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02300000033

第33章 我当过文学保姆(1)

七年报纸文艺副刊编辑的甘与苦

一、值得骄傲的特色

一九三三年九月,杨振声与沈从文两先生所主编的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表了我的第一篇小说《蚕》。不出两年,也即是一九三五年七月,我念完燕京大学新闻系,就进了天津《大公报》。先编一个娱乐性的《小公园》。两个月后,遂接手编《文艺》。转年,上海《大公报》出版,我被调往上海,同时负责沪津两地的《大公报·文艺》。全面抗战打响后,我曾短期离开《大公报》;其间,还曾从昆明为武汉《大公报》遥编过一阵子《文艺》。一九三八年,香港《大公报》出版了,《文艺》也随之而复刊。我一直编到一九三九年九月。我赴英后,刊物由杨刚接编。一九四六年夏,我由欧返沪,《大公报》派给我的职务之一,仍是编《文艺》。不过,那时我的主要职务是撰写国际社评。《文艺》的许多具体工作是由刘北汜负责的。一九四八年香港《大公报》复刊时,《文艺》最初还是由我编,后来交给了袁水拍。一九五六年七月一日,《人民日报》创刊文艺版(报社内通称“八版”)。我曾当过一阵子顾问,直到转年被扣上****帽子为止。打那以后,我不但告别了报纸副刊,而且在一个时期内,甚至与文学工作也绝了缘。

以上是我一生同报纸副刊的瓜葛。说起来,时间不算短,而且跨越了抗战前夕、全面抗战展开后以及胜利初期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刊物都是在洋人鼻子底下编的:天津的法租界、上海的公共租界以及香港那个英国殖民地。由于刊物登了不顺他们眼的文章,天津法租界的黄毛巡捕曾到编辑部来兴师问罪;在上海,曾受过工部局法院的传讯;在香港,刊物多次开过天窗。一九四六年的上海没有了工部局,可是仍然有“书报审查处”,动辄就挨黄牌警告。

三十年代的上海,是文艺界的是非之地,仅仅两个口号问题,就论战得热火朝天。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一方面急于把刊物编得热闹活泼,同时又在知友巴金的指引下,坚决避免卷入文艺界内部纷争,只当个逍遥派。

“副”刊也好,“附”刊也好,顾名思义,不外乎是“报屁股”。它在报馆内的地位,也许还不及体育版,因为它缺乏新闻性。然而,我一进天津《大公报》,就发现这家报纸懂得:读者要看的不仅仅是新闻,还得多方面充实版面,以满足知识界,使报纸在报道新闻的同时,还能传播知识。《大公报》那时出有不下十一种学术周刊,如司徒乔编的《艺术》,张其昀编的《地理》,张申府编的《哲学》,以及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主编的《经济》。这些刊物的编者和作者,大多是当时平津各大学的教授。再加上《大公报》所举办的“星期论文”,它与高校的关系可以说是十分密切,从而也使它成为学术界与广大读者之间的一道桥梁。通过与高等学府的合作,报纸本身的格调和价值均有所提高。

一九三三年以前,《大公报》的《文学》副刊是由已故诗人及著名学者吴宓主编的。他登过不少珍品,我很希望有人去认真研究一下。我料想《大公报》老板嫌他编得太“文绉绉”了,就交由杨、沈二位接手,改名《文艺》。由于这个副刊发表了我的处女作,我至今把它看作是自己在文学上的摇篮。

每逢在国外谈起中国报纸的特色,我总首先提到文艺副刊。我一直认为现代中国文学史应该为“五四”以来的文艺副刊单辟一章。西方报纸自然也有文艺副刊,如英国的《泰晤士报》或美国的《纽约时报》,但他们主要登书评。而中国报纸副刊的特点则主要是刊登创作,并且首先是新人的创作。这样,它就具有了育苗的作用。报纸文艺副刊不但在中国新文艺运动中起过巨大作用,它还影响到东南亚以至全世界各地的华文报纸。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这样文学杂志寥寥无几的地方,报纸文艺副刊还成为当地的作家们发表作品的主要园地。

我认为品评一个文学刊物的成就,主要不是看它发表过多少资深作家的文章,而是看它登过多少无名的。我编《大公报·文艺》期间,确实曾得到多位文艺界先辈的大力支持。这从李辉编的那本《书评面面观》以及林徽因所编《大公报文艺丛刊小说选》可以看出。然而一接手这刊物,我思想里就很明确:自己的主要职责是为新人新作提供园地。因此,我才以“文学保姆”自诩。

现在连我自己也难以想象当年我在天津的工作量了。眼下报社文艺部动辄二三十人,而那时非但只有我这个孤家寡人,没个助手,而且除了《文艺》版之外,最初老板要我兼管那十一种学术周刊:发排,校对,通读清样,同主编保持联系,以及寄奉稿酬等等。当时《大公报》还办有一个综合性周刊《国闻周刊》,它的文艺栏也由我兼管。在这情形下,我还能预编出若干期,以便挤出时间赴各地旅行,从事通讯特写。

至于环境,那更会使今天坐在高楼大厦,冬有暖气、夏有风扇的当代同行大吃一惊。当时报社编辑部就设在一间三米宽、三十几米长的大屋子里。一进门就是个长条案子,供国内及国际版合用,其他各版的编辑各占一张一头沉的办公桌。楼下是咣当咣当的机器房,对面是日夜喷乌烟和煤屑的法租界发电厂。

开头,所有不合用的来稿我不但一一退还,并且一律附一封信——有的还写得颇长。这种做法终于证明是力不从心的。有些带共同性的问题,后来就写入《答辞》了。一九三六年,巴金把我的《答辞》中的一部分,与沈从文的《废邮存底》合编成一个集子,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了。

我热爱这份“文学保姆”的工作。首先,它使我步入同辈青年朋友的精神世界,分享他们在生活中的苦恼与向往。他们寄来的文章,但凡能用的,即便还需要修修补补,我也千方百计让它们见天日。这给予我莫大的快乐。画版样时,我总想把版面设计得既严肃又热闹。上午发稿,下午就能看上大样。第二天黑早,机器房里报纸就像流水般地淌了出来。拿起头天自己设计的刊物,嗅着那未干的油墨气味,其喜悦几乎不亚于一个产妇搂抱自己那刚生下的婴儿。

在副标题上,我用了“甘与苦”。其实,我认为当“文学保姆”的甘,远多于苦。我是怀着无限依恋的心情来写这段回忆的。

二、从《小公园》到《文艺》

一九三五年六月中旬,我戴着一顶黑绸方帽,身披黑袍,在燕京大学的大礼堂(当时称作贝公楼)领到了毕业文凭。春间我已由杨振声、沈从文两位先生推荐,在来今雨轩的茶会上,同《大公报》社长胡霖约好:学业一结束,即赴津上班。工作也谈妥了:编报纸的《小公园》,兼发包括《文艺》在内的其他副刊。

我是在大学三年级时才由英文系转到新闻系的。那纯粹是为了混个新闻记者的资格。我经常旷新闻系的课去外文系旁听,但我渴望有一天能像美国老师斯诺那样跑遍世界各地,直接采访人生。

当胡霖社长要我坐在办公室里编刊物,而且还是个消遣性刊物时,只觉得身子仿佛冷了半截。然而我老早就意识到,在生活中一方面自己要有个鹄的,另一方面又得懂得通过妥协,一步步地争取。所以我丝毫也未露出难色,更没去讨价还价。如果有,那就是向他要求,在我完成编副刊的职责之余,准许我外出采访一下。既然我要求的是“额外”的工作,胡社长当然也立即欣然首肯了。

记得我是七月一日进的报馆。最近翻阅一下李辉编的《红毛长谈》,当月四****就在《小公园》上发表了一篇《园例》,足足占了一整版,副标题是“致文艺生产者”。我对这篇文章的背景记忆犹新:它来自我同胡霖社长的一次谈话。

接编一个刊物,总是首先看看它原来是个什么样子,特别得翻翻它的家底——存稿。这一翻,可吓了我一跳!有谈京剧的,有谈昆曲、谈木偶戏的。另外,还有大量的旧诗词。天哪,我对这些简直一窍不通,可怎么来编呢?

这当儿,胡社长恰好从我桌边走过。他喜欢抽空在编辑部里转悠。看到我的狼狈相,就问我怎么啦。我向他无可奈何地摊一摊手。他邀我到他那只有六平方米大小的办公室,问我有什么困难。我说,《小公园》这个刊物和我的路子太对不上了。他笑了笑说:“如果对路子,我就不必请你来了。这一版原是何心冷编的,登的全是些茶余酒后的小品。老年读者还爱看,可是青年们对它不大感兴趣。他们要看新文艺作品。你就放手干吧,照你的理想去编。报馆内外的闲言闲语你都别管,反正我完全支持你。”

多么幸运!刚刚走上社会就碰上一位对我如此信任的老板。我立即表示,凡是不便退的稿子,我还是统统把它们登完。只是今后我要另起炉灶了。

翻看一下过渡时期(一九三五年七、六两月)的《小公园》,一定感到十分不和谐,可也奇特有趣。芦焚的小说,缪崇群的散文,李健吾、张庚的评论旁边,却登着齐如山的《论皮黄》和刘澹云的《论昆曲》。魏深介绍路卜洵的《灰色马》,旁边刊着《思凡曲调考》和《清宫之月全承应戏》。

确定了方针后,首先要解决的是来稿的质量问题。天津爱好文艺的青年得知《大公报》的《小公园》改了方向,成为新文艺的园地,当然很高兴。于是,各方稿件,纷纷投来。我那办公桌所有的抽屉都塞满了,每天还源源不断地涌来。然而来稿大多思想幼稚,病句连篇,即便作为中学生的作文也属次等的。

在《园例》中,我首先设身处地地为投稿者着想:“天气是这样热,别人都寻凉快去了,他(投稿者)得独自躲在屋子的一角,对着一叠白纸发愁。(在那上面,一个建筑师不用砖瓦就盖起一所经得住风雨的房屋!)”声明自己昨天是个投稿人,既没当过屠夫,也不是善于挥斧的砍柴手。编者也有一颗绵软的心,他不甘心把来稿丢进黑暗所在,编者只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媒介。他的良心不容许他埋没可贵的贡献。只要印出来对读者多少有些好处,他永远不会埋没来稿。

第二天,我在刊物上又发表了一篇题为《流》的答辞,宣布我们将努力克服对名家的盲目崇拜。“我们的光荣将不在于曾刊登了某位‘老作家’的稿子。”我坚决反对把作家或作品分作几流,然而对于每篇文章得要求它在文字通顺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我在《园例》里还举了一个极为浅显的例子。“当一个地方通讯员踏访一座名塔时,他不可把塔的石阶的级数记错。但一个文艺者……重要的是记下自己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如何将‘塔的印象’与生活另外的片段联系起来,选择、剪裁、编排,使它成为一完整的独立经验。”

《园例》发表后,果然引起各方面的反响。有的嫌刊物水准太高,有的要求还是刊登旧体诗,但也有不少来信对《园例》表示支持。七月九日,我开辟了一个“读者与编者”栏,就刊物内容和文学观点展开了讨论。与此同时,我又通过《答辞》(如《理发师·市场·典型》等文),一再强调要提高来稿的质量。

接着,我就按照自己的一些想法,设计起刊物的内容来了。

当我编《大公报·文艺》的时候,靳以正在编着大型的《文学季刊》。每逢我抓耳挠腮地安排副刊版面时,对他的羡慕之情便油然而生。只觉得就手中掌握的篇幅而言,他简直像一位阔少,只消计算一下页码,而我则是个穷小子,得一行一行地算。编杂志有如在大圆桌上摆宴席,编副刊则好比在小托盘上拼凑快餐。最初,排字房师傅拼版时,我总站在旁边。有时少若干字,我当场就凑几句《答辞》来填补。最怕的是他说:“多出了几行!”怎么办?总不能砍人家的稿子呀。于是,只好临时另换上一篇。后来我才学会用短诗和版画来调整篇幅——后者尤其便当,因为制锌版时,尺寸大小可以灵活掌握。

编杂志当然也有长短结合的问题,然而五六千字也可作为“短”稿。在副刊上,那就有可能占去半版篇幅。我又是学过新闻的,懂得报纸副刊必须既要有分量,又得多样化。这就要求经常搭配些短诗。另外,我决定在刊物上,辟些专栏。

首先开辟的自然是书评专栏。

两年新闻系的教育,除了激发出我对旅行通讯的兴趣,还使我认识到书评的重要性。那也正是我毕业论文的题目。我认为书评最适宜刊登在报纸副刊上,因为又快又及时。既涉及文学,又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

我先从文艺界友人及投稿者中寻找肯干并擅长写书评的人。最早参加这个书评队伍的有黄照、李影心、宗珏、杨刚、刘荣恩、常风几位。根据他们各人所长,大致有个分工,比如洋书大多请杨刚或刘荣恩来评。有些评论既及时又有分量,例如,李影心评老舍的《离婚》,以及杨刚评斯诺的《活的中国》。

同时开辟的尚有《文艺新闻》。当时报刊上常登些“文坛消息”,谈的大多是一些私人琐事,其中也不乏捏造的谣言。因此,从一开始我就声明:这一栏中要摒除作家的私事,只报道与文艺有关的活动。今天,倘若有人关心三十年代各地文艺界的动态,诸如不断涌现出的新人新刊以及文艺团体的情况,不妨翻阅一下那个时期的《大公报·文艺》的这一栏。

一九三五年夏天的《小公园》,确实颇为热闹,既有严文井、张秀亚、田涛、蔺风萼(柳杞)等北方新秀,又刊登着南方知名作家叶圣陶、巴金、张天翼的近作。版面上各种专栏之间,夹着沈从文的《废邮存底》和我那署名编者的《答辞》。

同类推荐
  • 那些年我们独自走过的路

    那些年我们独自走过的路

    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的《那些年我们独自走过的路》精选了当代最为精华的篇章。用心去看,去领悟,或许有的故事会给你以智慧的启迪,有的会让你感动落泪,有的会带给你特别的感受,有的则会让你会心一笑…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高尔基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高尔基

    本套丛书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一切从人的解放开始

    一切从人的解放开始

    张贤亮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1957年因在《延河》文学杂志上发表长诗《大风歌》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在宁夏劳改农场劳动改造长达22年。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彻底平反,到宁夏文联任编辑,专业作家。重新执笔创作小说散文评论电影剧本。有《张贤亮选集》四卷、《感隋的历程》四卷及《张贤亮作品精萃》七册等多种文集出版。代表作有《灵与肉》《邢老汉和狗的故事》《河的子孙》《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绿化树》《习惯死亡》《我的菩提树》《青春期》及长篇文学性政论随笔《小说中国》等。
  • 论道三国

    论道三国

    《论道三国》共有《谁是三国英雄》、《涿州结义考》、《刘关孰为兄》、《何进为何召董卓》等85篇,有的文章是着重从人物的特点反思其得失,有的是从小说故事的合理性出发,分析纰漏和考虑不完善的地方,还有的是着重研究探讨三国时期本地的一些历史状况以及三国由盛转衰的原因,并提出以史为鉴的反思意见,每一篇都是集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而且是历史和文学并重。
  • 《西游记》教育解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西游记》教育解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将带领大家向唐僧师徒取一部教育经。在四大名著之中,唯有一部《西游记》的结局圆满。唐僧师徒的成功对于我们的学习与成长,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书中不乏易中天的幽默,于丹的哲理。不是《百家讲坛》,胜似《百家讲坛》。好了,开始我们的西游之旅吧。
热门推荐
  • tfboys之高冷逗逼学霸千

    tfboys之高冷逗逼学霸千

    “喂喂喂,你这个人怎么那么讨厌(>_<)快点把糖还我啦~”陈夏涵不满的嘟起嘴,一边又不忘蹦跶两下,欲把某男手里的棒棒糖抢回来。真是的,她都已经啃了一半了。“你说还给你就给你?”易烊千玺薄唇一勾,“是不是很想吃?”陈夏涵随机点点头,于是他很给力地在她期待的注视下将糖塞进自己嘴里。“你……你就知道欺负我……”陈夏涵作势挥着拳头要打上来,却被易烊千玺一把擒住。“又不是不给你……”听得咔擦一声,糖与棒已脱离了。“马上就给你……”易烊千玺邪魅一笑。“唔唔……”
  • 夫人心墙太高太厚怎么办

    夫人心墙太高太厚怎么办

    秦艽没想到自己竟然书穿了,她看着前面这个男人。“秦艽把离婚协议书签了,现在就走”男主历漠谦把离婚协议书甩到她面前。秦艽一脸懵逼。但是看到离婚协议书上写的财产分配时,默默数了数后面的几个零。越说越激动,直接拿起笔来赶紧签。……几个月后——历漠谦站在秦艽门前“我错了,跟我回去吧!”秦艽端着果盘看着外面的男人苦肉计?还是反悔给了那么多钱?“咳咳,你谁呀?我不认识你”秦艽捏着嗓子——最后当有人问起:“历总,您当年是怎样追到夫人的?”历漠谦:“追老婆不需要脸,要脸没老婆”某人撇了一眼那人:“像你这种不配有老婆。”那人:“……”众人:“……”某女:“……”
  • 重生之我家夫人有点甜

    重生之我家夫人有点甜

    女主南星是22世纪一名极具天赋的女医生,因意外重生在死亡的白果身上,在这个充满谎言和欺骗的家里,找到了当年母亲出事的真相,也在不知不觉中和男主京墨相恋。两个人在全州相互扶持,京墨也报了当年母亲被谋害的仇,就在两人快要修成正果的时候,京墨差点死去,南星想起自己卜卦时的话,为了京墨,离开了全州。ps:整本小说,出现的名字,都是中药名.女主的性格活泼开朗,像一个小太阳照顾着身边每个人,而且大脑十分在线。男主因为他的经历很冷漠但他内心是一个很温暖的人。不狗血!不狗血!!不狗血!!!
  • 凡人仙传

    凡人仙传

    浣溪沙流水青葱羽商倚台東幻梦照影知情濃月洒堂室雪夜中箜篌瑟瑟挥去了石海崖外临微風别是红顔盼归鸿于懐陽己亥年腊月《凡人仙传》于懐陽作品庚子年二月初七开始写作。于怀阳青岛音乐人作家导演
  • 末世植物武装

    末世植物武装

    末世呀,系统啊这些都是老套路了,大家都门清,我也不跟你多BB。简单来说就是主角带着自己的萌妹纸女仆到处浪,然后顺便参与人类在毁灭边缘来回折腾的故事。植物武装系统:向日葵战术目镜,M1式豌豆步枪,阔剑土豆地雷,大力花菜基因强化药剂,MG42豌豆式重机枪,火龙草M2-2火焰喷射器……
  • 网游之极品昏君

    网游之极品昏君

    当仁义带上枷锁,道德披上伪装。乱世就要来临!一款《君主》游戏,让无数心中怀有野心的人进入其中,你是否曾幻想过自己万人之上!是否幻想过冲锋陷阵。当一个威风凛凛的将军。在这历史中留下赫赫威名?想过花前月下,美人陪伴?在这历史长河中留下一丝风流韵事。诸葛亮北伐的泪水,典韦不甘的怒吼,杨业镇守北方的悲愤,天下到底谁是雄主?长歌一曲,道不尽的悲凉往事。赵飞燕的落幕哀伤,貂蝉的消香玉陨,天下谁能掌握万千美人!黄沙漫漫,北风飘飘....吹皱历史长河。在这游戏中享受千古英雄的争艳,享受着万人敬仰的一切!ps;本文虽然色,但不11~~~希望大家喜欢,已经签约,请放心收藏!
  • 血岸三公主的绝世爱恋

    血岸三公主的绝世爱恋

    她——千羽兰溪是世界第一杀手,拥有多种身份,却不知她的背后有多少的艰辛。她——千羽和叶是世界第二杀手,却不知她的童年有多么凄凉。她——千羽青子是世界第三杀手,却不知她的过去是多么悲惨。而他们也是天之骄子,拥有各种身份。当她们遇上他们,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上神大佬是我死对头

    上神大佬是我死对头

    月归神君是君远的死对头,他是上古洪荒之神,却不知为何偏要经历一世劫难,这一世他亲缘寡淡、一生悲苦、生若浮萍、命若游丝、所愿皆不得……君远觉得肯定是因为他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大恶事,面上悲叹怜惜,心里幸灾乐祸。可是,她明明也是从上古洪荒爬……过来的神,明明他们是死对头,为什么要她去助他渡难?她怕她会忍不住偷偷捅他一刀……后来她才知道,原来这一切,皆是因她。若是不知能否安然归来,他宁愿她不记得他。
  • 霍少的霸气女娇妻

    霍少的霸气女娇妻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少的二人日久生情彼此喜欢,女主为了配的上霍哥哥努力学习,但是一场意外让女主改变了自己,从一个懵懂少年变成一个事业女强人医学中佼佼者!归来后成为人生赢家!
  • 我是仙界创始人

    我是仙界创始人

    愿天下苍生人人如龙愿尔等修士早日渡劫飞升仙界......不是,你们等等你们要飞哪个仙界我这里也有一个仙界仙帝正版授权的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