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是个十足的“变色龙”——他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虽然令人可恨,但其随机应变、随时“变色”,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却着实令人佩服。与之相较,《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也是当之无愧的“变色龙”——她善于察言观色,把对不同人说话的技巧和分寸拿捏的恰到好处,赢得了贾府里里外外的敬畏。
可见,因地施语、因人施语,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是通向罗马的必经之路。于谈判而言,更是如此。
一个理发学徒在向师父学习数月后,开始自力更生。然而,当他给第一位顾客理发后,顾客照了照镜子,便埋怨头发理得太短。这位学徒一下子惊慌失措,不知该如何是好,只能求救于一旁的师父。师父不紧不慢地笑着解释:“不短不短,正好呢!头发短些使您显得更加精神,让人感觉更亲切。”顾客听完,笑着付了钱,满意地离开了。
这位学徒紧接着又迎来了第二个顾客,这回他吸取了上次的经验,把顾客的头发理得比上个长了些。谁知,这位顾客却抱怨头发留太长。可怜的学徒再次陷入了尴尬境地。幸好师父及时站出来解释:“没事没事。头发长使您整个人看起来显得含蓄,这叫藏而不露,很符合您的身份啊!”顾客听罢心满意足地付钱离开了。
学徒有了前面两次的教训,在给第三个顾客理发时,可谓精雕细琢,花了多于别人两倍的时间才完成。结果,顾客不满地嘟哝道:“剪个头发花这么长时间!”学徒再次无语。聪明的师父又一次化干戈为玉帛:“为‘首脑’多花点时间很有必要。‘进门苍头秀土,出门白脸书生’!”顾客听后,哈哈大笑,满意而去。
面对徒弟的屡次失误,聪明的理发师父三言两语就化戾气为祥和。其中的秘诀便是针对各种意外借题发挥,忽视其劣势,放大其优势,拣好听的话说进顾客的心坎儿里。结果自然是“说者有意,听者得意”了。
谈判是场充满变数的口舌之战,不同的谈判对手,擅长的路数或谈判的特点迥然相异,即使是同一需求、同一动机,不同的客户其表现方式也不尽相同。显然,以不变应万变容易陷入被动境地,而以针对不同的谈判对手设定不同的谈判方案,以万变才能应万变。谈判时,不仅要详细了解谈判对手的需求和动机,同时面对不同的对手,还要采用不同的说法,只有把话说到对方心坎儿上,才能达到谈判的预定目标。
一个销售员接待完一位前来看货的客户后,开始推销其货品。然而,言谈举止间,这位销售员发现眼前的客户似乎别有心事,对是否要订货一事反倒心不在焉。
销售员试探性地问道:“您对现在的岗位感觉如何?您喜欢您现在的工作吗?”
这位客户略一沉思,便答道:“我对现在的工作状态并不满意,我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公司的领导者。”
这位销售员听罢,便心生一计:“我们这个产品低能高效,如果贵公司在车间使用,整个车间的生产效率将立即提高两倍。这样,您的领导一定会对您另眼相看,您的地位也将更上一层楼。”
这位客户听完销售员的介绍很是惊喜,一下就订购了100台机器。
可见,因人而异,投其所好,是谈判方案的不二法宝。只有顺着对方思路这根藤,才能顺利摸到瓜。不会察言观色、不懂对方心思,等于不知风向便去转动舵柄,别说乘风破浪,弄不好还会在小风小浪里翻了船。你和一个爱钓鱼的朋友谈论如何养猪,定是话不投机;如若和他聊聊垂钓,便是酒逢知己了。面对谈判中形形色色的人,更是如此。仔细研究谈判对手的特点,深入分析谈判内容,为其量身定做一套独一无二的谈判方案,才能在谈判中做到胸有成竹。一句话:对症下药!
针对冷静型的对手,就要以理服人。不妨站在对方的立场加以引导,以多方比较、举证来全面展示我方产品的优点,本着为其着想的角度,来赢得对方的理性支持。
如若碰上沉默型的对手,不妨以情动之。聊聊对方感兴趣的话题,以此打开话匣子;或者多提些问题来诱导对方回答,从而变被动为主动。总之,要想法设法撬开他们紧闭的嘴巴,才能从中找到突破口。
如果是多疑型的对手,切勿夸夸其谈,那样只会让对方疑虑重重,效果适得其反。不如以诚待之,给予充分的信任,先打消对方的疑虑,之后再慢慢将话题导向正事。
总之,没有搞不定的客户,只有看不准的人心。准确辨别对方的性格类型,读懂其需求和特点,接下来的一切也就水到渠成了。
只有学会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才能“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谈判点睛
谈判是一场舌战,更是一场心战。读懂对方的心,对其心思体察入微,你就能胜出一筹。针对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策略,为其量身打造谈判方案,才能胸有成竹、坐等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