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入死
摄生的秘密在于无死地。
【经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陵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译文】人的一生,从生到死,得享天年的,有十分之三;不幸早夭的,有十分之三;还有十分之三的人原本是可以长寿的结果也早亡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他们自奉过度的缘故。我听说善于摄生的人,在山上走不会被犀牛和老虎伤害;在军队里作战不会被兵刃杀伤。犀牛无法向他顶角,老虎无法向他施展爪牙,敌人的兵刃也砍杀不到他。为什么呢?因为他不会自蹈于死地。
无死地
老子这一章谈到生和死的问题。生死是人生的根本问题,也是一切哲学和宗教所喜爱讨论的具备终极意义的问题。哈姆雷特说:“存在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但是此题何解,莎士比亚并无下文。孟子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干脆将生死委之于天命,其实还是无解。现代人常说“死生是自然规律”,究竟是何种自然规律,亦是语焉不详,其实还是无解。总之,在多数的思想体系中,对于生死多是持不可知论,无可奈何论。
第一部道教史的作者傅勤家说:“儒畏天命,修身以俟;佛亦谓此身根尘幻化,业不可逃,寿终有尽;道教独欲长生不死,变化飞升,其不信天命,不信业果,力抗自然,勇猛何如耶!”
道家思想和其他一切思想的根本差别在于,道家认为吾命在我,不属天地。因此道家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勇敢、最浪漫、最科学的思想体系。
世人皆以死为必然,惟道家独倡不死之说。此说谓之为勇敢浪漫则可,若谓之为科学,世人必认为是虚美之辞。所以老子此章就是要论证一下不死之说的科学性。
老子说:“盖闻善摄生者,陵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老子说的“无死地”就是避开死亡之地,转死为生。要深入理解老子说的这番话,我们不妨来看两个战例。
一是“四渡赤水”。1934年10月,因为王明、李德等人的执行“寸土不让,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方针,同强敌打阵地战、消耗战,结果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离开赣南苏区走上了长征之路。长征初期,王明等领导者又实行了逃跑主义,慌不择路,“湘江之战”硬闯敌人封锁线,使红军从八万多人锐减到三万人。此时王明等人仍然试图向湘西进军同红2、6军团会合。这个计划早为蒋介石识破,调集了40多万大军张网以待。值此危急存亡之秋,毛泽东力主避开强敌,转而挺进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以争取主动,化死为生。这个正确主张终于获得赞同。1935年1月7日,红军一举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城。随即,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红军占领遵义,蒋介石震惊不已,急调150余个团的兵力,四面合围。这时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展开了堪称经典的四渡赤水战役。
1935年1月19日,毛泽东命红军由遵义出发,分三路向川南进军,于29日,经土城、元厚场向西一渡赤水。2月上旬,进至川南的叙永、古蔺地区,摆出了北渡金沙江的态势。蒋介石一看自然是不答应,立即调集重兵阻止。毛泽东果断决定暂缓北渡,不与强敌交锋,转兵进入川黔滇三省边境敌军设防空虚的扎西地区,利用短暂时间,整军修养,待机歼敌。此时蒋介石仍判断红军将北渡长江,便向宜宾段各主要渡口增兵,并调遣军队向扎西攻来。毛泽东则审时度势利用敌军主力已大部被吸引到川滇边境,黔北兵力空虚之机,转兵向东于2月18日至20日,在太平渡、二郎滩二渡赤水,28日晨再次攻占了遵义城,并速战速决歼灭敌驰援遵义的部队。红军二渡赤水在遵义地区的这次作战史称遵义大捷,仅用短短五天时间,就击溃和歼灭敌2个师又8个团,俘敌30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士气备受鼓舞,是红军在战略转移时期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遵义大捷后,蒋介石再也坐不住了,于3月2日急忙飞往重庆,亲自指挥,修筑堡垒,调集重兵又向遵义攻来。为粉碎敌人新的围攻,毛泽东带领红军将计就计,伪装在遵义地区徘徊寻敌,诱敌深入,然后再转兵西北。同时,以红3军团向西南方向的金沙佯动,调动一部分敌军向西,尔后转用兵力攻击鲁班场守敌。红军这一行动果然调动了敌人,当敌吴奇伟部北渡乌江和滇军孙渡部靠近红军之际,3月11日,红军突然转兵向北,于15日进占仁怀,16日从茅台三渡赤水,再入川南。蒋介石误以为红军又要北渡长江,急忙调整部署,向川南压逼,企图再次合围红军,聚歼红军于长江南岸地区。为进一步调动敌军,3月21日,红军以1个团的兵力佯装主力,继续向川南的古蔺、叙永方向前进,引敌向西。毛泽东则亲率主力快速回师东进,于22日,四渡赤水,再入贵州。28日,红军穿过鸭溪、枫香坝之间的敌碉堡封锁线,直达乌江北岸。29日夜,红军先头团1个排利用雷雨掩护,乘竹筏到达对岸,顺利地攻占了渡口,至31日,除红9军团于乌江北岸继续牵制敌人外,红军主力向南全部渡过了乌江,巧妙地脱离了敌人的包围圈。红军南渡乌江后,云南近在咫尺。但是云南有龙云驻守,红军轻易不得进入。毛泽东决意将滇军调出来。于是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首先以部分兵力向黔东的瓮安、黄平方向佯动,制造东出湖南与红2、6军团会合的假象,主力则经息烽、扎左,直趋贵阳。此时,蒋介石已由重庆赶赴贵阳坐镇,而蒋军主力还在川南。贵阳守军仅有4个团,蒋介石感到守备空虚,既怕红军乘虚攻占贵阳,又怕红军东进湖南与红2、6军团会师,故而急调龙云的主力3个旅兼程增援贵阳,令薛岳兵团和湘军何键部在川黔湘边界布防堵截。当滇军主力已完全被调出云南后,红1军团于4月9日突然对贵阳东南之龙里镇实施佯攻,虚张声势,迷惑敌人,主力却从贵阳、龙里之间突过敌军防线,以每天120里的行军速度,向敌人兵力空虚的云南疾进,15日渡过了北盘江,连克贞丰、龙安、兴仁、兴义等城。与此同时,原留乌江以北的红9军团,在胜利完成了牵制任务后,也已进至黔西的水城附近地区。4月下旬,红军就已威逼昆明城下。红军神速西进令蒋介石大感震惊和意外,蒋介石想昆明绝对不能丢,于是急调大军沿黔滇公路驰援昆明。不过此时各路蒋军尚距红军3日以上行程。所以毛泽东以一部兵力占领杨村,佯攻昆明,吸引蒋军,主力即向西北方向的金沙江岸挺进抢占渡口。最终红军于五月初由龙塘的绞平渡、马鹿塘的洪门渡、会泽西北的巧家渡等渡口渡过了金沙江,成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尔后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胜利完成了长征。
从长远的角度看,四渡赤水是具备全球影响力的大事件,它不仅是一个战役的胜利,更由此而将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掀开了新的篇章。
我们需要研究的第二个战例是“马其诺防线”。“一战”之后,法国依据一战打阵地战的惯性思维,耗资50亿法郎(相当于当时法国一年的财政预算总额),花费了八九年的时间修建了南起地中海沿岸法意边境、北至北海之滨的法比边境全长700公里的马其诺防线。防线主体工事包深藏地下30米,设施齐全,储存的粮食和燃料十分充足,一般可坚持三个月。马其诺防线全线共部署344门火炮,建有152个炮塔和1533个碉堡,所建地下坑道全长达100公里,道路和铁路总长450公里。然而看起来固若金汤,无法攻破的马其诺并没有给法国带来安全,反而成了法国的“死地”。由于法国将重兵驻守在马其诺防线,其他地方必然空虚。德国看出了这一点,因此“二战”中德国绕开马其诺防线,首先占领比利时、荷兰等低地国家,然后南下直取巴黎,如入无人之境,轻而易举地就逼迫法国在投降书上签字。
通过以上两个战例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要想在战争中取胜就必须做到老子说的“无死地”,要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实行转化,化死为生。我们也欣喜地发现,中国文化具备良好的传承性。从老子的军事思想到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是一种一脉相承和发扬创新的关系。
进一步推而广之,人生在一切改造自身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都要遵循“无死地”的原则,实事求是,开动脑筋,寻找出路。只要方法正确,又能够切实执行,人的潜能又岂是可以限量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