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养,就是保养、调养、补养。养生之道,自然从保养生命为第一要务,要遵循正道,怡神养志、摄情调志、延年益志。读古人养生格言,必能得保养要道。
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
出处
清代屈大均《翁山文外》。
释义
要养生以求延年益寿,首先就须注重饮食的宜忌、节制和防治等。
延伸阅读
屈大均(1630~1696),字翁山、介子,号莱圃,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屈大均的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人以水谷为生,故脾胃为养生之本。
出处
清代徐文弼《寿世传真》。
释义
人是主要靠五谷和水液维持生命的,脾胃是保健养生的根本。
延伸阅读
《寿世传真》又名《洗心篇》,为清代徐文弼结合亲身经验撰写的养生专著,是延年祛病、养生保健的佳作。其内容包括按摩导引、内外功、四时调整、饮食调理、疾病防治等,可谓丰富全面,切合实用。
安人之本,必资于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
出处
宋代王怀隐《太平圣惠方》。
释义
人健康长寿的根本,必然是由于饮食的帮助。饮食可以排出体内的邪气,因而能使脏腑安康,能使人神清气爽而振奋,还能不断为血气提供滋养。
延伸阅读
《太平圣惠方》简称《圣惠方》,为中国宋代官修方书。它是北宋翰林医官院王怀隐等人在广泛收集民间效方的基础上,吸收了北宋以前的各种方书的有关内容集体编写而成的。全书共1670门,方16834首,包括脉法、处方用药、五脏病症、内、外、骨伤、金创、胎产、妇、儿、丹药、食治、补益、针灸等,每一病证,冠以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有关论述。该书所搜集的医方,较能反映北宋前期的医学水平,其中有关外科五善七恶之说,小儿急、慢惊风的分辨,眼科开内障眼论所载白内障针拨手术之详细过程,均为中国现存最早记录。
人以谷气为主,是以得谷者昌,绝谷者亡。
出处
明代王文禄《医先》。
释义
人的生命活动主要是靠水谷精气提供滋养的,故能源源不断地获得水谷精气滋养的人,其生命昌盛,不能得到水谷精微滋养的,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延伸阅读
王文禄,字世廉,浙江海盐人,明藏书家,所著《医先》系养生学著作。全书篇幅不长,内容精简扼要。其养生理论如下:1.强调“上医治未病”。“治未病”为中医基础理论之一。该书自序中,就宣称其宗旨为“盖先未病而医之,不施饵剂砭针,同跻仁寿之域”。反映了作者重视预防的思想。2.主张养生贵养气。他认为,人禀天地之气而生,气在人的生理、病理上具有很大的作用,如气机失调,必然诸症纷呈。因此,王文禄断言“予知百病皆生于气也”。可见气的范围至大,其中,尤其是胃气最为关键。3.论病着重心脾。由于王文禄提倡养生与养德并重,所以在发病学上着重于心、脾两脏。他认为:“一切病,皆生于心;心神安泰,病从何生。”此外,他还反对在临床上一味应用凉药,以至损伤脾胃。4.其理不离老庄。王文禄所提到一些养生理论,大多受到老子、庄子养生理论的影响。如“恬淡”、“无为”、“归真”等。所以他主张调摄精神,使思想境界达到安定清静,不贪不妄,可以增强正气的抗邪能力,预防疾病。
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
出处
《阴符经》。
释义
饮食要定时定量,身形要调理舒畅,起居生活劳作都要合乎机宜,做到了这样则人的生机变化都能平安康泰。
延伸阅读
《阴符经》,全称《黄帝阴符经》或《轩辕黄帝阴符经》,也称《黄帝天机经》,总共只有300多字,作者无法考证。据说《阴符经》是唐朝著名道士李筌在河南省境内的登封嵩山少室虎口岩石壁中发现的,此后才传抄流行于世。根据李筌对本经典的解释著作《黄帝阴符经疏》,可以把它的内容概括为两个部分:首先讲述观察自然界及其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认为天性运行为自然规律,人心则顺应自然规律;其次阐明了天、地、人生杀的变化情况,认为人的生杀之气的和收,应与自然同步,才能把握好事物成功的机遇。再次阐明人后天禀性巧拙的生成和耳目口鼻的正确运用,主要效法自然五行相生原则,修炼自身。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出处
《素问·宣明五气》。
释义
长时间地使用眼睛有伤血液,长时间地躺着有伤节气,长时间地坐着有伤肌肉,长时间地站着有伤骨骼,长时间地行走有伤筋节。说明视、卧、坐、立、行都不可持续太长的时间。
延伸阅读
《素问》是《黄帝内经素问》简称,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相传为黄帝创作,但实际上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素问》原来9卷,古书早已亡佚,后经唐王冰订补,改编为24卷,计81篇,定名为《黄帝内经素问》,所论内容十分丰富,以人与自然统一观、阴阳学说、五行说、脏腑经络学为主线,论述摄生、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治则、药物以及养生防病等各方面的关系,集医理、医论、医方于一体,保存了《五色》、《脉变》、《上经》、《下经》、《太始天元册》等20多种古代医籍,突出阐发了古代的哲学思想,强调了人体内外统一的整体观念,从而成为中医基本理论的渊源。
先饥而食,食不过饱;先渴而饮,饮不过多。
出处
明代高濂《遵生八笺》。
释义
在初感有点饥饿时即要吃东西,但吃食不宜太多;在初感到有点口渴时就要饮水,饮水量也不宜太多。
延伸阅读
高濂,生活于万历(1573~1620)年前后,字深甫,号瑞南,明代戏曲作家,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高濂能诗文,兼通医理,擅养生,撰《遵生八笺》十九卷。该书主要记述有关四时调摄、生活起居、延年祛病、饮食、灵秘丹药等养生之道,对于各种饮食记述较详。高濂曾在北京任鸿胪寺官,后隐居西湖。他爱好广泛,藏书、赏画、论字、侍香、度曲等情趣多样。所谓诗词歌赋,鉴赏文物,无所不涉,琴棋书画,茶酒烹调,无所不通。
美食无使餍,餍则不能受。
出处
宋代邵雍《偶书》。
释义
吃美食不要贪得无厌而逞食太多,饮食太多,则身心受不了。故欲求长寿的人绝对不可贪多进食。
延伸阅读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又称安乐先生、百源先生,谥康节,后世称邵康节,北宋五子之一,北宋理学家。邵雍与张载、程颐、程颢、周敦颐并称为“北宋五子”,且为北宋五子之首。邵雍虽然不像三国的诸葛孔明那样家喻户晓,但是,无论从才干和品德来讲,他都不亚于诸葛亮。只不过因为长期隐居,其名字不被后人知道而已。宋朝理学鼻祖之一的程颢曾在与邵雍切磋之后赞叹道:“尧夫,内圣外王之学也!”邵雍一生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观物内外篇》、《渔樵问对》等。
饮食五味,养髓、骨、肉、血、肌、肤、毛发。
出处
南齐褚澄《褚氏遗书》。
释义
人靠饮食五味(辛、甘、酸、苦、咸五味),来滋养骨髓、脑髓、筋骨、肌、肉、皮肤、气血、毛发。
延伸阅读
褚澄,字彦道,阳翟(今河南禹县)人。据《南齐书·褚澄传》载,褚澄医术高明。褚氏著有《杂药方》二十卷及《褚氏遗书》,前者散佚;后书系唐代人整理而成,并于宋嘉泰年间刊行。《褚氏遗书》共十篇,分述受形、本气、平脉、津液、分体、精血、除疾、审微、辨书、问子,其要旨为阐发人身气血阴阳的奥秘。后世有疑此书为宋人伪托者,《四库全书提要》认为是“宋时精医理者所著,而伪托澄以传”。但此书内容有其精华处,后世医家常加以采用。
衣锦食鲜,非所以延年;服粗餐粝,聊可以卒岁。
出处
明代田艺蘅《玉笑零音》。
释义
身穿锦缎衣、口食鲜美佳肴,并不一定可以延年;穿粗衣服、吃粗糙饮食,却可以活到老年。
延伸阅读
田艺蘅(1524~?),字子艺,号品(yán)子。他大约生活在明嘉靖、隆庆和万历年间。虽然《明史》说他“性放诞不羁,嗜酒任侠。以岁贡生为徽州训导,罢归。作诗有才调,为人所称。”但其举业却偃蹇,“七举不遇”,遂放浪西湖,优游山林,著有《大明同文集》50卷;《田子艺集》21卷;《留青日札》39卷;《玉笑零音》1卷;《煮泉小品》1卷;《易图》1卷;《春雨逸响》若干卷。田艺蘅虽然说不上惊世骇俗,但被视为很特别的人,至少在当时世俗人或者所谓的正统者眼光之中是事实存在的。
食淡精神爽。
出处
明代陈继儒《养生肤语》。
释义
人经常吃淡菜可感到精神爽快。
延伸阅读
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麋公,明代文学家和书画家,华亭(今上海松江)人。陈继儒长于书画、诗文。其书法师法苏轼、米芾,书风萧散秀雅。画作尤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山水多水墨云山,笔墨湿润松秀,颇具情趣。其画作主要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诗文主要为《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此外,陈继儒还注重中医养生,著有《养生肤语》。
人之受用自有剂量,省啬淡泊,有久长之理是可以养寿也。
出处
明代龙遵叙《食色绅言》。
释义
人承受饮食的滋补有它一定的浓度和能量,经常吃食节省和淡泊的人大多是可延年益寿的。
延伸阅读
龙遵叙,明代人,生平事迹不详,自称皆春居士,是一个没有出家的佛教徒。龙遵叙著有《食色绅言》,“绅言”中的“绅”字有“约束”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就是说,“饮食男女”之事,应该有所约束节制,不可放纵,不能过度。该书是由龙遵叙编纂的,而属于创作。他编选了历代有关这方面的言论,没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只能从取舍中看出他的思想倾向来。
惩病克寿,矜壮死暴。
出处
唐代柳宗元《敌戒》。
释义
注意防治疾病就能长寿,自恃身体健壮往往会突然死去。说明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可掉以轻心,一有不适就应积极防治,而不可马虎大意。
延伸阅读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他是中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对》、《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万物皆有其味,调和胜而真味衰矣。
出处
明代袁黄《摄生三要》。
释义
各种各样的食物都有其独特的味道,若烹调太甚则其真味就失去太多而滋养价值就少了。
延伸阅读
《摄生三要》,养生专著名,明代袁黄著。袁黄认为聚精、养气、存神为摄生的三大纲要,故名,并以此分卷论述。在袁黄看来,聚精的要点有五:寡欲、节劳、息怒、戒酒、慎味;养气起自调息,息调而胎息成,则可延年长寿。而聚精在于养气,养气在于存神。该书收入《道藏精华录百种》第二十种。
晨殆啖蔬菜,如读渊明诗,清腴有至味,舌本生华滋。
出处
清代朱《知足斋集》。
释义
早餐吃点素菜,如同读陶渊明的田园诗一样,清淡腴素很有咏味,舌根生出津液华美滋润。
延伸阅读
朱(?~1806),字石君,号南压,清代顺天府大兴县人,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中进士,嘉庆皇帝的老师。近60年间,朱仕乾隆、嘉庆二朝,历官数省布政、按察等使及巡抚等地方官,又调京任侍郎、尚书、体仁阁大学士等京卿。嘉庆十一年冬,朱病逝,晋赠太傅,谥文正,入祀贤良祠。
食后行百步,常以手摩腹。
出处
唐代孙思邈《枕上记》。
释义
进食以后宜缓步行走百步,并常以手掌摩抚脐腹之处,可助消化吸收。
延伸阅读
孙思邈(581~682),陕西耀县孙家原村人,是著名的医师与道士。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孙思邈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7岁读书,20岁通晓老庄及诸子百家学说。因早年多病,孙思邈便立志学医,成就巨大。其撰写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合称《千金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百科全书,被誉为“东方医学圣典”、“人类的至宝”。孙思邈一生崇尚救死扶伤、普济残疾,医治贫苦病人无数,为百姓治病直至仙逝。宋、金以来统治者对孙思邈屡加褒崇,赦其祠为“静应妙”(今升仙台),尊其为“妙应真人”。明穆宗隆庆六年(1572),其所著医书中的重要药方被刻在显化台庙前的五通碑上,从此,显化庙即改称“药王庙”。
饱食即卧生百病,不消成积聚也。
出处
南北朝陶弘景《养性延命录》。
释义
吃饱了饭菜马上就睡常易生病,因为食物难消化而易演为积聚痞块诸病。
延伸阅读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卒谥贞白先生。陶弘景自幼聪明异常,十岁读葛洪《神仙传》,便立志养生十五岁著《寻山志》。其思想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杂有儒家和佛教观点,对历算、地理、医药等都有一定研究。他曾整理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成《本草经集注》7卷,共载药物730种,并首创沿用至今的药物分类方法,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分类,对本草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原书已佚,现在敦煌发现残本)其内容为历代本草书籍收载,得以流传。
食毕漱口,食后啜杯茶,食讫以手摩面,食后行百步,食饱摩腹,仰而呵气。
出处
明代周履靖《夷门广牍》。
释义
饭后漱口,食后喝杯茶,并以手摩面。食后宜缓行百步,饱食后宜摩腹,并仰面呵气。
延伸阅读
周履靖,明代医家,字逸之,初号梅墟,改号螺冠子,晚号梅颠,嘉禾(治今浙江嘉兴)人。周履靖通本草及炮制,著有《茹草编》4卷(1597)、《续易牙遗意》1卷(1582)。他还精养生、气功,编撰《夷门广牍》一书,其中“尊生”类有《金笥玄玄》一卷、《益龄单》一卷、《赤凤髓》三卷、《唐宋卫生歌》等。
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
出处
金代张子和《儒门事亲》。
释义
要保健养生当然应用饮食补养,治疗疾病当然要用药物攻邪。
延伸阅读
张子和(约1156~1228),名从正,字子和,号戴人,金元中医四大家之一,金代睢州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人。张子和是金代大医学家,在医学理论上有很多创见,用药多寒凉,著有《儒门事亲》,对后有很大影响,是攻邪派的开山祖。其攻邪论包括三方面内容:一、邪分内邪和外邪,病由邪生;二、邪分天、地、人三类;三、治有汗、吐、下三法。
凡人年四十已下,不宜全食补丸散,为阴气尚未足,阳气尚盛之故也,特宜慎之。
出处
宋代张君房《云笈七签》。
释义
四十岁以下的人,不适宜多服食补丸补药,这是因为他们阴气尚不充足,阳气却还很充盛,全补对之有害,故须慎重。
延伸阅读
《云笈七签》是北宋张君房(生平事迹不详)编的一部大型道教类书,素称“小道藏”、“道教小百科”。道教称藏书的容器为云笈,分道书为三洞(洞真、洞玄、洞神)、四辅(太玄、太平、太清、正一),总称七部。故该书《自序》有“掇云笈七部之英”以成书之语,因名《云笈七签》。其内容为有关经教宗旨、仙真位籍、服食炼气、内丹、外丹、方药符图、守庚申、尸解诸术及赞颂诗歌、神仙传记等。大都摘录原文,分类汇集,不加论说。它不仅包括了北宋以前道藏的主要内容,而且保存了部分佚失道书的篇章,为研究道教的重要资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类例既明,指归略备,纲条科格,无不兼该,道藏菁华,亦大略具于是矣”。
耳鸣宜须补肾,目暗必须治肝。节饮自然脾健,少思必定神安。
出处
宋代温革《琐碎录》。
释义
耳鸣多发的人重在补肾,眼睛视物昏暗的人必须治肝。一贯节制饮食自然脾胃康健,少有思虑的人心理必定安宁。
延伸阅读
温革(1006~1076),字廷斌,宋代文人,江西石城人。温革平生广泛搜集了吸引前人的精粹语录,特别是有关养生方面的体会的经验,凡属精辟的论述,哪怕是片语只言,他都荟萃起来,编成《琐碎录》。此书在国内尚未发现单行本,朝鲜《医方类聚》的《养性》门中,被四处引及。日本刊行有《琐碎录》三卷,称系宋朝温革撰,陈晔续。
谷菽菜果,自然中和之味,有食人补阴之功。
出处
金代朱震亨《格致余论》。
释义
五谷、豆类、蔬菜、果瓜,各有其特有的自然平和的气味和营养,作为饮食皆具有补阴滋养的功效。
延伸阅读
朱震亨(1281~1358),字彦修,人称丹溪翁,又称为朱丹溪,是金元四大医家之一,义乌(今浙江义乌市)赤岸人。朱震亨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丹溪学派,对祖国医学贡献卓著。其著书的态度十分严谨,至67岁时,著《格致余论》一书。该书是朱震亨医论的专著,不分卷,共收医论41篇,包括基础理论、病症辨析、治法和对一些方剂的评述等内容,充分反映朱震亨的学术思想,是朱震亨的代表作之一。
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
出处
明代李梃《医学入门》。
释义
清晨起床后喝一碗米粥,可以去陈涤垢而出新,疏利膈脾而养胃,能生津液,使人整日感到清爽舒畅,对人补益不小。
延伸阅读
李梃,字健斋,生活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南丰(今江西南丰)人。李梃青年时期因病学医,博览群书,勤于临床,医声斐然。晚年因感初学者苦无门径可寻,乃收集医书数十家,“论其要,括其词,发其隐而类编之”,著成《医学入门》,并于万历三年(1575)刊行于世。《医学入门》共8卷,内容包括历代医家传略、保养、运气、经络、脏腑、诊断、针灸、本草、方剂,以及外感内伤病机、内外妇儿各科疾病证治等。由于该书内容广博,分类明晰,通俗易懂,便于习诵,故受到后世医家的欢迎,成为初学中医者的最佳读本之一。
粥能益人,老年尤宜。煮粥用新米,香甘快胃。
出处
清代曹庭栋《考考恒言》。
释义
米粥能补益人,老年更好。用新米煮粥,味香甜使胃轻快舒适。
延伸阅读
曹庭栋(1700~1785),字楷人,号六圃,又号慈山居士,清代养生家,浙江嘉善魏塘镇人。生活于清代康熙、乾隆年间。曹庭栋天性恬淡,曾被举孝廉而坚辞不就。他一生勤奋博学,于经史、词章、考据等皆有所钻研。其尤精养生学,并身体力行,享寿过九旬,撰有《考考恒言》一书,为著名老年养生专家。
病在筋,无食酸;病在气,无食辛;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苦;病在肉,无食甘。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
释义
筋有病应少食酸味,气有病宜少食辛辣,骨有病应少食咸盐,血有病宜少吃苦味,肌肉有病应少食甘甜。
延伸阅读
《黄帝内经》成编于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不乐损年,长愁养病。
出处
北周庾信《闲居赋》。
释义
终日忧郁寡欢会减少寿命,成天愁眉不展会滋生疾病。说明人应该豁达乐观。
延伸阅读
庾信(513~581),字子山,因受封“开府仪同三司”,故人称“庾开府”,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庾信先世在周代曾为掌庾官(管理仓库之官),故以庾为姓。他自幼随父亲、梁代诗人庾肩吾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的文学风格,也被称为“徐庾体”。
乐太甚则阳溢,哀太甚则阴损。
出处
《汉书·东方朔传》。
释义
一个人太高兴了阳气就会散溢,太悲伤了阴气就会减损。
延伸阅读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中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前206),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23),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12篇,表8篇,志10篇,传70篇,共100篇,后人划分为120卷,共80万字。
忍泣目易衰,忍忧形易伤。
出处
唐代孟郊《赠别崔纯良》诗。
释义
强忍着眼泪不让它流出来会使眼睛受到损害,强忍着忧愁不将它发泄出来会使身体受到危害。说明人不能强忍着泪水、把忧愁埋在心底,而应该做到有泪就流出,有愁就发泄,这样才有益于健康。
延伸阅读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孟郊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皆以苦吟著称,唐人张为称他的诗“清奇僻苦主”,而苏轼则称“郊寒岛瘦”。后来论者把孟、贾二人并称为苦吟诗人的代表。其诗歌现存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没有一首律诗,代表作有《游子吟》。
纳爽耳目变,玩奇筋骨轻。
出处
唐代刘禹锡《秋江早发》诗。
释义
吸取清爽的空气能使人耳聪目明,欣赏奇景能使筋骨轻松。说明呼吸新鲜空气、欣赏自然美景有助于人的身体健康。
延伸阅读
唐刘禹锡《秋江早发》:“轻阴迎晓日,霞霁秋江明。草树含远思,襟杯有余清。凝睇万象起,朗吟孤愤平。渚鸿未矫翼,而我已遐征。因思市朝人,方听晨鸡鸣。昏昏恋衾枕,安见元气英。纳爽耳目变,玩奇筋骨轻。沧洲有奇趣,浩然吾将行。”
食不语,寝不言。
出处
《论语·乡党》。
释义
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不交谈。
延伸阅读
“食不语”是孔子提出的进食原则。吃饭的目的是为了给机体提供必要的营养,而这些营养是食物经过消化以后才能转换来的。有人认为消化食物是胃肠的事,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实际上,食物从进口消化的过程就开始了。吃饭时边吃边谈,首先会影响到咀嚼吞咽。作为消化运动的第一步,食物入口后在咀嚼肌和牙齿的配合下,被机械地分割成小块,磨成碎末。这过程中,食物被磨得越碎越好,因为越小的颗粒越能扩其与胃肠的接触面积,越有利于充分利用消化液,使食物得到充分消化和有效吸收。咀嚼过程中,还同时向胃肠发出了进食信号,使胃肠反射性地分泌消化液,做好进一步消化的准备,以迎接经过粗加工的乳糜状食物的到来。
“寝不言”,是孔子提出的睡眠原则,其中包含着他对睡眠重要性和科学睡眠方法的双重认识。睡眠对人是第一重要的,人不吃饭,可以活20天;不喝水,可以活7天;不睡眠,只能活5天。该睡的时间说话,则会打乱大脑的兴奋-抑制节律,把经过兴奋逐渐转换来的抑制又转换成新的兴奋,把睡意赶跑,从而造成整个机体生物钟的紊乱,直接影响到睡眠的质量。要保证睡得好、睡得快,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该睡的时候,做到按时上床、安静入睡,以使机体经过充分的调整再发挥其潜在的效力。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出处
晋代陶渊明《九日闲居》。
释义
饮酒可以驱除各种忧愁,服菊可以延缓人的衰老。
延伸阅读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他是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其创作高峰期在他归隐田园后20多年,因此也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据《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归隐后闲居家中,某年九月九日重阳节,宅边的菊花正开,然而因家贫无酒,陶渊明便在菊花丛中坐了很久。正在惆怅感伤之际,忽然做江州刺史的王宏派人送来了酒,陶渊明也不推辞,开怀畅饮,饮则醉,醉则归,不拘礼仪,颓然自放,并写下了《九日闲居》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