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具有世界意义的《学习生存》一书中,提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今天我们已经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而自主学习是实现终身学习的主要途径,是同学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同学们在合作学习中不但可以获取知识、启迪思维,而且可以树立合作意识,锻炼合作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8.1自主学习是主动高效的学习
这是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一个老人,和周围的孩子们相处的并不好。他们经常在他的居所前嬉闹,又唱又叫。老人很无奈,警察和家长们出面也无济于事,甚至更加刺激了孩子们的兴趣。
一天,老人把孩子们召集在一起,对他们说:你们在我门前唱歌,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非常高兴,这样吧,为了表示感谢,从今往后,你们每唱一天,我付给你们每人一块钱。孩子们很高兴,次日又来了,一如既往地又唱又叫。
过了三天,老人对孩子们说:最近,我财政紧张,从此每人每天五角钱吧。孩子们犹豫了一下,然后还是同意了。
又过了三天,老人召集孩子,对他们说:我确实支付不了这么多钱了,往后只能每人每天一毛钱了。
孩子们不满意了,七嘴八舌地吵起来,他们发誓不为老人唱歌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孩子有兴趣到老人门前吵闹。
所谓“自主学习”是相对“被动学习”和“机械学习”而言的,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自主学习要求学习者主动承担学习任务,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高效率地学习。故事中的孩子在老人门前又唱又叫,原本是出于个人的兴趣,是自发的主动行为,即使没有人欣赏也饶有兴味。然而,当这种自发的主动行为与外部的奖赏联系起来时,就变成了有条件的行为,当奖赏撤销后,也就很难继续下去了。“自主学习”如同孩子们自发的玩耍嬉闹行为,是主动的自觉的过程,是内在学习动力基础上的学习。
自主学习是同学们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一个人博学广闻,知识丰富,大量的是靠自主学习得来的,这是人所共识的。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一个学生有了自主学习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将来长大参加了工作,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去自由探索,去发明创造。
自主学习一般包括课堂教学条件下的自主学习和非课堂教学条件下的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条件下的自主学习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自主学习的条件,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同学们只要按照老师的要求,积极配合,一般可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本书所指的自主学习是非课堂教学条件下的自主学习,是同学们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是真正实现自主性发展的学习。
非课堂教学条件下的自主学习,要注意抓住以下几点:
第一,要正确处理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的关系。自主学习并不是要完全脱离教师的教学,脱离教材。作为学生,更重要的是通过与课堂教学的配合来完成自主学习。比如:课后自觉地对学习过的内容及时复习,有计划地预习明天将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要选择好学习材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要适当选择一些必要的学习材料。如选择参考书时要区分精读和泛读两种。作为精读的参考书,应是有利于加深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和有利于开阔视野、开拓思路,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都较强的书。此外,一般书报杂志,兴之所至,到图书馆、阅览室看看,都是泛读。这样自主学习,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很有好处。
第三,要在加深理解和提高效率两个方面下功夫。自主学习时,要理解较深,就要聚精会神,像读课文那样,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深入钻研。要提高效率,就要学会安排时间,选择最佳时间和最适宜的环境,精读最重要的书。
第四,要勤做笔记。俗话说,好记性当不得烂笔头。勤做读书笔记,就是对自主学习内容加深理解和加强记忆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第五,要勤做习题。勤做习题,并不是把课外读物的所有题目做一遍,那是不可能的,也不必要。这里说的勤做习题,一类是教材上没有考虑到的、设计新颖的题目;一类是对开拓思路有启发意义的题目。千万不可以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名目繁多的习题集上,那是得不偿失的。
第六,要勤于思考。同样文化水平的两个人,一个会动脑筋、勤于思考,寻根究底的人,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另一个没有养成这种习惯的人,就可能坐失良机,办不好他本来可以办好的事情。例如:在考试时看到试题不假思索,提笔一挥而就的学生,往往是那些失分最多的。什么缘故?不是不会做,而是不会思考。所以,勤于思考,学会思考,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一环。
8.2自主学习的方法
自主学习的方法包括自主制订学习计划,科学管理和使用时间,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以及学会查阅学习资料等。
一、制订自主学习计划
每个同学能否顺利完成学业,与自主学习的计划决策能力密切相关。有计划地自主学习,不但可以克服忙乱的现象,使学习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使自己养成良好的有条不紊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习惯。所以,每一个同学都要学会正确地制订和认真实施自主学习计划。
制订自主学习计划,必须从自己的学习实际出发,正确权衡自己的基础,明确自主学习的任务和目标。如果自己基础知识差,对老师讲的新知识接受困难。自主学习的重点就应该补习基础,提高接受能力。如果基础好,学习没有困难,就应该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以加深理解,扩大知识面。自主学习计划应订在经过努力确实可以实现的水平上。过高达不到目的,容易落空、过低,阻碍学习潜力的充分发挥。同时,计划要突出重点,照顾全面,内容要明确具体,语言要简明扼要,条理要清楚。计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基本情况;目的、任务、要求;措施;时间安排。自主学习计划可分为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或学科计划等。
实施自主学习计划,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下去,这样既可以培养优良的意志品质,也可以促使自主学习计划的坚决执行,使学习循序渐进,日积月累获得新知识。同时,也要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效率。
二、科学管理时间
为了充分地利用自主学习时间,使它产生高效益,就必须诊断一下在管理和使用自主学习时间上有哪些弊端,是否有浪费行为。如:在规定的自主学习时间内,注意力不集中,这是最大的时间浪费;计划性差,在自己可控的时间内,眉毛胡子乱抓;街头徬徨,闲谈聊天,干无益的事或从事无益的活动;读坏书等等,都会使自主学习时间大大浪费。因此,我们要做时间的主人,要学会集中使用自己可控时间,提高单位时间的利用率。比如,早上、晚上、节假日,这些时间要有计划地安排,除参加一些家务劳动,社会公益活动外,要安排一定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并订出完成某项学习任务的期限表,自主学习计划中规定的学习任务,一定要限期完成。
三、学会阅读
阅读是自主学习必不可少的手段。只有愿意阅读而又善于阅读的人,才能从书本中获得知识。我们可以把常见的读书方法概括为四句话:选准对象,边读边想,抓住重点,联系实际。
(1)选准对象。读书要有选择,不能见什么读什么。所谓“开卷有益”是不一定靠得住的,更何况书籍浩如烟海,即使一生中不做任何其他事情,天天读书也无法读完。当你走进图书馆或阅览室,总要先翻翻书目,看看有什么书,挑选了一本书,也要看看内容提要,看一看是否适合自己的需要。有时候,同一内容的书有好几种,这就要进行比较,看哪一种写得完整、准确、生动,然后再定选择哪一种阅读。但是,我们又不能本本都看,就要从每本书中选出一两篇或一两段文字来进行比较,这些都叫做选择。
(2)边读边想。这是阅读的中心环节。“学源于思”、“学而不思则罔”,读书要进行思索,这是求知的根本方法。宋代学者朱熹主张“为学读书,须是耐烦,细意去领会,切不可粗心”。他对细读书,勤思考的重要性更是说得十分精辟:“未见道理时,如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须是今日去一重,得见一重,明日去一重,又得见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朱熹还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是浪漫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者乎!”这些话,实在是读书的要旨所在。
(3)抓住重点。读书要有个中心,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这个重点有时指一本书的主要观点、中心环节。有时指难点,不易理解之处,在这些地方要重点阅读,反复阅读。
(4)联系实际。要把书上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真知灼见,必须联系实际。
以上说的是一般性的读书步骤,这里介绍一种称为“SQ3R”的阅读方法。
“SQ3R”为美国艾阿华大学心理学教授罗宾逊(F.P.Robinson)所提出的一套读书方法。“SQ3R”是指(1)浏览(Survey)→(2)质疑(Question)→(3)精读(Read—R1)→(4)背诵(Recite—R2)→(5)复习(Review—R3)。
第一步,浏览全文(略读)。就象登山前先观察整体山貌一样,先扫一下目录,大体有个印象。然后粗略地看一下每一章的小主题及第一个段落或序言,并对每一章的小结部分也进行略读。这样,在心中就有了本册教材的知识轮廓。
对于不爱读书的同学,采用浏览的方式是非常好的“收心”手段,在略读的翻看过程中,会让自己慢慢静下心来,不知不觉地进入阅读状态。
第二步,在上一步的基础上,我们由标题或知识轮廓而产生疑问,构成了继续阅读的目的。其实,对于不善于质疑的同学,可以采用把标题改成提问的形式。如把标题“等差数列”改为“什么是等差数列,它有什么性质吗?”这样就会对阅读产生好奇心,在这种任务驱动下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尤其是知道要通过阅读才能够解决自己的“为什么”后,就等于明确了继续进行下一步骤的目的。就好比,在旅行时把对旅行的期待转换为“到目的地后玩什么、怎么玩”一样。
第三步,阅读。经过浏览全文和提出质疑这两个阶段,为寻找答案或解决疑点,接下来就要精心细读教材了。此时的阅读目的很明确——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所以按每一章节进行阅读,边读边想自己曾经提出的问题,并用铅笔把自己认为重点及难点的地方分别用“!”和“?”号标记。
本环节注意:
1.重点放在自己上一阶段所提出的问题上,从而对重点段落进行精读。
2.读完一小节,尝试回答最初提出的问题。
3.在课本的空白处简单记录自己的想法或疑点。
4.手不离笔,随时圈点或记录。
第四步,背诵。这里背诵是一种有声思考,这是预习甚至复习过程中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模式。因为,通过阅读完某章节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自己刚刚解决的问题,更易于消化吸收,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否则,这些认真解决好的问题转眼就烟消云散。
本环节注意:
1.把某一章读完后,暂时放下课本内容,把小标题以疑问句的形式写下来,独立回答。
2.对于已经理解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
3.在练习本上边写要点边背诵。“最淡的墨水胜过最强的记忆。”
4.如果背诵困难,重新再看一遍本章内容。
第五步,复习。对教材的每一个单元或章节都进行了前四个阶段的操作以后,要进行整理和综合,使知识掌握达到系统化,以达到“站在山项上”的效果。所以要进行复习,这里的复习可以是滚动式的,若章节不多也可集中复习。
本环节注意:
1.把教材中每章节的核心内容用几个句子概括一下。
2.对照每章节后的小结框图,用自己的话复述本章重点内容。
3.动手尝试做一下章末的练习题。
如果你理解了“SQ3R”的原理与程序,不妨以一个章节的内容来做一个实践吧,把你的感受填入下表中。
阶段主要活动/注意事项
自我评价
浏览(Survey)
本章标题是什么?
阅读序言和每节小标题了吗?
看了每小节的第一段了吗?
是否看了章末的小结和阅读材料?
质疑(Question)
把每节的小标题改成问句(加上“是什么”或“为什么”)
精读(Read)
找到这一小节的关键段或关键词了吗?
你上面提出的疑问可以解决了吗?
与前面学过的内容能联系起来吗?
是否进行了勾画圈点?
提出自己的新想法了吗?
背诵(Recite)
不看书可否回答质疑中提出的问题?
自己能否把这一小节的主要内容复述下来?
利用练习本边写边背了吗?
复习(Review)
能不能用几个句子把这节(章)内容概括一下?
自己能否独立画出本章的知识结构图?
做过章末的部分练习题吗?
对本章内容学习是否有信心?
四、善用工具书
工具书是前人科学知识的荟萃,又是后人继续探索科学奥秘的向导,它具有“提供线索、检查知识、解答疑难和辅导阅读”的职能。学会使用工具书,可以使我们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获得解答,从而少走弯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工具书的范围很广,同学们经常使用的主要是字典和词典,书目和索引等。
1.字典、词典
字典,着重解释字的形、音、义及其用法;词典则以两个字以上的词和词组作为解释对象,以释词为主兼收单字或复词的概念和意义,包括人物、制度、书名、地名、成语典故等。字典和词典,按其内容、性质,又可分成两类,一种是综合性字典、词典,主要有《新华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源》、《辞海》等,一般供学习语文查考。另一种是专科性字典、词典,它以收集各学科专门术语为主,是分别提供学习、研究某专业查考用的,如《中学生数学词典》、《中学生化学词典》、《简明哲学词典》、《中国名人大词典》、《世界名人大词典》等。
2.书目、索引
书目是图书目录的简称。目录有各种分类法,就收录范围来分,有综合目录、专科目录、专题目录、个人著述目录等,如《全国总书目》、《全国新书目》就有综合目录的性质。索引又称“通检”或“引得”,它较书目更进一步细致地揭示报刊中的各项内容,便于检索散见于刊中的资料。索引按其种类可分为书籍索引(如《鲁迅全集索引》)、杂志索引(如《中国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大全》)、报纸索引(如《中国少年报索引》)、报刊资料索引(如《全国主要报刊资料索引》)及专科专题索引(如《中国史学论文索引》)等。这些索引的名称已将其收集资料的内容和范围点明了,我们可根据需要去检索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