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德之厚
真正的强者能够以心意控制体内气机的运行,导气归元,涵养太虚。
【经文】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译文】品德深厚的人,就如同纯真的赤子一般。毒虫不会蛰他;猛兽不会扑他;凶禽不会抓他。他骨骼柔韧,肌肉富有弹性,力量稳固。他心灵纯净,虽然不知道男女之情,但是精力充沛饱满。他终日大声喊叫,声音却不会沙哑,因为他的生理机能极其和谐。知道将生理机能训练至和谐的状态的人是懂得了大道之常人。懂得了大道之常的人是英明的。增益生命活力的行为是吉祥的。能够以心意指挥体内气血运行的人是强大的。事物发展至壮盛就走向了衰败,这样一种现象是不符合大道﹑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物会早早地消亡。
永恒、光明、吉祥、强大
老子在这一章,以赤子作为比喻。因为婴儿的皮肤呈赤色,所以被称为“赤子”。婴儿是弱小的,但同时婴儿具备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婴儿心灵纯净的缘故。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一天天长大,脱去了婴儿的形象,但是仍然应该葆有赤子的情怀。
人们常常觉得成功很难,又对做出巨大成绩的人产生非比寻常的想法。其实我们若是能够葆有赤子单纯明净的心,成功就会变得容易起来,成功也会变成平常的事情。
有一次,一名记者向爱因斯坦打听成功的秘诀。爱因斯坦答道:“早在1901年,我还是22岁的青年时,我已经发现了成功的公式。我可以把这公式的秘密告诉你,那就是:
A=X+Y+Z
A就是成功,X就是努力工作,Y是懂得休息,Z是少说废话。这公式对我有用,我想对许多人也是一样有用。”
爱因斯坦还有三条工作原则:在凌乱中寻找简单;在冲突中寻找和谐;在困难中寻找机会。可以说,爱因斯坦的人生观、工作方法和老子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们追求的成功不外乎就是永恒、光明、吉祥、强大。老子告诉我们只有找到和谐才能达至永恒。处理事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粗暴处理,也可以和谐处理。但是老子要我们以和谐的方式处理,只有这样才会有长久的成功。
人活着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老子告诉我们“益生曰祥”,我们要做有益于生命的事情,不要有不良的嗜好,不要无端地摧残生命,这样就可以获得吉祥了。
老子告诉我们真正的强大是以心使气,让自己的心灵和体内的气机相依相存,这样就身心和谐健康,不知不觉就有强大的功效。
人们看惯了千古兴亡事,总是觉得盛极而衰,是自然规律,非人力所能改变。可是老子告诉我们盛极而衰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因为在强盛的阶段完全可以有更好的条件把事情做得更精彩、更完善。可是为什么人们做不到呢?那只不过是因为人们失去赤子单纯的心,人为地将事情复杂化了。
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对于老子说的“益生曰祥”,各家解说互异。如河上公说:“祥,长也。言益生欲自生,日以长大。”而王弼则说:“生不可益,益之则夭也。”读者不妨参考。
附带地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人们或许会问为什么对《道德经》的解说会出现诸家各异的情况呢?其实这很正常。就如同桌子上有一个苹果,有人吃了说甜,有人吃了说酸,有人吃了说不酸不甜,刚刚好。同一苹果,为什么不同的人的评价会不同呢?因为不同的人的口味不同嘛。但是不管别人如何评价苹果的味道,我们都会吃苹果的,因为苹果里面有水分、有营养、有维生素,是我们的生命所必需的。同样的道理,尽管不同的人对于《道德经》的解说评论各不相同。但是我们都会来学习、思考和研究《道德经》,因为《道德经》里面有智慧、有美德,可以让我们得到成长。
明朝初立,百废待兴,政权危如累卵,民穷国弱,天下未得安宁。朱元璋亦颇感一团乱麻,束手无策。一日,朱元璋博览群书,偶然间发现了《道德经》,就取来观看,一看就喜欢上了,说:“见数章中尽皆明理”。可以看出朱元璋非常认同《道德经》说的治国修身的道理。但是朱元璋又发觉“其文浅而意奥,莫知可通”。十几天后,朱元璋又获得了其他注本的《道德经》,发现“注论不同。再寻较之,所注者人各异见,因有如是。”这话的意思是说,各家为《道德经》所作的注解和评论都是不同的。
朱元璋在谈到阅读《道德经》的感受时说道:“复以斯经细睹其文之行用,若浓云霭群山之迭嶂,外虚而内实,貌态仿佛,其境又不然。架空谷以秀奇峰,使昔有嵬峦,倏态成于幽壑。若不知其意,如入混沌鸿蒙。”意思是说,《道德经》仿佛就像是隐藏在云雾中的奇山秀水,姿态万千,令人神往,但又难解其意。
同时朱元璋也说“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这就是说朱元璋将《道德经》奉为自己的老师,从中学习平治天下、安抚海内的大道。
朱元璋说自己“用神盘桓其书久之,以一己之见,似乎颇识,意欲试注,以遗方来。恐令后人笑,于是弗果”。也就是说朱元璋花费了很长时间学习和研究《道德经》,很有心得体会,所以他想抒发自己的心得感悟,为《道德经》作注解,但是又恐怕被人笑话,因此久未动笔。
经过长期的准备,朱元璋感悟道:“况本经云: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以此思之,岂不明镜水月者乎?朕在中宵而深虑,明镜水月,形体虽如,却乃虚而不实,非著象于他处,安有影耶?故仰天则水月象明,弃镜扪身,则知已象之不虚,是谓物外求真,故能探其一二之旨微。”最终朱元璋从实体和影像的关系中得到了启发,想到了有实体才会有影像,有影像亦可说明有实体的存在。通过实体可以推知影像,通过影像也可以推知实体。由此“物外求真,故能探其一二之旨微”,虽然我们无法找到和《道德经》的作者老子直接对话的机会,但是我们将《道德经》的文字和我们的实际生活对照起来看,《道德经》就像是镜子里的影像,我们的实际生活就像是照镜子的实体。虽然有时候镜子里的影像模糊不清,但是我们可以把摸一下自身,我们就知道镜子里的影像并非是虚假了,我们也可以由自身的形象而推测出镜子里影像一二分的模样。朱元璋最终决定结合实际情况将自己对《道德经》的感悟写出。“遂于洪武七年冬十二月甲午,著笔强为之辩论”,下笔写成了他对《道德经》的评注——这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注道德经》。
朱元璋推崇《道德经》,对其展开广泛研究、深入思考和灵活运用,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