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充满人格魅力,什么问题从嘴里说出都会变得精彩纷呈,即使老生常谈也很有意思,这是多么美妙!
记得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做了一个“杨利伟怎样成为我国进入太空第一人”的节目,他的成功有三个原因:一是训练成绩名列前茅;二是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强;三是有口才。在1600个候选人中,杨利伟进入前三名。
航天局领导还透露了这样一个细节:在最后确定三个人为首飞候选人时,三个人各方面表现都十分优秀,只是考虑到成功首飞后将面对全世界的瞩目、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还要巡回演讲,才最后决定让口才好的杨利伟首飞。
这里,口才好成为了杨利伟首先的重要条件。
我见过不少口才不佳的人,他们大都是默默无闻做着下层的工作,而一个口才好的人在他们中就像鹤立鸡群。读者朋友,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请下定决心改变口才,从而改变命运。从不善于说话到能言善辩,从哑口无言到滔滔不绝,学习是十分重要的,黄金般的舌头长在善于学习的人口中。下面,选择一些善于讲话的例子,供朋友们学习——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校长哈伯是这样说服大富豪洛克菲勒捐钱建一座教学大楼的:
“我知道你赚了很多钱……每次想到你,我都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你迟早都要进入那个不可知的世界。到那个时候,就会由别人来接管你的财产了。你知道钱一旦换了主人,原来的主人很快就会被人忘掉。……我很想给你提供一个流芳百世的机会,就是让你在芝加哥大学兴建一所大楼,并以你的名字来命名。”
1940年12月17日,美国总统罗斯福是这样说服议员使《租借法》通过,支持英国抗击纳粹德国的:
“假如我的邻居家失火,在数百英尺处,我拥有一条浇花的水管,要是赶紧借给邻居拿去接上水龙头,就可能帮他灭火,以免火势蔓延到我家。但是,在借出前要不要跟他讨价还价?‘喂,朋友,这条管子得花15元,你得照价付钱的。’此时,十万火急,邻居到哪里去找钱?我想,还是不要他15元为好,只要他灭火之后原物奉还。如果灭火后水管还好好的,他会连声道谢;如果他把东西弄坏了,他得照赔不误,我也不会吃亏的。”
一个清道夫是这样恭维一个女公爵的:
“你的眼睛可以点燃烟斗!”
苏秦是这样说服齐宣王送回十座城池给燕国的:
“我听说饥饿的人之所以再饿,也不吃鸟嘴一口就能吞下的食物,是因为吃了跟饿死没有两样。现在燕国虽然弱小,却是秦王的女婿,大王贪占燕国十座城,却因此与强大的秦国结仇。只当弱小的燕国是只孤雁,却没有想到它有强大的秦国撑腰,袭击燕国只会招来天下精兵的报复,这不等于饥饿的人吃下鸟食一样吗?我听说古时候善于处理事情的人,能够转祸为福,反败为胜。大王如果真的能听我的意见,请立即归还燕国的十座城,燕国平白无故地收回失地,一定很高兴;秦王知道是齐国考虑到秦国的关系,而归还燕国的十座城,也一定很高兴。这就会使齐国减少仇敌而获得朋友。一旦燕、秦两国尊重齐国,大王向天下发号施令,谁敢不从?大王让秦国得到虚名,自己却能以十座城池换取天下人心,这可是成就霸王的事业啊!”
南齐的魏宁,是这样给武成帝算命的:
一次,武成帝将自己的出生年月假说是别人的,拿给魏宁推算命运。
魏宁掐指一算说:“此人大富大贵,但今年会死。”
武成帝听了大惊:“这是我的生辰八字,你算准了吗?”
魏宁即改口慢慢地说:“如果是帝王的八字,自然与大臣、百姓的不一样。”
宋朝的僧人是这样应答宋太祖烧香的:
宋太祖第一次到相国寺时,来到佛像前烧香,问要不要下跪。寺里负责接待的僧人答:“不必跪拜。”宋太祖问为什么。僧人答:“现在的佛不必拜过去的佛。”
近日读到从黄从慎《诚实与机智》一文,很有意思,摘要如下:
在那突出政治的年代,L当年是飞行员,平时刻苦钻研飞行技术,老实巴交,不善言辞。在一次飞行训练时,飞机在空中突然发生故障。L和另一个飞行员沉着冷静,排除故障,让飞机安全着陆了。部队准备给两人报功,问他们在生死一线的关口上是怎么想的,都想到了什么?L说:“想啥!转眼间就有可能摔飞机,我急得满头大汗,一门心思排故障,哪里还有功夫想别的!”另一名飞行员却说:“我想到飞机是国家财产,党和人民花了很多心血才能培养出一名飞行员。为了国家的财产不受损失,为了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培养和希望,我们一定要排除故障,让飞机安全着陆。”
宣布立功命令时,L立了三等功,另一名飞行员立了一等功。同样一件事,由于表述不同,得到的荣誉就不同。有人说L诚实;有人说另一名飞行员机智。现实生活中此类现象并不少见,我们是应该选择“诚实”呢,还是选择“机智”?
我想,我们应该选择诚实,也选择机智,让二者巧妙的结合。这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也是说话的最高境界。
朋友,我在上面举了那么多例子,就是希望你能博取众长。我们要善于反思,我们能像上述善于说话的人那样说话吗?如果不能,差距在哪里呢?怎么缩小差距,甚至超越他们呢?我想,我们首先要把自己当成六七岁的小学生,虚心地学,勤奋地学,努力达到说话的最高境界——
用四两拨千斤,以口舌达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