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季的时候,天空常会下起雷雨或者冰雹,可是小朋友们不一定知道它的原理吧?
在夏季晴朗的日子里,当某个地方存在暖湿气流时,便会产生对流运动。暖湿气流从地面生起,因绝热冷却达到过饱和而凝结成云。若对流运动强烈,由于上升气流的中部比周围强,于是便形成了像山峦或宝塔那样的浓积云和更加庞大的犹如巍巍高山的积雨云了。在积雨云中,由于冰晶之间的相互碰撞,摩擦和发热,结果使冰晶破碎和分离,于是热的一端带负电,向云顶积结,冷的一端带正电,向云底靠拢,云层底部的正电荷区会在地面上感应出负电荷区,云中的电荷分离作用越强烈,云底与地面之间的电位差就越大,当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击穿空气的放电现象,造成闪电和雷鸣,形成雷雨。
冰雹是从积雨云中降落下来的小冰球或冰块,能够下冰雹的积雨云叫冰雹云。云中的上升气流比较强,它把云底部不断增长的水滴送到云的中上部成为过冷却水滴,它们或者跟冰晶、雪花碰到一起,或者自然冻结,形成冰雹胚胎。冰雹胚胎降到0℃线以下时,它的表面的一部分又融化成水,同时也有一部分水滴粘上去。当它再次被增强的上升气流带到0℃线以上时,胚胎表面的水又冻结起来,形成一层比较透明的冰壳。由于积雨云中的上升气流时强时弱,所以,冰雹胚胎就一次一次地在空中翻腾着,并不断地裹上一层层不透明和透明的冰衣,直到上升气流再也托不住它的时候,便会降下来,形成冰雹。