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功夫茶之外
文志一直是个大忙人,一会儿在深圳,一会儿在香港,他找别人好找,别人找他就有点难。这几天一直有人来找他,虽没见着,却给他的办公室留了话,说往后还会去找他。办公室里的人不认识前来找文志的人,来找的人也没另外留下些什么可以转告的信息。文志得到消息时猜想不到是谁会找他,他想要是行政部门或贸易往来,总会留下些什么信息,也就觉得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想着能见就见着吧。
这天文志正好在他的办公室习惯地烧水准备冲泡功夫茶,有人打着打呼走了进来。文志抬头一看,赶忙应起声来:‘‘呵,是心民兄弟啊,来来来,来坐坐。’’
刘心民也就走过去坐了下来,然后问道:‘‘志哥,你近来忙吧?’’
文志说:‘‘说忙也忙,说不忙也不忙,反正是这贸易上的事,总得两地跑。哦,对了,心民兄弟你们应该较忙吧?’’
刘心明说:‘‘我们也忙,但又没有你们忙,我们的政务忙不过你们的业务啊,今天正好不忙,听说你功夫茶泡得不错,所以我今天要来品尝品尝一下你的手艺哟。’’
文志说:‘‘心民兄弟,你那就是过奖我了,你也太自谦了,我知道你们并不比我闲,一定是有事才登门,要不,拿轿子请你也不来啊,前几天也应该是你在找我吧?所以我今天专等你啊。’’
刘心明说:‘‘志哥,算是你猜对了,不过我今天来找你不是说事的,真是专程前来品茶的。’’
文志说:‘‘老弟,你我兄弟间有话就直说嘛。’’
刘心明说:‘‘志哥,我们今天先不说事,我得先品品你的茶,边品边聊嘛。’’
文志说:‘‘那好,反正我今天也不忙,你我兄弟就以茶会友吧。’’
功夫茶,并不是—种茶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技巧,有方式(泡茶)讲究,操作要有一定的功夫,功夫便是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这种生活艺术起源于宋代,在FJ和GD尤为盛行。作为土生土长的GD人,又具文氏独有风范的文志受家族薰陶,泡功夫茶的艺术自然也达到了很高的修为。作为祖籍是内地人的刘心民是近几年才喜欢上功夫茶的。
烧水,烫杯,取茶叶,浸泡,温壶,出茗,文志操作得井井有条,动作熟练而富有艺术,显然是一个地道的老泡茶师。
有人说生活就是一门艺术,会品茶的人也会品生活。
万物发展,内在相通。
刘心明有时也问上几句,文志也一—作答。
泡好了茶,兄弟二人一边品茶,一边轻松闲聊起来。
刘心民问道:‘‘志哥,你们这村办厂区现在发展得如何?’’
文志说:‘‘兄弟,不瞒你说,我们现在的发展不错啊,前几年你们公司给我们施工建设的工业区现在才收获大效益。最初村里出土地按年分红,村民出劳力务工挣钱,这应该是件大好事,可一些村民还不满足这种做法,说不要土地分红,工资也只领生活开销部分,这样把积起来的钱提前置换了大部分厂房。尽管原有的一些‘三来一补’的工厂因为产业升级搬出了厂区,却还有更多的厂愿搬进来,赚钱要比原计划好得多啊。原来村里不是有个政策规定谁引进了项目就可多得利益嘛,现在村民积极性都很高,尽量找关系引进项目来。’’
刘心民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你觉得与以前有什么大变化?’’
文志说:‘‘变化可大着呢,除了收入增多,厂区也更拥挤了,真是见缝插针一般,有人还偷偷引进了在香港检查严,要进行废水处理的项目进来,比如有人引进了电镀厂,有人还想引进小型纸品厂呢。’’
刘心民品了一口茶问道:‘‘这事你也知道啊,你觉得如何?’’
文志说:‘‘知道啊,也没办法啊,就是有人不听管,现在村里不如原来有秩序了,这也常常令我头痛。本来管好我自己厂里的事就够我繁忙,可是大村区好多大大小小的责任都往我这个代村长头上推,我是想脱手交权做个平头百姓,可没人接呀,我总不能摞下这些不管吧?’’
刘心民点了点说:‘‘哦,是这样啊,你也够辛苦了,不过上次环保部门处理了一个村办工业区滥排废水的问题,我也在场啊。’’
文志问道:‘‘那是个什么情况?’’
刘心明说:‘‘那是厂里出来的废水没经过处理直接排进河里,不但把河鱼河虾毒死了,有人下河洗了衣服晾干后穿在身上发痒又长疮,最后投述上来被查着了,厂区不但遭受了罚款,还要求必须勒令整改呢。’’
‘‘哦,我还没意识到这严重性呢!这回头我也该给厂区开开会了。’’文志点着头有些感叹。
刘心民也点了点头说:‘‘志哥,这就是我今天要找你的一个原因,虽然你们这里暂时没有人投述上去,但这种现象在你们这里也有,我也了解到了一些情况,环保部门迟早是会查过来的。于公来说我是查处环保可以提前让你们能自知整改,罚款不是目的,最终还是要改正嘛,于私来说你我兄弟曾有交情,这方面也应向你提供些情况,但我又没法一开始就把话挑明,得让你们自己知道说出来才行,毕竟我现在不是执行行政权力。’’
文志说:‘‘哦,真是难为你这份兄弟情谊了,感谢,感谢,非常感谢。’’
刘心明摆摆手说:‘‘于公于私我都应该,你我兄弟间别见外,还是继续喝茶嘛。’’
刘心民见自己要说话提醒一事已经完成,又怕文志伤感自责,于是转变话题说道:‘‘志哥,你别为这事上心,我们来说说其它话题嘛,你看你们这几年得到大力发展,最得益于什么?’’
文志慢慢喝了一杯茶,想了想然后伸出三根手指头比划着说:‘‘心民老弟,不知我说得对不对啊,我觉得得益于三个方面,一是政策支持,二是地理环境,三是人力优势,你说对不对?’’
‘‘对呀,这完全对呀,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啊。这天时嘛,就是党中央国务院确立的改革开放政策,这地利嘛就是小平同志划的那个圈。这个圈好啊,紧临港澳,依山傍海,面向世界,来得近,走得快。说句自责的话,就是有这政策,把这地方确立在内地老家那里,不通水路不通陆路,谁翻山越岭,爬坡上坎往你那里跑?你说有了前两项优越,政策一支持,谁不愿意来?……’’刘心民说到这些,既有些兴奋激动,又似乎看着遥远的家乡贫穷落后而矛盾着心情。
文志点点头接过话说:‘‘别的我不说,单说这地理位置呀,我就有信心,不过这信心还是伴着发展变化建立起来的呢。老弟呀,你知道我们这些办厂的就喜欢个四通八达,要运得进来,跑得出去,这出海去国外的走水路我就不说,这几年政府为了推动发展,陆路建设发展迅猛啊。你看这布吉关、梅林关、南头关,哪一个关口或者修好了,或者正在修通往广州和以外的路,以后进出会更方便呵……’’
‘‘以前没修路,到处很荒凉,路一修,两边沿路修起了居民房和厂房,人流也多起来,这更象城市发展啊!’’刘心民没有打断文志的说话,文志是呷了一口茶继续说的。
刘心民点了点头,发表着自己的观点说:‘‘好是好啊,只是在这一点政府的规划可能没有下面发展得快呀,再说现在有些政策法规还没制订出来,就是有也难全面监管啊,这是在圈地啊,土地越来越被人重视了,只怕好看的楼房现在是装饰了路边的风景,往后来却会制约了道路的拓宽和影响其它发展啊,这正所谓有利有弊啊……’’……
接下来兄弟二人又慢慢品尝几杯茶水后,刘心民又问道:‘‘志哥,你们厂区现在发展得这么好,你认为有没有什么困境?’’
文志想了想说:‘‘这发展得好是表面现象,内部问题也多,比如村民为了赚钱越来越浮燥,最关键是村里的厂区越来越挤,想引进大项目却施展不了手脚。’’
‘‘你想过引进什么大项目吗?’’刘心民问道。
‘‘老弟,你我不是哪外人,我就直说吧。是这样,前不久有人找过我,是要我们出土地、厂区,他们出设备、资金和管理,仿效其它一些村建立股份制公司,他们的项目是建大的布匹印染厂,产品销售主要对外,他们看中的是关内的政策支持和直通港澳方便,我还在犹豫,没向村里那帮子人说。’’
‘‘可以呀,这好事哪里找?你犹豫什么?我要说深圳这地方变化快得很,别的不说,就说你厂区这块土地呀,经过了多少变化啊,要不断变化升级啊。’’刘心民又说道。
文志若有所思点点头说道:‘‘别的我不犹豫,关键是这排放污水问题,我知道开印染厂会产生大量废水污水,经刚才你那一说,我更是不敢了,你想我这厂区外就是河,废污水肯定只能往河里排,到头来别人一举报,我不是只好关门吗?怎样变化升级?’’
‘‘你想的这个问题也是,不过也不要过重考虑,一是城市新规划准备把下水道分为雨水管道和工业、生活废水管道,两者分开不相连,后者并入相应的管网河流进行处理后才排进大海里;二是工业废水排放有个标准,只要达到标准,政府政策是允许的,现在关内的那些产生废水的工厂不是在推行这些标准吗?以后还会强制推行的,现行大多数工厂是会遵纪守法的。再说你引进了大项目,才能把小项目挤出去,只要把废污水处理达标后才排出去,那要比容纳更多的小项目强啊。你倒别看那一个个小项目,废污水加在一起可不得了啊,管起他们来又常玩起猫捉老鼠的迷藏,这也是政府查处环保头痛的事,所以呀我要是你就引进那大项目。’’刘心民这样劝说道。
文志觉得刘心民说得在理,回应着说:‘‘老弟,经你这一说,我是要好好考虑了。’’
刘心民又说:‘‘这是个人建议,仅供参考啊。还有啊,你们完全可以别老在原地方打转嘛,政策的步子在加快,你们也可去别处发展嘛。’’
文志说:‘‘老弟你给出的建议很好呀,只是村里现在就剩下这点土地,原有的大部分土地有的收归市政府所有,有的规划为集体山林绿地,我们还能上哪发展?’’
刘心明说:‘‘关外如何?志哥,你看深圳这发展局势啊,你是知道的,这建市刚十年时间就发展成这样,你们以前高兴被划进了关内,高兴的是荣誉和条件,往后关外也要大发展啊,你们可不如关外村民那样占有土地优势啊!’’
‘‘是啊,心民兄弟,你今天真是给我生动地上了一课啊,还是你们这些经常接触政策的人看得深远,我以前也有另谋地方发展的想法,也包括关外,可就是定不下心来,心想关内的政策优惠些,看来真要另谋出路了。’’
刘心民说:‘‘其实我今天来就是想告诉你第一件事,没想到还说出了第二件事,看来我的任务完成也该走人了。’’随后也就站起身来。
文志看见刘心民要走,一个劲百般挽留,刘心民说既然任务已经完成,他们见面的机会又多,那就下次吧。
走出办公室,在文志的陪同下,刘心民从文贝村厂区经过,一路又指点着说了些什么,文志也一路陪同到很远才又握手道别。
道别时,刘心民又对文志说出了两种看法,他说:‘‘现在关内关外当地村民发展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关内是在有限的空间里挤,挤到一定程度就会乱。关外是在开阔的空间里扩和占,扩占多了就会与政府的长期规划相冲突,相矛盾,无论哪种情况,政府都是不允许的,那是会出台相应法规条文来管理的。’’
数十杯功夫茶下肚,个把小时的闲谈,再绕走一段路,刘心民的谈话让文志心里有了更远的想法,有的是自己要坚定的,有的是自己要改变的。
接下来,文志回到村里召开了几次会议,首先是发扬民主精神,让大家讨论是引入较多的小作坊工厂好,还是引入一两家规模化的大工厂好。既然是民主,每次开会村民都各抒己见,闹哄哄的,两种观点都有人坚持,谁也不服谁的,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是文志始未料及的,他原本想通过民主讨论方式让大家明白还是引入大工厂好,而且会前也给一些支持引进大工厂的人作过发言交待。没想到支持引进小作坊工厂的村民还不少。这最后是他该作决定的时候了。
想当初,文志本想在自家的菜地上建几间住居房,没想到挖出了好地基。那时又有香港投资商鼓动他。于是他找到村委建议把一家一户的菜地和村里集体的废弃养殖场开发出来建工业区。当时也有村民反对,还是他力排众议,并不厌其烦向村民解释未来的发展方向。后来厂区建起来了,并不断扩大,让村民得到了利益回报,老村长一退位,就把自己推上了代村长的位置。‘‘代’’是自己不愿当,是自己说找到合适的人就放权,其实村民早就把自己当村长了。看来村民是相信他的,也有村民建议他发发言。
面对闹哄哄的会堂,文志在会台前站起来招招手说:‘‘大家都静—静,既然有人叫我发言,谈谈我的看法,那我的看法是反对再引进大量的小作坊工厂,而是在空置厂房区引进一两家规模化的大工厂!’’
然后他又把那天与刘心民喝茶谈话的部分内容说了出来。这时那些支持引进大量小作坊工厂的村民才对自己的坚持有所改变。
后来,村里厂区引进了一家大型印染企业,成立了海涤印染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三方投资控股的公司,文贝村出土地厂房折算资金,东方机电厂出设备供货源,香港一家公司出资金负责外销。三足鼎立,势不可挡。公司正式运转营运后,一直大量赚钱。村民们每年分得了丰厚的红利,又一次相信了文志的能力。
其实,当文志在忙文贝村厂区引进投资公司的同时,他还在忙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劝说关外沙盐村岳父母一家,把一大片沿海的滩涂养殖地建成工厂区。这可没费他多少舌,毕竟自家人的话好说。后来厂区建好了,还是文志联系,引进了一家名为佳胜的台资电子厂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