。
山羊:山羊对布鲁氏菌病的敏感性很高,但青年羊感染后常不表现症状。成年母羊如发生感染,于怀孕后的3~4个月常发生流产。新感染的山羊群,流产率可以达到50%~90%,流产以后通常并发子宫炎、角膜炎及跛行等。
但慢性患羊没有可见的症状,很少有流产现象,或者完全不表现流产。
母山羊常发生气管炎。公山羊常有睾丸炎,而且会引起化脓。
【诊断】
当羊群内发现有流产时,如果怀疑为布鲁氏菌病,应从以下各方面进行诊断。
1.做细菌镜检和培养。采取流产胎儿的胃内容物和胎衣。
2.做血清学反应检查。可以做凝集反应或补体结合反应,以补体结合反应比较可行。
试管凝集反应宜用10%盐水,1∶50为[++]者即判定为阳性。在大群中作普查时,可以考虑采用血清或全血平板凝集反应。
3.应用布鲁氏菌水解素做变态反应。用水解素0.2毫升,做尾根皮内注射,48小时以后检查。表现红、肿、热、痛的为阳性。对于表现为阴性的用同样办法再做一次注射,注射后24小时再检查一次结果。此法对于发病一年以上的羊群,检出率最高。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得到最准确最可靠的诊断结果,应该以凝集反应为主,辅以水解素的变态反应和补体结合反应。因为各种反应出现的时间不同,如果单用一种方法,就可能漏掉病羊。
【预防】
由于大群治疗受到许多条件限制,预防就显得特别重要。
在预防方面,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采取兽医措施与卫生措施,才能消灭本病。
1.兽医措施
(1)建立健全检疫制度
凡调拨采购的绵羊或山羊,都必须进行检疫。除了做凝集反应外,最好再进行补体结合反应检查。在产地做过检疫的,还须做好复检工作,防止带入病羊。对于检疫为阳性或可疑反应的,严禁引入羊群。
(2)积极做好传染来源的处理
在发病地区或农牧场,必须把病羊和可疑羊隔离开来,另成一群。其余羊可认为是暂时安全的,半年之后再作进一步检查。
病羊隔离后,应固定用具、草场及水源,指定专人喂养,加强饲养管理,促进康复自愈。
对病羊污染的牧场、水源、圈舍及饲料等,用10%漂白粉、3%来苏儿、5%石炭酸或20%生石灰乳剂进行消毒。
病羊的粪便,应堆在特定的粪池内,经过2个月以上的泥封发酵(生物学消毒)后,才可利用。
为了培育健康羊群,应设立产房,把病羊所产羔羊彻底消毒后,送到另一个地方,进行人工哺乳。经过8~9个月之后,进行2次血清学检查,如为阴性,才可送回到健康羊群。
对病羊的胎衣和流产胎儿应烧毁或深埋,对病畜的体表及污染地面进行彻底消毒。
(3)认真做好预防接种①19号猪型(S19)菌苗对绵羊具有一定预防效果,不适用于山羊。应用时,在颈部或尾根部皮下注射2.5毫升(250亿菌体)。免疫期为6~12个月。
在接种不当时,会引起大量流产,给生产上造成严重损失,因此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守下列事项。
19号菌苗是用毒力微弱的活菌培养物制成的,在接种前必须进行凝集反应和变态反应检查。如果没有条件进行血清学检查,可以做两次变态反应实验,两次之间相隔48小时,检验结果为阴性者,才可进行注射。阳性反应的绝对不要注射,因为注射后可以人为地加快疾病发展而引起流产。
必须在交配前1个月进行注射。因为不管是怀孕前期或后期,注射都不安全。即便是孕羊检疫为阴性,也不宜进行注射。
应该特别注意的是,本菌苗接种不当所引起的流产一般都发生在接种的一个月之后,绝不可用一般疫苗的安全试验法来决定菌苗的安全性。
②干燥布鲁氏菌猪型Ⅱ号(S2)菌苗绵羊和山羊均可使用。免疫效果好,易推广使用。
饮水免疫法:此法是按羊的数量及每头饮水量配制菌苗(配制法按瓶签规定),每年饮用一次,不得中断,连续免疫3~5年。
饮水免疫法用井水或河水配制菌苗都可以,不同年龄的健羊或患布鲁氏菌病的羊,均用统一剂量。用法简便,易为群众掌握;有较好的免疫效果,适用于大面积预防工作。
臀部肌肉注射免疫法:在配种前1~2个月进行。孕羊、3个月以下的羔羊以及阳性或可疑的羊均不可注射。
③羊型V号(M)菌苗气溶胶喷雾免疫法:羊型V号疫苗是我国制造的疫苗,安全有效,用后4个月血清凝集素即可消失,免疫期在一年以上。使用时,用缓冲生理盐水,将菌苗稀释成500亿菌体/毫升,以3~4千克压力/平方厘米的空气压缩机,在室内进行30分钟的喷雾,每只羊吸入的菌量约为50亿菌体。
股部内侧皮下注射法:按标签注明的活菌数,用灭菌生理盐水将菌苗稀释,使每毫升含活菌50亿,每只羊注射1毫升。
2.卫生措施为了预防人类受到传染,必须采取以下卫生措施。
(1)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宣传,动员和组织群众,搞好环境卫生,加强个人卫生,做到不喝生奶,不喝生水,不吃半生半熟的肉,杜绝传染。
(2)认真做好菌苗预防接种。放牧员、饲养员、兽医、炊事员、屠宰工人以及皮、毛、乳、肉加工人员和流行地区的广大居民,每年都应该用人用活菌苗接种一次。
(3)做好各种畜产品的卫生管理和消毒工作。
(4)加强个人防护工作。凡畜牧兽医人员及有关皮、毛、乳、肉加工人员,在工作时都应穿上工作服,戴上口罩、帽子、手套等。在工作过程中,严禁吸烟、喝水、吃东西。工作完毕后要洗手消毒。
接羔人员应用1%~2%热碱水或3%来苏儿洗手。手有破伤时,不能做接羔工作。
遇到羊发生流产时,严禁徒手抓拿流产物;对污染的地面和用具,应进行严密消毒处理。
【治疗】
1.如果病羊头数不多,价值不大,最好淘汰屠宰,将肉煮熟食用。但必须集中严格处理,防止扩大传染。
2.若病羊为优良品种,可在隔离条件下,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1)病的早期,应用链霉素、土霉素或金霉素治疗,用药时间要长一些。
(2)对于发生关节炎或睾丸炎的羊,可应用中药秦艽巴戟散:
蓁艽18克巴戟18克川楝子18克知母24克黄柏24克防己24克丹皮18克连翘21克双花21克延胡18克以上共为细末,分为3次,开水冲,候温灌服,每日1次。
流产病羊一般都不发生胎衣不下和不孕症,因此不必处理子宫及阴道。
Ⅱ绵羊沙门氏菌性流产羊沙门氏菌病包括绵羊流产和羔羊副伤寒两种病。
绵羊沙门氏菌性流产是一种地方性流行病,其特征为胎膜组织增生,引起胎儿死亡及早产。
【病原】
病原为沙门氏菌属羊流产沙门氏菌。该病为革兰氏阴性杆状菌,两端钝圆。沙门氏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患病动物和带菌动物为主要传染来源,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呼吸道和生殖道感染。幼羊较成羊易感,饲养管理及环境不良均可促使此病的发生。孕羊流产多发生于晚秋和早春,育成羊多发生于夏季及早秋。
【症状】
病羊阴唇肿胀,流产前1~2天常流出带血黏液。体温升高到40℃~41℃,精神委顿,步态僵硬。
流产常开始于产前6周左右,有些羊有腹泻症状。在2周以内结束,流产率达60%左右。有些羊可产出活羔,但因羔羊衰弱、腹泻、不食,常于产后1~7天死亡。
母羊在流产以后,身体消瘦,子宫常有液体流出,但持续时间不长。死亡率高达25%~60%。
【剖检】
剖检流产、死产的胎儿或生后1周内的死羔,表现出败血症病变。胎儿皮下组织水肿,充血;肝脾肿胀,有灰色病灶;胎盘水肿、出血。浆膜腔内有大量渗出液。浆膜有小点出血,心外膜的出血更为显著。
【诊断】
除根据病史、症状及剖检外,可以利用凝集实验法进行诊断。其凝集价为1∶80至1∶2560,但正常血清亦可能在1∶160时发生凝集现象,应特别加以注意。
利用荧光抗体检查沙门氏菌,可快速得出初步结果。
羊群中实际发生流产者常比阳性反应者少,这是因为流产的百分率常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以传染程度与感染时间影响最大。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认真执行卫生防疫措施,并用沙门氏菌弱毒冻干菌苗预防注射。
带菌羊为重要的传染媒介,故受到传染的羊群不应再作种用,健康羊群中不应放入有病母羊。
【治疗】
对患病母羊注射链霉素、土霉素及氯霉素均有疗效,也可用庆大霉素、磺胺甲基嘧啶等。
在子宫发炎时,可用0.5%的温来苏儿或1%的胶体银溶液灌洗,每日1~2次,直到没有炎性分泌物为止。
对于外阴部及其邻近部分,可用2%的来苏儿或2∶1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洗涤。
Ⅲ绵羊胎儿弯曲菌性流产此病旧称胎儿弧菌病,为绵羊的一种散发性流行病。
其特征为胎膜发炎及坏死,引起胎儿死亡和早产。胎儿损失率高达50%~65.7%。
【病原和传染途径】
病原为胎儿弯曲菌。本菌对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族抗生素均敏感,但对杆菌肽、多黏菌素B具有抵抗力。对于干燥、阳光和一般消毒剂都敏感,58℃经50分钟即可将其杀死。菌体很小,弯曲呈逗点状或S状。
在健康羊群中,引进带菌的母羊时,即可受到传染。
与病羊交配的公羊,亦为重要的传染媒介。一旦羊群中开始发生流产,健羊会因接触被病羊排出物污染的饲料、饮水而发生感染,也会跟着发生流产,使疾病继续传播。
【症状】
病羊精神不振,步伐僵硬。流产前2~3天常从阴门流出带血的黏液,阴唇显著肿胀。流产通常发生在预产期之前4~6周。
流产可以从怀孕的早期开始,以后继续在羊群中蔓延,直至整个产羔时期。流产的胎儿通常都是新鲜而没有变化的,有时候也可能发生分解。有的达到预产期而产出活胎儿,但胎儿常因衰弱而迅速死亡。
母羊在流产以后,常从子宫排出黏液,因而影响健康,使病羊变得消瘦。流产过一次的母羊,以后继续繁殖时不再流产。
【剖检】
因为胎儿弯曲菌积聚于胎膜及母羊胎盘之间的血管内,扰乱胎儿的营养,故胎儿不久即发生死亡。同时由于胎儿在死后很久才能从子宫内排出,故很容易招致腐败菌的侵入。
在没有腐败作用的情况下,胎儿皮下组织均有水肿,浆膜上有小点出血,浆膜腔内含有大量血色液体,肝脏可能剧烈肿胀,有时有很多灰色坏死区。此种病灶容易破裂,而使血液流入腹腔。
【诊断】
除根据病史、症状和剖检以外,可用凝集实验进行诊断。其凝集价为1∶40~1∶640,亦有更高者。不定反应的凝集价为1∶20。
血清诊断有时并不能令人满意,最好是根据实验室对于细菌的检查确诊。实验室检查时可以利用胎膜,也可以利用胎儿。
【预防】
尚无有效疫苗。
1.在确定诊断以后,应迅速隔离所有流产母羊,至少隔离3~4周,以防止扩大传染。
2.销毁流产出的胎儿和胎膜,以免污染饲料和饮水。
3.带菌羊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已受传染的羊群不应再作为育种繁殖群;健康羊群更要严防引进患弯曲菌病的母羊。
【治疗】
1.在严重损失的羊群中,对于尚未流产和分娩的母羊,最好采用抗生素治疗。庆大霉素、氯霉素、强力霉素、痢特灵和氟诺沙星均有良好疗效。
2.流产后子宫发炎的羊,可用0.5%温来苏儿或1%的胶体银溶液灌洗子宫,每日1~2次,直到炎性产物完全消失为止。对于外阴部及其附近,可用2%的来苏儿或2∶1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洗涤。
Ⅳ羊衣原体性流产(地方流行性流产)从前认为本病是羊病毒性流产,近年来研究证实为衣原体引起,称为衣原体性流产。山羊比绵羊易感,而且常呈大流行性,故又称地方流行性流产。其特征是引起孕羊发热、流产、死产和娩出弱羊。
【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