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24800000033

第33章 瞿秋白“乞降”之谜

瞿秋白是兵荒马乱的年月里知识分子从政的典型。他在政治的夹缝中生存,断送在路线的斗争之中,最后被国民党俘虏枪杀。他临死前所写的《多余的话》被有些人用来作为他向国民党乞降的罪证。事实究竟如何呢?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主力红军西进长征。1935年2月下旬,留在苏区坚持斗争的瞿秋白准备去上海治病,路途中被敌人抓住,由于叛徒出卖,他暴露了身份,旋即被押往福建长汀国民党三十六师师部囚禁。在狱中,瞿秋白写了《多余的话》。1935年6月18日,他被蒋介石杀害。后来有人就将他的《多余的话》说成是向敌人乞降的自白书。

《多余的话》是一篇自传性的文章,它总结了瞿秋白一生的历史,坦率地剖析了自己,暴露了他的内心世界,批判了自己的弱点,歌颂了革命,又承担了历史的责任。文中流露出低沉、伤感、颓废的消极情绪,但凭这些能否说它就是乞降书呢?

瞿秋白的朋友认为《多余的话》是经国民党篡改过的。有一个离奇的传说称鲁迅见了1937年3月5日至4月5日登载在《逸经》上的《多余的话》后,和郑振铎商量,是否可以通过关系把《多余的话》的原件调来看看。郑振铎立即把原件调了出来,在鲁迅家里看的,一致认为是假的,不是瞿秋白的手迹。鲁迅在1936年就去世了,怎么能在1937年看到《多余的话》呢?这种说法自然是错了。《多余的话》原稿被瞿秋白的一位朋友获得,据当时见过抄件的人说,《逸经》上登载的《多余的话》与抄件无任何出入。如果被篡改,时间也只能限于6月4日从借阅者、《福建民报》记者李克长手中取回瞿秋白手稿到呈交上峰之前的这段时间。但是三十六师却无人能达到“篡改”《多余的话》的政治水平和文化层次,也无人能仿效文中那种感伤、忧愁和难以排解的不平情感。因而,《多余的话》被篡改的可能性很小。

那么,这就可以说《多余的话》的确是瞿秋白的乞降书了吗?先考虑一下,如果瞿秋白真的是叛徒,已写好了自白书,那么为什么当国民党官员王杰夫前来劝降时他不乞求一条活路呢?从时间上来看,《多余的话》写于5月22日,6月4日该文被三十六师索取,6月9日,王杰夫开始第一次劝降。如果瞿秋白想以《多余的话》来向敌人表达偷生的心愿,那么他还会和王杰夫唇枪舌战,用生命来保护共产党、保护个人荣誉吗?而且从国民党对《多余的话》的反映来看,也可以否定它是乞降书。在《历史的误会》和《告别》两节刊登于国民党报刊的编者按语中,有这样的话:“瞿之狡猾恶毒,真可谓至死不变,进既无悔祸之决心,退亦包藏颠倒黑白之蓄意。所以瞿之处死,实属无疑义。”

有人认为,《多余的话》在敌人面前流露出求生之意,这对一名共产党的领导人来说就意味着变节。文中的“求生之意”指的是瞿秋白说他一生没能译出几部俄国文学名著,是一件莫大的遗憾事,等到可以开始完成这个最愉快的梦想时,则为时已晚。他感到“这世界对于我仍然是非常美丽的,一切新的、斗争的、勇敢的都在前进。”而他自己却已经不能加入到这新的斗争中去了。大概这些就是所谓的“求生之意”吧。其实,瞿秋白后来的牺牲已经证明了这种“求生之意”和“变节”完全是两回事。文中的《历史的误会》一节中,他认为像他那样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那样的性格、才能和健康状况是不适合担任党的主要领导工作的,但由于当时的历史特殊性,他被推上了领导岗位,算是一场“历史的误会”。作为一个革命家,他说自己“终究不能成为无产阶级战士”,“决不愿意冒充烈士而死”等话。连他的好友都感到不理解,说“何必写这种多余的话呢?”即便如此,也不能表明这是他的乞降之意。

瞿秋白写《多余的话》,一是为了与党内的左倾冒险主义作最后的斗争,一是为了揭露中国的“祸害”。他在文中这样说道:“在四中全会之后,我早已成为十足的市侩一一对于政治问题我竭力避免发表意见,中央怎样说,认为我说错了,我立刻承认错误,也没有什么心思辩白,说我是机会主义就是机会主义好了;一切工作只要交待得过去就算了。”“……1931年初……从那时候起,我没有自己的政治思想。我以中央的思想为思想。这并不是说我是一个很好的模范党员,对于中央的理论政策完全而深刻地了解,相反,我正是一个最坏的党员,早就值得开除的。因为我对中央的理论政策不假思索了。”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他对王明中央是持抵触情绪的。他谴责自己服从王明路线,表明了他对王明路线的态度。瞿秋白又说:“虽然我现在才快要结束我的生命,可是我早已结束了我的政治生活,严格地讲,不论我自由不自由,你们早就有权利认为我也是叛徒的一种。”他还说:“最后这四年,还能说我继续在为马克思主义奋斗,为苏维埃革命奋斗,为着党的正确路线奋斗吗?”瞿秋白把离开中央领导岗位后的四年看成自己“政治生活”的结束,实际上反映出他与王明中央的矛盾,他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消极态度表明了他政治上的稳定性,表明他的革命立场并没有改变,因而他说这些话并不是向敌人的自白。

同类推荐
  • 老北京的百姓与传说

    老北京的百姓与传说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美丽山西

    美丽山西

    本书是大型科普系列丛书“美丽中国”的一种。以精准流畅的语言和与内容相关的精美图片,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三大板块,全面立体地展现了山西省的自然景观,介绍了山西省的经济成就以及文化古迹、民风民俗。同时还设置了知识链接栏目,对相关概念予以解释,以增强知识性内容的普及。
  • 世界文明之旅·创造发展卷

    世界文明之旅·创造发展卷

    在人类缓缓的历史进程中,文明是人类辉煌的往昔,是祖先智慧的创造,更是永垂不朽的传奇。追寻世界文明,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同时也是对人类自身的一种高度关注。
  • 中华民族大家庭

    中华民族大家庭

    56个民族56朵花,中国是由56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大家族,本书共分为9个章节,分别从语言、文化等多方面来展现民族的团结与亲密。
  • 李劼人说成都

    李劼人说成都

    懒散近乎“随时随地找舒服”。以坐茶馆为喻罢,成才人坐茶馆,虽与重庆人的理由一样,然而他喜爱的则是矮矮的桌子,矮矮的竹椅——虽不一定是竹椅,总多关是竹椅变化出来,矮而有靠背,可以半躺半坐的坐具——地面不必十分干净,而桌面总可以邋遢点而不嫌打脏衣服,如此一下坐下来,身心泰然,所差者,只是长长一声感叹。本书从李劼人小说中分门别类,节录出有关成都文明发展的大量文字,如清末的叽咕车(鸡公车)到抗战时的木炭汽车,足以见出成都交通的一个侧面。所有这些变迁的实录,后人完全可以视为一代信史。其中收入本书的《成都是一个古城》和《旧帐》,都是一九四九年后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热门推荐
  • 羽升记

    羽升记

    沧澜大陆,五域各立,冰封少年,身世迷离,我心中自有一片净土,然:身世,剑法,灵力,武道修行;追杀,宿敌,迷局,净土有殇;道义与杀戮,魔头与苍生?我有一剑,可藏天,亦可葬天……
  • 鼓楼旧事

    鼓楼旧事

    真情营救,患难与共的往事,大彬和小瑞是认识多年的情侣,在一次游玩中发生了意外……
  • 偏执大佬有点甜

    偏执大佬有点甜

    佘白抬眸看了一眼对面的少年。之前明明那么乖,怎么变成碎片到了小位面里面就这么难骗……啊呸……哄呢。_“乖,听话一点。”别乱跑佘白的声音带着漫不经心的散漫,对面的少年却感到彻骨的凉意。_偏执伪装散漫女主,乖巧可爱听话男主。【互宠】【1V1】【甜宠】【有男主】_“你若山川,我皆星河。”——陆祈
  • 在零度战姬世界开挂的日子

    在零度战姬世界开挂的日子

    带着崩坏角色卡勇闯零度战姬世界,穿越者莱翁与位面之子青井和哉的宿命之争!穿越者永不屈服。莱翁永不为奴!和叶姐姐真香!??
  • 舰娘的异界战史

    舰娘的异界战史

    突发奇想随笔之作,大概属于异界舰娘和各种其他生物的战争史,尽量更新,就是这样咯,谢谢大家
  • 程门笔砚

    程门笔砚

    相传在西汉之际,有六门称霸于江湖,其中程门较为强大,其他五门为了继续在江湖上立足,便不惜花重金聘请一高人打造一件神兵利器为消灭程门一用,高人果真造出这样一件利器,并取名为笔砚。
  • 快穿之大佬已入队

    快穿之大佬已入队

    作为天枢快穿公司的员工,陈舒把工作分代练和陪练两种。代练呢,是直接穿到雇主身上,替她完成逆袭,然后把身体完璧归赵。陪练呢,就麻烦了,顾名思义,就是带雇主完成逆袭,花样也多,有单枪匹马的,也有组队的。某一日,系统:“嘀!大神狄衍请求组队。”陈舒:“拒绝,老娘不喜欢跟别人组队。”系统:“组队成功,拒绝无效。”陈舒:“敢违抗命令?信不信老娘做掉你?!”大佬已入队,并温柔道:“缺男朋友吗?”
  • 我有一座神兽牧场

    我有一座神兽牧场

    宿醉醒来,穿越到科技与仙侠共存的时代,继承了曾祖父的汉唐神兽牧场,叶清平决定要做牧场主中的洪流,左青龙,右白虎,千骑卷平冈!
  • 落雁尘仙

    落雁尘仙

    我本以为平凡是普遍的,没想到平凡才是求不来的。
  • 呆萌相公太腹黑

    呆萌相公太腹黑

    小时候的陆笙深第一次见到小白扇时只想说七个字“这小王爷真可爱。”然而,小白扇只是高冷的睨了她一眼。再然后,小白扇就眨着闪亮的大眼睛说“笙深姐姐,我是不是很可爱呀?”说完还咧嘴笑了笑,露出两颗可爱的小虎牙。然而长大后的白扇依旧可爱,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