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运动场,凯撒琳被12个男孩和女孩强迫脱光上衣,这些人不但拍照,并且还迫使她跪在地上向他们祈求归还衣物。事情发生后,凯撒琳并未跟任何人提及这件事,反而想尽各种方法企图自杀。
之后,当凯撒琳的母亲向校方反映时,教导主任居然认为这只是同学之间嬉戏的小事罢了。而他还说了一些他个人的哲学,这些容我稍后叙述。
7岁的詹姆士,每天上学途中都会被三名9岁的孩子施暴,他们刚开始是怒骂他,接着就殴打他,最后将他的午餐盒丢置一旁。直到詹姆士的妈妈质问他,为何每次回家都如此饥饿时,才发现这件事。
11岁的苏菲亚被送往科芬特里市就读,但班上的女孩却拒绝跟她坐在一块儿交谈。每当她在场,她们就吹口哨表示抗议,这些情况让她在学校感觉度日如年。最后,苏菲亚将这些状况告诉了爸爸,于是爸爸前往学校询问。幸好,老师对所听到的一切感到相当震惊,并且很快将问题解决了。
很显然,这名老师比凯撒琳的教导主任负责。教导主任向凯撒琳的妈妈说:“暴力事件没有什么大不了。事实上,或许让孩子有这种体验还不错,毕竟暴力也是人性之一。假如孩子要面对崎岖不平的未来之路,他们有必要学习如何处理暴力。”
多可怕的想法啊!幸亏这种人只占少数(凯撒琳已离开原先那所学校,现在一切都很好)。如今,多数的老师都了解暴力行为是不正当的,并应该及时遏阻。难道我们要教小孩活下去最好的办法是成为施暴者吗?为什么要让孩子在遭受暴力摧残后失去自信和自我价值呢?暴力不是随成长而自然拥有的东西,也不能帮孩子准备好面对未来。身为人类的一分子,我认识的绝大多数人都是非暴力者,因此,假如暴力是某些人的特性,我想他们不能被称为人类。
如果你的孩子受到暴力侵害,或者成为暴力者,那你最不应该做的就是忽视这个问题,以及认为暴力是随成长而自然产生的情况。以下这些针对暴力定义、预兆和特征的描述,或许可以协助你判断什么是暴力和注意你的孩子究竟存在哪些问题或遭遇了哪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