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通过踏实工作脱颖而出,走向高层;为什么有的人同样也是踏实工作,反而多年来碌碌无为,却给别人留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印象,其中的差别究竟在哪里?实际上,一切秘密都可以归结到继续学习继续进步那里。前者是通过继续学习,使自己在踏实的工作中得到了升华,然而后者虽然也踏实的工作了,却忽视了继续学习继续进步的力量,或者更直接的说放弃了思考。
踏实不等于放弃学习
踏实离不开博学,它就好比本书开始提到的折叠纸张的游戏一样,假设给你一张足够大的纸,你所要做的是重复这样的动作对折,不停地对折。我的问题就是,当你把这张纸对折了50次的时候,所达到的厚度有多少?当你把这张纸对折了51次的时候,所达到的厚度又是多少?
答案很简单,当然是把纸张折叠51次所达到的厚度厚,而且折叠51次比折叠50次的厚度要大的多,这个大出来的厚度将是常人难以想到的,是一个天文数字。学习就好象折叠纸张的次数一样,每折叠一次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人生也同样如此,要想把自己的人生折叠出精华,继续学习是踏实的永远主题。
美国的著名作家爱默生说:“知识与勇气能够造就伟大的事业。”的确,博学的人很容易成功,那么做为一个普通的人,如何才能学会继续学习继续进步呢?
日本的“保险天皇”原一平在古稀之年是这样说的:“我刚到明治保险公司时,觉得只要踏踏实实的工作就可以。没想到由于自己的知识贫乏,以至于一味的‘踏实’工作,到头来还是无法和难产的客户建立亲和力,严重的阻碍了我的事业发展。苦恼之余,只好经常去图书馆继续学习继续进步。”
下面就是原一平有段时间为了继续学习,一到周末就会失踪的故事。
他去了哪里呢?
原一平的太太久惠是知识文化的日本妇女,她从小就爱看书,知识渊博。因原一平书读得太少,经常听不懂久惠话中的意思。另外,因业绩扩大认识更多更高层次的人,许多人谈话内容,原一平也是一知半解。
所以,原一平选了星期六下午为进修的时间,并且决定不让久惠知道。
由于当时还没有复印机,所需资料得自己抄写或做笔记。抄写虽然要花很多时间,但资料经过手写后之后,印象深刻,也较易记牢。原一平就用这办法来学习。
每周原一平都事先要排好主题,然后再去图书馆阅读这些书籍。
原本久惠对原一平的行踪一清二楚,可是自从原一平开始进修后,每到星期六下午,就失踪了,久惠很好奇地问原一平:“周末你到底去了哪里?”
原一平故意逗久惠说:“去找‘小情人’啊!”
久惠是一个贤惠的妻子,她知道一向踏实敬业的丈夫周末失踪一定是有事的,所以也就不再追问。
过了一段时间,原一平的知识长时了不少,与人谈话的内容也逐渐丰富了。
久惠说:“你最近的学问长进不少。”
“是吗?”
“真的啊!从前我跟你谈问题,你常因不懂而躲避,如今你反而理解比我还深入,真奇怪。”
“这有什么奇怪呢?”
“你是否有什么事瞒着我呢?”
“没有啊。”
“还说没有,我猜想一定跟周末的‘小情人’有关。”
原一平觉得事情已到这地步,只好全盘托出。
“我觉得一个成功的人不仅要做事踏实,更要学会继续学习继续进步,所以就利用周末的时间,到图书馆去进修。”
“原来如此,我还以为你的‘小情人’才智过人呢!我还打算和她一比高低那,不过她还我一个知识渊博的好丈夫,我就不计较了。”
“是吗?哈哈……”
就这样,以后的原一平从未放弃继续学习继续进步的念头,并利用这些学到的知识在日本保险界呼风唤雨,游刃有余。“踏实的人不等于放弃学习,成功源自博学”,这是原一平最相信的人生格言。
人人都需要不停的“充电”
有句古训说的好,“人力不滋培,栋梁安得具?”这就告诉我们在工作中,如果没有给你提供继续学习的环境,就算你是千里马,早晚也会失去奔跑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依然如此,只有不停的给自己“充电”,才能不停的去折叠自己的人生,才能使踏实的生活突然得到成功。
所以,一个人要想迎得胜利,就必须继续学习继续进步,犹如一个成功的企业一样,要不停为自己的员工“充电”一样。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所说的那样,“成功的公司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对最有竞争力、更富生产性的管理人员的需求;一个是把办公室与教室连在一起。”的确,企业要蠃得未来的竞争,就必须全面激活你的员工;要全面激活你的员工,首先从帮助员工自身的成长而做起;帮助员工的成长,必须重视员工培训与发展。这些问题都是环环相扣的,犹如一座金字塔,只要解决了最底层的问题,何愁“塔尖”漏不出来呢?因此,很多公司都提出了为员工“充电”的新挑战。
海尔集团自创业以来一直将继续学习放在首位,上至集团领导,下至车间一线每位工人,根据每个人的职业生涯设计、制定出个性化的“充电”计划,搭建个性化发展空间,提供充分的继续学习机会,并实行培训与上岗资格相结合。
海尔培训工作的原则自始至终都是“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
海尔集团就是秉承着“以人为本”、时刻为员工“充电”的思路,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员工的进步,使企业一直保持着高速稳定的发展。
企业的成功归根到底还是人的进步,放弃继续学习就等于放弃进步,就好比给你一张足够大的纸,你折叠了1、2次就觉得无聊,那么你永远也无法想象到把它折叠的厚度能等同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在各种各样的体育赛事中,纪录不断被刷新,人类突破极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一英里赛跑,当第一个职业运动员跑过4分钟后,全世界所有运动专家、生理学家都断言:一英里4分钟是人类极限,不可能有人突破。正如这些专家所预言的,这一极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人突破。
但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教练却不认同这一点。他用并不复杂的方法,最先帮一位业余运动员突破了这个限制。他把一英里分成8等份,根据选手体能,计算出通过每等份应该用的时间。然后在每个等份处都有一个小教练掐秒,报告给运动员:“太快了,悠着点儿!”“慢了,该加油冲了!”
有意思的是,这个最早突破“极限”的人竟然是个医学院学生!
此后,所有职业运动员都能突破这个所谓“生理极限。”
显然,问题不在选手能力高低,而在于教练指导水平高低,也就是外界学习的能力。同样,每个人的能力就象水下的冰山,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通过学习把水下冰山托出水面。
所以,我们不能只局限于踏实得办完事,更需要继续学习继续进步,带动自我学习与思考、培养自我学习能力,让自己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使自己从踏实的生活中得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秋千荡得高,最终归功于一丝不苟的踏实。我们都知道,当秋千荡得越高的时候,拥有的空间就越大,自然拥有的机会也就更多,这时你就需要学会欣赏和把握。
有很多人都认为:造成一个人的成功和失败的最终结果都是机遇所致。做人太踏实无异于做人太老实,就等于经常会错失许多良机。然而成功的人士并没有否认这和机遇有关,但不赞同踏实会错失良机,相反他们却认为踏实是创造良机最好的“工具”。世上所收藏着的成功机遇都需要我们亲自去寻找。如果找不到的话,唯一的办法就是靠自己踏实的去创造……
在生活当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许多年轻人以频繁跳槽为能事,以善于投机取巧为荣耀。老板一转身就懈怠下来,没有监督就没有工作。工作是推诿塞责,划地自封,不思自省,以种种借口来遮掩自己缺乏的工作上的踏实,懒散、消极、抱怨……
而这些一无事处自以为年轻聪明、胸怀大志的人,他们为了不想庸庸碌碌地了此一生,极度渴望地位、财富和权力。因此他们总是能找到借口或抱怨:
老子运气不佳,假设那个著名的苹果会掉在我的头上,那么我就会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巨人;假设那支藏着“老子珠”的巨贝不产在巴拉旺而是在我常去游泳的海湾,那么我早就会富甲一方;假设英俊高大的我能像拿破仑那样碰上约瑟芬而得到垂青的话,想必也早成了一代伟人……
他们总是能找到“恰如其分”的理由来抱怨上天的不公,可是,掉下一个苹果的时候,他却把它吃了。当他闲逛于经常游玩的海湾时,被一颗硕大无比的卡里南钻石绊倒,可他爬起后,怒气冲天地将它一脚踢下海湾,最后自己像拿破仑一样,先是被抓进监狱,撤掉将军官职,被赶出军队,然后身无分文的自己被抛到塞纳河边。就在约瑟芬驾着马车匆匆赶向河边时,远远地听到“扑通”一声,他投河自尽了……
脱颖而出的“脚踏实地”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机会秀出你自己。然而只有等待,没有责任心,缺乏踏实敬业精神,任何人都将无法顺利前行。所以,有的时候我们缺少的不仅仅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