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纷纷扰扰的喜怒哀乐都源于人们内心的欲望在作祟,俗话说“树争一张皮,人争一口气”,围绕着“争”衍生了多少是是非非?为了争长短、争对错,我们忍不住生气、愤怒,让自己的情绪一再恶化,当我们气得晕头转向的时候,却往往忘记了自己为“争”而生气的初衷。
老子认为只有做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人才能无气无恨、无忧无虑。听听名人的故事,我们也许会得到启发。
瑞典化学家舍勒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在化学领域取得了很多骄人的成就,不仅发现了氯、氧、氨、氯化氢、氢氟酸、钨酸等,还发现了分离有机酸类的方法和银化合物的感光性。舍勒诸如此类的伟大发现已经被欧洲科学界所公认,并产生了空前的极大影响。但是大功臣——舍勒本人却依然是名不见经传,很多王公贵族竟然对舍勒这个名字还是闻所未闻,更别提他的研究成果了。
一直到瑞典国王游历欧洲时,在其他国家常常听到有人在大肆赞扬舍勒的贡献,还称赞瑞典出了一个百年难遇的大人才!国王见状感到非常荣耀,回国后他向各位大臣宣布:“听说我们瑞典出了一个名震欧洲的化学家,他为国争光,我要给这个舍勒颁发一枚国家勋章!”
于是,国王下令一位专事文化科学部门的官员去承办此事,但这个官员却压根不知道舍勒是何许人也,更不知道他住在哪里,询问同僚后也没有得到答案。最后他决定亲自出外寻访,几经波折,他依然没能打听到舍勒的下落,他在情急之下想出了一个偷天换日的主意:找一个与舍勒同名的人,应付差事。
勋章就这样被莫名其妙地颁发给了一个与舍勒同名的人,没想到,这位官员欺上瞒下的行为竟然顺利瞒过了那位糊涂的国王。
颁发勋章的消息不胫而走,传到了舍勒和他的朋友耳朵里。朋友们纷纷为舍勒鸣不平,气愤异常,并准备去找国王理论,揭露真相。对此,作为当事人的舍勒却一笑置之,他安慰朋友:“去争那枚勋章有什么意义呢?”并表示自己对这份荣誉毫不在意,对于官员的恶劣行为也并无丝毫怨恨。
舍勒依然像过去那样,一头扎进自己的实验室,潜心研究化学。时隔不久,他又传出喜讯:一项新发现又出现了!舍勒就像老子所说的那样,心胸善良而豁达,待人真诚、友爱,能够发挥自身所长去无私奉献、安身立命。舍勒视名利为粪土,他争的不是徒有其表的勋章,也不是人人艳羡的至高荣誉,而是一项项难能可贵的化学发现。他立志于大道,不执著于外在的浮华,所以,面对不公正待遇,舍勒才能那么淡然。舍勒的朋友之所以那么生气和愤怒,是因为他们在乎那份荣誉,想为舍勒争夺到那份本该属于他的荣誉。
吴承恩在《西游记》第一回中说道:“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可见,世上有太多人忙于奔命,只是为了争那一份名、一份利、一口气。
春秋时期,齐国有三个武艺超群的勇士,为齐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分别是:孙无忌、田开疆和古治子。但是,这三位勇士恃才傲物,争名夺利,狂妄至极,就连齐国的国君也不放在眼里。
齐国宰相晏婴对此十分担心,唯恐他们功高盖主,威胁到齐景公的地位,于是与齐景公商议设法除掉他们。一日,邻国的鲁昭公来访,齐景公予以盛宴招待,晏婴为表达心意专门为齐景公献上一盘鲜美的大桃子。宴请结束后,只见盘子里还剩下最后两个桃子。此时,齐景公决定将两只桃子赏赐给自己劳苦功高的臣子。
若论功勋卓著,非三勇士莫属,但桃子只有两个,究竟该赏给谁呢?
这时,三位勇士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个个都认为自己是被赏赐的最佳人选。忽然,有两人相持不下竟然动起手来,其中一人不幸失手杀死了对方。失手者猛然惊觉,认为自己颜面尽失,无脸见国君和众人,随即举刀自刎。剩下的那位勇士看到昔日三足鼎立的同伴因争两个桃子而送命,感到悲痛无比,不愿独活的他也选择了当场自杀。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齐景公为了除掉心头大患而设此计,正是抓住了三位勇士喜好争名夺利的致命弱点。名与利皆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身外之物,可天下不知多少人为了争名逐利而头破血流,甚至丢掉了性命,值吗?
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陆九渊和朱熹分别秉持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二人唇枪舌剑数十年,依然争论不休,但谁也不服谁。
虽然他俩学术上分歧很大,但私下里却并不怨恨彼此。相反,双方之间非常敬重。他俩宽宏大量,互拜为师,取长补短,完全没有门户之见。陆九渊和朱熹不争一时长短,更不意气用事,所以他们才过得那么悠然自得。这种不争的态度让人肃然起敬。
争与不争就在一念之间,气与不气紧随这一念之后。选择争就是选择与自己为敌,选择不争就是放自己一条生路,因为一切仇怨皆因争而起。
智慧悟语
不争是一种豁达的至高境界,不争更是快乐的源泉。多少人在你争我抢中深陷生气的旋涡,与幸福南辕北辙、擦肩而过,又有多少人在不争中收获无尽乐趣与美满。做一个无忧无虑的不争之人,生活因为你的不争而更加祥和、更加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