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禅宗二祖慧可去找达摩祖师,请求替自己安心。慧可去见达摩之前已经修行很久,只因心不安才去问达摩祖师。慧可对菩提达摩说:“我的心不安宁,请帮我安心。”达摩说:“把心拿来,我替你安。”慧可沉默良久,说:“觅心了不可得。”达摩说:“好了!我已经把你的心安好了。”达摩为什么这样说呢?他其实是在暗示慧可,惶惑和疑虑的心并非真正的心,只是一时妄念,只是虚幻情境,所以尽管如何努力寻找也没有用,只有识破这一关,才能了然于“心”,真正安下心来,呈现自性,达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的妙理。
二祖慧可听了,马上就豁然开悟——知道“觅心了不可得”。就连禅宗二祖慧可都曾心不安,要请达摩祖师替他安心。身心不得安住,是人生苦恼的根源,像《五苦章句经》说的“心是怨家,常欺误人!”找不到心,是现代人的悲哀,也是这个世界的毒癌。
为什么我们听了觉得莫名其妙?好像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解答嘛,然而慧可却能言下顿悟,把心中迷团一扫而光?我想到惠能大师针对卧轮禅师的偈语:
“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镜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反而诘之曰:“卧轮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镜心数起,菩提作么长!”禅师给他的是诘问。禅师往往不作正面的解答而是把问题转过来还给他,要他自己找答案。这是最好的办法,也是最有效的回应。如果顺着人的心给他说明解释分析,心会越来越乱,想得越来越多,离开智慧越来越远。因此达摩要慧可把心找来,实际上没有心这个东西,那只是一个个念头的起伏。
前念灭,后念起;后念起,前念灭,念头不断起来。如果很认真地找自己的心,在寻找的当下,霎时扣住烦恼起伏波动的心,这个心竟然不见了,剩下的是平静的、安定的,甚至没有念头的一种经验,一种平常心。
心何以不安?因为有所亏欠,受了蒙昧。亏欠了本性,蒙昧了自觉。怎么样才能安住身心呢?要能认识自己,了知世相。认识自己是“定”,了知世相是“慧”。
三祖僧肇的《信心铭》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爱憎,洞然明白。”这是心不安最好的诠释。
人活着,若不能认识自己,与行尸走肉何异?若不去了知尘世生相,又何异于蝼蚁鼠豕?若不能安住身心、快乐自在,这人生又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