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扬长避短法。任何一个人的存在都有价值,存在就是理由。音乐大师贝多芬不到30岁时耳朵开始出现疾病,后来完全失聪。起初他十分痛苦,尽量瞒着别人,避免与人进行语言交流,他曾“痛苦得不出一声”,因为做音乐离不开耳朵,就像跳舞离不开双腿一样。但贝多芬并没有陷入痛苦的泥潭中不能自拔,他更加勤奋,勇敢地面对自己“无声”的世界,用心去编曲,用心去聆听,因而在那段时期他创造了音乐史上的奇迹:他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都是在他失聪以后创作的。
因此,只有主观努力才能决定一个人的最终成功。一个人有缺陷和缺点并不可怕,关键是能否正确对待自己的缺陷,让它成为激发潜能的动力。
(6)多与人交往。人一旦有了自卑情绪,就会将内心封闭起来,不愿与人相处,自卑者之所以选择孤独,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轻视自己,缺乏建立正常人际关系的信心,从而造成别人也看不起他,不想与其相交相知,因此周围可信任的朋友很少。我们在学生时代大多会有这样的经历:因为求学要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这种环境与我们以前的生活环境完全不同,当遇到文化和语言差异而一时难与新环境融为一体时,许多同学会产生自卑情绪,使本该快乐的生活笼罩上忧郁的气氛,其实只要我们理性分析一下,多与周围的新同学接触沟通,时间长了,随着对新环境认识的加深,自卑感会自动化解。
一个人在对己不利的情况下,应该采取的方法是鼓足勇气战胜困境,而不能让挫折走进内心形成自卑,逃避环境,封闭内心。要采取开放的态度,打破自我封闭,多与人交往交流,让关心你的人帮你出谋划策,化解困扰你的问题。不要过分看重自己的挫折与失败,热情地接受别人,让自信的阳光洒向心灵深处。
每一个正常人都或多或少有自卑的心态,只是有的人外露,让自卑主宰了自己的所有性格特点,遮盖了本身的优点,看不到自身的长处。而恰恰相反,有的人在看到自己真的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时,他会理智地加以调整,找出属于自身的优点,扬长避短,用优势掩盖住自己的不足,在心理上承认自卑,在行为上战胜自卑。所有的自卑者都应该认清自己,正确地评价自己,不要让自卑成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迷失中更需要一份自信,这样方能找到出路
一个人迷失在大森林中,走了两天两夜,仍然无法走出去。他一直在想:如果此时能碰到一个人,我就有救了!
他相信一定会碰上个救命的人。尽管走了两天两夜,腹中空空,筋疲力尽,他还在坚持中,不停地乱转,大声呼救。终于,“上帝”出现了,他远见林中站着一个人。他兴奋地又哭又喊,用最后一点力气跑上前去拥抱对方,喊道:“我已经迷失了两天两夜了,看到你真高兴,谢谢你救了我!”
“我救你?”那人冷冷地说:“别高兴太早,我已经在这里迷失了一个星期了。这里,根本就无法找到出路!”
他听到这话之后,两眼一翻,瘫软在地,死掉了!
迷失了七天七夜的人没死,反倒是那个仅迷失了两天两夜的人死了。因为前者一直把希望寄托在能碰到个救星——一个人的身上了。他四处乱蹿,奔走呼号,耗尽了体力,却忽视了寻找可能存在出路。
俗话说:“靠山山倒,靠人人倒”,绝境中自救才是最可靠的。反观后者,七天七夜竟然未死,必定有他的道理:他知道保存体力,维持生命以寻求出路;他把希望寄托在出路上,而不是指望某一个人身上;他心灯未熄,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即可逃出困境。只要你的心灯不灭,在它神奇光芒的照耀下,一切妖魔鬼怪、艰难险阻,在你眼中统统不是问题。
无论多么伟大的成功,用一句话来概括:壮志未酬,身不死!中国历来有“壮志未酬身先死”之说,它是对那些胸怀大志,至死不渝的人的一种赞美和抱憾。但这里丝毫没有谴责或揶揄的味道。因为,壮志未酬并不是他放弃了对志向的追求,仅仅是因为生命先于成功事业结束了而已。
应该讲,这是一种对尚未取得成功的成功者的赞赏。因为他生前的行为属于一种成功者的行为。所以,此类壮士一向是令人钦佩,让人怀念的。但是,另一种壮志未酬,身先死,就不能让人欣赏了:即仍然活着却放弃了志向的人。的确,不可否认:客观存在的困难一箩筐,目标远在高山峻岭的千里之外,成功遥遥无期……
找借口实在太容易了,但创业却要难上100倍。爱迪生说过:“全神贯注你所期望的事业上,必有所成。”你贯注的时间越长,成果就会越显著。“十年磨一剑”得到的必定是一件难得的珍品。坚奉这种理念并矢志不渝地磨下去的人,百分之百会成功。人类以想象力创造了世界,然后用语言来操纵它。
我们知道语言一向有它双面的功能,激励与破坏。积极的语言把你从绝望的深谷中拯救出来,而消极的语言则让你跌入无底的深渊。语言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它的确可以操纵你的意志。
美国的玉米黍大王史坦雷16岁时到一家五金公司去当一名收银员,每个月领着极微薄的薪水,但仍然心满意足地卖力工作,因为他希望能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工作,使自己步步高升,最终达到前途无限。他做起事来,永远抱着学习的态度,处处小心留意,想把工作做得十分完美。他希望能够获得经理的赏识,提升他为推销员。谁知他的经理对他的印象却恰好相反。
有一天,他被唤进经理室遭到了一顿训斥,经理告诉他说:“老实说,你这种人根本不配做生意。但你的臂力健硕无比,我劝你还是到钢铁厂当一名工人去吧!我这里用不着你了!”
这一番带有侮辱性意味的训斥,让史坦雷顿时傻了,他一向自以为做得不错却得到这样严重的打击,换了别人谁也受不了。
但史坦雷镇静下来之后,说:“是的,经理。”他说:“你当然有权将我辞退,但你无法消磨我的意志。你说我无用,当然,这也是你的自由,但这并不减损我丝毫的能力。看着吧,迟早我要开一家公司,规模比你的大十倍。”
他并没有吹牛,他说的句句是实话,从此他借着这次打击的激励,努力上进,几年后,果然有了惊人的成就。
羞辱并没有毁灭掉史坦雷的自信,相反,却引爆了他的奋斗信念。史坦雷无疑是一个坚强的人,在遭受打击之后,他想到的是用自己的行动去给予反击。在打击面前,沉沦还是反抗,这就是强者和弱者本质上的区别。失败之后,重整旗鼓,就是向成功迈出了新的步伐。
不信天命,自信是获得成功的不竭动力
相信自己的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哪怕是很难的一件事,哪怕是没有成功的希望,但他们还是满怀斗志去做。在他们的眼里,人生没有什么不可能,他们总是充满前行的能量。那么,为什么相信自己的人会有干劲,会获得成功,相信自己的人拥有乐观的心态,会给一个人的事业发展增加强劲动力。或许有人要问:不忧不愁真的会产生这样强大的力量吗?
心理学家哈德·菲尔德在谈到积极心态对人产生的力量时说:“我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我用三个人来测试心理变化对生理产生的影响。在三种不同的情况下,我让这三个人用全力握住测力计。实践证明:在清醒状况下,他们每个人的平均抓力只有100磅。当他们被催眠后,抓力就变成了29磅——这是正常体力的三分之一。第三次测试时,我告诉他们我在给他们催眠,并给予了他们能量,他们的平均抓力居然达到140磅。事实证明:当人们心中充满积极有力的思想时,抓力将多出将近一半。所以,积极的暗示会产生力量。”
可见,力量的大小有时不是体质决定的,心理也会对其产生影响。那些相信自己的人对自己持有肯定的心态,才使得他们具有超出常人的力量去应对困难,有力量博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