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的人有种思维定势,无论做什么,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做不好的情景,担心做不好别人会怎么看自己。其实,越是担心自己做不好,就越容易紧张,也就越容易出错或表现失常。学习时是这样,与人交往时也是如此。例如考试时担心考不好,同学会看不起,老师会失望,父母会训斥,结果考虑的越多,精神上的负担越重,实际学习水平越难发挥出来;交往中害怕说错了话别人会嗤笑,结果越是担心越容易出错,越害怕,越说不好。这些都是“我会失败”的心理在作怪。可见“我会失败”的心理只会导致你走向失败,而“我会成功”的心理却会指引你走向成功。美国智能专家大卫·史华兹说:“我一定能”的信念使你产生克服万难的力量、技巧与精力。一旦你相信“我一定能”,那么如何去做也就随之产生。这便是信心的功效。失败的心理会抑制你智慧的开发,阻碍策略、技巧的产生。因此,要想走出失败的阴影,首先对自己说:我行,我会成功。冲破了失败心理的束缚,你便向成功迈出第一步。
3.只要我去做,一定会做得很好
存在“无力感”和自卑的人自我评价普遍偏低,他们低估自己的智能,低估自己的语言表达等各种能力,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感觉别人都比自己好。许多自信心差的同学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将失败归因为自己能力不如别人,这是一种借口症的表现,即为自己的失败,为自己的退缩行为找借口。有人认为95%的人或多或少有这种借口症。借口有时可以带来一些精神安慰,避免长时间过度懊悔、自责或内疚而伤害身心健康。但这种借口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要比精神安慰大得多,它会把你进取的勇气、尝试改变自我的欲望一点点排挤掉,最终变成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所以长期否定自己的能力,在行动中推诿、退缩是很危险的。有这种习惯的学生必须悬崖勒马,改变对自己的这种消极评价。当失败和挫折来临时,多从主观努力、外在影响条件等方面分析和寻找原因,不要总是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我天生笨,我天生不擅与人交际”等等。但克服“无力感”,树立自信,关键要落实到行动中,在行动中确信自己的能力并不比别人差。事实上绝大多数人(95%以上)与人之间的才智并没有太大差异,你没有必要高估别人的能力而贬低自己。你要经常提醒自己:我比我认为的要好得多,只要我去做,我一定会做得很好。这样坚持下去,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确比想象中的要好得多,你的表现确实不比别人差。
2.4走向自信的方法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孟特曾对800名男性进行30多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成就最大者与成就最小者之间,最明显的差别不是智力而是自信心。研究揭示,自信心总是与主动、独立、创新、勇敢、开朗、乐观等健康心理相联系,而缺乏自信心总是与自卑、被动、依赖、保守、怯懦、软弱、不求上进、忧郁等消极心理相联系。自信心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自信心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自我情感,是个体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一种积极的自我肯定,并由此做出相应的社会行为。提升自信的关键找出自己美好的一面,走出自己的阴影,这里有几项具体方法可供参考:
1.发现自己的优点
花一个小时去发掘自己的优点,然后逐点用笔记下来。如个人专长所在,已做过什么有创造性的事,过去什么人如何称赞过自己,家人朋友对自己的关怀,受过的激励等等,你一定会发现自己许多优点,从而知道自己原来还不算差。
2.找出榜样人物
在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中,找一个你最羡慕、最敬仰,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他(她)那样的人做你的人生楷模。这个人是司马迁?居里夫人?还是同桌?不管是谁,他们一定有什么可模仿之处,他们也一定用过功,受过挫折,付出代价,那么目前自己的一时失败,又算得了什么呢?
3.肯定自己的能力。
每天找出3件自己做成功的事。不要把“成功”看成登上月球那么大的事,成功可以是顺利完成作业,上学交通一路畅顺,上课回答问题没出错等等。日常生活工作都可以有“成功”与“挫折”之分,一日至少顺利地做了3件事,又怎能说“一事无成”、“一无是处”呢?知道能把事情做好,等于对自己的能力的肯定,从而振作精神。
4.在多人集会时站在前列或坐在前排
心理学研究发现,集会时经常站在别人身后或者坐在后排的,通常是缺乏自信的人。同学们观察一下,便会发现,当离开教室可以自由选择座次时,坐在后排的学生多表现不积极,他们一般自信心不足。站在前列或坐在前排可以激发你的参与意识,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增加发言和自我表现的机会。经常这样做,你会有种“重要人物”的感觉,自信心也可以得到提高。
5.养成正视他人面部的习惯
与人交谈时,目光游离谈话者的眼睛或面部,通常表现为听者心不在焉,或者怀有畏惧自卑心理。注视他人的眼睛容易使对方感到局促,自己有时也会感到不安。所以有人提出,近距离对话时,目光正视对方的眉心或额头为好,这样既使别人感到你很在意他的讲话,你也会感到很自然。养成用眼睛正视对方的习惯,可以表达你的坦诚,赢得对方的尊敬和信任,你的自信心也可以大大增强。
6.改变行走姿势和速度
自信心水平低的人行走时多俯首弓背,走路速度较慢,给人一种毫无生气的印象。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的外部行为是心理活动的结果。反之,人的行为也可以影响人的心理状态。昂首挺胸,走路虎虎有生气,可以增加你的自信。有人提出用提高步速25%的方法培养和增强自信,效果明显,你不妨一试。
7.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主动跟人说话
自卑的人多唯唯诺诺,很少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课堂上或讨论时也较少发言。其实,越是这样,自卑感越强烈,因为自信感只有在自己的言行得到别人认同或赞赏时才能产生,而越是回避,便越得不到别人的注意,被冷落的感受和低人一等的感觉也就越强。所以在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主动与人交流,能增进别人对你的了解,提高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此外,与人会面时主动打招呼,主动跟人说话,可以改变你的精神面貌,导引你走向自信。
8.学会用笑声表达感情
笑声可以解除紧张和活跃气氛,自信的人通常是笑口常开,惯于用笑声表达感情的人。面临不利于己的处境时,笑能够鼓舞勇气,振奋信心,驱走胆怯。而这正是缺乏自信者所需要的。所以培养自信的又一条途径便是在应该笑的时候学会放声大笑,要让周围的人感受到你的笑是发自肺腑的。当你听完同伴讲述完一个幽默的故事后,你要使自己开心地笑出声来,而且要让你的笑声感染周围的人,让他们随着你一起笑。经常这样做,你的笑声将带来信心和勇气,你将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
2.5培养学习兴趣的途径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对工作感兴趣,其全部才能的80%到90%能够发挥出来;若对工作没有兴趣,工作的积极性就降低,只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20%到30%。而且兴趣对于人的发明创造活动有着特别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各种事物保持浓厚兴趣,可以酝酿和激发灵感,促进智能和创造力的发展。世界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有一段话,“就我记的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展产生影响的是,我有强烈多样的趣味,沉溺于自我感兴趣的东西,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培养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
1.积极期望
积极期望就是从改善学习者自身的心理状态入手,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充满信心,相信该学科是非常有趣的,自己一定会对这门学科产生信心。想像中的“兴趣”会推动我们认真学习该学科,从而导致对此学科真正感兴趣。一位学生对学习地理毫无兴趣,经常怀着一种焦急的心情等待下课铃声。为了培养对地理的兴趣,他作了这样的练习:“我喜欢你,地理!”重复几遍之后,他觉得地理不像从前那样枯燥无味了。第二天他在图书馆借了一本有关地理的书,回家后,收拾一下房间,高高兴兴地读了起来,再上地理课时也开始听老师讲解了。他后来很喜欢地理,总是急不可待地盼着上地理课。
2.从可以达到的小目标开始
在学习之初,确定小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不可定得太高,应从努力可达到的目标开始。不断的进步会提高学习的信心。不要期望在短期内将成绩提高上去,有的同学往往努力学习一两周,结果发现成绩提高不大,就失去信心,从而厌恶学习。持之以恒地努力,一个一个小目标的实现,是实现大目标的开始。
3.了解学习目的,间接建立兴趣
学习目的,是指某学科的学习结果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该学科。当学习该学科没有太强的吸引力时,对最终目标的了解是很重要的。学习过程多半都是要经过长期艰苦努力的,这种艰巨性往往让人望而却步,而学习又是学生的天职,不能不学,所以要认真了解每门学科的学习目的。看书上的绪言部分,听老师介绍学科发展的趋势,或从国家、社会的发展前景的高度去看待各门学科。例如,记外语单词和语法规则,常常是枯躁无味的。但记住以后,会给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培养带来很大的帮助,而且考试中也会得高分。如果我们对学习的个人意义及社会意义有较深刻的理解,就会认真学习各门功课,从而对各科的学习发生浓厚的兴趣。
4.体验自我成功感,培养直接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取得一个小的成功,就进行自我奖赏,达到甚么目标,就给自己什么样的奖励。有小进步,实现小目标则小奖赏,如让自己去玩一次自己想玩的东西;有中进步、实现中目标则中奖励,如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画或乐器等;有大进步、实现大目标则大奖励,如周末旅游等。这样通过渐次奖励来巩固自己的行为,有助于产生自我成功感,不知不觉就会建立起直接兴趣。
5.把原有的其他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以培养新的学习兴趣
每个人在少年儿童时期都有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如爱玩汽车、爱搭积木等。到了高年级后,就应当去发现、了解与爱好有关的知识,如怎样当个好驾驶员?汽车是如何发动的?汽车的构造原理是什么?我所学的知识中那些和它们有关系?这样就把对学习的兴趣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爱因斯坦中学时只对物理感兴趣,不喜欢数学,后来他在向纵深研究物理时发现数学是其基础,便又产生了对数学的兴趣。又如你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而对写作非常感兴趣。这样你可以通过写作练习,体会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对写作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对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6.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建立稳定的兴趣
用学会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是能巩固知识,而是能修正知识,三是能带来自我成功的喜悦情绪。这种喜悦情绪正是建立稳定持久的兴趣所必需的。
7.保持兴趣的最容易的方法是不断地提问题
当你为回答或解答一个问题而去读书时,你的学习就带有目的性,就有了兴趣。准备一些问题是很容易的,仅仅把每节的标题成问题就是了。例如学习阿基米德定律时,你可问:阿基米德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它是怎样发现的?怎样证明它的结论是对的?它的公式是什么?使用它应注意什么问题?我能否用其他的办法推出?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一开始你强迫自己详细看下去,但是,一旦你真正的往下看,你就会被吸引住。
8.想像学习成功后的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当我们满腔热情地去做任何一件事前,一般都对它的结果有了预期的想象,而坚持去做这件事情。例如你想像某个电影非常好看才促使你去看,假如你事先想像这个电影不好看,那么你一定不去看。厨师想象出自己做出来的佳肴是什么味道,继而辛苦劳作;作曲家想象出自己作出的曲子会产生什么样的声音,从而激发出他的创作热情。你可以想象出考试成绩优秀,可以顺利进入大学,为家庭为社会作出贡献,为个人创造美好的前程。也可以想象出考试成绩优秀,得到老师、家长的赞扬,得到同学们的羡慕等,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想像会帮你成功。
2.6纠正学习中的“借口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